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直性脊椎炎與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視的關聯!
僵直性脊椎炎與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視的關聯!請醫師解說。
其他人也在看

中醫大市立醫院微創頸椎術 60分鐘挽救長者癱瘓危機
72歲黃姓長者患有心血管疾病與皮質酮低下症,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與腎臟科治療藥物,原以為四肢無力是因皮質醇過低所致,直到今年8月因跌倒送進急診,核磁造影檢查後轉介至中醫大市立醫院,經神經外科主任陳肇烜確診為頸椎椎間盤突出造成脊髓嚴重壓迫。由於病患全身疾病複雜且手術風險極高,院內神經外科團隊在多專科協助下,採微創顯微技術完成「頸椎椎間盤切除併支架融合手術」,全程僅耗時60分鐘,成功解除脊髓壓迫,讓患者術後隔日即可起身行走,恢復情況良好。
全國廣播 ・ 17 小時前

溫差大!心肌梗塞恐爆發 前1個月會「胸痛、肢體痛、呼吸困難」
氣溫逐漸下降,心血管疾病風險隨之攀升。冬季寒冷使動脈收縮,大幅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發生機率。這類疾病主要源自冠狀動脈阻塞,可能是動脈硬化或血栓形成所致,導致心臟無法獲得充足氧氣供應。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不只新冠! 研究:流感、帶狀皰疹等病毒感染恐增心臟病與中風風險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最新統合分析顯示,不僅新冠肺炎,其他常見病毒感染如流感、愛滋病毒(HIV)、C型肝炎與帶狀皰疹(shingles)等,也會顯著提高罹患心臟病與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健檢紅字不是警告,是身體的「預告」——從健檢報告看常見異常指標的臨床意涵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健檢報告出現紅字不代表病入膏肓,而是身體發出的警訊。高膽固醇、血糖、尿酸與肝功能異常,往往與代謝症候群、脂肪肝及糖尿病風險相關。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早期介入,多數指數可逆轉並恢復健康。了解健檢紅字的意涵,是預防慢性病、守護中年健康的關鍵一步。每年定期健檢後,報告總有那麼幾欄紅字——膽固醇、血糖、尿酸、肝功能指數……這些紅字項目,在台灣50歲以上的男性中極為常見。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數據,約有近四成中老年人符合「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其組成要素也常是健檢紅字的來源。本文將以臨床常見的健檢異常指標為例,提供醫學解釋與生活建議,協助民眾理解這些「紅字」背後的健康訊息,從而及早預防慢性病風險。1. 總膽固醇(TC)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偏高定義與臨床意義:總膽固醇 ≥ 200 mg/dLLDL-C ≥ 130 mg/dL(高風險者應 40 IU/L(依各實驗室參考值略有不同)➡️GPT單獨上升常見於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若GOT與GPT皆升高,應排除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或藥物性肝毒性。改善建議:減重(BMI降至24以下)可顯著改善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9 小時前
全球74%死亡竟是慢性發炎惹的禍?醫曝腸道發炎警訊 出現這症狀別輕忽
發胖、失眠小心是慢性發炎惹的禍!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很多患者走進門診,抱怨的都是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如消化不良、腹脹、體重增加、失眠;但深入檢查後,往往發現是體內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所致。 三高
健康2.0 ・ 23 小時前
腳麻腳痛藏「心血管病」警訊 醫師教你辨識9個危險信號!
如果腳痛腳腫,多半會以為只是筋膜炎、拉傷或肌肉痠痛,但這些看似尋常的症狀,其實可能是下肢血管出了問題,像是下肢動脈或靜脈栓塞這兩種危險的血管疾病,若無及時發現與治療,最嚴重需要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險。一般來說,如果走路時小腿痠痛、休息後又能緩解,可能是周邊下肢動脈疾病。
TVBS新聞網 ・ 7 小時前
台中孕婦氣喘發作送醫 搶救無效1屍2命
台中西屯區文心路一名懷孕2個月的張姓孕婦,今天早上在租屋處泡澡時,突然覺得身體不適、呼吸困難,吳姓男友發現將她扶至床上躺著休息,跑到屋外想求救卻被反鎖,趕緊打電話報案,並連絡房東開門,消防人員趕到,發現張女躺在床上已經沒有呼吸心跳,立刻將她送醫急救,不過包括胎兒都不治,釀成一屍兩命的憾事,詳細死因將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11月新制來了! 試管嬰兒補助最高15萬、50歲成人開打流感疫苗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11月起衛生福利部將有多項攸關民眾的新制上路,包括「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最高補助新台幣15萬元;公費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第二階段開打,開放50至64歲無慢性病成人也能打;還有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六都試辦開設13處,以緩解急診壅塞,輕症民眾比起直衝大醫院可至少省下600元。 《CNEWS匯流新聞網》...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1知名夜市」變鬼城!在地人曝沒落原因
生活中心/張予柔報導嘉義知名的「嘉樂福夜市」曾是當地人假日夜晚的指標性去處,每到週末總是人潮擁擠、燈火通明。不過如今風光不再,近期有民眾趁著光復連假造訪,卻驚訝發現整條街幾乎空無一人,不少攤位早已撤離,空蕩景象宛如「鬼城」,令網友和在地人都感嘆「榮景不再」。
民視 ・ 20 小時前
昔和王子傳緋聞!鬼鬼認了很少聯絡「對他沒有深度了解」 聞棒棒堂閃兵:我不震驚
棒棒堂「王子」邱勝翊被爆出疑似介入前啦啦隊成員「粿粿」的婚姻,形象重挫,不少粉絲直呼對他相當失望,也讓許多演藝圈好友相當震驚。昔日黑澀會成員「鬼鬼」吳映潔被問到此事時表示不了解,還說跟棒棒堂很少連絡,對於棒棒堂近日的閃兵風波她也說因為自己是女生,對當兵的問題不清楚,所以聽到的時候沒有很震驚。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新北媽3貼載2小朋友上課出車禍 對向騎士骨折送醫
新北市張姓女子今天上午7時許,騎機車載2名小朋友上課,行經中和國小前時左轉,與對向行經的周姓騎士發生碰撞,造成周男倒地骨折,由救護車送往醫院治療,雖雙方均無飲酒,但張女騎車違規3貼上路,警方已對其開出罰單。中和警分局調查,38歲張女騎機車載幼稚園及國小3年級大的小朋友上課,沿中和路行駛左轉往中和國小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年死2.3萬人!「護理系女神」謝侑芯心臟病驟逝「3大症狀」快就醫
網紅謝侑芯曾任護理師,因外貌亮眼被封「護理系女神」,近日她在海外工作期間,因健康因素驟逝,得年31歲。而據悉,她的死因為心臟病發作,「當下好像是未有急救的可能性」。醫師表示,心衰竭是常見的住院原因,因常與其他疾病有共病症狀,較難診斷,嚴重時恐有死亡危機。呼籲民眾一旦出現累、喘、腫症狀,就要到心臟內科進一步檢查。(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發現已晚期!坣娜罹「癌王」胰臟癌逝 醫揭「5症狀」是警訊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病逝,「癌王」胰臟癌再度引起關注,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確診時已屬晚期。胰臟科醫師林相宏表示,若出現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須小心是否為胰臟癌,另外,也要特別注意脂肪胰,恐是造成胰臟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坣娜疑胰臟癌離世 50歲後新診斷糖尿病恐為唯一警訊
歌手坣娜疑似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胰臟癌被稱為「癌王」,其惡性度高且診斷困難,林相宏醫師指出,糖尿病可能是早期發現胰臟癌的唯一機會,尤其50歲以後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需特別留意。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海鮮控注意!台人愛吃的「2類水產」重金屬超標,吃錯部位恐加速罹癌
海鮮向來是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與多種營養素,深受大眾喜愛。然而,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最新檢測發現,國人愛吃的旭蟹和丁香魚等水產存在重金屬超標問題,長期食用恐對健康造成威脅。對此,
食尚玩家 ・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