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目標恐致病?專家曝「壓力」害身體發炎:早逝風險高2.5倍
生活沒方向、「缺乏意義感」可能容易導致疾病發生!有研究指出,人生若缺乏意義或目標,體內可能處在高度壓力的環境下,導致身體產生慢性發炎,長期下來可能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風險。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彰化秀傳醫院家醫科主任李育慶表示,追求享樂而缺乏生活意義的人,雖然在情緒上可能會感到愉快,但身體卻可能處於逆境,誤以為自己處在高壓、有威脅的環境中,導致身體慢性發炎風險提升。
美國一項研究指出,人生目標感最低的人,早逝於心臟病發、中風、呼吸系統疾病和胃腸道疾病的可能性,遠比目標強烈的族群高上2.5倍,其原因在於強烈的目標會讓壓力賀爾蒙,也就是皮質醇(cortisol)降低。反之,若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對消化、免疫、精神狀態都會帶來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心臟病、糖尿病、肥胖、腦霧、憂鬱症、阿茲海默症等。
基因醫師張家銘也提醒,若長期身體不舒服,又說不出是什麼病狀,可能就是「身體在慢性發炎」,這類「看不見的發炎」不像感冒一樣明顯,卻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失智症、甚至肥胖、憂鬱症密切相關,其中高壓環境就是影響的關鍵因素之一。
張家銘表示,慢性發炎讓許多人吃不多還是瘦不下來、年紀輕輕就有三高、疲勞、代謝變慢,甚至開始出現腦霧、記憶力變差等,只要改善生活習慣,就有機會緩解這場「隱形危機」。
藥師孫瑋孝表示,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水分、瑜伽和冥想,都有助於緩解壓力,減少皮質醇過度分泌,而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社交互動也能有減輕壓力,並改善情緒。此外,咖啡因會刺激腎上腺,導致皮質醇在短期內升高,也應避免過量攝取。
更多鏡報報導
高燒40度仍送上學!家長怨連假後「班上12人中標」 學生1句話讓她傻眼
醫護超人湧光復救災!卻憂被花蓮縣府「秋後算帳」:我是什麼很賤的人嗎
迷路就找「它」!網友實測大讚超精準 背後原理曝光
其他人也在看

薑汁番茄超健康!護血管、抗發炎 醫揭密:冰箱必放「1水果」
台灣南部人愛吃薑汁番茄,口味特殊成為經典美食。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番茄與薑不是亂配的組合,番茄富含茄紅素,具有抗氧化力,幫助保護心血管、皮膚及攝護腺,而薑則有薑辣素和薑烯酚,能夠降低身體發炎反應,緩解關節不適、肌肉痠痛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湖口仁慈醫院心臟血管中心揭牌 填補偏鄉急重症照護缺口
湖口仁慈醫院投入8千萬元,引進醫學中心等級的心導管系統設備所打造的心臟血管中心,今(8)天揭牌典禮,宣告心臟及周邊血管相關醫療,以及急重症照護服務正式啟動;此舉不僅填補湖口及鄰近地區約40萬人口在心臟介入與急重症醫療上的缺口,更以24小時運作為長期目標,期為鄉親帶來即時、專業的心血管照護。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一年狂銷3座101高的排骨!馬鈴薯排骨火鍋「Uncle-K」插旗台中 限定新菜能吃到凌晨2點
全台首家正宗馬鈴薯排骨火鍋專門店「Uncle-K馬鈴薯排骨火鍋」,選在國慶前夕在台中公益路開幕。Uncle-K自台北展店以來,以道地的馬鈴薯排骨湯樹立口碑,據估計一年賣出的排骨就能堆疊出3座台北101大樓。如今品牌擴大佈局,台中店不僅以整棟建築呈現新貌、推出5道限定新菜,更將營業時間延長至凌晨兩點,為中台灣民眾在雙十連假期間,提供全新的韓式聚餐與宵夜選擇。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民間提案廢除遺產「兄弟姊妹特留分」 法務部:明年初啟動修法
台灣遺囑協會近期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主張廢除《民法》中,遺產之「兄弟姊妹特留分」規定,回歸遺囑自由,獲近7000人附議。法務部回應,已就此議題委託研究並廣納意見,預計今(2025)年底會提出成果報告,並於2026年初啟動修法。
公視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小心啤酒肚危機!改掉3大壞習慣,遠離心血管疾病
現代人生活忙碌,加上不良飲食與生活習慣,很多人都默默累積「啤酒肚」。不只影響外觀,更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中風的風險。根據統計,台灣超過50%的成人都有肥胖問題,其中三大主因最容易養成啤酒肚: 1.不良飲食習慣:高糖、高油、高鹽、高脂的精緻食物 2.不良工作習慣:久坐、過量飲食或不定時用餐 3.不良生活習慣:缺乏運動、睡眠不足 男性脂肪多囤積在腹部,女性則常從臀部開始堆積。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就已經身處肥胖危險區,罹患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的風險將比腰圍正常的人高出數倍。 小李,35歲,上班族,平日久坐、喜歡宵夜甜點,最近發現自己的肚子日漸突出。一次健康檢查後,醫師提醒他腰圍已達危險值,血脂偏高,若不改善生活與飲食習慣,未來罹患心臟病或糖尿病的風險很高。小李開始依循醫師建議,調整飲食、增加運動,每天測量腰圍,2個月後腰圍減少5公分,健康指標也逐步改善。 改掉啤酒肚,五大行動策略1. 改變飲食結構 減少熱量攝取,上班族每日可控制在約1600大卡 外食少碰油炸、油膩食物,多選熟食或清淡餐點 下午茶減糖、降低碳水攝取 2. 調整生活模式盡量站立、走動,分段運動或原地踏步
常春月刊 ・ 4 小時前
幾乎每天都吃!營養師示警「3種調味料」是心臟殺手
心臟病為台灣第2大死因,且年輕化趨勢明顯。營養師薛曉晶提醒,除了壓力與遺傳外,「吃錯食物」也是心臟殺手。高鹽、高糖、高油飲食會讓血壓升高、血脂惡化、心律不整;建議補充鎂、鉀、Omega-3與膳食纖維等護心營養,從日常食材即可維持心血管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心律不整能運動嗎? 醫:心律不整患者運動遵循3原則
當心臟突然「碰碰跳」或跳得忽快忽慢時,許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我是不是不能再運動了?」事實上,大多數心律不整患者在醫師評估後,仍能安全地從事適度運動。根據研究,台灣80歲以上族群約有10%罹患心房顫動,而這些患者的中風風險約為一般人的 5 倍,死亡率也較一般人高出約2倍。因此,如何透過安全且適當的運動幫助穩定心律、降低中風與心血管併發症風險,已成為長者健康管理的重要課題。
NOW健康 ・ 1 天前日台學者促民主團結 林飛帆示警印太夥伴缺乏協同
(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台北8日電)台亞會今天舉辦智庫高峰會,日本退將山本勝也表示,台日應建立軍事溝通,這是韌性一環。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強調,印太戰略若無運作思維將淪空談,應正視缺乏協同合作的狀況。國策院副院長郭育仁則警示,民主國之間缺乏對話,忽略共同應對中國威脅。
中央社 ・ 1 天前
提升長者生活品質 成大醫院整合人工耳蝸與復能服務
「年紀大,聽力不好是正常的吧?」,成大醫院耳鼻喉部陳嘉思聽力師說明,這樣的觀念可能讓許多年高齡長者錯失改善聽能的黃金時機。聽力退化並非單純自然老化現象,只要及早發現,可透過專業介入而有效改善。高齡者常見的聽力損失,不僅影響人際溝通,還可能增加憂鬱、社會孤立甚至失智的風險,更需及早診斷與處置。根據研究,65歲以上長者中約三分之一有程度不等的聽力損失,其中多為漸進式惡化。然而,許多長者以為是自然老化,往往未主動就醫。成大醫院陳嘉思聽力師指出,聽覺是一種可被介入、可被改善的能力,只要及早透過個別化的聽覺輔具與復健策略,長者有機會維持清晰的溝通能力及良好的社會參與。目前臨床上針對輕中度聽力損失,主要採用助聽器作為介入輔具。然而對於重度聽力損失者,配戴助聽器仍難以辨識語音時,可進一步評估植入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 CI)。人工耳蝸的原理與助聽器不同,能將聲音轉換為電訊號,直接刺激聽神經,是重度聽損者的另一項介入選擇。陳嘉思聽力師也說明,人工耳蝸並非所有人皆適用,高齡長者對人工耳蝸的適應,受限於大腦可塑性和認知學習速度降低。成大醫院團隊在術前會評估長者整體健康狀況、認知功能、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台鐵道班災後搶修防沉落效應 盼獲對等待遇與尊重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8日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日前淹沒鐵軌,台鐵工務聯合會今天說,若不及時更換受損道碴,就會出現「沉落效應」,而連續數個夜晚在泥濘中奮戰,這些「超人」只盼能獲對等待遇與尊重。
中央社 ・ 1 天前
《終極》五熊喜迎雙十寶寶!曬一家三口照 雙手抱兒喊「母子均安」
照片中可見,五熊穿著粉色病服、戴著藍色手術帽,躺在產房病床上露出幸福笑容,身旁是剛出生的兒子,裹在白色毛毯中的小寶寶紅通通的臉龐可愛又溫暖。鏡頭拉遠後,一家三口的第一張合照也曝光,五熊老公陪產入鏡,畫面洋溢滿滿喜悅與感動。不少粉絲留言恭喜,直呼「恭喜母子...
CTWANT ・ 2 小時前

心臟病裝了「支架」就沒事? 四大症狀上身小心支架再阻塞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其中冠狀動脈疾病是心肌梗塞與猝死的主因,但別以為裝了心臟支架就能一勞永逸,因為支架再阻塞的風險並不低,醫師提醒,一旦出現四大症狀時,可能是再次心肌梗塞的警訊,應立即就醫。而置放支架只是治療的第一步,日常保養才是長遠之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廖振宇表示,透過心導...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開盤/PCB不死鳥!台達電站上千金股 大盤再飆新天價漲近4百點
台股今(9)日延續多頭氣勢,大盤第一盤再飆近400點,盤中一度大漲399.5點,指數衝上27463.12點,再創歷史新高!AI題材全面回溫,台積電大漲30元至1445元,回到新高價,台達電更一舉攻上千金股,開盤由981元跳升至1005元,後回落989元,漲幅超過2%,帶動千金股族群擴增一度至25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綠委倡禁「抖音」他卻成為爆紅歌手 王世堅笑喊:網路世界太神奇
近年中國短影音APP「抖音」在中小學蔚為風潮,民進立委王義川建議教育部在校園內應避免使用「抖音」,引起社會熱議。民進立委王世堅今天(8日)受訪時回應,自己到1、2年才在用智慧型手機,所以對「抖音」平台不了解;隨後有記者拿出王過去質詢影片近日被放上「抖音」,搭配上洗腦神曲意外爆紅,連王看了都笑喊,「網路世界實在太神奇了」。
鏡報 ・ 1 天前來台參加國慶慶典 貝里斯總督察芙拉:支持台灣人民爭取自決權
貝里斯總督察芙拉(H.E. Dame Froyla Tzalam)暨夫婿應我國政府邀請,於今天清晨率團來台參加國慶慶典活動,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祺代表接機。察芙拉在桃園機場表示,貝里斯支持台灣人民爭取自決權,會持續在國際場合上為台灣爭取更多支持。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張亞享美食頻提2028總統大選 盧秀燕笑:我只能猛吃
國民主席選舉競爭激烈,選戰倒數10天,候選人張亞中8日到台中與市長盧秀燕一起品嘗「滬舍餘味」上海菜,張亞中送給盧秀燕《理想的中國人:孔子教你做君子》、《輕鬆讀懂孫中山的核心思想》以及《台灣再光復》3本書,強調這次拜會不是來拉票,是要讓盧了解他,知道他的理念。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記者揭「報社要求合作立委」 王鴻薇駁:記者自己找上門
綠營政治人物遭跟拍風波持續延燒,報社前侯姓記者被指控,2023年時將潘孟安位在萬華豪宅的照片,交由藍委王鴻薇爆料潘孟安被供養,對此侯姓前記者7日發文,強調事先已告知潘孟安有付租金,更稱是長官要求她跟王...
華視 ・ 1 天前

高雄苓雅垃圾車冒白煙 倒出垃圾找到禍首"鋰電池"
南部中心/陳家祥、曾虹雯 高雄市報導)高雄苓雅區清潔隊7號晚間清運垃圾車時,車上卻突然冒出白煙,趕緊將整車垃圾通通倒出來,發現居然有人將平板電池當成一般垃圾丟棄,清潔人員即時找到燒到發黑的電池,否則萬一整車燃燒,後果不堪設想。環保局也提醒,像電池、手機等產品經過垃圾車大力擠壓,很可能產生爆炸,相當危險。兩名清潔人員將垃圾一鏟鏟重新丟回車上。(圖/chang_ming_816)兩名清潔人員將垃圾一鏟鏟重新丟回車上,但大量垃圾怎麼會被倒在路上?這地點在高雄福德三路,清潔隊收垃圾時發現車上竄出煙霧,原來居然是有民眾鋰電池當成一般垃圾丟棄,相當危險。高雄市環境衛生管理科長周經棟說,清運垃圾時發現尾斗有冒白煙情事,立即暫停收運並將火勢撲滅,後續確認起火源為平板電腦之充電電池。還好清潔人員即時找到燒到發黑的電池,否則整車燃燒後果不堪設想。民眾將電池丟入垃圾車中不是第一次,環保局就提醒,不只電池類垃圾要另外回收,像是平板、手機、攝影機電池等等,一旦經過大力擠壓,很可能產生爆炸。清運垃圾卻發現尾斗冒白煙,原來民眾將平板電腦充電電池當成一般垃圾丟。(圖/民視新聞)環保局表示,進行和鋰電池的電子用品回收時,應單獨交給資收車,切勿沒有分類就丟進回收車,違者將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12條,裁處1200元到6000元罰鍰。電池類產品不只有爆炸燃燒風險,部分電池內含有汞、鎘、鉛、鋅等重金屬,外層金屬鏽蝕後會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民眾丟垃圾前千萬要做好分類,避免釀成意外。原文出處:高雄苓雅垃圾車冒白煙 倒出垃圾找到禍首"鋰電池"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柯志恩慘了!指賴瑞隆團隊涉「美濃大峽谷案」 本人喊告:以訟止謗高雄停車場驚人收費曝!「價格陷阱」惹眾怒:比信義區還扯美濃再爆盜採「污染水源」!檢聲押4人獲准 前鎮長堂弟也涉案
民視影音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