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歷經HER2乳癌腦轉移 選擇用旅遊與愛來陪伴自己
今年50歲的惠惠(化名),頂著一頭俐落短髮,臉上始終掛著笑容,很難想像,她曾在兩年間接連面對罹患乳癌與腦轉移的打擊,然而,病魔沒擋住惠惠的腳步,她踏上環遊世界的旅程,選擇用旅遊與愛來陪伴自己。
惠惠於110年12月確診了第3期HER2乳癌,她勇敢面對治療的副作用,剃光頭髮並透過醫院的假髮服務維持自信。即使癌細胞在112 年轉移至腦部,她沒有停下腳步,展開一場又一場的旅行,與好友相聚、運動揮桿,繼續擁抱生活。她感謝台中慈濟林金瑤主任的專業團隊,也強調:「生病後,更要愛自己,保持飲食均衡、照顧身心,用最好的心態走完一生。」她與丈夫甚至約定了專屬「愛的密語」,未來若走到安寧階段,只需一個暗號,便能傳遞「我愛你」。
癌症希望基金會於近日舉行「乳癌治療全方面指南」學習營,邀請到癌友現身分享和台中慈濟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林金瑤、台中榮總乳房腫瘤外科主任洪志強、中國附醫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廖庭儀,介紹乳癌治療新趨勢並解答癌友疑問。
廖庭儀醫師指出,乳癌逐漸被視為「慢性病」,是指患者透過長期穩定治療,有機會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與疾病共存。隨著醫學的進步,過去HER2只有分為陽性或陰性,現在有了「HER2弱陽性」的新分類,這類患者過去治療選擇有限,健保近幾年也持續與國際接軌,給付新藥、提供更多治療選項,期望病友爭取更長的存活期與更好的生活品質。
有病友詢問「三陽性乳癌復發風險是否較高?」三位專家指出,乳癌分型因荷爾蒙與HER2受體表現高低不同,復發風險也會有所差異,醫師會依據個人狀況判斷合適的治療方案。洪志強主任強調:「當妳該做的都做了,就要相信自己已經盡力了,保持愉悅的心情同樣重要。」林金瑤主任提醒,完成標準治療、並依身體狀況與副作用耐受性調整療程,才是長期穩定的關鍵。廖庭儀醫師補充,最重要的是遵循醫囑、和醫療團隊的充分溝通。
對於「好好生活」,每個人定義都不同,在講座上,有病友好奇治療期間能否小酌怡情,洪志強主任說,從醫師的角度來看,治療最終目的是幫助回歸生活,在維持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偶爾小酌可以接受,關鍵在避免過量或酗酒。不過「過量」並沒有絕對標準,因人而異,最重要的還是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病友也關心,若已接受超過 10 年的治療且病情穩定,是否能考慮停藥? 林金瑤主任指出,從實證醫學角度來看,目前數據支持的用藥上限大約為10 年,但仍需依個別病況與身體狀況而定,因此建議病友應與醫療團隊充分討論,在「預防復發的效益」與「生活品質的影響」之間進行全面評估與權衡,才能做出最合適的決定。
癌症希望基金會除舉辦教育講座,也長期提供多元照護與支持服務,包括照護諮詢、心理諮詢、康復用品協助(假髮租借、頭巾贈送、義乳胸衣諮詢)、癌症教育出版品發行,乳癌攻略以及病友會、支持團體、親子營與資源補助等。期盼透過多面向的陪伴,協助癌友減輕罹癌壓力,重拾信心,勇敢邁向健康與希望的人生。
更多新聞推薦
其他人也在看


17歲爆紅成「國民初戀」!女星突轉戰「1行業」 鬆口不拍戲內幕
39歲中國女星馨子擁有亮麗的外型,當年17歲的她參演《紅蘋果樂園》爆紅,後來有段時間出國唸書,學成歸國後接拍《活佛濟公》、《杜拉拉升職記》等戲讓觀眾印象深刻,不過近年她選擇轉戰當網紅,近日,馨子拍片鬆口不拍戲的真實原因。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沈玉琳爆抗癌成功出院!助理證實「年底可望復出」 電視台196字發聲
57歲沈玉琳日前證實罹患血癌後住進台接受治療,演藝工作全面暫停,專心養病。如今傳來好消息,爆出他已可以回家休養,對此記者求證沈玉琳助理,助理表示他是治療到一個階段可以請假回家吃個飯,還沒有出院,目前都在配合醫師的指示持續階段性治療,但有機會年底復工。對此電視台也回應了。蔡維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冰島巴士側翻台客慘被壓!「肌肉痙攣痛一週」 賠償問題大
冰島旅遊巴士翻覆,台灣旅客遭遇驚魂!一輛白色巴士行駛在斯奈山半島的石子路上,返程不到20分鐘就整車側翻,造成多人受傷。有台灣旅客被壓迫到動彈不得,就醫後診斷出上半身肌肉痙攣,痛了一週「真的生不如死」。旅遊專家提醒,冰島路況難掌握,即使司機經驗豐富仍可能發生意外,民眾出國前務必購買旅平險,注意自身安全才能玩得盡興!
TVBS新聞網 ・ 18 小時前台大學霸黃小玫罹罕見癌症辭世!美聲傳遍全台灣 陳其邁不捨發聲
台大畢業的學霸歌手黃小玫,因罹患罕見的「NK/T細胞淋巴癌」不敵病魔辭世。昨天工作團隊在社群公布消息,令許多粉絲震驚與不捨。她的創作才華與溫暖嗓音感動無數人,消息一出,曾與她合作的高雄市長陳其邁、前屏東縣長潘孟安、屏東縣長周春米以及嘉義市長黃敏惠,皆在社群回應悼念。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週日看診「省600元」 UCC確定11/2上路!健保署敲定14個地點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了解決大醫院的急診壅塞,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仿照日本開設「假日急症中心(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健保署今(16)日公布,已敲定11月2日試行上路,六都已申請14個地點,目前規劃只在週日開診、從上午八點至晚間12點止,UCC部分負擔費用只收新台幣150元,相較於醫學中心的急診750元,民眾最多可省下600元。 健保...
匯流新聞網 ・ 1 小時前
沈玉琳傳抗癌成功可出院?助理揭「真實病況」 專業醫師也發聲:還有治療階段
據《三立新聞網》獨家報導,對於外界傳出沈玉琳「抗癌成功」已能返家,沈玉琳助理面對記者時解釋:「治療到一個階段,可以請假回家吃個飯,還沒有出院,目前都在配合醫師的指示持續階段性治療,謝謝。」對於沈玉琳好友潘若迪之前樂觀透露預計今年底復工,助理則表示:「是有...
CTWANT ・ 1 天前
45歲男拿不穩水杯「爆急性腦中風」 醫院44分鐘救回一命
45歲的吳先生,睡前要喝水時,突然發現左手沒力氣,連水杯都拿不穩,左側身體隨即出現麻木刺痛,當下懷疑是腦中風,立即請家人撥打119送醫,抵達雙和醫院急診後,診斷為急性腦中風。急診醫護團隊立即啟動中風小組,經評估後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rt-PA),待度過急性期後,積極展開復健,並於三周後順利出院。經過一段時間的復健治療與回診追蹤後,吳先生幾乎完全恢復,也順利重返工作岡位。
中天新聞網 ・ 50 分鐘前
北市青年局「以戰代訓」人才媒合會 提升就業力
臺北市青年局舉辦「以戰代訓人才媒合會」,現場集結25家知名企業,提供超過400個多元職缺,近300位參與活動的青年求職者展現積極就業態度,踴躍參與多元職缺媒合。 青年局說明,媒合會規劃一對一企業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3 小時前人民幣中間價創逾一年高 人行逆回購2,360億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6日創2024年10月15日以來新高。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6日報7.0968元,升值27個基本點。上一交易日中間價7.0995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7.1238元,上日夜盤收報7.1278元。
中時財經即時 ・ 3 小時前
7-11推出「翻轉布丁」掀話題!營養師曝健康3吃法
為迎接萬聖節,7-ELEVEN推出限定款「翻轉布丁」,將統一布丁和焦糖的比例翻轉,掀起超高話題性,更被網友戲稱為「丁布」,對此營養師高敏敏也分享兩者成分表,提醒民眾吃布丁的同時,也別忘了聰明搭配,讓健康不翻車。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1 天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一醒就「做這1事」恐害血壓暴衝!中風風險大增 醫曝:很多人都有這習慣
高血壓影響了近一半的美國成年人。若你有高血壓,應該知道藥物、飲食與生活型態改變,是降低心臟病與中風等嚴重健康併發症風險的關鍵。但常被忽略的一點是──早晨習慣。每天的早晨流程,可能支持或阻礙你的血壓控制。Eatingwell網站分享以下是 6 個專家背書的早晨習慣,幫助你展開更健康的一天。 1、避免一早滑手機若你醒來後立刻滑手機或看新聞,尤其內容容易讓你焦慮或生氣,建議三思。研究指出,新聞與社群媒體的資訊洪流,可能增加焦慮、壓力與精神疲勞。這會拉高基礎壓力水平,使血壓升高,甚至維持一整天。專業體能教練 Brooke Matheson 建議,可嘗試輕鬆散步、冥想、泡溫水澡或聽舒緩音樂。「任何能讓你放鬆的活動,都可能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血壓。」她說。 2、早餐補充鉀心臟營養師 Michelle Routhenstein 解釋:「鉀能幫助平衡體內鈉含量,促進血管舒張,進而自然降低血壓。」建議可參考 DASH 飲食法(防治高血壓的飲食法),其含鈉量低、鉀含量約為一般飲食的 3 倍。常見的高鉀早餐食物包括馬鈴薯、哈密瓜、希臘優格、杏桃、柳橙汁,以及各類水果和蔬菜。舉例:燕麥片加香蕉、果昔裡加入
常春月刊 ・ 4 小時前
「猛健樂」能瘦掉四分之一個自己?費用、副作用、復胖率一次看
近期減重藥物「猛健樂」在台灣引發關注,被醫師譽為目前最有效的減重藥物之一,持續使用68週,約31%的人可以瘦下四分之一個自己。但仍有副作用,包含噁心、腹瀉、嘔吐、食慾下降,而且目前價格昂貴,停藥後一年的復胖率可達一半,醫師建議要維持減重效果,需搭配正確飲食和建立運動習慣。
鏡報 ・ 1 小時前
趁醫生媽接電話…12歲女兒闖手術室「替病人開頭骨」!離譜醫療事故曝光
奧地利格拉茲(Graz)曾發生一起離譜的醫療事故,一名神經外科醫生在為一名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緊急開刀時,竟讓她12歲的女兒進入手術室旁觀,還讓女兒協助操作鑽病患的顱骨。事件經匿名檢舉曝光後頓時引起熱議,不過這名女醫生及參與手術的同事均否認違法行為,全案仍待調查釐清。
鏡報 ・ 56 分鐘前
美容院洗頭恐引發罕見中風症候群!研究:8成患者為女性
根據《美國急診醫學雜誌》2025年5月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美容院洗頭時若頸部姿勢不當,可能引發罕見的「美容院中風綜合症」(Beauty Parlor Stroke Syndrome, BPSS)。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34歲就開始!斷崖式衰老3階段 營養師:多吃「4食物」防腦老化
老化雖無法避免,但可透過飲食和習慣延緩。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斷崖式衰老三大階段」,分別是34歲、60歲、78歲,最初從外表出現衰老痕跡,最終恐導致大腦與器官加速衰老,甚至與失智相關。她建議,平時多補充「Omega-3好油脂、深色蔬果、優質蛋白質、B群與葉酸」,有助於延緩大腦老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只是插個點滴竟恐失去一隻手?女病患遭護士怒插點滴釀慘劇 手部嚴重感染面臨截肢
據《India Today》報導,病患名為凱薩莉・戴維(Kesari Devi),已在KGMU骨科部門接受治療約一個月。她的家屬表示,多次請求當值護士協助插入點滴針,卻遭對方延誤處理。據稱,在家屬於護理站外等待期間,護士疑因不滿態度被挑戰,情緒失控地進行操作,結果插錯靜脈位置。隨...
CTWANT ・ 18 小時前
嬰幼兒「左流右新」還不夠?醫提醒:RSV防護才是關鍵一環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面對秋冬呼吸道疾病盛行季節,疾管署呼籲民眾響應「左流右新、健康安心」政策,11月1日起第二階段公費疫苗開打。除了50至64歲族群新納入接種對象外,6個月以上的學齡前幼童,或家中有未滿6個月嬰兒的父母,也應及早完成接種。 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教授提醒:「除了流感與新冠,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嬰幼兒的威脅更不容忽視。研究顯示,一歲以下嬰兒感染RSV,重症與死亡風險分別比流感高16倍與5倍,未來罹患氣喘的風險也增加3倍。」同時呼籲家長在響應「左流右新」同時,更要「首重RSV」,為寶寶接種RSV長效型單株抗體,直接提供半年以上保護力,安心度過高風險季節。 RSV症狀變化快 1歲以下嬰幼兒高達4成下呼吸道感染風險 RSV初期症狀與流感、新冠肺炎或感冒相似,但對嬰幼兒的影響卻更劇烈。黃立民教授指出,流感、新冠、感冒引發下呼吸道感染的機率約7% 、23% 、2%,但RSV可高達40%。嬰兒因氣管細小、發育未完全,若痰液阻塞,恐導致缺氧、急性呼吸衰竭甚至插管治療。 各國研究也顯示,RSV嬰兒急診與住院率為流感的16倍
健康醫療網 ・ 3 小時前9顆子宮肌瘤最大有拳頭大 OL快結婚憂不孕
台中一名35歲粉領族即將結婚,擔心罹患多顆子宮肌瘤造成不孕,就醫檢查,發現體內子宮肌瘤又多又大,是年輕型的子宮肌瘤患者,因體質及年紀輕,血中雌激素刺激讓子宮肌瘤快速長大,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由肚臍開刀取出9顆肌 瘤,從1到9公分不等共9顆,最大肌瘤大如拳頭般,但手術沒有明顯傷口,把傷口隱藏在肚臍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