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Call婆婆痛風只吃白飯 暴瘦10公斤!專家教這樣吃:過度節食反加重病情
女星小Call與婆婆毛毛姐情同親母女,兩人曾上節目暢聊婆媳相處之道。不過毛毛姐曾因痛風、關節痛,三餐只吃一小碗白飯而暴瘦,讓小Call十分擔心。營養師指出,過度節食反而加重痛風,尤其年長者需要足夠優質蛋白質,才能維護肌力與關節健康。
41歲女星小Call(郭怡伶)曾是女團「嘻哈甜心」的成員,近年轉戰綜藝圈,也跨足直播帶貨。小Call結婚7年,婚後搬到老公家與婆婆毛毛姐、阿姨住在一起,她和婆婆的感情相當好,像是親母女一樣。小Call個性直爽有話直說,時常「唸」婆婆,兩人也常鬥嘴,相處日久感情更加緊密,還曾上節目暢聊婆媳相處之道,互動方式令人羨慕。
看更多:一代大俠張振寰65歲孤獨病逝 痛風會致死?醫曝危險性 尿酸高者少喝2飲料
為控制痛風只吃少許白飯 她暴瘦10公斤
日前小Call提到,婆婆5年前因痛風發作,關節劇烈疼痛,尤其是腿部狀況特別嚴重,一般人走路30秒的路程,她要花20分鐘才走得到。後來得知痛風患者需要避免含普林成分的食物,婆婆為了控制病情,一日三餐都只吃一個手掌大小的白飯,因此導致體重驟降10公斤,也因此體力下降,讓家人十分擔憂。
白飯普林值低 但速升血糖和三酸甘油酯
營養師蔡正亮表示,普林主要存在於動物內臟和海鮮中,白飯是精緻主食類,只有澱粉,普林含量極低,但若三餐若只吃白飯,缺乏B群、膳食纖維,不但會阻礙尿酸代謝,還可能引發血糖快速升高,導致胰島素增加,進而刺激尿酸產生,過多的精緻碳水化合物也會促使血中三酸甘油酯的上升,尤其痛風體質的人通常也是高三酸甘油酯血症。
過度節食反而釋放普林、加重病情
很多民眾在痛風急性期,以為節食、或一天只吃一餐,甚至改吃近年很流行的168斷食法,就可以減少普林攝取,同時減緩痛風發作。蔡正亮表示,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他指出,當熱量攝取不足時,人體會分解肌肉組織供能,反而釋放大量普林,加重病情。
看更多:起床時膝蓋僵硬動不了是「關節炎」警訊!醫提醒5因素恐增加發炎風險
蔡正亮指出,年長者多半有咀嚼性飲食障礙及食慾不振的營養隱憂,如果飲食只以白飯這樣的精緻澱粉為主,蛋白質攝取不夠,長期下來,會使肌肉量流失,造成肌少症,反而不利於骨骼關節健康。
痛風患者飲食原則:好油、蔬果、水分不可少
蔡正亮建議痛風患者的飲食原則如下。
足夠的醣類與熱量
蔡正亮說明,成人每天的熱量需求計算為:每公斤x25~30大卡。以60公斤成人為例,每天應攝取熱量1500~1800大卡。
看更多: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揭類風濕家族史 正確診斷 光靠抽血還不夠
適量的優質蛋白質
如去皮瘦肉、雞肉、魚肉,或豆腐、豆漿等蛋白質食物;以及每天2份低脂奶類;防治痛風要少吃海鮮及發酵類食物。蔡正亮說明,足夠熱量加上補充優質蛋白質是關鍵,能維持肌肉量,減少肌肉組織被分解,拿來當熱量使用,因此能降低內生性的普林產生。
吃好油有助抗發炎
蔡正亮表示,研究證實,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抗發炎,可緩解退化性關節炎或痛風性關節炎的症狀。Omega-3的常見來源包括:
深海魚,如鮭魚、鯖魚、秋刀魚等。
每天吃一份堅果種子,如核桃、腰果。
植物油改用亞麻油、紫蘇油最好,芥花油也不錯,可提供人體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alpha-次亞麻油酸,減少體內的發炎指數。
看更多:痛風是吃出來的?這些食材健脾利濕!每天吃櫻桃「這麼多」防痛風發作
以五穀雜糧、全麥糙米為主食
主食類方面,蔡正亮建議,痛風患者適合以高纖、低GI的五穀雜糧、全麥糙米飯等為主食,可減少飯後血糖的快速上升,避免胰島素過度釋放。
天天5蔬果補充膳食纖維、植化素
蔡正亮強調,防治痛風,每天3蔬2果不可少。補充多樣化,顏色越豐富的蔬果,不僅能提供膳食纖維,也能提供多種維生素B群,及抗氧化植化素,不但能有對抗發炎作用,也能幫助人體的尿酸代謝。
每天至少2000c.c.足夠水分
對於痛風、高尿酸患者,更重要的是攝取足夠水分。蔡正亮表示,每天至少要喝水2000c.c.,民眾也可自我觀察,排出的尿液應呈現透明色,足夠的水分才能幫助尿酸排出。
看更多:台灣百萬人痛風禍首揭密!飲料中1成分是高尿酸主因 每天1杯風險飆2倍
◎ 圖片來源/翻攝自臉書「宅之小惡魔 小CALL」
◎ 諮詢專家/蔡正亮營養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胃食道逆流元兇竟是這3大類食物!這樣吃告別「火燒心」
白內障會讓你變笨?醫曝視覺變差的真相 「這樣做」才能常保耳聰目明!
「1碗甜湯」幫你抗老、穩血糖還能減脂!醫師揭開紅豆的健康益處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千人普查揭恐怖「心肺共病」! 染肺阻塞6成難逃心血管風險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肺」病上身還會傷「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專科醫師蘇剛正就曾治療一名67歲的公務員,因肺阻塞惡化送急診,但經治療出院後,短短不到一週就在路邊心悸、昏倒,送醫確診有心臟衰竭問題,需再次住院。醫師警告,根據普查,曾有肺阻塞急性惡化的病人,心血管事件風險一口氣提高4.6倍。 呼應11月4日是2025「世界肺阻塞日」...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又是賣貨便假連結!買88元提拉米蘇遭詐騙 馬來西亞女大生:貪吃惹禍
馬來西亞籍女大生謝同學來台灣僅2個月,竟因88元的提拉米蘇蛋糕促銷落入詐騙陷阱!她透過網路看到台北知名蛋糕店家促銷訊息,匯款後卻被詐騙集團以「未實名認證」為由聲稱訂單被鎖定,對方甚至謊稱帳號也被凍結。儘管金額不大,謝同學仍前往派出所備案,當作得到一個教訓。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地瓜葉含有豐富的多酚、花青素等營養成分,具有穩定血糖和抗癌潛力,但中醫師提醒,由於其屬性偏涼,不適合涼拌或生食。此外,地瓜葉含有維生素K和高鉀,特定族群應謹慎食用。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吃爆豆腐、雞胸肉,為何還會「肌少症」?醫揪台灣人1習慣釀「蛋白赤字」:身體沒吸收,腎臟快累死
跌倒是我國年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防跌首要維持肌力與平衡,除了運動之外,也應攝取足夠熱量與蛋白質。不過國人雖然普遍知道蛋白質的重要性,飲食習慣中卻潛藏引發肌少症的風險——早餐蛋白赤字。營養師建議,早餐至少應攝取2份蛋白質,譬如200毫升豆漿就是1份蛋白質,搭配雞蛋、豆製品等,補足早餐蛋白質所需。
幸福熟齡 ・ 1 天前
地瓜葉超強功效!防癌、抗發炎又助排便 醫:2吃法恐傷身
地瓜葉低卡高纖,是排便及減重的好幫手。醫師指出,地瓜葉裡頭的多酚與花青素能抑制多種癌細胞增殖,因此想要抗發炎或預防癌症,地瓜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地瓜葉為涼性,不宜涼拌或生食,很多人會用來打精力湯,記得葉菜最好要熟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更年期「腹部脂肪」更易囤積!壯世代女性掌握3招 管理體重好簡單
女性一生中有三個時期特別容易發胖,分別是懷孕後、更年期後以及談戀愛期間。其中「更年期肥胖」問題尤為普遍,主要源自荷爾蒙變化、代謝速率下降以及睡眠品質降低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壯世代女性更要多加注意。
健康2.0 ・ 15 小時前
不是橄欖油!研究證實「這1種油」更能控血糖 醫提醒:千萬別再煮到冒煙
很多人只把芝麻油當調味料,但其實它的健康力道超乎想像!一項最近在BMC Nutrition 發表的新研究針對60位脂肪肝(MASLD)女性的臨床隨機試驗,把她們分成兩組:每天各吃30公克芝麻油或葵花油,並搭配低卡飲食,持續12週。兩組人都瘦了,但在血糖控制上,芝麻油組表現遠遠超過葵花油組。 在12 週後,芝麻油組的血糖相關指標有顯著進步: 1、空腹血糖(FBG):芝麻油組下降18.2 mg/dL,葵花油組僅下降4.3 mg/dL2、空腹胰島素(FSI):芝麻油組下降3.2 µIU/mL,葵花油組只降0.5 µIU/mL3、胰島素阻抗(HOMA-IR):芝麻油組下降1.4,葵花油組僅下降0.34、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芝麻油組提升15.6,葵花油組僅提升3.2 芝麻油不只是「減重時的佐料」,它能更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效率,還能增強胰島 β 細胞功能,對延緩甚至預防糖尿病都有潛力。 為什麼芝麻油能降血糖? 芝麻油透過三大途徑幫助血糖控制: 1、代謝途徑:其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能保護胰島β細胞、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並調節脂質代謝基因,減少胰島素阻抗。2、荷爾蒙途徑:M
常春月刊 ・ 12 小時前
醫院說是小手術!12歲男童撞肚動手術 醒來6器官竟全沒了
中國山東傳出駭人醫療事故,一名12歲男童兩年前因腹部撞傷就醫,本以為只是小手術,卻在手術後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與小腸等6個器官,導致他終身無法進食,必須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事件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家屬痛批醫院毫無交代,網友也怒問「這是救人還是害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一吃早餐就停不下來、愈吃愈想吃? 營養師揭「關鍵元兇」:少了這1類食物
早餐不僅是一天的第一餐,更是啟動身體代謝與大腦運作的重要時刻。營養師陳珮淳表示,若選擇錯誤的食物,可能導致血糖波動、精神倦怠,甚至影響整日的專注與效率。不同的早餐組合會帶來截然不同的能量表現,因此正確搭配營養素,才能讓身體維持穩定狀態。 高油高糖早餐 會帶來負面效應 若早餐以油炸食物、含糖飲料或精緻澱粉為主,容易造成血糖快速升高,隨後迅速下降,導致腦部短暫缺乏能量而出現疲倦感與注意力下降。此外,陳珮淳營養師指出,過多油脂會使消化速度變慢,讓人精神遲滯、氣色黯沉;若僅依靠飲料充飢,則缺乏足夠營養,不僅無法維持飽足感,也使工作效率下降。 補充優質蛋白質 是啟動身體鑰匙 蛋白質是維持代謝與穩定血糖的重要營養素,能延長飽足感,避免血糖大幅波動。若早餐缺乏蛋白質,例如僅吃白吐司或饅頭,容易出現疲倦與飢餓感。陳珮淳營養師建議蛋白質來源包括雞蛋、無糖豆漿、優格、毛豆、鮪魚與雞胸肉,這些食材能有效提供大腦與肌肉所需的能量。 適量健康油脂 有助情緒與腦部運作 適量攝取優質油脂,不僅能協助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還能穩定情緒與提升專注力。陳珮淳營養師指出,早餐若能加入酪梨、堅果、橄欖油或亞麻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豬油上榜「全球第八健康食物」?真相竟是這樣!
最近有新聞引述英國權威媒體BBC的報導,直指「豬油是世界百大健康食品的第8名」,這是真的嗎? 此非最新研究與報導 營養師林世航指出,此篇報導確實源自於BBC Future,文章名稱為「The
健康2.0 ・ 15 小時前
不是綠色蔬菜!「它」是超級食物、護腦又長壽:每週要吃2碗
蔬菜的健康益處為人所知,但除了綠色蔬菜外,醫師李思賢表示,菇類絕對是被忽略的超級食物之一,事實上,菇屬於真菌,靠孢子繁殖。菇類可能是最接近藥物的天然食物之一,甚至在某些研究中,它的健康效果遠遠超過許多藥物。他表示,菇類結合了免疫調節、抗氧化、降發炎、護腦與長壽等多重功效,每週吃上2碗煮熟的菇,是最簡單又划算的健康投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不用萬步!最新研究:日行「這步數」就能延緩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長者失智的主因之一。一篇新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指出,對於大腦已經開始出現該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出現任何認知症狀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千~5千步,就能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認知退化延後約3年,而每天走5000–7500步的人,延後幅度可達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喝咖啡別碰12種藥物!藥師示警:恐引發災難性副作用
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尤其早晨一杯咖啡能夠提神醒腦,幫助開啟一天的工作。然而,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藥劑師警告,咖啡若與某些特定藥物一同服用,可能會產生危險的交互作用,甚至引發「災難性副作用」,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黴菌毒素爆表!醫示警「5類人」小心恐致癌 8種排毒法曝光
台灣溫暖又潮濕的氣候是黴菌生長的最佳環境,但如果家中黴菌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美觀,對人體也有極大的害處,有研究顯示,黴菌毒素和35種癌症息息相關,若想排除黴菌,一定要由體內到環境徹底排除,對此,醫師王偉全就列出8種排毒方法給民眾參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資深法官周盈文腦出血搶救中!「1常見病」釀禍:500萬人小心
65歲的資深法官周盈文,昨(3日)下午被發現倒臥於辦公室內,疑似因腦部出血昏迷,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搶救中,初步懷疑是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醫師表示,腦出血就是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病患者務必控制日常的血壓值。預估計,台灣約有500萬名高血壓患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含糖飲料!他每天狂喝「這飲品」慘了 醫:終生洗腎
茶和咖啡這兩種飲品在台灣廣受歡迎。然而,隨著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對腎臟有保護作用,有些民眾開始好奇是否可以用茶來替代咖啡。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過去就曾在節目分享專業見解,提醒民眾在選擇飲品時需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分鐘前
瘦瘦針讓他大減32公斤! 停藥恐復胖?醫師曝「逐漸減量」是關鍵
花蓮一名42歲王姓男主廚,體重曾高達125公斤,今年初因燙傷住院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嚴重脂肪肝,住院期間每日需施打4針約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即時數據結合每周一劑瘦瘦針,8個月後成功減至93公斤,甩肉32公斤並改善糖尿病狀況。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紅肉吃怕了!她靠「1杯汁」竟補血成功 營養師提醒3種人慎喝
補鐵除了吃紅肉,還有別的選擇嗎?有一名洗腎患者靠每天少量甘蔗汁來補鐵,竟改善了血紅素不足的問題。甘蔗汁真能補血嗎?甘蔗汁有哪些功效營養?什麼人喝甘蔗汁要注意? 洗腎加經血過多長期貧血 改喝甘蔗汁
健康2.0 ・ 1 天前
男星罹鼻咽癌如「數千螞蟻爬臉」!名醫籲1飲食要節制
男星陳振華回顧與鼻咽癌搏鬥1年的歷程,形容神經痛有如「數千隻螞蟻在臉部爬」,苦不堪言,還好第3次化療後面部神經痛感全消。國內頭頸癌權威醫師指出,鼻咽癌的成因研究顯示與基因遺傳、飲食習慣及1種病毒關係密
健康2.0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