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轉涼又爆腸病毒! 女嬰出生4天中招「呼吸中止、血氧下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天氣剛明顯轉涼,腸病毒威脅依舊在!疾管署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該名北部的未滿月女嬰,出生後第4天就出現相關症狀,立即被收治於新生兒加護病房,診斷為腦炎,一度有「呼吸中止、血氧下降」等危急情形,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A16型併發重症,所幸目前病況已穩定,今日出院。而其同住家人有二人曾感染腸病毒,母親在產後也有疑似症狀。
疾管署下午公布最新監測資料,上週(10月19日至10月25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8478人次,較前一週的8994人次下降5.7%;而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今年已累計有18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8例死亡),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有16例最多,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疫情為近6年同期最高;值得注意的是,光是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就累計多達15例。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該名女嬰為早產兒,因此被收住嬰兒室觀察,期間被發現活力下降,發炎指數上升,馬上懷疑是腸病毒併發重症,轉入加護病房,隨後腦脊髓液檢出病毒,確診感染目前社區活躍的克沙奇A16型,雖然一度呼吸中止、血氧下降,但住院二週後已定,轉一般病房,住院第三週後,今日辦理出院。
林詠青說,疫調顯示,女嬰同住家人有二人在九月底曾感染腸病毒,且母親生產過後也出現疑似症狀,判斷應該就是因此感染。
疾管署強調,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且病程發展快速,因此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可能威脅生命。5歲以下嬰幼童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請留意嬰幼童健康狀況,如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全年皆有可能發生,且易於家庭及人口密集機構內傳播,照顧者應落實手部及呼吸道衛生與環境清消,且酒精對腸病毒之消毒效果有限,一般環境消毒建議可使用濃度500ppm的含氯漂白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市售家庭用漂白水),環境、器具等用消毒水擦拭完畢後,靜待10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即可完成消毒,並注意環境通風。準媽媽產前儘量避免出入人多擁擠或通風不良處所,並避免接觸有症狀人士,產前14天若出現疑似症狀,如發燒、呼吸道症狀及腹瀉等,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衛福部長喊觀察半年! 明年7月起輕症直衝大醫院恐「一次收1200」
腸道「無毒梭菌」超有害! 年輕女子「大量血便兩年不停」困家中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腸病毒重症+1 出生4天女嬰染克沙奇A16併發腦炎
疾管署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1名未滿月女嬰,出生第4天出現發燒、食慾不振與呼吸急促等症狀,經送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後確診感染克沙奇病毒A16型併發腦炎,目前病況穩定,已順利出院,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播風險仍高,家長與托育機構不可輕忽嬰幼兒重症前兆。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女嬰染腸病毒重症 疾管署說明 (圖)
衛福部疾管署2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防疫醫師林詠青(右)說明,個案為北部早產女嬰,4天大時有餵奶量少、心搏過速、發燒等狀況,確診為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16型,經治療已出院。
中央社 ・ 1 天前女嬰出生4天餵奶量少、心搏過速 染腸病毒重症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8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為今年第18例。北部早產女嬰,4天大時有餵奶量少、心搏過速、發燒等狀況,確診為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16型,經治療已出院。
中央社 ・ 1 天前
接棒羅一鈞 疾管署新任副署長林明誠亮相
國民女婿羅一鈞今年9月9日由疾管署副署長升任署長,副署長懸缺拍板定案,羅一鈞今(28日)在疫情記者會上正式介紹新任副署長林明誠,羅一鈞說,林明誠具公衛背景,從基層一路歷練上來,更是「行動派」的防疫戰將。羅一鈞指出,疾管署自2013年7月由「局」升格為「署」以來,林明誠是首位非醫師或牙醫師背景出任副署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中正紀念堂11/12起閉館2日 國軍儀隊展示暫停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宣布,因2025年度機電保養工程,將於11月12日至13日閉館兩天,期間主堂體不對外開放,各項展覽活動、國軍儀隊禮兵巡查及訓練展示均暫停舉行。不過,升降旗儀式仍會照常舉辦,戶外園區也維持開放,但不提供水電服務。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腸病毒18重症8死 6年新高
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1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一名出生僅4天大的女嬰,住院長達3周。今年累計18例重症,其中8例死亡,創下6年來最高。另考量流感疫情仍在流行,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宣布,延長擴大使用公費抗病毒藥物至11月15日,並於11月1日開放50歲以上民眾打公費流感疫苗。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防不勝防的RSV 醫籲父母「寶寶出生後就該主動防護」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在產科環境中,最令人頭痛的群聚感染幾乎都與RSV有關。」幸福安診所莊曉婷醫師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簡稱RSV)是1歲以下嬰幼兒最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即使在衛生防護嚴格的醫院中,仍有可能造成群聚傳染。 擁有超過一萬七千例接生經驗的莊曉婷醫師強調,RSV是產科環境中最常見、也最難完全防堵的病毒之一。「只要有一名寶寶感染,鄰近嬰兒就很容易中標,因為RSV的傳染力實在太強。」RSV的特徵是傳染性高且惡化速度快,短短幾天內就可能從輕微流鼻水、咳嗽演變為喘、呼吸困難,甚至需住進加護病房。這些重症寶寶常須插管治療,日後也更容易出現氣喘等長期後遺症。她提醒,根據臨床經驗與文獻資料,1歲以下寶寶因RSV感染而住院的機率,是流感的16倍1。RSV對嬰幼兒呼吸道的破壞力不容忽視,因此預防遠比治療更為重要。 母嬰同室也藏風險 防護不到位恐釀家庭焦慮 RSV的感染來源多樣,寶寶在醫院、月子中心等地方,也可能因接觸而受感染。莊曉婷醫師解釋:「若採母嬰同室,爸爸白天外出工作可能接觸到感冒病毒,再回房與寶寶親密接觸,就有機會帶進病毒。若訪客多、探視不受限,風險會大幅增加。」 除了家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Yinin Longstay專欄】立冬補冬 休養身心/經典蕃茄義大利麵
Yoga WZ Monkey/台東瑜伽場所 2025進入了年末,寒露之後就要迎接立冬,冬季即將正式展開。在台灣立冬時,尚未感覺非常寒冷,有時還是會有幾天的大太陽,天氣仍會有些炎熱,因此有農曆「十月小陽春」之稱。「立冬一日,水冷三分。」立冬氣候已感到寒意,清晨夜晚溫度低許多,留意保暖以免感冒,保持身體健康。但也需注意此時不宜過度保暖,仍需鍛練免疫力與耐寒的身體...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非洲豬瘟衍生大量廚餘去化問題 桃市處理場單日處理量達80噸幾近滿載
台中市發生全國首例非洲豬瘟確診案例,禁止廚餘餵養豬隻衍生廚餘去化問題,桃園市目前民生廚餘由清潔隊收運後送往桃園生質能中心,養豬廚餘則全部進入泓橋環保科技公司處理;泓橋公司董事長張永煬表示,以目前的廠區設置規模,每日最高可去化100噸廚餘,禁餵廚餘政策實施後,現在單日去化量已達80噸,考量酵素、副資材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獸醫佐出國!妻通話「在韓聲訊差」 檢:入境即約談
台中市 / 綜合報導 台中非洲豬瘟完整的疫調第7天終於出爐,市府解釋第一時間忙著防堵疫情,加上豬農和他兒子疫調說法不精確才有落差,而完整疫調也顯示,豬農發現豬隻異常病死,打電話諮詢王姓獸醫佐,用備用藥投藥治療,病徵有延緩,因此婉拒動保處採檢,而王姓獸醫佐沒獸醫資格,卻涉嫌電話問診,因此他也涉及違反獸醫師法,而地檢署約談相關獸醫師時,唯獨他沒有到場,華視記者獨家電話聯繫上他的妻子,原來他和妻子已經出境到韓國,地檢署也證實,王姓獸醫佐夫妻不在國內,會監控行蹤,只要他們一回國,就會立即約談。檢方約談非洲豬瘟相關證人,包括養豬場父子,還有特約紀姓獸醫以及動保處的獸醫,就是沒有關鍵的王姓獸醫佐,原來他出國了。王姓獸醫佐妻子說:「韓國訊號不好。」獸醫佐太太接到記者電話,第一通先掛斷,第二通說人在韓國訊號不好,台中地檢署證實,夫妻兩人都出國不在台灣。台中市農業局長張敬昌說:「還沒有入境,獸醫佐執行獸醫師的業務的話,他違反獸醫師法第30條,得處新台幣10萬到50萬。」檢方強調,已經掌握王姓獸醫佐行蹤,一入境就會約談,而非洲豬瘟爆發第7天了,市府的疫調才出爐。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說:「第一時間我們的精力都放在防堵疫情的擴散上,案主跟他兒子提供的疫調的說法,不是那麼精確。」市府查出,10月11日養豬協會通報動保處,案場有20豬隻死亡推測為丹毒,碰上國慶連續假日,動保處派賴姓獸醫了解情況,10月13日賴姓獸醫打電話給豬農,豬農說已經諮詢王姓獸醫佐,可能為放線桿菌胸膜肺炎以備用藥投藥治療,王姓獸醫佐首度通報動保處,案場出現豬隻異常死亡,初判為放線桿菌胸膜肺炎。10月14日,動保處賴姓獸醫到豬場疫調,豬農說已諮詢王姓獸醫佐用藥治療,病情逐漸改善婉拒檢驗,賴姓獸醫訪視紀錄登錄,說臨床症狀猝死流鼻血,也回報無血便跡象不是非洲豬瘟典型症狀。10月16日至19日豬場治療中,但到了,10月20日,案場出現3歲種公豬死亡,王姓獸醫佐早上9點再度通報動保處,動保處派兩位獸醫到場採樣。10月21日防檢署PCR初篩陽性。10月22日,動保處預防性撲殺掩埋195隻,一開始農業局疫調說案場死亡的豬隻有117隻,最新疫調又大幅減少變78隻,外界懷疑是不是豬農有私自處理病死豬。台中市農業局長張敬昌說:「老農也是只有一個途徑,就是做化製。」農業局強調豬農都是通知化製車處理,沒有私自偷燒,另外,問題養豬場已經清消過,但案場還是驗出有2處出現豬瘟陽性反應,顯然消毒的不夠徹底,市府強調,會再次加強清消,也加派員警巡邏,並且裝設監視器,另外要求豬農不能讓不知情的人靠近豬場,避免擴大傳染。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張棟樑來了!出道21年宣布前進高流開唱
出道 21 年的張棟樑宣布將帶著全新巡演「第二十一個故事」唱進高雄,將於 2026 年 1 月 10 日登上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海音館舞台,正式兌現與歌迷之間的約定。這是他出道以來首度在高雄開唱,對他而言不僅是久違的舞台回歸,更是音樂旅程中的全新里程碑。他說:「舞台是我的日記本,每一首歌都是寫給時光的情書。」興奮期待與粉絲相見。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中大排驚見嬰屍「臍帶還連著」 25歲生母落網先送醫檢查
台中市潭子區一處大排水溝,今(29日)早被人發現有一具新生兒在水中載浮載沉,警消獲報到場後,確認嬰兒已死亡且臍帶尚未斷裂,循線追查後,將一名25歲菲律賓籍女子帶回調查,後續將釐清嬰兒落水時是否仍有氣息。
鏡新聞 ・ 14 小時前
流感仍在高點!周六起50歲以上可打公費疫苗 全聯將設接種站
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計11萬442人次,並新增38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13例死亡,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雖較前一周下降15.6%,但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仍高達11.4%,還是處在流感流行期,提醒符合公費對象民眾,應儘速接種流感疫苗。同時公布,近期流感疫情持續處高點,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用藥措施將延長至114年11月15日止。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鄭麗文有意和習近平見面 卓榮泰盼堅守主權與民主自由
針對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透露有意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28日)表示,希望鄭麗文能堅持中華民國主權不容侵犯、台灣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方式也不會改變。 立法院28日繼續進行施政總質詢,國民立委羅明才質詢時表示,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後,對外表示有意赴中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他詢問行政院的態度。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若真有這麼一天,他希望鄭麗文能堅持中華民國主權不會被侵犯或剝奪、台灣人民享有的民主自由方式也不會被改變。他認為雙方若能在對等狀況下展開健康有序的接觸,站在國家的立場,這對人民是好的、對全世界也是好的發展。 羅明才追問兩岸高層有無可能在第三地交流?卓榮泰說,若對岸以兩岸互不隸屬的立場等前提和台灣對談,他絕對願意。卓榮泰:『(原音)這也非我一廂情願,只要對方不設前提、不扣帽子、不堅持台灣是它的一部分,能夠以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身分立場來對談,我絕對願意。』 羅明才接著關心陸委會最近一次和對岸高層聯繫的時間,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表示,上次海基會與對岸海協會首長會談時間是2015年。他並指出,我方政府持續維繫兩岸關係,相關聯繫、溝通方式都有,但中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轉交「輸入私菸」賄款卻黑吃黑 前海巡署巡防兵GG了
原本是海巡署巡防兵的徐男,與工程包商謝男共同行賄安檢所士官長想輸入私菸,結果欠了一屁股債的徐男拿了謝男10萬元,卻放進自己口袋,徐男不僅與謝男因行賄罪被判刑,新竹地院再依侵占罪判徐男徒刑。法官調查,徐男原為海巡署北部分署第八岸巡隊巡防兵,111年3月退伍,謝男與徐男因承包工程而認識,湯男則為徐男先前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港星許紹雄癌逝!「8症狀」是腎臟癌警訊 醫:發現多已中後期
港星許紹雄28日凌晨因腎臟癌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病逝,享壽76歲。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任王彥傑、董世祥醫師提到,腎臟癌在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好發於55歲到75歲之間,且早期沒有任何症狀,但隨著腫瘤逐漸變大,恐出現血尿、腰痛及腹部腫塊等症狀,還會合併疲倦、食慾不佳、體重減輕、貧血、發燒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1 天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