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狂流汗」一查竟是癌!汗水的5種現象告訴你身體哪裡出狀況
睡覺時偶爾流點汗並不罕見,但若經常在睡眠中「全身濕透」,甚至需要起床換衣服、連枕頭套和床單都留下汗漬,這種異常「夜間盜汗」的情形就得特別注意。醫師提醒,若情況頻繁或影響睡眠品質,應進一步了解原因,較嚴重的情況還可能與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癌症有關。(編輯推薦:出汗≠排毒多!這種出汗小心腦中風,流汗等同在流血)什麼是夜間盜汗?
夜間盜汗指的是夜間環境溫度適宜、卻出現異常大量流汗的情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的衛教文章指出,夜間盜汗發生時,全身汗水可能多到必須起床更換衣物、枕頭套或床單,才能再次入睡,長期下來干擾睡眠品質,體力和健康都會大打折扣,例如白天疲倦、免疫力下降。
這種夜間盜汗與癌症有關?常見可能原因一次看
夜間盜汗的症狀並不少見,且通常夜間盜汗是多種因素的可能表現,包含生活壓力、肥胖、荷爾蒙變化、感染或代謝異常等。以下是幾類常見原因:
感染性疾病
例如肺結核、心內膜炎、骨髓炎、化膿性肝膿瘍,或病毒感染如愛滋病毒(HIV)等,皆可能造成夜間出汗。台灣家庭醫學會的電子期刊《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就提到,慢性感染是盜汗常見的原因之一,肺結核更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
內分泌異常
體內激素受到影響時,就會干擾新陳代謝,無法正常調節體溫,而引起盜汗的情形。包括更年期荷爾蒙波動、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夜間低血糖、嗜鉻性細胞瘤和類癌腫瘤等,都可能影響自律神經及體溫調節。(編輯推薦:很熱卻沒流汗反而是警訊!體內排濕3穴道擺脫水腫、虛胖、腹脹!)
心血管疾病
部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心臟功能負擔加重時,可能因自律神經失衡而影響血液循環,出現異常出汗的徵兆。常見疾病包括心肌梗塞、狹心症和心臟衰竭。
藥物影響
服用特定藥物時也可能出現夜間盜汗的狀況。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指出,部分藥物如止痛藥(解熱鎮痛劑)、荷爾蒙治療藥物、降血糖藥、部分降血壓藥與抗憂鬱劑,也可能引起夜間出汗。
腫瘤相關疾病
在少數情況下,淋巴瘤、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乳癌、前列腺癌、肺癌、黑色素瘤癌症等腫瘤疾病,可能伴隨夜間出汗。急診科醫師賈蔚曾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曾有一名患者夜間盜汗嚴重,半夜都得爬起來擦汗,且體溫高達都落在37.8~37.9℃,後來確診淋巴癌,他提醒,若夜間盜汗合併其他症狀,如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或發燒畏寒,就要提高警覺。
不只盜汗要注意!這些異常流汗也可能暗示疾病問題
出汗是身體調節體溫的自然反應,劇烈運動過後大汗淋漓,或是因為天熱而排汗,再正常不過,但如果出現「沒有明顯原因的大量出汗」、「莫名冒冷汗」、「汗味明顯改變」或「汗液變得異常黏膩」等情況,也可作為身體狀況的觀察指標。
綜合啟新診所、中醫師艾莉絲與家醫科醫師洪暐傑的說法,家醫科醫師與中醫師建議,若長期有異常出汗、伴隨疲倦、體重變化或其他不適,可以先就醫,讓醫師根據症狀做初步判斷與評估進一步檢查,以釐清可能原因、並及早調整生活,找出可行的治療方式,更能避免延誤治療。
流汗類型 | 症狀表現 | 可能原因 |
|---|---|---|
多汗 | 運動以外的時間也容易大量出汗。 | 吃太飽、肥胖、體質虛弱者、敗血症、低血糖、甲狀腺亢進。 |
盜汗 | 通常發生在睡夢中、出汗量大。 | 更年期、大量飲酒、慢性病、感染、免疫系統失調、腫瘤相關疾病。 |
冷汗 | 突然地冒汗,且皮膚呈現冰涼的狀態。 | 過度興奮或驚嚇、急性心衰竭、心肌梗塞、低血糖或瀕臨休克者。 |
黏汗 | 汗液的濃度高,摸起來黏黏的。 | 脾胃功能失調、高血壓、高血脂。 |
臭汗 | 流汗後容易散發酸臭、狐臭味。 | 衛生習慣差、愛吃高刺激性食物、尿毒症、肝硬化、臭魚症。 |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n
更多早安健康報導
不吃生菜不去鹽!88歲名醫「絕不做3件事」30年沒感冒、全年無休也不累 糕餅零食這款添加物,美國因致癌疑慮禁用、台灣還能吃?譚敦慈教1招避險
其他人也在看

晾曬被子要注意!「這3做法」全錯 除塵蟎需55度以上烘
專家提醒:拍打、裝袋晒太陽皆非正確晾被方式!經歷連日降雨,許多人趁著週四短暫雨停趕緊晾曬被子,但洗衣達人沈富育指出,常見的拍打除塵蟎、裝黑色塑膠袋晒太陽等方法其實是錯誤做法,不僅無法有效去除塵蟎,還可能因空污問題使被子變髒。正確做法應依材質選擇合適的清洗方式,室內晾曬則須同時開啟除濕機與循環扇,避免潮濕造成回潮問題。
TVBS新聞網 ・ 19 小時前
乾癬不只是皮膚問題!三成患者同時有關節炎 共病風險連環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乾癬共病連環扣!」乾癬和乾癬性關節炎為一個慢性、嚴重的非傳染性疾病,雖現已有新的治療方式,但由於皮膚病灶型態相當多變化,有的患者罹病到確診時間漫長,更常與心血管疾病等共病相互牽連,形成「骨牌效應」讓病況加重。讓患者在生活工作、心理甚至經濟上都易受挫。 2025年世界乾癬日到來,今年主題為「乾癬共病連環扣,癬境求生方法多(Psoriatic Disease and Comorbidities)」。台灣乾癬協會日前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5年世界乾癬日病友關懷年度公益講座。邀請多位專業醫師分享,包含探索乾癬與心血管健康的雙重挑戰、乾癬對於精神的健康、整合照護的重要性、乾癬與商業保險等六大主題。並與現場民眾展開交流。透過共同學習最新醫學知識與治療選擇,希能鼓勵病友建立身心兼顧的健康生活。 醫師:乾癬族群須留意脂肪肝與癌症治療後惡化風險 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副教授級黃毓惠醫師指出乾癬是一種慢性免疫發炎疾病,不會傳染,但會反覆發作。臺灣約有2-3%人口受影響,這意味著每100人中就有2-3人正在與乾癬共處。乾癬病友常見的共病問題不容忽視,這些疾病相互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不要T17、T18了?傳輝達看上「這塊地」 議員示警北市府:小心兩頭空
新壽上周宣布同意和北市府合意解約後,為輝達總部進駐北士科的僵局突破,露出曙光,不過在之前北市府曾提供輝達北士科T12旁邊洲美國小預定地,當作備案,如今傳出輝達可能變心,不要T17、T18對洲美國小預定地更感興趣。對此,台北市議員陳賢蔚在臉書發文示警蔣萬安市府,在處理與新壽談判時必須審慎應對,避免最糟的「兩頭空」情況發生。陳賢蔚表示,輝達海外總部選址即將......
風傳媒 ・ 1 天前
唐綺陽狂瘦26公斤,從2XL瘦回S號女神!公開「4大瘦身關鍵」:不挨餓也能越吃越瘦!
第1招:戒糖飲料,氣色亮、體重掉更快唐綺陽坦言,過去最難戒的不是炸雞,而是含糖飲料。她在醫師建議下全面改喝無糖綠茶與氣泡水,連續一週就感覺精神變好、皮膚更透亮。她笑說:「戒糖後體重才真的穩定下來!」第2招:減少精緻澱粉,吃飽也能瘦「減肥最重要的就是管好嘴!...
styletc ・ 3 天前
褪黑激素作用被低估!不只失眠才用 藥師:還能抗氧化增強免疫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在臨床門診中,許多患者會有個疑問:「吃褪黑激素幫助睡眠嗎?」事實上,褪黑激素的功能遠不止於「讓人入睡」。藥師洪正憲表示,這是一種由大腦松果體分泌的激素,主要在夜間分泌達到高峰,負責調節生理時鐘與晝夜節律。 隨著年齡增長或作息不規律,褪黑激素分泌量會逐漸下降,導致睡眠品質變差。褪黑激素同時參與多項身體防護機制,包括抗氧化、免疫調節、情緒穩定與代謝平衡,其重要性被遠遠低估。 抗氧化與保護心血管健康 也能調節免疫系統 褪黑激素是一種強效抗氧化物,能清除自由基,減少細胞氧化壓力。這項特性使它在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以及與老化相關的慢性疾病中,展現潛在的保護作用。 此外,洪正憲藥師指出,它能調節免疫系統活性,協助身體在面對發炎反應時維持平衡,也有研究顯示與心血管健康、血糖控制及眼部疾病(例如白內障)相關。這些研究結果指出,褪黑激素不僅是「睡眠激素」,更是身體維持穩定狀態的重要調節者。 生活習慣不規律 造成褪黑激素分泌失衡 現代人生活作息紊亂、長期暴露於藍光環境,是導致褪黑激素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洪正憲藥師提到,許多人即使在夜間仍長時間滑手機、加班或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通網股》外資喊買 智邦AI資料中心建設熱潮燒到2027年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美系外資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加拿大電子製造服務商Celestica於法說會釋出正面訊號,預期通訊業務將維持強勁成長,AI資料中心建設與部署動能可望延續至2026至2027年。外資認為,這對智邦(2345)構成明顯利多,隨著全球超大型資料中心加速升級至800G與1.6T網路交換器,智邦可望持續受惠於AI與高速網通設備的長線需求。目前維持智邦目標價1,250元,評等「加碼」。 Celestica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營收達31.94億美元,季增10%、年增28%;非GAAP營業利益率為7.6%,非GAAP每股盈餘(EPS)為1.58美元,分別季增14%、年增52%,雙雙超越原先預期上限(營收預期28.75億至31.25億美元、EPS預期1.37至1.53美元)。成長動能主要來自主要超大型雲端客戶的800G網路交換器出貨放量,Celestica預期2025年交換器營收中,400G與800G占比將各半。 展望第四季,Celestica預估營收介於33.25億至35.75億美元,季增約8%、年增36%;非GAAP營業利益率維持7.6%;EPS介於1.65至1.81美元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
冷氣停機前必做「這動作」!避免下次開機飄臭味,還能省電、延長機器壽命
隨著秋意漸濃,許多家庭開始減少冷氣使用頻率,準備進入換季收納期。然而,冷氣經過整個夏季的高頻運轉後,若未做好停機前的保養工作,隔年重新啟動時可能面臨異味飄散、漏水或運轉聲音異常等問題。專家提醒,掌握正
食尚玩家 ・ 6 小時前
ATM吐毒蛇!護理師領錢嚇破膽 警方封鎖現場調查
泰國素林府(Surin)一名女護理師日前到自動提款機領錢時,竟目睹一條毒蛇從出鈔口爬出,讓她嚇得當場丟錢後退,錢與蛇一起被機器「吞回」!警方初步判定該蛇為劇毒「馬來腹蛇」(Calloselasma),已緊急封鎖現場並通知銀行人員前來開機檢查。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銀髮族危機】逾半數二度就業「薪」情更差...9成熟齡勞工無奈:雇主有年齡顧慮
歡慶重陽節,處於「缺工潮」時代的中高齡勞工,仍然面臨哪些不少職場困境。求職網調查顯示,在二度就業的熟齡勞工當中,高達六成重返職場後的薪資水準比之前低。此外,更有高達91.1%認為,企業在聘僱人才時,其實有年齡的顧慮。
Yahoo奇摩股市 ・ 22 小時前
40年老字號炸雞店,雞翅、香酥雞超搶手!
超過40年的在地老字號炸物店,外皮酥脆不裹厚粉,肉質鮮嫩多汁,搭配獨家特調的鹹香胡椒鹽,真是美味。店家位於沙鹿火車站旁120公尺,是沙鹿市場入口的排隊美食。
Yahoo奇摩旅遊網友投稿 ・ 1 天前
坤達閃兵停工《玩很大》!製作人出面證實了 節目「未來新動向」曝
Energy成員坤達涉嫌閃兵,當天緊急自《綜藝玩很大》的加拿大溫哥華外景工作返台應訊,最後以50萬元交保。而他接下來恐怕得面對停工,對此《玩很大》製作人湯宗霖今出席《嗨!營業中》第6季記者會也回應了。蔡維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人胰臟癌發生率高!醫揭「1飲食習慣」釀禍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胰臟癌再度受到關注。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胰臟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7名,而以鄰近的日本來看,其飲食雖常被認為養生,不過數據顯示,日本胰臟癌發生率也很高,主要與飲食有關,其「甜食」大多特別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6 分鐘前
發現已晚期!坣娜罹「癌王」胰臟癌逝 醫揭「5症狀」是警訊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病逝,「癌王」胰臟癌再度引起關注,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確診時已屬晚期。胰臟科醫師林相宏表示,若出現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須小心是否為胰臟癌,另外,也要特別注意脂肪胰,恐是造成胰臟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紅斑性狼瘡好發女性 出現這警訊應立刻就醫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是國內免疫治療權威/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繼港星周海媚之後,已引退的女歌手坣娜,也被證實長期受紅斑性狼瘡困擾,於日前過世;花
好醫師新聞網 ・ 15 小時前
癌症年奪5.3萬命!醫揭「癌前9警訊」:老是睡不飽慘了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一年就奪走5.3萬條人命。醫師黃軒表示,事實上,在人未確診罹癌之前,就會出現9大現象,例如長期疲倦、咳嗽2週不癒、長期胃灼熱、腹脹不退(尤其女性)、夜間腹痛等9大現象,因此,每次莫名疲倦、咳嗽治不好、持續胃灼熱,都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的訊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腳部水泡反覆發作是汗皰疹?台大醫:用錯藥沒完沒了 1工具是診斷關鍵
夏天一到腳底就冒出發癢的水泡,怎麼擦藥都沒用,但冬天就自動變好,是汗皰疹嗎?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烏惟新提醒,這類反覆發作、尤其只發生在單側,很可能是黴菌感染「水泡性足癬」,它常誤認為汗皰疹,導致治療無效
健康2.0 ・ 1 天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血壓藥要白天吃還是晚上吃?最新研究揭露真相 醫師教你這樣用藥最好
最新研究揭示,高血壓藥物的服用時間,並不影響治療效果!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指出,該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早晨或睡前服用降壓藥,對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影響並無顯著差異,患者可依個人習慣選擇最適合的服
健康2.0 ・ 1 天前
「上任2個月」石崇良大刀闊斧改革 醫界驚: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衛福部長石崇良自上任至今近二個月,短短一個多月內推出多項醫療改革措施,包括假日急症中心(UCC)、到落實分級醫療,提高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的就醫費用,被醫界喻為少見的「行動派部長」。台灣基進秘書長及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29日也發文表示,這些一口氣提出的議題讓人感到驚訝,並呼籲醫療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