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腰一響竟是多發性骨髓瘤 中榮創新漸進四合一療法助重生
62歲宋女兩年前照顧母親彎腰時,下背部突然「啪」一聲,3個月內痠痛轉劇痛,復健針灸無效,舉步維艱,就醫確認第12節胸椎壓迫性骨折,施行脊椎骨泥灌漿成形術,病理切片確診多發性骨髓瘤,中榮以「漸進式免疫調節劑量策略」降低副作用,完成最新四合一標靶藥物治療,並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況穩定,生活如常。
台中榮總今天(16日)召開記者會,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宋女士表示,沒想到普通彎腰動作,成為「多發性骨髓瘤」發作的最後一根稻草。雖然罹病原因不明,但她不怨天尤人,接受標靶治療3個月後,從坐輪椅恢復到可步行,最重要的是過程沒明顯不適,給她信心挺過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挑戰。目前下背痛已改善,病況穩定,生活如常。
中榮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說,多發性骨髓瘤是發生在「骨髓」的血液疾病,主要影響製造抗體的「漿細胞」。漿細胞過度增生造成骨頭變脆、容易骨折,免疫力下降,腎功能受損,合併貧血、疲倦或骨痛等症狀。多數病人就診骨科、腎臟科或健康檢查時意外確診。國內每年約800人罹病,平均年齡約60歲。
滕傑林解釋,多發性骨髓瘤確切病因不明,醫學推測與基因變異相關,無有效預防方法也無法完全根治。但隨著新藥、免疫療法與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進步,越來越多病人得以長期控制病情,維持良好生活品質。關鍵在於治療中有效降低副作用,幫助病人完成療程。傳統治療一開始給高劑量,常見手腳麻木、便祕或皮膚疹等副作用導致治療中斷,臺中榮總創新劑量調整治療模式─從低劑量逐步調整至標準劑量,漸進式給藥大幅降低副作用,提升病人完成療程比率,研究成果發表於 《Cancer Reports》。
滕傑林指出,在本研究中,有58.1%的病人完成預定免疫調節劑劑量,而在接受自體移植的病人中,完成率更高達71.4%。整體治療劑量強度達80%,且停藥率僅 21.5%,顯示病人對治療的依從性良好。此外,在此策略下,約有70%的病人達到顯著治療反應,並且約有62.4%的病人可成功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顯示此劑量調整策略在臨床上兼具可行性與安全性。
滕傑林說,近兩年國際研究發現,過去常用的「三合一標靶治療」即3種藥物—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及類固醇,可有效控制病情。現在在三合一基礎上加入「新型單株抗體」,形成「四合一療法」,更精準鎖定骨髓瘤細胞並激活免疫系統清除腫瘤,讓病情更長久穩定控制,長期存活率也提高。健保自2025年9月起有條件給付新型單株抗體,提供多發性骨髓瘤病人更多的選擇。(寇世菁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南港翁疑恍神自撞分隔島 車頭凹陷卡路中
警方獲報,張姓駕駛駕車沿南港路一段西往東方向行駛,至南港路一段171巷時,不慎碰撞路中分隔島,現場無人受傷。警方也對當事人進行酒測,其酒測值為0,後續由當事人自行處理。南港分局呼籲駕駛人,行車應保持專注,並注意車前狀況,以策安全。
CTWANT ・ 1 天前
「武旦家門:楊蓮英」新書發布會 (圖)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16日舉行「武旦家門:楊蓮英」新書出版發布會,以京劇武旦楊蓮英(右2)的人與藝出發,結合戲曲學者徐亞湘(右1)的戲劇史研究專長,譜寫楊蓮英武旦生涯日常與非凡。
中央社 ・ 1 天前新生兒嚴防RSV感染
除了流感與新冠肺炎以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於家中嬰兒的健康衝擊更是不容小覷,一歲以下的嬰兒染病,相對於流感的重症增十六倍、死亡風險增五倍,未來氣喘的風險還會增加三倍之多,應該盡力避免二歲前的RSV感染。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教授建議,家長們在響應「左流右新」的同時,也可為家中寶貝接種RSV單株抗體,增加保護力。現年三十六歲的謝小姐,育有兩名孩子。大兒子現年四歲,在十一個月大時,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而緊急送醫,在住院的兩週期間內,不僅孩子需要住在氧氣帳內無法活動,全家人也需要二十四小時輪班照護,孩子與家人都煎熬不已。然而,康復後,卻留下嚴重的氣喘體質,至今需要依靠抗發炎藥物與吸入型類固醇控制病情。感染RSV初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慈大前人文學校院長周德禎 開啟小學堂
慈濟大學前人文學校院長周德禎,退而不休,邀請多位講師,選用書軒教材,開啟小學堂,引導小學生,透過手做再加上故事書導讀,讓小孩了解靜思家風外,也注入善種子到心田內。「閃亮亮,火焰出來了。」71歲的前...
大愛電視 ・ 1 天前
羅智強認了國民主席選舉「煙硝味太濃」:選後如何團結?
國民主席選舉18日投票倒數2天,候選人羅智強今(16)日晚間在新竹市龍台宮舉行員座談會,他強調選舉進入後期,煙硝味愈發濃厚,呼籲各候選人應回歸政見與願景。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財經時事/賺移工財拚上櫃 東聯互動董座:下一步打亞洲盃
全台約有85萬名移工,每年匯往海外的資金高達新台幣上千億元,靠著讓移工「用一支手機就能跨境匯款」,以此賺取手續費的新創公司—東聯互動,1年就可賺進1個股本,本月16日即將上櫃。在獲得金管會核發執照後,東聯互動短短3年就成為台灣移工匯兌龍頭,背後更有國發基金、達盈創投、益鼎創投等大咖股東支持。日前董事長吳侑勳接受本刊專訪,暢談後發先至的關鍵心法,並透露下一階段的成長引擎。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迎周年慶旺季! 百貨業者推千項品牌獨家優惠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又到了年底周年慶的旺季,信義區的百貨大戰一觸即發,有百貨業者率先開跑,推出破千項品牌的獨家優惠。尤其是不少貴婦上班族最喜歡在周年慶期間搶購保養品,今年業者祭出最強優惠價格,要搶消費者荷包。今年周年慶的優惠除了保養品和各種服飾之外,運動風潮也是消費主力,因此業者看準貴族運動崛起,網球與匹克球已經是運動新貴的最愛,加上夜跑風興盛,賽車鞋、馬拉松限定鞋款都引起搶購風潮,要在周年慶期間搶攻商機,另外餐飲業也是業者重點之一,頂級餐廳進駐,維持超強排隊人潮,讓百貨公司集客效應顯現。原文出處:迎周年慶旺季! 百貨業者推千項品牌獨家優惠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超local穿搭法暴紅!內行人曝「大咖球星」也在穿馬路當自家? 男路中央跳舞.做運動 危險行徑路人看傻搭電梯到B3唸「B ㄙㄢ」秒認台灣人!引網友共鳴
民視影音 ・ 1 天前
男生也會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南投推男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守護健康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自2018年起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近年更進一步將國中男生納入公費接種對象,呼籲「HPV疫苗不分性別,人人都需要」。 過去社會普遍將HPV疫苗誤稱為「子宮頸癌疫苗」,誤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救命新藥Ropeg臨床數據曝光後 藥華藥預估市場將倍翻
藥華藥(6446)旗下新藥Ropeginterferon alfa-2b(Ropeg)邁向新里程碑!公司已完成與美國 FDA 的溝通確認,可直接申請「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新適應症藥證,預計年底送件、2026 年核准。若成功,Ropeg 將從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擴展至ET市場,美國約各有15萬名患者下,潛在市場規模將一舉翻倍。
鏡報 ・ 1 天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八旬老翁原愛外出串門子 卻變孤癖、躲家中⋯原來得了這病
彰化縣一名80歲老先生原本喜歡種花草,會到社區、宮廟和鄰居親友閒聊,但家人發現近期他突然花枯了也不理,越來越孤僻,整天躲...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34歲歌手罹罕見淋巴癌逝⋯醫揭「9成人曾染相關病毒」初期像感冒
台灣創作歌手黃小玫罹患「NK/T細胞淋巴癌」病逝,享年34歲。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該疾病與EB病毒有關,全世界9成以上的人都曾感染過,當我們身體太勞累、許久沒有休息時,就會悄悄現身;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或鼻竇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心「更年期」變健康大敵! 衛福部:2成女性因此罹代謝症候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了!國健署今(17)日發表統計指出,國內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而背後最大原因就是荷爾蒙變化,容易導致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和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提醒女性要做到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30多歲婦女竟生11胎 這縣市未成年懷孕全國之冠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台東報導 圖:婦產科李晟令醫師分享皮下植入避孕器衛教/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台東馬偕婦產科李晟令醫師分享台東因民族性及地域關係,意外懷孕情況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一早這樣做!醫認證「6大晨間習慣」護腦又防失智 早餐雞蛋配咖啡
一天的開始,不僅決定了效率與心情,還可能是守護長期大腦健康的重要關鍵。阿茲海默症影響了全球數百萬人,雖然基因等許多因素無法控制,但研究顯示,在日常生活中持續培養一些小習慣,可能對預防發揮作用。根據eatingwell網站指出,透過留意每天早晨的習慣,我們就能以簡單又可持續的方式,主動支持大腦健康。 1、早餐吃雞蛋營養豐富的早餐,能為整體健康定下基調,而雞蛋是出色的選擇之一。營養師 Maggie Moon表示:「最新資料顯示,雞蛋攝取與降低老年人阿茲海默症風險有關。」研究指出,雞蛋中的膽鹼、DHA(ω-3 脂肪酸)與葉黃素等營養素,能長期支持大腦健康。然而,Moon補充,即使膽鹼對大腦健康至關重要,美國人中卻有 90% 攝取不足。吃兩顆雞蛋就能提供 50%到 70% 的每日需求量。將雞蛋融入早餐很容易──不論是炒蛋、水煮蛋,或加入滿滿蔬菜的蛋餅,都是營養選擇。 2、早晨來杯咖啡早晨的咖啡不只幫助醒腦,也可能守護大腦。研究發現,每天適量飲用 1 至 4 杯咖啡,與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有關。咖啡天然的抗氧化物,加上咖啡因的刺激效果,都能支持大腦健康。特別的是,這是一個非常容易養成的習慣。想像每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隱形殺手!沒腹痛、排便異常 「這症狀持續」恐已患大腸癌
口臭不僅是口腔問題!研究發現「S. moorei細菌」不只藏在嘴裡,還可能進入腸道並促進大腸癌生成。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醒,若口臭久治不癒、伴隨腸胃不適或體重減輕,務必盡快檢查腸胃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