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麻腳痛藏「心血管病」警訊 醫師教你辨識9個危險信號!
如果腳痛腳腫,多半會以為只是筋膜炎、拉傷或肌肉痠痛,但這些看似尋常的症狀,其實可能是下肢血管出了問題,像是下肢動脈或靜脈栓塞,這兩種危險的血管疾病,若無及時發現與治療,最嚴重需要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險。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 陳則瑋表示 一般來說,如果走路時小腿痠痛、休息後又能緩解,這可能是周邊下肢動脈疾病,主要因為腿部動脈狹窄導致血液供應不足,而如果是某一側小腿突然腫脹與疼痛,就要小心深部靜脈栓塞,血塊堵住了靜脈回流,甚至會引發致命的肺栓塞。
高雄秀傳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陳昱勳指出下肢腫脹疼痛呢我們要懷疑就是會不會有深層靜脈栓塞,而且這種深層的靜脈栓塞,跟表淺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靜脈曲張是不一樣的。常好發於有一些自體免疫疾病,或者是臥病在床,或者是久坐或甚至是長期頻繁的搭長途飛機的民眾,都有可能遭遇到這種深層靜脈栓塞。
中年以上成人,如果下肢有麻痛,不一定與心血管有關係。
東元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卜詩筠表示如果單獨一邊,比如說左腳或右腳單獨一邊的單方的,一個 下肢的腫痛的話,那就很可能是有跟血管方面有問題。 通常我們會關注在說是不是動脈有受到阻塞,或者是靜脈的回流受到阻塞。
許多人以為腳麻是因為姿勢不良、壓到神經,或年紀大了血液循環差。其實如果經常出現腳麻,腳冰冷 疼痛或走路容易痠脹,尤其是走一段路就得停下休息,這些症狀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警訊。主要原因就是當血管內壁,因動脈硬化而狹窄,血液無法順利流向腿部末梢時,組織缺氧、神經受損,就會引起麻木、刺痛或疼痛。這情況被稱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 李任光表示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疾病其實很多民眾都會輕忽啊,顧名思義就是其實就是我們的周邊的血管有所阻塞。那什麼時候我們的周邊血管容易阻塞,通常有幾件事情特別容易,第一個是糖尿病的患者,那第二個是腎臟功能不好的患者,那第三個是抽菸的族群。
高雄秀傳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 陳昱勳指出周邊的動脈阻塞,尤其是三高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管啦血流比較不健康,比較不順暢就有可能遇到這種周邊動脈阻塞的狀況,像是糖尿病三高這些患者,我們都要規律定期的追蹤這些血管動脈的健康
台北亞緻診所整形外科專科醫師 吳宗翰表示腳麻跟心血管有絕大的關係,主要是我們的血管會帶我們的養分過去,那靜脈會把一些廢棄物,和一些髒東西從腳或是四肢帶回來,所以跟外科有沒有關係,就要看它需不需要做外科的處置,如果是比較緊急的血管堵住,那當然是要去做一些外科處置。
腳的血管其實是全身動脈的一部分。如果腿部動脈已經出現阻塞或硬化,往往代表全身血管健康都在亮紅燈。
陽明交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李丹英進一步指出如果是動脈的這個血管阻塞,導致這個血流不順的時候,反而流到腳的這個血管跟營養就會不夠,所以你的整體的腳就會變得很冰冷,那就是蒼白,然後摸不到脈搏。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 李任光表示如果是血管阻塞的時候,它也會給我們的體內有個訊號,就是說,我們的手麻手痠 腳麻 腳痠,這也都是一個相對應的訊號,甚至有的時候血管阻塞,特別厲害的時候。病人也會覺得,他好像手腳都會相當的冰冷。
腳麻腳痛,或許是血液發出心血管正在老化訊息,醫師提醒別讓小症狀變成大危機,提早檢查、改善生活習慣、控制三高,從腳開始,守護全身血管健康,預防心臟病與中風風險!
其他人也在看

「護理系女神」心臟病驟逝 「累喘腫」3大症狀快就醫
曾任護理師的網紅謝侑芯因外型亮眼被封為「護理系女神」,近日在海外工作期間因心臟病發作驟逝,享年31歲。根據摯友透露,謝侑芯當時「未有急救的可能性」。醫師提醒,心臟疾病每年奪走2.3萬國人性命,民眾若出現「累、喘、腫」三大症狀應立即就醫。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5旬女額頭「長硬塊」沒理!檢查才知竟是骨瘤 醫示警:見4症狀快就醫
身體上出現任何警訊都千萬別忽視,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新竹台大分院整形外科醫師張晏誠分享,有一名50歲的小姐,近年來額頭左側出現一顆不痛不癢的硬塊,一開始未加理會,卻發現額頭外觀有點腫起來,經檢查後發現竟是「額部骨瘤」。對此,張晏誠提醒,若出現「4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恐怖!北市男持長槍朝國小操場射擊全被錄 還上演專業換彈匣
今(1)日下午1點左右,有民眾在臉書社群「信義區三兩事」中發文,稱有一名男子持槍在台北市福德國小操場中射擊,行徑相當詭異。而所屬轄區信義分局福德街派出所獲報後也馬上到現場逮人,將45歲鄭姓男子帶回偵辦並查扣空氣槍。
太報 ・ 1 小時前
「高雄大改革」造勢晚會岡山登場 林岱樺號召萬人相挺展實力
[Newtalk新聞] 民進高雄市長初選參選人林岱樺今(1)日晚間6點於岡山舉辦「高雄大改革護國市長」大型造勢活動,號召大高雄38區的支持者響應參與。雖然派系公職臨時取消出席,但林岱樺仍以紮實的基層實力,改以「在地相挺」拚出萬人爆場氣勢,不僅翻升選情,更是民進市長初選至今的最大場面。 活動現場共邀在地議員、高雄各大社團及區里組織代表等,預計百餘位在地人士將上台為林岱樺站台,林園區里長主席洪進財、高雄市議員高忠德也會為林岱樺助講,以人氣展現地方對林岱樺長期耕耘的高度肯定。 林岱樺則發文表示,這是一場「真正市民以情義相挺的聚會」,她秉持「以人為本、市民最大」的信念主張,堅定推動行政改革,提升效率,讓市民真正賺到錢、過好生活,她將以最謙卑的姿態親自面對民意,向市民報告自己25年深耕高雄的努力,與未來承擔市政的具體理念。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影)習近平「巨字小本本」被拍到了! 川習會低頭念稿被笑 上面竟有「這三字」....安世可出貨了! 川習會破冰 美媒 : 白宮將宣告 中企反端架子開「這條件」…..
新頭殼 ・ 1 小時前
基隆免費景點|基隆要塞司令部探險,打卡必訪歷史古蹟
基隆要塞司令部 隱藏版免費景點,走進百年軍事古蹟秘境!如果你正在找基隆免費景點推薦,那麼「基隆要塞司令部」絕對要排進口袋名單,這裡不只交通方便、免門票,還能一次感受軍事文化、歷史氛圍,絕對是文青、親子、情侶散步的好去處。
Yahoo奇摩旅遊網友投稿 ・ 1 天前
心臟衰竭不可逆?掌握兩大類型與治療重點,穩定控制也能好好生活
文: 黃晨祐(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法有效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導致器官組織缺氧、體液滯留,進而引發一連串全身器官衰竭的症狀與併發症。目前根據左心室射血分率(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不同,臨床上可將心臟衰竭分為兩大類:左心室射血分率低下型和左心室射血分率輕微低下或保留型;兩者在病因、治療與預後上略有差異,但都對病人的生活品質皆有明顯影響。 心臟衰竭的兩種類型1. 左心室射血分率低下型左心室射血分率低於40%,而正常成年人的左心室射血分率應大於60%。簡單來說,就是心臟收縮力變差,無法把足夠的血液打出心臟,這類病人常見於心肌梗塞、嚴重狹心症、心肌病變、心肌炎等患者。 2. 左心室射血分率輕微低下或保留型左心室射血分率大於或等於40%,但心臟已出現心室增厚、心房擴大或是左心室舒張功能異常,無法有效在心臟下一次收縮前將心室「充滿血液」,目前認為大多來自於心肌異常的纖維化。此類型心臟衰竭患者常伴隨其他慢性疾病,常見於年長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慢性腎臟病或女性患者。近年來顯示,正常左心室射出分
常春月刊 ・ 11 小時前
不只油煙!研究:「廚房1物」增肺癌風險 害女性不抽菸也中鏢
歌手坣娜罹肺腺癌病逝,引發外界對肺癌的關注。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韓國調查發現,女性肺癌患者中有90%是非吸煙者,主要與廚房環境有關。另外,30%工作者會因在瓦斯爐前工作約8小時,而出現肺部異常徵兆,年輕工作者也不例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王子稱沒破壞家庭 范姜彦豐發4點律師聲明打臉:握有明確證據
范姜彦豐與粿粿婚變風波越演越烈,先前王子發聲明道歉,但今(31)日范姜彦豐3度發聲,透過律師聲明,強調其於10月29日所言內容皆有明確證據支持,並將在訴訟中提出,不容許「非破壞家庭」與「逾越朋友界線」的矛盾說法。他同時懇請社會大眾給予隱私空間以保護家人,並重申對家人的愛不變。最後表示相信公理終將到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頭痛像被雷劈」49歲六月以為中風送醫!醫揭關鍵原因 中年女性最要小心
49歲藝人六月年初突然頭痛欲裂,她形容像被鐵鎚重擊,血壓飆到180緊急送醫,一度以為中風,檢查後確診「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這個陌生疾病其實是許多高壓族群的隱形威脅。六月確診前兼顧工作、學業和家庭,一年內兩度劇烈頭痛,還出現氣喘、心律不整等症狀,加上家族有心血管病史,讓她驚覺不能再硬撐。 60秒內痛到極點 醫揭「雷擊性頭痛」是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警訊 輔大醫院神經科張哲誠醫師解釋,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是腦血管突然緊縮造成的疾病,最典型症狀是短期內反覆發作的雷擊性頭痛,在60秒內達到最痛。這種頭痛常在排便、運動、洗澡或情緒激動時突襲,也可能是藥物引發。每次持續數小時,兩三週內反覆發作。而中年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好幾倍,好發於40到50多歲。超過三成患者頭痛時血壓會飆高,常被誤以為中風。張哲誠醫師建議,診斷需靠腦血管攝影,而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準確度也有8成。早期檢查可能看不出異常,因為血管收縮從小血管開始向中心蔓延,需要醫師仔細評估症狀。 中年女性注意! 長期壓力、荷爾蒙變化恐誘發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 中年女性為何特別危險?張哲誠醫師認為腦血管張力失調是主因,加上內皮功能障礙和交感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外國人能分辨台灣人、中國人?前韓國免稅店員曝「4大特徵」
韓國近期反中情緒升溫,不少台灣人到當地旅遊時,會配戴特定徽章以供識別,但仍有不少人好奇,外國人真能分辨出台灣人與中國人的差異嗎?曾在明洞免稅店打工的韓國創作者「赫赫」分享台灣人的四大特徵,引起不少網友共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別以為冬粉最健康!營養師曝光NG吃法 恐會增加高血壓風險
台灣有不少料理都含有冬粉,也有人會因為冬粉熱量低,將其取代白飯!不過營養師「老辜」就指出,冬粉會讓人誤會是減肥好夥伴,但調理方式的不同,反而會攝取更多鈉,增加高血壓風險。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1 小時前
網購族噩耗!淘寶、拼多多恐被下架 陸委會鬆口:大方針是這樣
中國電商平台淘寶與拼多多長期在台營運,但始終未設立在台公司納管,引發立委對消費者權益及防疫漏洞的疑慮,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也鬆口,若淘寶、拼多多沒在台灣落地登記,將要求平台下架。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今(30)日在備詢時證實「大方針是這樣」。針對非洲豬瘟恐因境外商品入侵的問題,綠委吳秉叡日前在質詢時提到,境外電商平台淘寶、拼多多未在台合法設立公司,卻持續......
風傳媒 ・ 1 天前
道奇捕手讚山本由伸關鍵6局好投:「正是我們需要的內容」
背水一戰的世界大賽第6戰,道奇王牌山本由伸今(1)日再度扛起重任,主投6局僅失1分、送出6次三振,帶領球隊以3比1擊敗藍鳥,將系列戰扳成3比3平手。捕手Will Smith賽後盛讚搭檔表現,「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內容。」
鏡報 ・ 6 小時前
切除6公斤多囊腎 她捐腎移植救補教師姊!醫:出現這5症狀,可能腎病了
補教業陳老師,2016年健檢發現罹患多囊腎,長期於彰基腎臟內科追蹤,病情仍惡化,雙腎腫大至正常20倍、腎功能衰退。彰基醫學中心團隊以達文西手術切除雙腎後,再由陳老師妹妹捐贈活體腎臟成功移植,所幸手術相當順利,腎功能恢復良好,陳老師已於今年9月重返講台。腎臟內科蔡俊傑醫師提醒,若出現泡泡尿、高血壓、水腫、貧血或疲倦等症狀,可能是慢性腎臟病前兆,應及早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很多卻不會胖?醫揭「背後真相」 小心是身體出問題
大家身邊總有一些「怎麼吃都不會胖」的瘦子朋友,能夠放肆大吃美食,也不用擔心體重會飆升。敏盛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醫師日前在fb粉絲團發布影片提醒,這種看起來令人羨慕的體質,背後可能代表有潛在的健康危機!陳醫師說明,根據物質不滅定律,正常人很少有真正「吃不胖」的情況,若發現自己食量大,體重、體脂卻沒隨之增加,運動量也沒特別大,應該警覺可能存在心理因素、消化系統異常、疾病問題等原因。 真有人「吃不胖」? 醫:可能是心理假象、消化系統問題 陳榮堅醫師表示,「吃不胖」的背後因素之一可能是心因性問題,部分自認「很會吃」的人,常常向周圍的人強調自己食量很大,但實際檢視其日常飲食攝取量,會發現低於一般人的標準,「吃很多卻不胖」其實是當事人的錯覺。除了心理層面,器質性病變也是重要因素。陳醫師以胃下垂為例,患者的胃部過於鬆弛,能夠容納大量食物,看起來食量驚人,不過食物可能推擠在腸胃「動不了」,消化速度緩慢。另一種情況則類似「大胃王」體質,這類人能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食物,卻可以維持正常體型,但通常在進食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內就可能嘔吐,也不是健康的現象。 癌症影響新陳代謝阻體重增 也有人大吃兼顧體態靠「
常春月刊 ・ 3 小時前
隨時滿電反而傷手機?專家曝「3大充電雷區」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不少人在手機用久後都會發現電量容易沒電,大部分的第一反應通常是認為電池老化需要換電池了。不過,日本媒體近期報導指出,鋰離子電池在長時間滿電或高溫狀態下,內部化學反應會加劇,不僅讓電池容量快速衰退,還可能導致手機發熱、卡頓,甚至增加安全風險。想讓手機多撐幾年、少花冤枉錢換電池,學會「聰明充電」才是關鍵。
民視 ・ 1 天前
中國微短劇熱潮 收入超過全國電影票房 拍攝基地直擊 美國市場也發燒
中國微短劇市場近年爆發成長,2024年規模突破人民幣504億元(約新台幣2180億元),較前一年同期增長34.9%,首次正式超越電影票房總收入。而湖南省長沙望城銅官窯則是其中一個「微短劇基地」,產業鏈也在快速成型。銅官窯國風樂園,充滿各類建築場景,包括古代、民國風(指1912年到1949年中西融合風格)等,園方還提供製作團隊「專業管家」,提供一站式服務,而遊客若有興趣,還可報名成為短劇臨時演員,6月到10月就拍攝了40部微短劇。 另一方面,「直式短劇」也在海外引發熱潮,拍攝片場更可以看到西方面孔演員演出。央視報導,至2024年8月,最受歡迎的微短劇App在美國收入達到1.51億美元(約新台幣46億元),占比超過六成。 出口海外的短劇可分為「譯製劇」與「自製劇」,集數通常介於60至100集之間,每集長度1到2分鐘。若要完整觀看,需花費約10至20美元(約新台幣300至650元)。在AI技術加持下,短劇字幕翻譯更加快速,一集5分鐘的短劇約30分鐘即可翻譯完成,正確率超過九成,後續僅需人工校對並調整字幕大小與位置。 據BBC報導,微短劇每部製作時間從數天至兩三周不等,主打「狗血劇情」,近半重度受眾是中老年用戶;專家預料在不久後,整體市場規模便會破千億元人民幣。
Yahoo奇摩(國際通) ・ 1 天前
年死2.3萬人!「護理系女神」謝侑芯心臟病驟逝「3大症狀」快就醫
網紅謝侑芯曾任護理師,因外貌亮眼被封「護理系女神」,近日她在海外工作期間,因健康因素驟逝,得年31歲。而據悉,她的死因為心臟病發作,「當下好像是未有急救的可能性」。醫師表示,心衰竭是常見的住院原因,因常與其他疾病有共病症狀,較難診斷,嚴重時恐有死亡危機。呼籲民眾一旦出現累、喘、腫症狀,就要到心臟內科進一步檢查。(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最毒蔬果排行曝!含4種以上農藥恐致癌 「第1名」餐桌上很常見
美國有機農業組織日前對市面上常見的農產品進行抽驗,結果顯示部分蔬果樣本中含有四種或以上的農藥殘留。根據這些數據,列出了「最髒蔬果」的前12名,其中96%的樣本檢測出農藥殘留。這次排名中,菠菜位居榜首,成為飯桌上最需注意清洗的蔬菜之一。如果不仔細清洗就食用,可能會攝入多種農藥,增加乳癌、糖尿病等健康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麵包「先冷凍再烤」比較健康?專家給答案 這1種吃法照樣血糖飆、還會變胖
很少有食物能像麵包一樣讓人如此喜愛、甚至渴望——這個令人安心的主食,我們一次又一次地伸手去拿。可能你常看到有人聲稱,只要把麵包冷凍、烘烤,或先冷凍再烘烤,就能讓普通的一片麵包升級成「超健康版本」。對此,「delish」網站上一名營養師(也是一位看過不少飲食流行趨勢的麵包愛好者),用事實來澄清,幫大家切開這些鬆散的謠言。先來看看冷凍或烘烤麵包時,實際上會發生什麼事。這些方法真有傳說中的效果,還是只是一半真一半假呢? 冷凍麵包的祕密 其實,當你把麵包放進冰箱冷凍時,背後有一些有趣的科學原理。研究發現,冷凍麵包確實有點科學依據。當麵包被冷凍時,裡面的澱粉會發生一種稱為回凝作用(retrogradation)的化學過程。回凝作用聽起來很專業,其實就是麵包烘焙完成、冷卻後,澱粉分子會自然重新排列。而在冷凍時,這種排列過程會加速,使部分可消化的澱粉「結晶化」,轉變成身體無法完全消化的形態,也就是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 什麼是抗性澱粉? 抗性澱粉簡單來說就是「人體不易消化的澱粉」。它不像一般澱粉那樣被分解成糖並吸收,而是更像膳食纖維,能相對完整地通過腸道,並成為腸道好菌的食物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