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抗議浪潮 2700城市齊喊「不要國王」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再次爆發大規模反特朗普抗議活動。根據主辦方消息,以 “沒有國王”(No Kings)為口號的示威在周六(10月18日)在美國2700多個城市舉行,參加人數近700萬,比6月的上一次抗議活動多出200萬左右。
除了紐約、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和新奧爾良等大城市之外,一些中小城鎮也舉行了示威活動。組織方在官方網站上表示:“總統似乎認為自己的權力是絕對的。但在美國,我們沒有國王。”
在眾多集會中,示威者手舉諷刺反對特朗普的標語,有的將他畫成斯大林、英國女王的樣子。許多人高喊口號,要求他下台。也有人呼籲廢除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該機構近月來在特朗普的指示下加大了針對非法移民的執法力度。
特朗普本人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回應稱:“我不是國王。”與此同時,他再次指責抗議者“有暴力傾向”。
特朗普的反對者指責他故意煽動對立,並試圖將動用軍隊對付異議者常態化。民主主導的幾個城市和州政府已就國民警衛隊被派入多個城市采取法律行動。
過去幾個月,針對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曾多次爆發小規模抗議,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沖突。然而,據美國媒體報道,本周六的全國性大規模示威總體維持和平,僅有零星摩擦。
自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以來,針對他的抗議活動明顯增多。越來越多的團體在“No Kings”框架下協調行動。
示威者呼聲:“特朗普必須下台”
在紐約的示威,36歲的醫院工作人員斯蒂芬妮向法新社表示:“總統是一個恥辱,我希望今天有數百萬人上街。”示威者們高喊:“我們熱愛我們的國家,但我們無法忍受特朗普。”當天,大批民眾在紐約標志性的時代廣場集會。根據紐約警方統計,共有超過10萬人在紐約上街示威。
好萊塢男演員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此前發布一段視頻,呼籲民眾在周六反對特朗普的抗議中“站出來,讓自己的聲音被聽到”。
今年6月14日,就有數十萬人以“No Kings”為口號舉行抗議。當時的導火索是一場華盛頓的閱兵儀式,這天恰逢他79歲生日。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其他人也在看

無視全美「無王」抗議!川普發投「屎彈」AI影片嘲諷示威者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近日在美國各地都能看到打著「NoKings」(拒絕國王)口號的反川普抗議行動,大量示威者走上街頭,針對日益增長的威權主義表...
FTNN新聞網 ・ 1 天前越南GDP全球排名5年躍8位 臨人才與數位轉型挑戰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河內21日專電)越南總理范明正昨天在提交國會報告中,將國家2026年GDP目標設定兩位數成長。數據顯示,越南GDP排名在5年內躍升8位。但越南仍面臨缺乏高技術人才、轉型卡關、法規矛盾重疊等挑戰,有待克服。
中央社 ・ 9 小時前德語媒體: 離開中國 氣候保護無從談起
《日報》評論認為,中國既是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同時也是全球能源轉型的技術引領者,因此離開中國,全球氣候保護就無從談起。《新蘇黎世報》認為,特朗普的對華戰略基於危險的幻想。
德國之聲 ・ 19 小時前
荷蘭經濟事務大臣表示未來幾日將與中國官員討論安世半導體僵局
荷蘭經濟事務大臣卡雷曼思周日(19日)表示,他預計將在未來幾天內與中國政府官員會面,討論如何解決圍繞計算機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僵局。Nexperia正威脅著全球汽車供應鏈可能出現「斷鏈」。
德國之聲 ・ 1 天前
川普祭關稅、簽證威脅 全球海運碳費延後一年再議
預計上週五(17日)通過的全球海運徵收碳費機制遇重大挫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以關稅等手段強力威脅,多國改變立場。最終,大會決議延後一年再決定。提案在4月初步通過,但中國轉...
環境資訊中心 ・ 1 天前
女團成員「車上與男團親密畫面」被錄下 租車公司老闆「拿影片勒索」被判刑
一名女團成員在租借車輛時,與男團成員於後座親密互動的畫面意外被車上行車記錄器錄下,結果遭租車公司老闆勒索鉅款。法院今日判處該老闆8個月有期徒刑、2年執行猶豫,並須完成120小時社會服務。
鏡報 ・ 23 小時前
(影) 全美爆「No King」大遊行! 數百萬人上街反威權 川普轉「自封國王」影片
[Newtalk新聞] 美國 10 月 18 日爆發史上最大規模之一的全國性和平示威活動,全美超過 2700 個城鎮、近 700 萬人走上街頭,參與「No King(沒有國王)」行動,抗議威權主義與個人崇拜,強調「這個國家屬於人民,而非國王」。 這場名為「No King」的示威由多個公民團體聯合發起,包括 Indivisible、MoveOn 等組織,標榜非暴力、公民自主。從紐約、洛杉磯到德州鄉村小鎮,示威者高舉「Democracy Belongs to the People(民主屬於人民)」標語,呼籲捍衛制度、抵制個人化的政治統治。 Indivisible 聯合創辦人埃茲拉.萊文(Ezra Levin)與利亞.格林伯格(Leah Greenberg)在聲明中表示:「今天,數百萬美國人團結起來,拒絕威權主義,提醒世界,我們的民主屬於人民,而非某個人的野心。威權者想讓我們相信抵抗是徒勞的,但今天走上街頭的每一個人都證明事實恰恰相反。川普或許想要一頂王冠,但在這個國家,沒有國王。」 然而,就在抗議浪潮席捲全美的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卻選擇外出打高爾夫,被媒體批評「對民意示威視若無睹」。更引發爭
新頭殼 ・ 1 天前
岩手盛岡野熊亂跑!闖紀念館逗留4小時 射麻醉槍成功捕獲
日本岩手縣盛岡市近日連續傳出熊出沒事件。今(20日)上午,一頭成年的熊闖入盛岡市本宮市區的原敬紀念館院內,停留長達約4小時,最後被射擊麻醉後順利捕獲。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雙普會」選定布達佩斯!記者提問遭白宮「戰狼小姐姐」怒嗆:你媽選的
美國總統川普16日宣布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晤,地點選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雙方將就俄烏戰爭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後續《哈芬登郵報》詢問白宮特別選在布達佩斯會晤有何意義,沒想到人稱「白宮小辣椒」的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卻回嗆「你媽選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法蘭克福書展上的默站抗議:紅膠帶捂嘴下的「一切安好」
「國際特赦組織」等三個NGO在第77屆法蘭克福書展聯合舉辦「Everything is Fine」默站抗議活動。一排被鐐銬和捆綁,並被紅膠帶捂嘴捂眼的人吸引了眾多書展訪客的關注。
德國之聲 ・ 22 小時前
高市早苗當日本第一女首相穩了!走了親中公明 來了維新陣容更大
日本自民總裁高市早苗,在今(20日)確定與日本維新會代表吉村洋文聯手,雙方預計在今天下午6時舉行兩總裁會談,將簽署聯合執政文件。換句話說,高市早苗在明日的首相選舉,勝算大增。
鏡報 ・ 1 天前
聲音照相補助落空 藍批卡地方
噪音車擾人安寧,環境部為擴大執法量能,擬自2026至2029年在全國設置至少600套聲音照相設備,儘管已獲行政院核定逾15億元經費,環境部明年卻只編列1300萬元行政費用,立委批評環境部做事虎頭蛇尾,拿掉最重要的設置補助,為了新版《財劃法》卡地方,寧靜家園不該是政治算計的犧牲品。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騎車總在找1標誌 大票機車族氣罵「規則亂」:壓力山大
台灣交通號誌設計多元,部分路口左轉規定各不相同,一名男子抱怨,機車左轉標誌複雜、規則多變,感嘆轉個彎壓力山大,直呼「機車左轉規則能不能統一?」貼文隨即引發廣大機車族共鳴。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媒體:川普施壓澤倫斯基割地換終戰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進行會談,雖然川普事後宣稱談話氣氛友好,但消息人士稱,川普在與澤倫斯基談話期間再度發生口角,川普更警告烏克蘭若不接受俄羅斯的停火條件,就會被普丁「摧毀」。
德國之聲 ・ 23 小時前
川普AI影片玩過頭! 戴皇冠開戰機「對抗議民眾潑屎」惹怨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8日在自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布一段AI影片,片中他頭戴皇冠、駕駛戰鬥機,對抗議的民眾「潑糞」,引發輿論抨擊。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不銹鋼業 經營壓力山大
相較於碳鋼,台灣不銹鋼業者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專家直指,高成本、低價格、弱需求是目前不銹鋼產業的三大壓力。受制於大陸過剩產能外溢、出口關稅壁壘增加、原物料價格劇烈波動與國內勞動力短缺等因素,業者利潤遭到嚴重擠壓,無奈表示,「有訂單未必賺錢」。
工商時報 ・ 1 天前強化刻板印象 專家警告:AI生成影像助長「貧困色情」
人工智慧(AI)生成的極端貧困、兒童與性暴力倖存者影像,正大量湧入素材網站,並愈來愈多地被主要的國際衛生非政府組織(NGO)採用。全球公共衛生專家警告,這標誌著所謂「貧困色情」(poverty porn)現象進入AI時代的新階段。英國「衛報」20日獨家報導,安特衛普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阿列尼切夫(A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