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長者生活品質 成大醫院整合人工耳蝸與復能服務
「年紀大,聽力不好是正常的吧?」,成大醫院耳鼻喉部陳嘉思聽力師說明,這樣的觀念可能讓許多年高齡長者錯失改善聽能的黃金時機。聽力退化並非單純自然老化現象,只要及早發現,可透過專業介入而有效改善。高齡者常見的聽力損失,不僅影響人際溝通,還可能增加憂鬱、社會孤立甚至失智的風險,更需及早診斷與處置。
根據研究,65歲以上長者中約三分之一有程度不等的聽力損失,其中多為漸進式惡化。然而,許多長者以為是自然老化,往往未主動就醫。成大醫院陳嘉思聽力師指出,聽覺是一種可被介入、可被改善的能力,只要及早透過個別化的聽覺輔具與復健策略,長者有機會維持清晰的溝通能力及良好的社會參與。
目前臨床上針對輕中度聽力損失,主要採用助聽器作為介入輔具。然而對於重度聽力損失者,配戴助聽器仍難以辨識語音時,可進一步評估植入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 CI)。人工耳蝸的原理與助聽器不同,能將聲音轉換為電訊號,直接刺激聽神經,是重度聽損者的另一項介入選擇。
陳嘉思聽力師也說明,人工耳蝸並非所有人皆適用,高齡長者對人工耳蝸的適應,受限於大腦可塑性和認知學習速度降低。成大醫院團隊在術前會評估長者整體健康狀況、認知功能、家庭支持與動機等面向,充分溝通,與長者和家屬討論期待、適切管理,以提升手術後的適應成效。
陳嘉思聽力師分享一位70歲水電師傅的案例,方先生為突發性感音神經性聽損,短暫配戴助聽器無明顯改善,經成大醫院團隊評估後,接受人工耳蝸植入。術後3個月,方先生能理解簡短日常對話,1年內恢復社交活動與工作信心。原本對手術持保留態度的他,如今積極配戴人工耳蝸,重新連結生活的聲音與熱情。
人工耳蝸手術僅是起點,術後的調機、聽能訓練與長期追蹤更是關鍵。聽力師會依個案需求持續調整參數、規劃聽覺訓練計畫,協助患者逐步重建語音和與環境聲的辨識能力。
陳嘉思聽力師強調,聽力師在聽能復健過程中扮演橋梁角色,不只協助患者適應輔具,也與耳鼻喉科醫師、語言治療師密切合作,提供全方位的聽覺照護。
若長輩常常說「你說什麼?講大聲一點」、看電視音量過大、答非所問或迴避對話,請就醫安排聽力檢查。透過專業評估與輔具介入,長者也擁有重「聲」機會,聽見更多、連結更深,活出更有品質的精采人生。
更多新聞推薦
其他人也在看

開過白內障突視力銳減,竟是視神經中風!高壓氧治療減少神經損傷、搶救視力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視神經眼中風」是少見且易被忽略的眼中風疾病。衛福部豐原醫院眼科呂姿瑢醫師表示,視神經中風為急性視神經灌流不足所致,常見的致病因素為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或服用特定藥物。常發生於50歲以上族群,尤其是清晨起床時。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

陪病家屬生死一瞬 新竹臺大護理專業團隊即時搶救
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病房日前發生突發事件。一名病人的父親在陪伴住院兒子時,突然出現躁動不安、胸悶與盜汗等症狀,情況危急。正值小夜班的三位護理師臨危不亂,立即啟動急救流程,協力將病人送往急診並轉入心導管治療,順利挽回性命。病人後續康復良好,已平安出院。這名父親是30歲視障病人的主要照顧者,長年承擔家庭照護責任。當時許護理師敏銳察覺異常,立即判斷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並呼叫同仁支援。黃護理師隨即協助送往急診並聯繫家屬,安撫情緒不穩的妻子,確保治療銜接順利。彭護理師則留守病房,承接照護工作,確保其他病人服務不中斷。急診團隊診斷後,確認該陪病者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由於送醫及時,治療過程順利,避免了心臟功能惡化的風險。對這名視障病人而言,父親不僅是日常依靠,更是心理支柱,這次急救不只是救回一條生命,更守住了一個家庭的穩定。更多新聞推薦 ● 國慶連假將至 國道交通疏導措施看這裡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男子器捐造福3家庭 台大雲林分院致謝 (圖)
雲林縣蒲姓男子因腦中風造成腦幹功能喪失,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療團隊協助下完成器官捐贈,造福3家庭;院方8日感謝蒲男大愛,蒲男胞兄(右)代表出席並簽署器官捐贈卡,象徵愛與希望的延續。
中央社 ・ 1 天前

沒等到腎臟 他助3人重生!34歲器捐者讓愛延續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器官移植醫學中心成立,9月初完成首例在地器官捐贈,捐贈者的哥哥今(8)日在醫院分享幫弟弟決定器捐的過程,他也在現場簽署器官捐贈卡,場面溫馨。台大雲林分院器官移植醫學中心今天揭牌,院方指出,未來器官捐贈者不用再轉送到外縣市進行,上月就有一名34歲男性捐贈者在院內在雲林完成肝臟、角膜捐贈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民代反對三峽火化場擴建 民政局規劃增設停車場 (圖)
新北市議會8日進行業務質詢,民政局長林耀長(前立者)針對民進議員多人反對三峽火化場擴建計畫一事表示,規劃增設停車場等相關設施工程,將持續傾聽在地民意並與地方溝通,希望能提供市民更完善便利的治喪服務。
中央社 ・ 1 天前
OpenAI 推出 App SDK!ChatGPT 內建 Spotify、Canva、Zillow、Figma,一鍵幫你「訂房、找房、設計」!
OpenAI 宣布推出全新的 Apps SDK,使用者可以在 ChatGPT 對話框中直接與多個 App 互動,像是請 Spotify 建立播放清單、用 Can
三嘻行動哇 ・ 1 天前
高雄楠梓區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確診 緊急啟動孳清作業
高雄市本土登革熱再現蹤!高雄市衛生局今(8)日晚間公布,今年(2025年)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確診個案,病例出現在楠梓區,累計全市已達13例。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成醫:人工耳蝸搭術後訓練助重度聽損者參與社會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8日電)成大醫院今天表示,臨床上輕中度聽力損失主要採用助聽器作為介入輔具;植入人工耳蝸則是重度聽力損失者另一項介入選擇,可將聲音轉換為電訊號,直接刺激聽神經,術後調機、聽能訓練等更是成功關鍵。
中央社 ・ 1 天前
7旬水電師傅雙耳突嚴重聽損 自費人工耳蝸擺脫黑暗生活
1名70歲方姓水電師傅雙耳突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短暫佩戴助聽器無明顯改善,經成大醫院團隊評估、建議患者可植入人工耳蝸(即人工電子耳)。因為他已超過65歲,須負擔高額自費手術,方男選擇在右耳植入電子耳,術後3個月能理解簡短日常對話、1年內恢復社交活動與工作信心。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寒露氣溫緩降」中醫揭養生2秘方 必穿室內拖鞋、傍晚曬背
今日是24節氣中的寒露,標誌著秋季進入更冷的階段,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明顯。中醫師提醒,隨著天氣轉涼,民眾應注重足部保暖,尤其在家時應穿著室內拖鞋,避免腳底直接接觸地面引發不適。同時,秋季乾燥易導致呼吸道問題,建議多喝養生茶飲以潤肺。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長庚醫科砸35億插旗嘉義馬稠後 翁章梁:增就業機會
南部中心/鄭榮文、蘇晟維 嘉義報導國內知名的長庚醫療體系跨足醫學科技產業,斥資35億元,規劃在嘉義「馬稠後」產業園區,設立全新廠房,週三舉辦上梁典禮,嘉義縣長翁章梁也到場見證,翁章梁就盼新廠能盡快投入運作,不僅能為地方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帶領產業園區發展。
民視 ・ 1 天前
英國研究發現:皰疹病毒恐與失智有關?專家提供全新見解 抑制發炎反應關鍵
最近英國研究發現,單純皰疹病毒第一型(HSV-1)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的發生有密切關聯。這項研究結果不僅顛覆了以往對大腦「無菌」的假說,更為預防及治療阿茲海默症帶來新的方向。 「單純皰疹病毒」在童年
健康2.0 ・ 1 天前
南投驚見"羊群"霸路吃buffet 疑同位飼主"二度放羊"
中部中心/張家維 南投報導連接南投水里、以及魚池鄉的道路,投131線,交通繁忙,卻被發現有將近10隻左右的羊群,是自行揪團嗎?不但在分隔島覓食吃到飽,累了還大喇喇"霸路"休息,有影響交通安全的疑慮。警方調查還發現,疑似是同一位飼主,兩度放羊吃草!
民視 ・ 1 天前
Pixel 10 Pro Fold特色分析:AI與設計的進化、折疊手機進入成熟期
Google在今年推出Pixel 10系列機種時,同時也推出新款Pixel 10 Pro Fold,不僅在硬體結構、螢幕顯示與效能上全面升級,也藉由Tensor G5處理器與 Gemini AI的整合,讓折疊手機從新奇嘗試,走向實用成熟。
Mashdigi ・ 23 小時前
獨/國道「絕命鐵條」刺穿擋風玻璃 第一當事人是掉落物 駕駛難求償
一支超大鐵條如暗器般刺穿擋風玻璃,駕駛反應時間僅短短1秒,慶幸的是,當時家人都不在車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起驚險意外發生在國道一號五楊高架,駕駛無奈表示,因前車只是壓到鐵條導致彈飛砸車,三聯單上僅寫著「掉落物」3字,根本不知道要找誰索賠,只能祈禱警方盡快找到肇事車輛。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EP9完整版-韓國女軍官第一次吃台式牛排 邊驚呼邊嗑光!談到台灣兵役當四個月 表情超微妙【Yahoo x 咪蕾】
咪蕾這次帶韓國女軍官來吃台式牛排,對於牛排的大小還有價格驚嘆不已!吃飯中聊到關於兩國的兵役差異,女軍官聽到台灣當兵只要四個月馬上說「好像有點短」,也分享了韓國的兵役現況! 更多《Yahoo x 咪蕾》影音:https://bit.ly/4kOmS2R
Yahoo x 咪蕾 ・ 1 天前莎莎健身房照辣翻!42歲「川字肌微歸位」根本逆齡女神
42歲主持人莎莎(鍾欣愉)一向以親民幽默的形象深受觀眾喜愛,雖然工作行程滿檔,仍不忘在社群平台與粉絲分享日常生活。她昨(9日)在Instagram曬出一張健身房自拍照,「川字肌微歸位」,好身材引發粉絲圍觀。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