更年期婦女代謝症候群風險增!國健署推「F4」生活法則助穩身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現年45歲的志羚,從35歲起體重開始變化、燥熱盜汗、常常情緒低落,就醫後發現症狀與更年期前期和代謝症候群相符合。在醫師協助下,志羚透過運動和飲食調整,身體狀況趨向穩定,也能以更愉悅的心情度過更年期。國健署也提醒,更年期女性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可能增加,呼籲透過「F4」守則改善生活習慣、守護身心,順利迎接人生下半場。
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易引發三高、腰圍變粗恐成代謝症候群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黃建霈秘書長指出,人生有三個重要的階段,青春期、懷孕期,再來就是更年期,在這個階段不見得會生病,但身體變化比較大,可能容易遇到一些健康狀況,且台灣社會高齡化,女性未來可能有近三分之一的餘命是在更年期之後度過的,應該重視。國健署沈靜芬署長也表示,女性在經歷這個時期相當辛苦,因此在心理調適、醫療支持、社區和家人的關懷等都要提前做預備。
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變化,可能引發三高、缺乏好膽固醇、脂肪推擠造成腰圍過粗,上述危險因子達三項以上,即罹患代謝症候群,會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World Menopause Day),2025年主題為「生活習慣醫學」,提醒民眾重視更年期變化,透過調整日常作息,做好預防。
國健署推「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 助女性平穩度過更年期風暴
國健署自111年7月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由醫療團隊評估患者慢性病風險因子,再依照個人化的健康管理需求提供指導,並與患者共同訂定目標,提升參與度與改善成效,3年來已超過3,100家診所、5,200位醫師,協助約44萬患者。
沈靜芬署長指出,從約2.7萬位45至55歲女性個案中,觀察到近3成5人代謝症候群異常指標獲改善,更有近1成5緩解為非代謝症候群,「顯示只要願意調整生活形態,症狀都有機會得到控制,婦女也能更輕鬆平穩地度過更年期風暴,升級成2.0版本。」
「F4」守則身心兼顧 防更年期慢性病上身
國健署呼籲女性透過生活習慣「F4」守則,助降低更年期代謝症候群等相關慢性疾病風險:
Food聰明飲食:掌握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及少油、少鹽、少糖、高纖飲食原則。
Fitness活力運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每週至少15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如慢跑、快走等,搭配肌力和伸展運動。
Friend親朋陪伴:維持愉悅心情,多與親人、朋友分享心事,保持良好互動。
Feeling心靈支持:透過閱讀、聽音樂、瑜珈等自己有興趣的嗜好活動,適時舒緩生活壓力,放鬆身心靈。
此外,國健署推動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協助民眾及早掌握健康狀況,降低慢性疾病風險,健康九九+網站建置更年期保健館(https://health99.hpa.gov.tw/theme/2),也提供手冊、懶人包、專文與多媒體影音等,女性朋友可利用上述資源,從飲食、運動等全面管理健康。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5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隱性肥胖的風險!育齡女性內臟脂肪堆積 恐影響受孕與母嬰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隨著生活型態轉變,現代人普遍面臨飲食精緻化與活動量不足的問題,導致肥胖比例逐年上升。根據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9歲以上成人的肥胖與過重盛行率持續攀升,其中男性的肥胖率增幅最為明顯;女性雖然肥胖率相對持平,但過重比例卻逐年增加,且腰圍過大比例更高於男性。 多數女性是「隱性肥胖」 腰圍勿超過80公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謝蓁指出,許多女性外表看似纖瘦,卻可能屬於所謂的「隱性肥胖」,即內臟脂肪比例偏高。腰圍是簡單且有效的警訊指標:女性腰圍若超過80公分,就應提高警覺,及早調整生活型態。 腰圍過大顯示內臟脂肪偏高 影響女性心血管與受孕風險 謝蓁醫師指出,育齡女性的過重盛行率已從11.4%升至18.2%,腰圍過大比例也從30.8%上升至39.1%,增幅高於其他年齡層,成為潛藏的健康警訊。內臟脂肪過度堆積對育齡女性的危害不僅會提高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可能影響受孕能力與孕期安全。若已達到肥胖標準,更容易出現胰島素阻抗與荷爾蒙失衡,進而造成卵子品質下降、排卵異常,以及子宮內膜著床率降低。 研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高雄 減重名醫過度醫療 罰停業4月
減重名醫宋天洲爆「過度醫療」風波,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調查發現,他在高雄博田國際醫院與義大大昌醫院為多名不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進行縮胃手術,違反醫療規範,衛生局依法移送懲戒,醫師懲戒委員會已決議自10月27日起,處宋停業4個月,並須完成醫學倫理與醫事法規各10小時進修課程。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34歲開始斷崖式衰老!營養師曝關鍵3階段 吃對4類食物延緩大腦老化
人體老化每天都在發生,尤其是從34歲開始出現「斷崖式衰老」,雖然無法避免,但仍然可以透過飲食跟習慣延緩發生。營養師高敏敏建議,可以多吃4類型的食物,就能有助於延緩大腦老化。
鏡報 ・ 5 小時前
1/5育齡婦女受「尿失禁」困擾!醫師揭6個生活習慣,助生活自在遠離「漏尿人生」
尿失禁是許多媽咪的煩惱之一,看似沒有太大的危害,時不時尿濕褲子的尷尬卻經常使媽咪們在外出或社交時沒辦法安心,進而影響日常生活的品質。過去有資料指出,台灣育齡婦女約1/5有尿失禁困擾,更年期後婦女也有3成為了漏尿而苦惱,且年紀愈大,尿失禁發生率也愈高,建議女性朋友提早鍛鍊骨盆底肌,若狀況嚴重也別諱疾忌醫,中西醫都能幫助改善尿失禁。
姊妹淘 ・ 10 小時前
高雄的咖啡館很療癒 柯爾鴨坐檯、咖哩裡有富士山!網友激推的6間咖啡館你來過嗎?
想感受昭和復古氛圍、體驗手作溫度,或只是單純放空療癒,高雄這6間人氣咖啡廳絕對可以療癒每個午後。從可愛柯爾鴨坐檯的咖啡廳,結合藝術展覽與建築美學的內惟藝術中心、有以木作與咖啡香交織的海客欐飾木作咖啡館,也有能遠眺柴山夕陽的白色戀人文創咖啡館。
Yahoo奇摩旅遊夯即時 ・ 8 小時前
狂甩7公斤、存款增加!日男告別「御宅族」生活,卻嘆:每天都很無聊
許多對動漫、Cosplay...等次文化充滿熱情的玩家,經常將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投入在自己的興趣上,這種在日本被稱為「御宅族」的生活模式雖然充實,卻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代價。最近,一位日本網友在個人 X(推特)上分享了自己「告別御宅族」身份後的人生變化,人變瘦了、錢變多了,但現在的生活「每天都很無聊」,引來了大量網友的關注與討論。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天前
中年男急性腦中風險癱瘓 醫院44分鐘完成急救順利重拾生活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45歲的吳先生,睡前要喝水時,突然發現左手沒力氣,連水杯都拿不穩,左側身體隨即出現麻木刺痛,家人立即送衛福部立雙和醫院急診,診斷為急性腦中風,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rt-PA)後度過急性期後,積極展開復健,並於三周後順利出院。經過一段時間的復健治療與回診追蹤後,吳先生幾乎完全恢復,也順利重返工作岡位。 高血壓且未規律服藥控制導致腦中風 醫師爭取時間搶救 雙和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陳龍指出,影像檢查顯示吳先生腦部的雙側額葉皮質下區域出現缺血性中風,與長年高血壓病史且未規律服藥控制有關,進一步導致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數為6分,屬中度腦中風。 不過幸好搶救及時,從凌晨2時21分進入急診檢傷櫃台,安排相關影像檢查、會診神經內科醫師,於凌晨3點5分即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且於凌晨3點30分安排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和磁振造影,確認病患腦部大血管狀況。 陳龍副院長表示,從入急診到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僅44分鐘,迅速處置讓腦部損傷降到最低,避免嚴重的癱瘓後遺症。 衛福部推3種方式簡單辨別腦中風 無法做到盡快打119 衛福部日前推出3種辨別腦中風的方式: 微笑:嘴角歪斜、臉不
健康醫療網 ・ 2 小時前
除了早午餐,你吃過「早晚餐」嗎?美國掀熱潮 Z世代年輕人也愛 盤點「早晚餐」五大好處
現在下午5點吃晚餐,已經不再是退休族群或有小孩家庭的專利,美國越來越多年輕人,特別是Z世代也加入此行列,這股風潮甚至在TikTok上以「#早晚餐」(#EarlyDinner)掀起討論。
Yahoo奇摩顧健康 ・ 12 小時前
刷牙太用力反傷牙齦 台大醫師提醒:正確潔牙習慣才是關鍵
「醫生,我每天都很認真刷牙,為什麼還是蛀牙、牙齦發炎?」45歲的劉小姐長期保持餐後刷牙的習慣,甚至為了達到更乾淨的效果,總是過度用力刷洗牙齒與牙齦,但口腔問題依舊頻繁,讓她百思不得其解。近日前往新竹臺大分院牙科部就診,在接受牙科醫師專業評估與衛教後才發現,關鍵問題原來是錯誤的刷牙方式。經過調整清潔方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請假有罪?醫護揭恐怖規定 工會「4訴求」怒批體制冷血:別再讓人撐倒
近來長榮空服員離世事件,掀起全台對「請假文化」的反思。在許多職場,生病請假彷彿成了原罪。醫護人員、空服員、服務業員工無一倖免,「撐著上班」反成常態。多個醫療工會今(23)日站出來怒吼:「請假是權利,不是犯罪!」並揭露醫院制度早已將勞工逼到極限,只要請假,就可能被扣獎金、降考核,甚至被貼上「不夠敬業」的標籤。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台灣人愛吃「6蔬果」驚爆農藥超標!79公噸全數退運或銷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1日公布最新邊境食品檢驗結果,多種來自各國的進口水果、蔬菜,因農藥殘留超標,已全數依規退運或銷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減肥手術釀悲劇! 患者術後腦病變 高雄名醫遭控過度醫療
南部中心/綜合報導高雄有民眾出面指控,自己的妹妹為了減肥找上一名宋姓減重權威醫師,但醫師在未完整評估下就堅持腹腔鏡胃袖狀切除術,沒想到手術後妹妹出現多項併發症,甚至還有腦病變,衛生局調查發現,該名醫師涉及過度醫療,勒令停業四個月。
民視 ・ 1 天前
南市重陽敬老金加碼為1300元 今發放逾37萬人受惠
九九重陽佳節即將到來,臺南市政府為表達對長輩的敬意與關懷,特別於10月23日發放重陽敬老金並加碼為1,300元。凡設籍臺南市、年滿65歲以上長者,以及5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皆可領取。今年全市約有37萬5,808人受惠;另本市百歲以上人瑞共370位,黃偉哲市長特別致贈1萬元敬老禮金及賀禮。南市社會局指出,今(114)年臺南市重陽敬老金發放條件為於民國59年10月29日前出生之55歲至64歲原住民長者、於民國49年10月29日前出生之65歲至99歲以上長者、於民國14年12月31日前出生之百歲以上人瑞;並於6月30日前設籍在臺南市且9月29日前未遷出仍健在之長者,皆是符合發放的對象。為了讓每位長輩都能安心、安全且便利的領到重陽敬老金,敬老金採匯款入帳方式致贈禮金;另針對無法匯款之長輩,將由戶籍所在地區公所里幹事協助親送或通知領取,表達對長輩的敬意和祝福。另外,市府考量到長輩領取重陽禮金的便利性以及尊重長輩的意願,可自由選擇匯款帳戶,由市府財政稅務局辦理匯撥,並協調15家金融機構皆無須匯款手續費。黃偉哲特別提醒長輩,為避免不肖人士假借領取敬老禮金或普發現金名義進行詐騙,請長輩千萬不要任意提供個
台灣好新聞 ・ 6 小時前
比含糖飲料更恐怖!每天喝「1無糖飲料」 脂肪肝風險增60%
代糖飲料真的比較健康嗎?近日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含糖飲料早就被認為會引發新陳代謝的問題,但最新研究顯示,代糖飲料雖然沒有糖分,但還是可能會損害肝臟代謝,甚至風險還會比含糖飲料高。
鏡報 ・ 1 天前
每天吃藥血壓也不降?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這「3食物」要多吃
你是否也有每天按時吃藥,血壓卻依然降不下來的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高血壓的關鍵原因不是因為藥物沒效果,而是出於「鉀」攝取不足。對此,她表示多吃一些高鉀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地瓜等,可以讓血壓更穩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吃了非洲豬瘟會怎麼樣?營養師解答4大疑問
[NOWnews今日新聞]今(22)日傳出台中市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上午在農業部一樓大廳舉辦「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部分民眾擔心會吃到瘟豬肉,對此,營養師宋明樺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台東7連霸議員驟逝!疑大腸鏡切息肉 醫揭大腸鏡「2種息肉」千萬別亂切!
寫下台東政壇7次參選、7次全勝傳奇的前台東縣議員黃瑞華,驚傳於已於10/11病逝,享壽73歲。 這位才剛在3年前告別28年政壇生涯、期許要當個「快樂老人」的政壇長青樹驟然離世,據傳,他是因為進行
健康2.0 ・ 1 天前
台中爆非洲豬瘟!醫直指「可怕不在生病」:它會毀掉整個產業
[Newtalk新聞] 台中梧棲區一間養豬場檢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台灣苦守7年防線破功,但該養豬場於10日就出現豬隻死亡,台中市動保處14日到場時卻未做任何採檢,直到20日再接通報才採檢送驗。這起案件引發全國關注,醫師蘇怡寧發文指出,非洲豬瘟病毒雖然只會感染豬不會感染人,但它的可怕不在於生病,而在於毀掉整個養豬產業。 蘇怡寧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屬於Asfarviridae科的DNA病毒,這種病毒只感染家豬與野豬,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它能感染人類或其他動物。 蘇怡寧呼籲大家不必太恐慌,畢竟這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它只會感染豬不會感染人,不管你碰到豬隻豬肉或病毒,都不會被傳染。世界衛生組織也再三強調,這不是人會得的病。 蘇怡寧強調,非洲豬瘟的可怕不在於生病,而在於毀掉整個養豬產業。一旦爆發,豬要被撲殺,肉價上漲,農民心碎,民眾恐慌,餐桌上的滷肉飯也變貴。「它不會傷人,卻會傷生活」。 蘇怡寧表示,現在台灣真的出事了,有疑似感染的豬場被通報,非洲豬瘟不再遙遠,它已經在我們的土地上出現,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阻絕擴散,設防疫區、管制豬隻移動、全面消毒、禁止廚餘餵
新頭殼 ・ 11 小時前
台灣首例非洲豬瘟!「越南重組病毒株」疑源頭 專家警告:勿使用來路不明疫苗
[Newtalk新聞] 農業部今 (22)日針對台中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召開記者會,證實這是我國首例本土豬隻確診,並向全國民眾及養豬戶信心喊話,強調防疫是全民的責任。農業部指出,台灣養豬產業的生物安全機制其實做得很好,此刻唯一的方式就是「啟動並落實生物安全的機制來對抗這一次的戰役」。農業部特別提醒,目前全世界尚無有效疫苗能抵抗非洲豬瘟,切勿相信坊間任何不明來源的疫苗。 農業部表示,雖然目前為「疑似案例」,已啟動最高防疫措施,包含撲殺該場豬隻、清查上下游關聯場,並宣布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專家指出,非洲豬瘟僅感染豬隻,不會傳染給人,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肉可安心食用,並將調動冷凍豬肉穩定市場供應。 農業部杜文珍次長表示,雖然此次在國內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為事實,但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AH)規定,首發案例需進行病毒分離確診,然而為確保防疫時效,已立即撲殺該場豬隻並清除,並進行上下游關聯場檢測,初步結果均為陰性,仍需密切追蹤。 農業部指出,全台禁運禁宰5天是為進行疫情調查,確保豬隻活動路徑掌握;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是阻斷病毒傳播的關鍵措施。由於廚餘系統是高風險傳播
新頭殼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