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輕斷食成功甩肉 醫揭減重關鍵在「養好粒線體」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56歲藝人伊能靜日前在社群平台透露,她利用假期前往劇組探望老公,卻被現場美食誘惑,短短幾天體重從51公斤飆升至55公斤。面對即將到來的工作排程,她緊急啟動為期兩天的12小時輕斷食法,並分享成功關鍵在於「養好粒線體」。
粒線體衰退 小心代謝變慢
臺安醫院一般外科暨體重管理中心主任徐偉峻醫師說明粒線體是細胞內負責產生能量的構造,當粒線體功能良好時,身體燃燒熱量的效率較高,而個體基礎代謝率的差異,有相當部分與粒線體的氧氣利用效率相關。當飲食長期過量攝取高脂肪食物時,會導致粒線體分裂成許多較小片段,使其燃燒能量的效率降低,這也解釋減重後容易復胖的現象。
近年多項研究證實,間歇性斷食能促進粒線體功能優化,包括增強粒線體融合、減少氧化壓力,並促進自噬作用。自噬作用是細胞的回收機制,能分解受損的細胞組件並重新利用,就像身體的清潔系統。其中,斷食誘發的自噬作用通常在禁食12至16小時後開始啟動,更深層的效果可能需要24至48小時。徐偉峻醫師指出女星以12小時輕斷食相對溫和,例如晚間7點後停止進食直到隔天早上7點,讓消化系統獲得充分休息,同時啟動細胞修復機制。
避免復胖不只斷食 睡眠壓力管理也重要
2024年發表的臨床研究顯示,接受熱量限制、間歇性斷食或生酮飲食介入的肥胖受試者,其單核球粒線體的最大呼吸能力顯著提升,且粒線體功能改善與腸道菌相調節有關。徐偉峻醫師提醒輕斷食期間可適量飲用水分或無糖茶飲,應避免含糖飲料和精緻澱粉,恢復進食時優先選擇藜麥、燕麥等全穀雜糧搭配優質蛋白質。
徐偉峻醫師補充,充足睡眠與壓力管理同樣不可忽視,因為長期壓力會使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上升,干擾粒線體功能並促進腹部脂肪堆積。當攝取熱量過低或長期節食時,身體會降低基礎代謝率以保護自身,這是演化機制的保護反應。因此真正的體重管理之道,不是追求短期激瘦,而是建立讓粒線體健康運作的生活模式,包括適度飲食控制、規律作息與壓力調適,才能打造不易復胖的體質。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擺脫坐骨神經痛新選擇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成患者首選
▸老花近視雷射看遠看近都清晰 醫師分析手術方式及原理
其他人也在看

不只補鈣!骨鬆竟與這種維生素有關 防骨鬆這樣吃最有效
骨質疏鬆症好發年齡層50歲以上,尤其停經後婦女,以及60歲以上男性為主。有研究顯示,隨著維生素K攝取量愈高,骨折風險則愈低,因此骨質疏鬆症患者要注意維生素K的攝取。 維生素K也需要補充 營養師
健康2.0 ・ 1 天前
向太崩潰自白「毀了兒子」 揭么兒走歪過程:「不成材就是不成材」
香港娛樂圈名人「向太」陳嵐自從開設抖音帳號後,頻繁更新暢談娛樂圈內幕八卦,日前罕見將話題放在小兒子向佑身上。她反思到了50幾歲才懂什麼叫「慈母多敗兒」,多年來的教育失誤,導致向佑走上錯誤的人生道路,坦承「自己親手毀了兒子」,並形容此事是「一生的痛」。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防災研習會聚焦土石流與堰塞湖 台日專家交流經驗
近年極端氣候與強震頻繁發生,災害規模與複雜度不斷提高,為提升我國在土石流、大規模崩塌及堰塞湖等防災應變能力,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農村水保署於16日共同舉辦「114年水土林土砂災害防治技術研習會」,並邀請日本3位專家分享經驗,其中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教授藤田正治強調「堰塞湖具可重複發生特性,日本甚至有存在時間長達15年的案例」,因此堰塞湖的後續整治作業,也將成為未來重點項目。
中時新聞網 ・ 10 小時前新生兒家長嚴防RSV大魔王 急診、住院比流感高16倍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6日電)流感提前報到,新生兒家長除擔心COVID-19夾擊,醫師提醒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新生兒若感染,急診、住院率是流感16倍,死亡率高流感5倍,是1歲以下嬰幼兒死亡主因之一。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房地合一稅收冰火兩重天!法人衝400億創新高 個人卻崩跌3成冷到底
房地和一稅收兩樣情!財政部公布9月全國房地合一稅,營利事業稅收高達399.6億元、年增37%,創歷年同期新高;反觀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僅44.5億元,年減30%,呈現冰火兩重天局勢。(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分年齡層!慢性便秘恐是這些疾病徵兆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便秘不只是成人困擾!一名小學四年級孩童因便秘出現腹痛、食慾不振,媽媽以為挑食,兩週內體重急速下降,影響上課專注力。至新竹臺大分院胃腸肝膽科就醫後,才發現是慢性便秘造成腸道蠕動變慢,經藥物與生活習慣調整後逐漸改善。 全民困擾!便秘警訊勿忽視 新竹臺大分院胃腸肝膽科林弘堯醫師指出,早在民國99年研究即顯示,國小孩童便秘盛行率高達32.2%,女童比男童高約7個百分點,顯示便秘跨年齡層皆為「全民困擾」。慢性便秘可能是糖尿病、甲狀腺低下、大腸激躁症等疾病徵兆;部分藥物如鴉片止痛藥、抗憂鬱劑也會誘發;腸道腫瘤、外壓、神經病變或術後腸沾黏亦可能導致便秘;排除病因後,多屬「慢性非特異性便秘」,此時生活習慣調整是關鍵。 三大生活習慣:水分、纖維、運動 成人每日建議水量約為「體重(公斤)x 30c.c.」,兒童依年齡、體重與活動量調整。避免短時間大量飲水,應均衡分配全天。水溶性纖維如燕麥、水果、蔬菜、地瓜及全穀類可軟化糞便、促進排便。規律運動可刺激腸蠕動,縮短糞便停留時間,減少便秘機率。 飲食須留意 藥物治療需專業評估 常攝取高油、高鹽、少蔬果食物,易加重便秘。林醫師建議,可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換季肌膚乾又癢?營養師曝「6大護膚營養素」 常見食材一次看
一旦換季時間到了,有的人總是會覺得皮膚又乾又癢,這時候該怎麼辦呢?對此,營養師楊婷貽就分享6大護膚營養素,幫助大家可以從內到外保養,維持健康水潤的肌膚。同時也提醒,除了要適時補充水分外,也可試試減少油炸物、甜食及酒精的攝取,因為高油脂與糖份容易增加皮膚發炎情形,酒精則容易使皮膚乾燥,使得外層保護能力降低而易有皺紋老化問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很多人都愛吃!「9地雷食物」超傷血管 心臟科醫:給我錢也不吃
想要避免心血管疾病,除了規律運動、正常作息以外,正確的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心臟科醫師布霍傑(Sanjay Bhojraj)列出9種自己絕對不吃的食物,表示即使生活習慣看似健康,但若飲食選擇錯誤,也容易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獨/男星顏正國肺腺癌病逝!醫揭「這些不好聞的東西」是關鍵
《好小子》系列走紅的台灣資深藝人男星顏正國,本月7日罹患肺腺癌四期病逝,在板橋亞東醫院離世,享年50歲!對此,胸腔外科醫師劉祖豪表示,除了遺傳和抽菸,每天煮飯吸到廢氣、工作環境常吸到異味等也會提高肺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34歲就開始!斷崖式衰老3階段 營養師:多吃「4食物」防腦老化
老化雖無法避免,但可透過飲食和習慣延緩。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斷崖式衰老三大階段」,分別是34歲、60歲、78歲,最初從外表出現衰老痕跡,最終恐導致大腦與器官加速衰老,甚至與失智相關。她建議,平時多補充「Omega-3好油脂、深色蔬果、優質蛋白質、B群與葉酸」,有助於延緩大腦老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確定11/2上路!假日急症中心「6都14地點」曝光 週日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型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11月起將於六都試辦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健保署補充,目前六都共鎖定14個地點,多為地區醫院及聯合診所,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民眾假日若遇發燒、簡單傷口等5種不適;UCC部分負擔費用只收新台幣150元,相較於醫學中心的急診750元,民眾最多可省下600元。(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42歲女減重51kg!只靠「3個基本原則」1年多就變苗條:身體年齡回春到27
衛福部彰化醫院近日分享激勵人心的減重案例,42歲個管師吳雅婷在400多天內成功減去51公斤,從原本104公斤瘦到53公斤,不僅身材明顯改變,連身體年齡也從69歲回春到27歲,驚人轉變讓鄰居差點認不出她。
姊妹淘 ・ 1 天前
「猛健樂」能瘦掉四分之一個自己?費用、副作用、復胖率一次看
近期減重藥物「猛健樂」在台灣引發關注,被醫師譽為目前最有效的減重藥物之一,持續使用68週,約31%的人可以瘦下四分之一個自己。但仍有副作用,包含噁心、腹瀉、嘔吐、食慾下降,而且目前價格昂貴,停藥後一年的復胖率可達一半,醫師建議要維持減重效果,需搭配正確飲食和建立運動習慣。
鏡報 ・ 15 小時前
倒頭就睡竟藏隱患! 醫:7成人陷缺氧危機、掙扎整夜
許多人羨慕「倒頭就睡」的能力,認為這是睡眠品質良好的表現,但重症醫師黃軒提醒,秒睡可能是健康警訊。他指出,研究發現秒睡族群中有七成患有呼吸中止症,表面上睡得快,實際上整夜都在缺氧中掙扎。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常吃韓式泡菜可降三高!4.3萬人研究證實:具防癌潛力
韓式泡菜被國際學界譽為「新一代超級食物」。美國康乃狄克大學農業、健康與自然資源學院研究團隊分析超過4.3萬名受試者的研究數據,發現經常食用泡菜不僅能改善血糖、血脂與血壓值,更可能降低心臟病、中風與癌症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黃小玫不敵罕見癌症辭世!「燒腫癢汗咳瘦」是淋巴癌警訊
創作歌手黃小玫年僅34歲,因罹患罕見「NK/T細胞淋巴癌」不敵病魔辭世。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血液腫瘤科顧問級主治醫師吳金和表示,淋巴癌有6大警訊,可用口訣「燒腫癢汗咳瘦」記憶。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11月以後週日輕症別衝急診!「假日急症中心」看診最多省600元
為解決大醫院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長石崇良過去拋出「假日急症中心(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健保署今(16)日宣布,UCC將於11月2日試行,六都已申請14個地點,並規劃僅在週日開診,服務時間從上午8點至晚間12點,UCC部分負擔僅收150元,至於掛號費則由各地衛生局協調統一。
太報 ・ 14 小時前
台東未成年懷孕居全國之冠!30多歲女已生11胎
台東未預期懷孕情況嚴重,未成年懷孕比率居全國之冠。李晟令醫師分享臨床案例,一位17歲少女在14歲時曾生下第一胎,三年後又來引產,另有兩位30多歲山區產婦分別生下10胎、11胎,每次生產都只在急診碰面,生完出院也未再回診。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孕婦急診8月胎兒卻死腹中!家屬控院方冷淡 調解未果提告
有民眾控訴,去年他懷孕8個月的太太因胰臟發炎,到桃園龜山某醫院急診就醫,陷入休克後院方才緊急急救,最終胎兒胎死腹中。先生痛批醫院延誤醫療、態度冷漠,而當事醫院致歉,但強調都依常規給予相關處置,在調解會
台視新聞網 ・ 7 小時前
罹乳癌又腦轉移打不倒 她選擇踏上環遊世界旅程 用愛陪伴自己
[Newtalk新聞] 「癌細胞最怕的是好心情」這句話用在癌症患者惠惠(化名)身上最貼切不過,50 歲的她臉上始終掛著笑容,很難想像她曾在兩年間接連面對罹患乳癌與腦轉移的打擊,反而勇敢地踏上環遊世界的旅程,選擇用旅遊與愛來陪伴自己。 癌症希望基金會於日前在台中市舉行「乳癌治療全方面指南」學習營,邀請到癌友現身分享和台中慈濟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林金瑤、台中榮總乳房腫瘤外科主任洪志強、中國附醫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廖庭儀,介紹乳癌治療新趨勢並解答癌友疑問。 當天安排了惠惠跟大家分享,她沒有講太多防癌之道,反而是環遊世界的經過讓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她說:「我 110 年 12 月確診了第 3 期 HER2 乳癌,勇敢面對治療的副作用,剃光頭髮並透過醫院的假髮服務維持自信。即使癌細胞在 112 年轉移至腦部,我沒有停下腳步, 展開一場又一場的旅行,與好友相聚、運動揮桿,繼續擁抱生活。我很感謝台中慈濟林金瑤主任的專業團隊,也強調生病後,更要愛自己,保持飲食均衡、照顧身心,用最好的心態走完一生。」她與丈夫甚至約定了專屬「愛的密語」,未來若走到安寧階段,只需一個暗號,便能傳遞「我愛你」。 廖庭儀醫師指出,乳癌
新頭殼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