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非洲豬瘟拉警報!13大QA解密病毒 防疫要點一次看
[Newtalk新聞] 台中一處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農業部迅速啟動緊急應對措施,防止疫情蔓延。非洲豬瘟是一種高傳染性、致死率極高的豬隻疾病,病毒可在多種環境長期存活,且目前尚無有效疫苗或治療方法。儘管不會傳染人類,民眾仍需注意出入境時的肉製品攜帶規定,避免觸犯法律。新頭殼整理了13項關鍵資訊,幫助民眾全面了解並共同防範疫情。
Q1:台灣非洲豬瘟防線告急,政府啟動了哪些緊急應變措施?
A1:台中一處養豬場今爆發非洲豬瘟疫情,震驚各界。為此,農業部已即刻啟動多項緊急措施:包括全國豬隻禁運禁宰為期5天、全面禁用廚餘餵養豬隻、對肉品市場及運輸車輛進行大規模清消作業,並啟動全國範圍的養豬場疫情調查,以期能有效遏止疫情蔓延,力保畜牧產業安全。
Q2:非洲豬瘟究竟是何種疾病?其主要特徵與傳播途徑為何?
A2:非洲豬瘟最早於1921年在非洲肯亞被發現,這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急性病毒疾病。其病程快速且死亡率極高。病毒最初由野豬傳染給家豬,隨後從非洲蔓延至歐洲、南美洲乃至俄羅斯等地。感染豬隻的主要症狀包括持續高熱,以及全身臟器出血,其中脾臟會異常腫大約二至三倍,腎臟則會出現類似火雞蛋的點狀出血病徵。
Q3:染病豬隻會呈現哪些具體病徵?病程又分為哪幾種?
A3:感染非洲豬瘟的豬隻會出現高燒不退、皮膚表面浮現紫斑點的現象,並且全身內臟出血情況顯著,尤其在淋巴結、腎臟及腸黏膜處最為明顯。依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及發展速度,非洲豬瘟的病程可區分為四種:
一、甚急性:豬隻可能在發燒後驟然死亡,幾乎沒有其他明顯症狀。
二、急性:此類型病程約持續七天,豬隻會出現高燒、食慾初期尚存但後期完全喪失、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四肢與耳朵皮膚發紺變色、嘔吐、下痢等症狀,最終導致死亡。
三、亞急性:病程較長,通常持續三至四星期,主要症狀為發燒。
四、慢性:症狀相對不明顯,但可能持續數月之久。
Q4:非洲豬瘟病毒僅傳染給豬隻嗎?是否會傳播給其他動物或造成人畜共通感染?
A4:非洲豬瘟是一種嚴重影響家豬與野豬的急性惡性傳染病,所有品種及各年齡層的豬隻都有感染風險。然而,這項疾病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因此人類不會因此而感染。
Q5:若人類不慎食用到染非洲豬瘟的豬肉,病毒是否會透過糞便傳播?
A5:非洲豬瘟病毒不會感染人類。當人類食用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食物後,病毒不會透過消化道黏膜進入人體內進行繁殖。在胃酸及消化道酵素的共同作用下,絕大部分的非洲豬瘟病毒會被殺死,因此,人體糞便中極難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的存在。
Q6:非洲豬瘟病毒在不同環境下的存活時間有多長?目前是否有疫苗或治療藥物?
A6:非洲豬瘟病毒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存活時間各異:在冷藏豬肉中可存活長達100天;在冷凍豬肉中則可達1000天。此外,病毒在豬舍環境中能維持活性1個月,而在室溫下的糞便中亦可存活11天。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尚未研發出任何可供治療染病豬隻的藥物,也無有效的預防性疫苗可供施打。
Q7:若養豬戶隱匿疫情不報,將面臨何種懲處?
A7: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40條規定,若業者未依規範主動通報疫情,將處以新台幣5萬元至100萬元不等的罰鍰。此外,若染疫動物遭到撲殺,亦將不予任何補償。
Q8:自國外搭機返台,若飛機餐含有豬肉,旅客將其帶下機時應如何處理?
A8:檢疫署指出,含豬、雞、牛等禽畜肉類的餐點,夾有肉類、火腿、生菜的三明治或麵包.旅客應於下機前食用完畢,或主動棄置於機場設置的農產品棄置箱,否則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43條第8款,違規攜帶上述物品入境者,最高可處新台幣100萬元罰鍰。若從非洲豬瘟疫區國家或地區帶回含豬肉製品者,首次違規即罰20萬元,再犯者將直接裁罰100萬元。
Q9:為何部分加工食品如泡麵與罐頭,能夠攜帶入境台灣?
A9:關於泡麵,其所含的肉類成分,通常為高度加工的動物油脂、萃取物、水解物、精煉物、風味劑及可在室溫下保存的肉類乾燥粉狀物,傳播病毒的風險極低。然而,由於市售泡麵種類繁多且所含肉品型態複雜,難以明確判斷,仍建議民眾避免攜帶入境。若已帶上飛機,則務必在入境時主動向防檢署檢疫人員申報。
至於商業罐頭,因其製程經過高溫高壓處理,能有效使病毒失去活性,故可以攜帶入境台灣。不過,由於商業罐頭的判斷標準相對複雜,不建議民眾自行判斷,為避免誤觸法規受罰,最好還是不要攜帶。
Q10:還有什麼食品在購買時要小心?
A10:中秋節期間,除了飛機餐,月餅等食品也需特別注意。檢疫署提醒,不論是個人攜帶返國、親友寄送,或是透過網路平台購買的月餅,只要內餡含有禽畜肉類,皆不得進口台灣。例如「伍仁」、「金華」、「金腿」、「雲腿」等口味的月餅,常包含肉類成分,屬於高風險項目。此外,混合多種口味的禮盒也需詳查成分標示,避免因未留意違規成分而觸犯規定。
Q11:含有肉類成分的寵物食品,是否允許攜帶入境台灣?
A11:不行。所有含有肉類成分的寵物食品,包括豬、牛、羊、鹿及禽肉,或含有牛肉成分的寵物罐頭,都必須經過檢疫程序,並符合我國相關的輸入規定後,方能合法攜帶入境。
Q12:若民眾曾參觀非洲豬瘟疫區的畜牧場,鞋底可能沾染豬隻糞便,入境台灣時是否有鞋底消毒措施?
A12:為嚴防非洲豬瘟病毒入侵,我國各國際機場均設有消毒毯。若民眾曾前往非洲豬瘟疫區國家的畜牧場參觀,導致鞋底可能沾染豬隻糞便,入境時將會特別針對鞋底進行消毒。防檢署在此呼籲民眾,應盡量避免前往國外畜牧場。如確有必要前往,入境時務必主動洽詢動植物檢疫櫃檯,檢疫人員將會協助進行鞋底消毒並提供相關防疫宣導。
Q13:我國的養豬業者如何即時獲取最新的非洲豬瘟疫情資訊?
A13:為確保台灣養豬業者能即時掌握國際非洲豬瘟疫情,農業部持續透過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及其他多元管道,密切關注全球,特別是中國大陸地區的疫情發展。所有最新的疫情資訊,皆會透過公文、新聞稿、防檢署「防疫小尖兵」臉書專頁、廣播及LINE等方式,即時傳遞至全國各縣市動物防疫機關及相關產業團體。同時,農業部亦要求這些單位將資訊轉知並輔導其轄區內所有偶蹄類動物飼養業者,包括所有工作人員,以提升整體的防疫意識與應對能力。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東北季風源頭曝光!氣象署:最快下週三天氣回穩
台灣首例非洲豬瘟!「越南重組病毒株」疑源頭 專家警告:勿使用來路不明疫苗
其他人也在看

國二少女得糖尿病!「3餐吃這些」營養師愣了 母淚喊:是我害了她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呈近年關注焦點,引發健康隱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曾有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凸顯家長忽視飲食管理的問題。她提醒,日常飲食中添加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並建議家長選擇低糖、天然的點心,幫助孩子遠離肥胖與慢性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她天天嗑便當長息肉!2習慣沒改切了又復發 醫警告:恐變癌
當代人生活忙碌、飲食失衡,導致各種腸胃疾病與文明病逐漸年輕化,其中「腸躁症」與「大腸息肉」更是常見困擾。一名42歲的上班族婦女因長期外食、飲食不均,健康檢查時竟發現大腸長出息肉,切除後雖改吃得較清淡,但息肉仍再度出現,最後才找出真正的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3 天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跟著趙露思吃出仙女體態!「7日減重菜單」公開,營養師提醒1大關鍵點
有追陸劇《許我耀眼》的觀眾應該都注意到了——趙露思比以往更顯纖細。身高161公分的她,體態維持得相當勻稱,據傳長期控制在約39公斤。她曾分享一套自訂的「七日清淡菜單」,藉由控制飲食搭配運動,成功讓身形線條更緊實,就連同劇男主角陳偉霆都稱讚她「背部線條很好看」。
姊妹淘 ・ 17 小時前
血糖高不只甜食惹禍!醫師揭露多數人 忽略五大可怕陷阱?!
三高儼然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尤其是糖尿病盛行率日益上升,而且糖尿病跟傳統認知上的小血管 眼睛腎臟,還有心臟大血管病變有關之外,居然也跟人體老化有關。是不是大家有時候都會經歷過中午吃飽飯後,下午的上班上課,精神專注力都難以集中,而且甚至是昏昏欲睡,這些都是血糖波動的警訊。
TVBS新聞網 ・ 4 小時前
「主動脈剝離」恐秒奪命!醫警告若發現有5大危險因子任一 速就醫!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致命性高的心血管急症,根據統計,死亡率竟高達五成!雖然它發生率不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普遍,然而一旦發生,往往如風暴般來襲,很可能來不及救回來。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提醒,血
健康2.0 ・ 1 天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1 天前
「地瓜+五穀粉」是偽健康早餐 醫師提醒血糖恐爆炸
早餐選擇清淡不代表健康,某些看似營養的食物組合可能是隱藏的「血糖炸彈」。減重醫師范亞萱指出,許多人自以為健康的早餐組合,實際上可能導致血糖飆升,甚至讓人越吃越餓,影響減重效果和整體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狂嗑堅果杏仁小魚「她腸胃全失調」! 中醫師推「這些飲料」消脹氣、解便秘
小美趁休假大啖最愛的調味堅果、杏仁小魚,每天一大把一大把的抓來吃,幾天下來出現口乾舌燥、嘴破、便秘、脹氣等症狀,至傳統醫學科看診,經醫師問、望、聞診及把脈評估,診斷小美一下子食用大量燥熱油膩的食物,導致脾胃失調上火,以香砂六君子湯為主調劑治療,並衛教可適度按摩手腕第一條橫紋往手臂三指幅處的內關穴,消除脹氣不適感,在一周後回診,不適情況已大幅改善。 中醫治療腸胃不適 這樣調理效果佳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醫師吳宗益表示,中醫在腸胃不適方面一直有良好的療效,中醫師通常以疏肝健脾的逍遙散、柴胡疏肝湯幫助患者通達肝氣,補強胃部功能,或用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甘溫除熱增進腸胃消化功能,若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可用旋覆代赭石湯、半夏瀉心湯等來降逆和胃。 依下肚食物看解方 穴道按摩也有幫助 吳宗益說到,若吃了過多燥熱食物如油炸物、堅果,造成口破、口渴、胃脹氣,可適度喝茶葉或大麥茶緩解症狀;如果因吃了過量肉類造成便秘,可以泡具有疏理肝氣效果的牛蒡茶改善,也能降低血壓血糖;若因起居不慎,造成腸胃型感冒可選擇用薑、蔥煮水喝,並選擇按摩通條百病的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膝蓋往下約四指幅寬處)、內關穴(手腕
常春月刊 ・ 12 小時前
喜歡吃冰塊消暑? 醫示警背後含義:身體在求救
吳昌騰分享自己曾經遇到的案例,一名年輕上班族小陳,近幾個月來總是感到異常疲倦、精神不濟,工作效率也直線下降,連爬幾層樓梯都氣喘吁吁。除了疲勞,他每天還要咀嚼好幾杯冰塊,這種清脆的聲響和冰涼的口感讓他無法自拔。他從未想過,這個「吃冰塊」的習慣會和自己的健康...
CTWANT ・ 15 小時前

【下班經濟學】「新抗發炎冠軍」比薑黃還猛!名醫曝早餐這樣吃年輕10歲!
早餐吃這些,抗發炎還超減脂!今天邀請到預防醫學洛桑加參醫師來告訴大家,八種超級食物不僅天然,更可以抗發炎、預防癌症,醫師天天都在吃!加碼教你「5招抗發炎養生術」,一起來看看。吃對食物預防癌症!名醫曝8類天然食物抗發炎!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全球每年有將近 4,000萬人死於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而根據世界頂級科學期刊《Cell細胞》的研究......
風傳媒 ・ 1 天前
柿子抗氧化力「比維生素E強20倍」 踩5大地雷就破功
秋季是柿子盛產的季節,這種水果富含多種植化素,有助控制血糖、降低血脂及抗發炎,但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柿子含有單寧酸,若與高脂肪、高蛋白、高鐵質食品或酒精類飲品同時食用,甚至空腹食用,可能在腸胃形成不溶性沉澱物「柿石」,造成腸胃不適,嚴重時甚至引發腸阻塞。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愛吃冰塊「恐是身體在求救」 醫揭背後含意:不應忽視
醫師吳昌騰提醒,若出現「無法控制想吃冰塊」的情況,可能是缺鐵性貧血的警訊,這種「食冰癖」常見於體內鐵質不足者,當補鐵後症狀多能改善,應盡早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腦腫瘤「生長位置」差很大!陽光男「1處」想救無能為力 2年後夢中去世
腦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2個門診案例,同樣是腦瘤病人,一老一少,因為生長位置差異,一位仍然健在,另一位已不在人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9成女性肺癌不吸菸 瓦斯爐竟是隱形殺手!
研究顯示,瓦斯爐燃燒過程中釋放的一氧化碳和致癌物苯可能傷害肺部,甚至提高罹患肺癌的風險。在台灣,約有九成女性肺癌患者不吸菸,除了廚房油煙是已知的危險因子外,瓦斯爐也被指為可能的致病原因。專家建議,民眾應加強廚房通風或考慮改用電磁爐,以降低健康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毛豆輸了!這食物蛋白質高2倍 吃蔬食也能補蛋白質
花蓮縣秀林鄉近年推廣蔬食,把台灣原住民原生種植物,如紅藜、樹豆、馬告,融合在地食材製作成吐司、餅乾,不但風味特殊,還能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新選擇 花蓮縣秀林鄉鄉政首席顧問蕭采君指出,紅藜、
健康2.0 ・ 1 天前
3個月減肥11公斤!網友靠3招從「小腹婆→螞蟻腰」這樣吃不運動也能加速燃脂
誰說瘦身一定要流汗?有一位小紅書網友江半不是江畔,只用短短3個月甩掉11公斤,靠的竟然是「不運動」飲食法!她公開自己的3大瘦身心法,從低碳吃法到控時進食,全靠精準計算與飲食觀念逆轉體質,成功從肉感女孩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喝冰咖啡還是熱巧克力?研究:飲品溫度差可能左右情緒和消化
福斯新聞24日報導,根據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UCSD)的一項新研究,無論是喝熱巧克力還是冰咖啡,飲品的溫度與飲用時機都...
聯合新聞網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