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流感雙病毒威脅!專家:儘速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 這些症狀快就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疾病管制署表示,本(114)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自10月1日起正式開打,開打第1天流感疫苗接種數為約26.4萬人次,創110年度以來首日最高紀錄;新冠疫苗亦接種約8.2萬人次,約為去年同期2.1倍。十月連假多,國內正處流感流行期,國人喜愛旅遊之鄰近國家如日韓等,新冠疫情仍處高點,呼籲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民眾踴躍接種,早日獲得保護力,守護自身與家人健康。
流感疫情進入流行期 新冠疫情NB.1.8.1為主流株
依據疾管署最新統計,第40週(9/28-10/4)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50,251人次,較前一週上升13.5%,近期呈上升趨勢,且處流感流行期;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中流行之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3N2為多,其次為A型H1N1及B型,持續觀察疫情變化。目前國內新冠疫情處低點波動,第40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1,954人次,較前一週下降7.5%,國內目前主流變異株為NB.1.8.1。在國際疫情部分,日本新冠疫情目前處於高點波動,韓國亦呈剛抵疫情高點,將返轉下降趨勢。
接種查詢方式 事先預約節省等候
疾管署指出,為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新冠疫苗及流感藥劑地圖(https://vaxmap.cdc.gov.tw)、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電洽院所詢問。
流感疫苗10月起分2階段開打 擴大公費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
本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已於10月1日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自10月1日起,接種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具潛在疾病者等11類對象;第2階段則自11月1日開打,接種對象新增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自本年10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疾管署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倘經醫師判斷符合條件者,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以把握用藥時機。
接種疫苗後要2週才有完整保護力 出現這些徵兆快就醫
疾管署強調,接種公費疫苗有「三金」-「金好康」、「金方便」、「金安全」,而10月份連假多,假日出遊及親友相揪參加活動使人群交流頻率增加,提高疫情傳播風險,提醒民眾疫苗接種後2週才有完整保護力,請儘速接種並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如有危險徵兆(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應儘速就醫,以及時獲得診治。
【延伸閱讀】
防堵疫情擴大!災區居民與救災人員 10月起可優先接種流感與新冠疫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4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2周近212萬劑!公費流感接種創新高 疾管署再增購20萬劑
上週國內流感就診人次在連續九週上升後出現下降,降幅約1成;公費流感疫苗接種熱度持續高漲。疾管署今(14)日公布,自10月1日公費流感疫苗開打以來,累計接種已近212萬劑,創下近五年同期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1.35倍。為因應疫苗需求,疾管署也宣布提前啟動開口合約,額外增購20萬劑公費疫苗,以確保11月1日第二階段開打時民眾都能順利接種。
太報 ・ 1 天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獨/高雄「醫院歇業潮」!業者付5千萬資遣費 其他家挫勒等
高雄市近兩年來面臨嚴重的醫院歇業潮,從113年開始已有9家醫院關閉,目前還有3間準備歇業。有醫院前員工指控是遭到衛生局以消防法規等理由刁難壓迫,最終被迫關門並支付高達5000萬元的遣散費。這波歇業潮涉及多家經營數十年的老醫院,導致醫護人員失業、病患需轉診,引起社會關注。高雄市議員李雅慧表示,據她所知還有數家醫院因無法達到改善標準,恐怕也將面臨歇業的命運。
TVBS新聞網 ・ 14 小時前
顏正國肺腺癌過世!醫揭「沉默殺手」肺癌初期3症狀,身體出現1狀況快就醫
癌症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因早期幾乎無症狀而被稱為「沉默殺手」。隨著《好小子》男星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的消息傳出,再次喚起民眾對這項疾病的關注。醫師提醒,肺癌最大的特
食尚玩家 ・ 2 小時前
一醒就「做這1事」恐害血壓暴衝!中風風險大增 醫曝:很多人都有這習慣
高血壓影響了近一半的美國成年人。若你有高血壓,應該知道藥物、飲食與生活型態改變,是降低心臟病與中風等嚴重健康併發症風險的關鍵。但常被忽略的一點是──早晨習慣。每天的早晨流程,可能支持或阻礙你的血壓控制。Eatingwell網站分享以下是 6 個專家背書的早晨習慣,幫助你展開更健康的一天。 1、避免一早滑手機若你醒來後立刻滑手機或看新聞,尤其內容容易讓你焦慮或生氣,建議三思。研究指出,新聞與社群媒體的資訊洪流,可能增加焦慮、壓力與精神疲勞。這會拉高基礎壓力水平,使血壓升高,甚至維持一整天。專業體能教練 Brooke Matheson 建議,可嘗試輕鬆散步、冥想、泡溫水澡或聽舒緩音樂。「任何能讓你放鬆的活動,都可能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血壓。」她說。 2、早餐補充鉀心臟營養師 Michelle Routhenstein 解釋:「鉀能幫助平衡體內鈉含量,促進血管舒張,進而自然降低血壓。」建議可參考 DASH 飲食法(防治高血壓的飲食法),其含鈉量低、鉀含量約為一般飲食的 3 倍。常見的高鉀早餐食物包括馬鈴薯、哈密瓜、希臘優格、杏桃、柳橙汁,以及各類水果和蔬菜。舉例:燕麥片加香蕉、果昔裡加入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她飲食清淡、沒變瘦!走路卻常腳軟 醫揭「1元凶」:肌肉流光光
蛋白質攝取不足,肌肉會偷偷流失。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一名50歲婦女飲食清淡,6個月後體重未變,但她卻越來越無力,正是典型「隱性肌少症」前兆,主要就是蛋白質攝取不夠,蛋白質是維持肌肉的關鍵營養素,也是免疫力、修復系統等原料來源,建議攝取魚類與白肉,減少慢性發炎與心血管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只是插個點滴竟恐失去一隻手?女病患遭護士怒插點滴釀慘劇 手部嚴重感染面臨截肢
據《India Today》報導,病患名為凱薩莉・戴維(Kesari Devi),已在KGMU骨科部門接受治療約一個月。她的家屬表示,多次請求當值護士協助插入點滴針,卻遭對方延誤處理。據稱,在家屬於護理站外等待期間,護士疑因不滿態度被挑戰,情緒失控地進行操作,結果插錯靜脈位置。隨...
CTWANT ・ 14 小時前
鼻塞開刀變「空鼻」!他術後呼吸像快窒息 醫揭「切太多」真相:不是心理作用
30多歲的林先生長期飽受鼻塞困擾,不僅在開會時難以集中精神,連睡眠品質也受到影響。今年初他決定接受傳統下鼻甲切除手術,希望能一勞永逸,沒想到術後雖然鼻腔變得通暢,卻出現「越呼吸越不順」的奇怪現象,甚至有快要窒息的感覺。求醫後才發現,他罹患了俗稱「空鼻症」的罕見疾病。 林先生回憶,手術後原以為鼻塞會改善,卻始終覺得吸不到氣,每吸一口氣都伴隨乾燥、灼熱與刺痛感。「醫師說鼻子通了,但我就是覺得快窒息。」這種矛盾的呼吸感,讓他身心俱疲,直到後來透過異體骨重建手術,才終於重拾順暢呼吸的感覺。 鼻甲是人體的天然空氣濾網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徐俊傑指出,鼻腔內的「鼻甲」是人體的天然空氣濾網,負責加溫、加濕與調節氣流。若手術中切除了過多鼻甲,鼻腔空間會變得過於寬敞,導致空氣筆直流過、無法與黏膜接觸,看似通暢卻反而造成乾燥、疼痛與「呼吸不到氣」的錯覺。 「這並不是心理作用,而是鼻腔神經失去偵測氣流能力的生理問題。」徐俊傑表示,空鼻症患者常伴隨焦慮、睡眠障礙甚至憂鬱傾向,必須慎重對待。臨床上,空鼻症多見於接受傳統鼻甲切除手術者,不論術後立即或數年後出現,只要過度切除都可能誘發。 慢性鼻塞問題,要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昆凌生3胎仍超苗條!公開好身材秘訣「3餐聰明分配」 專家揭關鍵在這3招
昆凌和周杰倫婚後生下3個孩子,然而身材一直保持健康窈窕,近日她受訪分享自己的瘦身祕訣,關鍵之一就是「晚餐戒澱粉 […]
姊妹淘 ・ 1 小時前
莊人祥證實罹胃癌!名醫點名8成與它脫不了關係 快學會「這五招」保胃
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昨日(10/4)深夜於臉書證實,在去年初疾管署署長任內診斷出胃癌,目前恢復狀況良好,可以說是「祖上有燒香」,也特別感謝榮總醫療團隊與家人的支持。台大醫師李宜家指出,八成胃癌源於幽門
健康2.0 ・ 2 小時前
黃小玫罕見淋巴癌離世!醫:全球九成人體內潛伏EB病毒
34歲創作歌手黃小玫日前因鼻型外周自然殺手/T細胞淋巴癌(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 nasal type)病逝,張家銘醫師指出,這種罕見癌症與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有高度關聯,而全球九成以上成年人都曾感染過該病毒。
中天新聞網 ・ 38 分鐘前
登革熱席捲公衛危機 巴西「以蚊治蚊」阻傳播
全球登革熱疫情持續擴散,孟加拉首都達卡醫院病患激增,致死率攀升至歷史新高。而在非洲,飽受戰亂之苦的蘇丹,同樣爆發了嚴峻的蚊媒疾病危機,官方預估實際感染人數恐達數萬。面對各地公衛威脅,巴西採用創新策略:透過國內大規模的蚊子培育設施,培育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以生物防治法有效阻斷病毒傳播,為全球應對蚊媒疾病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
TVBS新聞網 ・ 15 小時前

毛孩便便藏玄機!排便異常要小心 「這顏色」恐是胃出血
犬貓健康常藏在日常細節中,尤其是排便狀況,異常排便可能反映疾病或壓力,從便便就能看出健康訊號。新北市動保處提醒飼主,寵物犬的腸道健康與飲食、運動及居家環境息息相關,留意排便情況可及早發現腸道或潛在疾病,若發現嚴重腹瀉,應立即諮詢獸醫師,由專業人員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規畫治療計畫,維持毛寶貝健康。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加熱菸同樣會致癌! 國健署提醒:罹頭頸癌風險飆25倍
所有菸品皆有害健康,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提醒,吸菸(煙)除了可能導致肺癌與心血管疾病,也大幅增加罹患口腔癌、口咽癌與鼻咽癌等頭頸癌的風險。有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頭頸癌的風險約為非吸菸者的5至25倍,罹病風險隨菸齡與每日吸菸量增加而升高,即使一天抽不到3支菸,風險...
CTWANT ・ 12 小時前
骨頭劇痛、骨折得餓骨症候群 AI揪骨鬆適時補D
台灣透析發生率及盛行率高居不下,每年透析人數約8至9萬人。三總腎臟內科團隊全台首創的「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可即時預測血鉀異常、貧血、骨質疏鬆等高風險事件,患者與家屬也能透過系統的居家照護APP,隨時查看生化數據,進行「自我健康管理」,系統已開放給於三總接受透析服務的約150位患者,未來也希望擴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傷口照顧有學問 搞錯方式恐讓小傷變大病
文: 羅世倫(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 傷口的成因很多,有急性的擦挫傷、撕裂傷或燒燙傷,也有一直不易癒合的慢性潰瘍。那所有的傷口治療都是一樣的嗎?那可不一定。傷口治療有一定的基本原則:需要定期清潔傷口與換藥,不宜接觸生水避免感染,並使用紗布或人工敷料覆蓋傷口,持續觀察傷口的變化而適時就醫。 很多錯誤的觀念反而讓傷口延遲癒合甚至產生後續明顯的疤痕,包括:讓傷口通風乾燥、讓傷口上覆蓋結痂組織、用刺激性的酒精或藥水消毒傷口而讓每次換藥都痛不欲生…這些都只會讓傷口變得更糟糕。 目前的研究發現讓傷口處於一個微潮濕的環境下,適當使用一些抗生素藥膏或適合的人工敷料,避免傷口的感染,更能加速傷口的癒合。針對傷口表面的壞死與痂皮組織給予適當的清除甚至手術清創,能提供更好的表皮再生環境。 急性傷口須檢視產生原因急性傷口必須檢視傷口產生的原因,來尋求適當的傷口處理方式。小範圍表淺的擦挫傷,若沒有深及皮下組織,可以考慮每天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觀察組織液與分泌物的狀況,是否有伴隨紅腫熱痛的症狀,釐清是否有感染發生。若受傷發生當下就處於一個骯髒的環境,例如:道路上摔車「犁田」,滑倒跌落水溝
常春月刊 ・ 55 分鐘前
名醫肝癌晚期奮戰17年 每天早餐吃「蔬果汁、雜糧飲、水煮蛋」
北醫名譽教授韓柏檉罹患第四期肝癌,經過手術、化療及放療等治療後,搭配自身研發的抗癌飲食方案,成功抗癌至今已17年。他分享抗癌關鍵在於每日攝取特定早餐組合,包含蔬果汁、全穀雜糧飲,以及水煮蛋。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北市啟動豬腸稽查專案 616家未檢出雙氧水
為維護消費大眾飲食安全,台北市衛生局十五日宣布,自即日起啟動市售豬腸產品專案稽查及抽樣檢驗過氧化氫(雙氧水),主動加強稽查夜市、市場、通路賣場、小吃店及餐飲業等場域,截至十五日十時為止,累積稽查六百一十六家次、抽驗四百零九件豬腸產品,皆「未檢出」過氧化氫。北市衛生局指出,將持續就肉品、內臟及相關加工品,進行食品添加物、動物用藥殘留等項目抽驗把關,如查獲違法使用添加物或動物用藥殘留過量,將視違規情節及依「食安法」相關規定,開罰三萬至三百萬元罰鍰,以及同法相關規定,開罰六萬至二億元罰鍰。北市衛生局建議民眾藉由開水烹煮並將鍋蓋打開揮發水蒸氣,再以多量水浸泡及多次換水即可去除過氧化氫殘留。低濃度過氧化氫可由人體腸道分解,如有明顯嘔吐、腹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診治。 ...
台灣新生報 ・ 13 小時前
防黑心豬腸 北市累計抽驗409件皆未檢出 (圖)
防範黑心豬腸於市面流竄,台北市衛生局自7日起稽查市售豬腸,截至15日上午10時止共稽查616家次、抽驗409件豬腸,皆未檢出。圖為衛生局稽查情形。
中央社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