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Q3經濟增速4.8%降至今年最低 專家:依賴出口模式難持續
中國官方今日(10/20)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第3季經濟增長率年增4.8%,增速降至1年來最低水準。雖然中國前3季經濟增長率維持在5.2%,有望達成官方定下的全年增長目標,但專家擔憂,房市長期低迷正助長通縮壓力,並限制中國的增長潛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中國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率較去年同期增長4.8%,較上一季增長1.1%。另經初步核算,今年前3季GDP達101.5兆人民幣,按不變價格計算,較去年同期增加5.2%。
雖然4.8%符合路透社調查分析師預期的增幅,但該數字較前一季GDP的5.2%年增幅有所回落,創下自2024年第3季以來的最低增速。而前3季經濟增長率維持在5.2%,使中國有望實現全年「5%左右」的官方增長目標,並減輕政府近期推出新刺激措施的壓力。
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Larry Hu)指出,這種放緩幅度「不足以觸發重大政策刺激」,而中國經濟在消費與房市疲軟、出口與製造業強勁的「雙速模式」(two-speed mode)下,中國政府將持續運用微刺激措施穩定經濟動能。
然而,《日經亞洲》指出,經濟學家擔憂房市的長期低迷正助長通縮壓力,並限制中國的增長潛力。按現行價格計算,今年第3季GDP增速放緩至3.7%。
另據9月份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各領域狀況持續惡化。國家統計局追蹤的70個城市中,有63個城市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較上月下跌,高於8月份的57個城市。零售額年增3.0%,低於8月份的3.4%,創去年11月以來的最低增速。
固定資產投資則連續第6個月走弱,導致前3季投資額年跌0.5%,其中房地產開投資暴跌13.9%更是拖累整體數據表現。然而,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產出逆勢上揚,較去年同期增長6.5%,創下3個月來最大增幅,對外出口亦保持強勁。
「總體而言,經濟增長勉強維持,但實際增速可能低於GDP數據所顯示的水準」,凱投宏觀分析師伊凡斯-普瑞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在報告中寫道,中國經濟增長日益依賴出口來抵銷內需放緩的影響,直言該發展模式難以持續,「除非當局採取更積極措施提振消費支出,否則中期增長恐將進一步放緩。」
10:41 發稿
13:41 更新(新增詳細背景與分析)
更多太報報導
20屆四中全會今開幕 料聚焦科技創新、年均4.5%經濟增速
中國消費低迷 雙十一購物節延長到5週
中國PPI整整3年「跌跌不休」 專家示警:明年恐持續通縮
其他人也在看

川普再談台灣晶片政策 宣稱關稅成功逼供應鏈回流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再度談及台灣晶片產業議題,強調透過對晶片與藥品課徵高額關稅,美國供應鏈正在快速回流,包括原本設廠於台灣的企業已開始將生產線遷回美國本土。川普預估此舉將為美國帶來高達20兆美元的經濟注入,並形容這是一場「奇蹟」。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中美稀土爭端!專家稱川普恐重創中國經濟 北京賭注或適得其反
根據外媒的報導,近期川普政府針對中國在全球稀土加工及稀土磁鐵市場的主導地位提出強硬措施,最初威脅對中國徵收100%額外關稅及軟體出口限制。川普在社交媒體上警告,美國在相關技術與市場中擁有更深遠的影響力,「我從來沒有理由這麼做,直到現在!」不過隨後川普的言論有...
CTWANT ・ 1 天前


中國穩定幣緊急喊卡!學者鼓勵台灣繼續推:讓中國高官來台灣存錢
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中簽署了「指導並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GENIUS Act,暱稱「天才法案」),正式將穩定幣(Stablecoin)納入美國金融體系。然而在中國卻傳出官方施壓,導致香港穩定幣的發行全面叫停。前CSIS訪問學者黃裕鈞認為,香港是中國境內唯一可跟美元對匯的地方,北京會忌憚香港的金融實力。若台灣把握機會盡快推行穩定幣,黃裕鈞開玩笑說,說不定「中國高官都會來台灣存錢」,對台灣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十五五的戰略探析
為了因應當前中國經濟面臨外部需求收縮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雙重壓力,在本周召開四中全會並聚焦「十五五」規劃,無疑將為中國2026至2030年發展走向定調。這份規劃不只是單純五年發展計畫,更是承先啟後邁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總目標的關鍵五年。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普發現金1萬元用途調查 41%民眾計劃旅遊及消費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日電)立法院會近日三讀通過韌性特別預算案,最快11月上旬執行普發現金新台幣1萬元。國泰金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顯示,41%民眾預計把普發現金用在旅遊及消費(包含國內與國外旅遊),32%規劃用在股票、基金或外幣等投資,14%傾向拿來儲蓄。
中央社 ・ 18 小時前四中全會登場 中國第三季經濟成長放緩4.8%
中國第三季經濟成長放緩至一年來新低,符合外界預期。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以及貿易緊張局勢損害了需求,持續為決策者帶來壓力,需要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來鞏固經濟動能。 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至9月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比去年同期成長4.8%,比第二季的5.2%放緩,符合路透社調查的分析人士所預測的4.8%。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GDP季增1.1%,優於外界預測的0.8%,也優於上一季的1.0%。 在強韌的出口與強勁的股票市場的支持下,中國當局今年推出了溫和的刺激措施,但美中貿易緊張的再度升級仍構成風險。北京也面臨到要重新平衡經濟、逐步增加消費的艱鉅挑戰。 儘管仍有祭出額外刺激措施的空間,但分析人士對於決策者今年是否會採取行動意見分歧。 與華盛頓的貿易緊張局勢再次升級,突顯了中國失衡經濟的脆弱性,也就是高度依賴製造業與海外需求。這也增加了人們的預期,認為中國領導人可能會接受痛苦的轉型,重新平衡經濟成長,轉向國內消費。 儘管中國出口9月反彈,但近期的許多數據都顯示中國經濟失去了動能,儘管政府努力遏制產能過剩與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但通縮壓力仍然存在。 高層從今天起至23日將舉行
中央廣播電台 ・ 16 小時前
專訪/TTXC打造國際交流平台 王時思曝遠景:為邁向文化科技世代鋪路
2025TTXC台灣文化科技大會即日起至26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登場,以「AI共創×內容新經濟」為主題呼應世界浪潮,打造國際文化科技交流平台。文策院董事長王時思表示,政府對TTXC懷抱中長程的願景,是在為下個世代做準備,對標10年後的台灣文化創意博覽會 ,「它就是未來的文化科技博覽會。」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2 小時前普發現金1萬你會怎麼用?調查發現儲蓄占比最低
立法院在上週三讀通過攸關全民普發新台幣1萬元現金的「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案」。根據最新調查,對於普發的現金1萬元,有41%的受訪者表示,會用於國內外的旅遊及消費,占比最高,其次則是用於投資,儲蓄占比則是最低。 國泰金控20日發布10月最新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此項調查是國泰金控針對旗下人壽以及銀行客戶發出電子郵件問卷,並成功回收共12,840份有效填答問卷。 本月也特別針對時事議題進行調查。關於民眾對「好孕3方案」對家庭生育決策影響程度,調查結果顯示,有44%的民眾認為好孕方案對生育決策影響有限,占比最多,另外則有37%覺得完全沒有影響,只有16%民眾會因為好孕方案而部分提高生育意願,且只有3%民眾表示會明顯提高生育意願。 至於民眾對於普發1萬元現金,會怎麼使用?調查也發現,民眾將此筆現金用於國內外旅遊以及消費占比最高,超過4成。32%民眾規劃用於股票、基金或外幣等投資,14%的民眾則傾向把現金拿來儲蓄。 無獨有偶,本月調查民眾在旅遊和聚餐等大額消費意願指數也提高至5.9,創下7個月以來的新高,是4月對等關稅宣布以來,相對較高的位階。國泰金控經濟研究處經理吳
中央廣播電台 ・ 15 小時前
宏都拉斯快看!台灣67億買「這邦交國」牛肉 助出口飆破30%
巴拉圭動物健康暨品質管理局(SENACSA)公布最新統計,2025年前三季牛肉出口量達27.6萬噸、年增10.5%,創2017年以來新高。智利為最大買家、台灣名列第二,出口額達2.216億美元,協助了邦交國不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有影片)/「每月認識一國家」 聯合國際實驗教育機構UEIS視角連線全球
(觀傳媒宜蘭新聞)【記者樊德惠/宜蘭報導】為持續深化學生的國際視野與世界觀,位在宜蘭縣壯圍鄉的聯合國際實驗教育 […]
觀傳媒 ・ 1 天前
環保輔具需求大 嘉義志工傳授維護技巧
台灣人口高齡化,有輔具需求的家庭不少,日前慈濟志工到嘉義中正大學,教導學生們,練習清消、保養輔具,大家也跟著志工一塊,送輔具到需要的家庭裡,過程滿是感動。「再打再打 手小心喔。」如何保養、清潔消毒...
大愛電視 ・ 1 天前學者批政院偷渡野心 踐踏立法權
行政院長卓榮泰定調年底前推院版《財劃法》,政大財政學系教授陳國樑直言,不贊成行政院想利用新《財劃法》的文字缺漏,推翻整個修法過程,並且偷渡自己的野心,這是「踐踏」立法權。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ECB開列「動用俄資產」三要件,以維持金融體系穩健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歐洲央行(ECB)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最新表態,若各國能「一致行動」,即可考慮以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籌措對烏克蘭的資金支持。她強調,公平且可操作的做法,應以「操作性貸款」為主體,並以被凍結資產中可動用的現金結餘作為抵押,以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健。拉加德進一步指出,關鍵在於各持有相關資產的司法轄區須採取一致步調,同意把現金結餘借予烏克蘭,未來由俄羅斯為重建負擔的資金來源償付本息。她認為,若框架清晰、條件一致且具可執行性,將有助於提高政策可信度,並在政治上增加俄方坐上談判桌的誘因。在規模面,歐盟自戰事爆發後已凍結約2,000億歐元的俄羅斯資產。如何界定其中「可作抵押的現金結餘」、如何分攤貸款風險與利息計價、以及如何設定違約與追償條款,將是設計架構時的三大技術焦點。若各國法律體系對主權財產豁免與第三方法院管轄權的理解不一,將牽動落地速度。
財訊快報 ・ 20 小時前
領錢囉!普發金變熱錢:三成民眾一手旅遊、一手進股市
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最新一波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整體景氣的看法持續轉佳,不僅景氣展望樂觀指數走升,大額消費與風險性投資意願也呈現同步回溫。整體而言,台灣民眾對於2025年國內經濟成長的信心日益增強,展現出面對全球不確定局勢下,經濟基本面逐步穩定所帶來的信心回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大陸第三季GDP增長4.8% 優於預期
大陸統計局20日公布,大陸2025年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4.8%,優於市場預期的上漲4.7%,第二季GDP年增5.2%。大陸第三季GDP季增1.1%,預期為增長0.8%。大陸2025年前三季經濟增長5.2%。
中時財經即時 ・ 16 小時前大陸10月LPR不變 人民幣中間價貶24基點
中國人民銀行20日公告,10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繼續維持不變,1年期和5年期以上分別為3%和3.5%,連續五個月持穩。人行5月對兩個期限LPR均下調10個基本點,是2024年10月以來首次下調。
中時財經即時 ・ 16 小時前看好穩定幣未來角色 貿協調查:近1成企業處於應用初期階段
隨著美、中、日等國紛紛推穩定幣,國內則處於法規建置討論階段。外貿協會今天(20日)發布的今年第二輪貿協經貿指數(TAITRA Index)也首度納入穩定幣專題。貿協指出,調查發現,近半數受訪台灣企業認為穩定幣將在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且展開初期應用的比例將近1成,包括已開始使用的比例有5.2%,其餘4.2%則是計畫導入,由此可見穩定幣已跨越實驗階段,邁入貿易結算應用的初期階段。 貿協表示,海外台商接受度更高,有8.4%受訪的海外台商已在使用穩定幣。 調查也發現,積極採用穩定幣的企業對景氣展望的樂觀程度,以及對關稅成本轉嫁的能力,都高於對穩定幣仍在觀望的企業,反映企業導入新科技的積極度與其應對地緣經濟變局的反應能力,有些許相關。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指出,不論是高科技或是傳產,企業是否勇於擁抱穩定幣都與決策者心態有關,目前觀察到許多企業決策者是二代、三代接班人,對於加密貨幣並不陌生,甚至早已將加密貨幣用於資產配置,因此對於穩定幣的接受度自然會比較高。 黃志芳預告,考量穩定幣為全球大勢所趨,貿協將於12月15日舉辦「穩定幣與國際貿易的未來論壇」,邀集國內外專家為台灣產業探討穩定幣的最新應用趨勢。
中央廣播電台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