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 離開中國 氣候保護無從談起
(德國之聲中文網)柏林出版的《日報》發表評論寫道,在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以及電動車技術領域,中國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想實現減排目標,中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護合作伙伴。這篇題為《離開中國寸步難行》的評論寫道:
“對於中國在全球氣候變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敘事:一種說法認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並仍在不斷興建新的燃煤發電廠。另一種說法則著重強調,中國已經成為綠色能源技術研發方面的引領者,使世界各國得以用更低的成本去推進去碳化努力。
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中國乃至整個世界在制定氣候政策時,也都應正視這一現實。2022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57億噸,遠超美國的60億噸和歐盟的36億噸。即便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其11噸的人均排放量也遠遠超過了歐盟的8.1噸和英國的6.3噸。而歐盟和英國有望在2040年前,將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兩噸以下的水平。中國已經承諾,在2030年前達到排放峰值,並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但依照當前的趨勢,屆時中國的累計排放量將高達2500億噸,相比之下,英國和歐盟的累計排放量則分別是45億噸和450億噸。而2500億噸的碳排量將佔據全球‘碳排預算’的絕大部分,要想實現巴黎氣候協定中有關‘本世紀末氣溫升幅明顯低於2°C的目標’,維持上述‘碳排預算’至關重要。這也意味著,2100 年前全球氣溫的走向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的減排政策,而非歐盟或英國。
中國每年碳排量中的59億噸來自仍以煤炭為主的能源體系。中國計劃在2029年前新建總裝機容量為280千兆瓦的火力發電廠。除此之外,中國龐大的鋼鐵和水泥工業更佔據全球同行業碳排總量的50%以上。當然,隨著中國基建活動的降溫,鋼鐵和水泥產業的碳排量已經有所下降。
在綠色能源技術領域,中國佔據全球領先地位
而與此同時,在能源轉型的五大核心技術領域:太陽能、風能、電池、電動車以及熱力泵,中國則佔據了全球領先地位。使用上述技術,有望替代全球化石能源的四分之三。目前,中國汽車銷量中,電動車的佔比已經超過50%,而歐盟的這一比例僅為23%。”
《日報》評論指出,中國在綠色技術領域的快速發展,本可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巨大的推動力,但中美兩國間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關系以及貿易沖突卻削弱了這一積極效應。有鑑於此,在氣候保護領域,歐盟同中國開展合作已經勢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歐中雙方應著重聚焦三個優先選項。首先,中國應制定更宏偉的減排目標。否則,一向宣稱氣候保護‘耗費金錢且沒有意義’的歐洲右翼民粹主義勢力就等於得到了更多的論據。而一旦中國提升減排目標,歐洲也應擴展減排努力,以履行長久性的減排義務。其次,中國應在鋼鐵、水泥以及化工等重工業領域推動去碳化進程,為此目的,中國應在所有工業領域提高碳排價格,如能接近歐洲水准則更為理想。第三,歐洲應認可中國在潔淨能源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並在競爭力和安全考量方面采取務實態度。根據能源轉型委員會(Energy Transitions Commission)的建議,歐盟應允許進口光伏組件等低風險中國產品,並鼓勵中國在電池、電動車等未來產業領域的對歐投資合作。
中國在綠色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為整個世界帶來了歷史性機遇,一個絕不容錯過的機遇。為此目的,歐洲必須同中國開展合作。”
"同中俄建立伙伴關系只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幻想而已"
《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美國總統特朗普非常喜歡以“成功交易者”的姿態現身,但其所謂的成功卻常常值得商榷。在談到特朗普的對華戰略時,這篇評論寫道:
“在對華戰略問題上,特朗普已經暴露出了明顯的無力感。特朗普原本以為,憑借美國的強大實力,施加關稅足以迫使中國簽訂符合美國意願的廣泛交易。但事實證明,這種想法完全脫離了現實。習近平既不是特朗普口中的‘朋友’,更不會按照美國的意願行事。面對來自華盛頓的壓力,中國采取以牙還牙的策略,並以地緣經濟工具進行全面反擊。中國認為,自身實力同美國至少不相上下,甚至略勝一籌。
特朗普目前所采取的外交政策,介乎其自己打造的伙伴關系和共和傳統的實力外交路線之間。特朗普不斷向俄羅斯、中國和伊朗等對手發出交易建議。對特朗普來說,能夠制造和諧氣氛並解決問題,是衡量外交政策的絕對標准,但現實卻迫使他不得不向國會和核心幕僚的立場所靠攏。國務卿盧比奧以及財政部長貝賽特等人認為,中國和俄羅斯是必須遏制的對手,因為他們追求的是另類國際秩序,並為此目的不惜試圖犧牲美國及其盟友的利益。在盧比奧和貝賽特等人看來,同中俄建立伙伴關系只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幻想而已。”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
其他人也在看

德語媒體:市場不聽從的指揮
正在北京舉行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將為今後五年的中國經濟「指明方向」。《商報》發表評論寫道,盡管北京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刺激經濟的提振措施,但效果卻差強人意。《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新一輪的五年計劃,不僅關乎中國的經濟未來,也可能決定全球產業格局的走向。
德國之聲 ・ 1 天前
令基層情蒐「罵政府」貼文 管碧玲:負責國安團隊有SOP
近日海巡署遭爆料上級要求基層蒐集「罵政府」貼文作為安全情報,引發對行政中立的質疑。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負責國家安全的團隊有一定的標準作業程序,並非所有基層都在執行此項工作。同時,海軍大氣海洋局長林倉玉被指控有違法蒐集機密情資之嫌,雖海軍曾駁斥相關指控,但仍有基層人員向TVBS提出質疑,國防部長顧立雄承諾將徹查此事。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台中非洲豬瘟哪來? 陳駿季:最可能是「違法帶肉品入境」流入養豬場飼料
台中市梧棲區一間養豬場日前爆發豬隻大量死亡事件,經檢驗確認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為台灣本土首次檢出病毒核酸陽性案例。消息震撼全國,農業部今(22日)宣布,全國豬隻即日起禁運、禁宰5天,並全面禁止廚餘餵豬,以防疫情擴散。不過,病毒究竟從何而來,成為防疫單位當前最關鍵的問題。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光復連假天氣曝光! 雨下到「這天」趨緩、氣溫再轉涼
雨還沒停!今(23)天仍受東北季風影響水氣偏多,雙北及宜蘭持續發布「豪雨特報」,接下來就是3天光復連假,中央氣象署預報,顯著降雨到週五(24日)晚起有較為有感的好轉,但北東還是較容易下雨,只是雨勢較小
台視新聞網 ・ 12 小時前
連日豪雨何時放晴?氣象署曝這天「明顯趨緩」 今2縣市雨更大
雨彈炸不停!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2)日天氣仍受到東北季風及低壓帶雙重影響,氣象署持續針對新竹以北、宜蘭及花蓮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大台北山區降雨劇烈,明顯趨緩可能要到週六。至於台灣東邊的低氣壓是否成颱,氣象署認為機率較低,不過會持續留意最新動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雨還沒結束又傳壞消息 鄭明典:台灣旁邊小低壓恐生成颱風
受東北季風及位於臺灣東方海面的低氣壓影響,桃園以北及宜蘭整天都有陣雨或雷雨,雙北地區雨勢極度明顯,不過雨還沒下到盡頭,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今(22日)在臉書發文預告,那塊小低氣壓,有可能會形成颱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雙北雨下到發紫!最新雨量預測 「4縣市」達停班課標準
中央氣象署今(22)日於06時55分發布豪雨特報,受到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汐止五指山、東山)有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基隆北海岸及宜蘭縣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地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新竹及花蓮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劇烈雨勢讓不少民眾都很關心是否會宣布放一天災防假,中央氣象署稍早更新各縣市最新的雨量預測,其中「4縣市」達到停班停課標準。但是否停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像颳颱風沒放假!汐止又陷塞車地獄 侯友宜臉書被灌爆
雨下不停!因為東北季風及第24號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雨彈持續侵襲北部,北北基桃達成共識,宣布今日照常上班上課,但是有住在汐止、淡水的網友紛紛上網回報,今天的風雨根本像颱風天,汐止通勤時間也湧現滿滿車潮,讓上班族相當厭世,到新北市長侯友宜的臉書留言「到底在幹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下波東北風這天接力!低溫探20度 北部「雨再下1週」濕到崩潰
氣象署指出,明天(24日)東北季風影響,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天氣稍涼,水氣偏多,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新竹以北山區有陣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及東部地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竹苗、東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
CTWANT ・ 1 小時前
1圖看「光復3天連假」天氣 東北季風減弱時間曝光!
生活中心/江姿儀報導今(23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天氣狀況仍不穩定,今、明(24日)水氣偏多、氣溫濕涼。24日開始放光復節連假,由於剛好碰上週五、加週末形成3天連假,不少人都規劃出遊來慶祝。對此,氣象專家特別分享連假天氣,親曝東北季風「這1天」減弱,雨勢將會趨緩。
民視 ・ 10 小時前

世界首批土魠魚人工種魚!台灣養殖技術大突破 土魠魚可望人工養殖
土魠魚是每年過年常見的菜餚,不過因過度捕撈和氣候變遷影響,產量銳減。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在112年5月成功獲得土魠魚受精卵並培育魚苗至孵化後第50天,創下世界紀錄。近期更進一步掌握土魠魚陸上養殖技術,目前
健康2.0 ・ 1 天前
雨彈又升級!雙北夜雨加劇 北市士林單日紀錄破560毫米
東北季風與低氣壓仍在影響台灣天氣,中央氣象署21日晚間發布7縣市豪雨特報,其中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汐止五指山)將出現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基隆北海岸、宜蘭縣也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發生機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半路殺出程咬金!北部強降雨時間延長 大雨一路下到這時
半路殺出程咬金!今日(10/22)北部及東北部持續降下豪大雨,氣象署一早也針對7縣市發布豪雨特報,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分析師廖于霆指出,受到台灣東方近海低氣壓影響,北部、東北部強降雨減緩時間將往後延,預估週四、週五雨勢略緩,但仍有大雨到豪雨,週六、週日水氣才會明顯減少。
太報 ・ 1 天前

雙北超大豪雨!今4縣市雨量達「停班課標準」
預測指出,台北市及新北市山區雨量上看200至400毫米,桃園市山區150至250毫米,宜蘭縣山區更可能達250至450毫米。氣象署並警告,台北市、新北市山區(如汐止五指山)有局部「大豪雨」至「超大豪雨」發生機率,基隆北海岸及宜蘭縣也有「大豪雨」等級降雨;基隆市、台北市、新...
CTWANT ・ 1 天前
雨勢終趨緩! 東吳大學大水退去.北市疏散門已開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受到東北季風和低壓帶影響,這幾天北部雨勢驚人,外雙溪暴漲,東吳大學網球場甚至一度被水淹沒,還好今天已經退去。另外,北市疏散門已經恢復開啟,原本開放週邊紅黃線停車,今天下午四點就要恢復禁停管制,呼籲民眾要趕快把車駛離。滾滾泥水,外雙溪水量依舊很多,前一天東吳大學網球場,直接被溪水淹沒,23號雨勢稍緩,水也已經退去,但學生上課依舊很困擾。學生:「就是人很多又很不方便,然後雨又很大,全身都濕掉了就很煩,那個樓梯的水都,從上面這樣流。」學生:「鞋子就會一直濕掉,所以只能穿靴子這種,風一直吹我傘快壞掉了。」雨鞋要穿、襪子也必須多帶一雙,已經習慣成自然。北市疏散門開啟,週邊紅黃線今下午16:00起恢復禁停管制。(圖/民視新聞)前幾天幾乎消失的彩虹橋LOVE,現在愛終於又出現,也代表水位下降,北市疏散門恢復開啟。車輛開始陸續停回堤外停車格,因為23號下午四點,原本開放疏散門周邊的紅黃線,要恢復禁停管制,沒即時開走,恐怕會被拖吊外加罰鍰,雖然大台北地區的風雨,已經趨緩不少,但氣象署仍然針對部分地區發布豪雨特報。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晚間開始看起來有一波,稍微的緩和,當然主體的降雨,如果是在北海岸這邊,或者是在新北比較偏向,東南側山區以及宜蘭地區,還是比較明顯,可是看起來是有一些緩和。」20號凌晨0點到23號,短短三天台北鞍部就累積1497.5毫米。(圖/民視新聞)稍微緩和,但未來一周東北季風持續影響,這雨要一路下到連假過後。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到了26號的這段期間,又有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可能迎風面降雨又稍微提升,但是比起前面幾天的這種狀態,其實是有稍微好一點。」雨水真的已經夠多,光是20號凌晨0點到23號,短短三天台北鞍部就累積1497.5毫米,汐止五指山1169.5毫米,宜蘭東澳嶺也有940毫米,熟悉的濕濕搭搭,讓大家知道正式進入秋冬季節。原文出處:驚人雨勢終趨緩! 東吳大學大水退去、北市疏散門已開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魔術師蔡威澤傳代操比特幣「吞2億」持續神隱 周杰倫氣炸準備提告配合同事吃素卻被回「這句話」他無奈嘆 :好難!制度7年不變!台中疑傳非洲豬瘟 鍾佳濱質疑「執行不力」
民視影音 ・ 7 小時前
基北北桃10/22照常上班上課 僅北市5校放假
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基北北桃4市政府依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最新天氣預報資料,達成共識,於晚上8時宣布明(10/22)日照常上班及上課。不過台北市考量陽明山區雨勢仍大,並基於學生上課安全,湖田實驗國民小學、士林區陽明山國民小學、溪山實驗國民小學、士林區平等國民小學、台北復臨美國學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雙北「超大豪雨」特報!有颱風在台灣近海生成? 鄭明典曝「成颱關鍵」
今(22)日北部地區持續降下大雨,中央氣象署上午針對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汐止五指山、東山)發布超大豪雨特報,基隆北海岸、台北市及宜蘭縣則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前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台灣東北部外海有一...
華視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