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清蛋白「濃縮型、分離型、水解型」差在哪?專家解答 沖泡水溫很多人都錯了
健康意識興起,乳清蛋白補充營養受歡迎,但沒有即時飲用,在室溫下保存易變質。對此,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陳泰源教授解惑,如何選購各種蛋白粉、正確保存與沖泡方法,確保補充蛋白質的同時也能食得安心。
什麼是乳清蛋白? 營養優點與成分大解析
乳清蛋白是一種來自牛奶的高品質蛋白質,為乳製品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之一。在製作起司或優格時,會將牛奶中的固體酪蛋白與液體乳清分離,乳清蛋白便是從這個液體中經由過濾、乾燥等步驟提煉而成。乳清蛋白因含有豐富的必需胺基酸、吸收率高,且消化速度快,長期以來被視為運動後補充營養的理想選擇!
乳清蛋白分2種類 差異比一比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乳清蛋白種類可分為濃縮型(WPC)、分離型(WPI)以及水解型(WPH)。濃縮乳清蛋白是最基本的型態,保留了一部分乳糖與脂肪,蛋白質濃度大約在70%-80%之間;分離乳清蛋白則透過更細緻的過濾程序,大幅降低乳糖與脂肪含量,蛋白質純度超過90%,較適合乳糖不耐症或對營養成分要求更高的族群;至於水解乳清蛋白則是進一步將蛋白質水解為小分子的胜肽形式,有助於更快速吸收,適用於術後營養補充或腸胃吸收力較弱者,但價格也相對較高。
熱水會破壞乳清蛋白的營養?
許多人擔心熱水會破壞乳清蛋白的營養,其實不必擔心!陳泰源透露,乳清蛋白在製程中已歷經高溫處理,因此適度加熱並不會影響其營養價值。雖然加熱可能導致蛋白質「變性」,但這僅是結構改變,並不影響人體吸收及利用胺基酸的能力。
不過,過高的水溫可能會導致結塊、風味變化或溶解度降低,影響口感。建議使用冷水或常溫水並搭配搖搖杯或攪拌器進行沖泡,若想喝溫熱的乳清蛋白,可以先用冷水將乳清粉拌勻,再加入約 60℃-70℃ 熱水沖泡,不僅保留口感也保護口腔及食道不被燙傷,或參考產品外包裝的食用方式沖泡。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增肌喝「牛奶or乳清蛋白」好?專家解答 1動作沒做等於白喝了
·吃即食雞胸肉要小心!專家曝「保存關鍵」:錯了恐中毒 加熱後更安全
其他人也在看

成本壓力衝擊!拜耳三藥停進口台灣 醫界憂短期換藥潮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健保署表示,為確保供應穩定,已陸續修正「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與「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擴大多元核價制度,並在113年調升超過200項藥品支付價格。以阿斯匹靈為例,國內市占率約3.5%,學名藥共有33項,醫學中心僅4家仍採用原廠...
CTWANT ・ 21 小時前
毛豆輸了!這食物蛋白質高2倍 吃蔬食也能補蛋白質
花蓮縣秀林鄉近年推廣蔬食,把台灣原住民原生種植物,如紅藜、樹豆、馬告,融合在地食材製作成吐司、餅乾,不但風味特殊,還能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新選擇 花蓮縣秀林鄉鄉政首席顧問蕭采君指出,紅藜、
健康2.0 ・ 1 天前
守護健康第一道防線 乳鐵蛋白7大常見問題一次看
乳鐵蛋白被譽為人體第一道對外防護網,是體內細胞自行產生的重要蛋白質,分布於全身黏膜組織中。這種蛋白質不僅能被動防禦病毒,更能主動發動免疫系統進行攻擊,但隨著年齡增長、環境污染及不良生活習慣影響,人體自行分泌乳鐵蛋白的能力會逐漸減弱,因此許多人開始關注如何適當補充。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黃琇琴所撰寫《疫起看見乳鐵蛋白的健康效應:權威揭密!守護一生的神奇蛋白質》一書中,剖析乳鐵蛋白的營養價值與常見疑問。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北市稽查大龍等3市場 豬肉攤皆自行停業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25日電)台中養豬場疑爆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台北市政府持續稽查市場。市場處今天表示,稽查大龍等3市場,因豬肉攤販無溫體豬肉可販售,皆先自行停業,預定禁宰禁運政策結束後才復業。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台南善化山海圳綠道 台灣欒樹紅、黃、綠交織浪漫秋景
台南市善化區嘉北里茄拔地區山海圳綠道,沿著嘉南大圳南幹線畔生長的台灣欒木陸續開花,黃花盛開、紅色果實還有綠葉襯托,形成綿延的繽紛花海,不論是站在山海圳綠道的台灣欒樹隧道下,還是從側邊欣賞紅、黃、綠色交織的花海與水中倒影,都是吸引民眾駐足的秋季浪漫美景。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南投市嘉和里舉辦遲來中秋聯歡晚會 里民歡聚共度溫馨時光
南投市嘉和里為凝聚社區情誼,二十四日晚間在嘉和里南基醫院對面停車場舉辦「遲來的中秋節聯歡晚會」,吸引約六百餘位里民踴躍參加,晚會六點開始至九時結束,現場熱鬧非凡,洋溢著歡笑與溫馨氣氛。嘉和里長吳孟育表示,雖然中秋節已過,但感念許多鄰里平日忙於工作,無法共聚一堂,與他競選承諾,每年舉辦中秋聯歡活動,今年因中秋節其他各項活動較多,而遲延至今舉辦這場「遲來中秋」活動,讓大家在秋意漸濃的夜晚,仍能共享團圓的喜悅,除了感謝里民支持外更感謝。晚會準備烤肉及豐盛炒麵、茶點供民眾享用,現場雖然燈光昏暗,但處處可見里民互動熱絡的情景。還安排有才藝表演及社區志工舞蹈、趣味摸彩等節目,市公所清潔隊也到場對廢玻璃容器分色分類回收及與貯宣導,讓大人小孩都盡興而歸。活動中,立委麥玉珍、立委游顥服務處 ...
台灣新生報 ・ 14 小時前
囂張! 占馬路當賽道 騎士競速見警逆向闖燈遭逮
桃園市 / 綜合報導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嚴打聚眾飆車、危險駕駛案!今年舉發的危險駕駛件數已破萬件,從今年四月至今,有騎士囂張佔據馬路當賽道競速,還有騎士見到警方攔查,竟故意逆向闖燈違規挑釁員警,但警方也不是省油的燈,不只告發,也將危險駕駛案送辦,更將此部分列為執法重點,落實「交通快速打擊」機制,不讓桃園成為,危險駕駛的集散地。無視路中間大大的禁行機車字樣,8台機車浩浩蕩蕩佔據整條路,把馬路當成賽道還拍影片PO網,但囂張沒多久警方隨即到場攔查,員警說:「未戴安全帽,跟有號牌沒有懸掛。」不只開出罰單,群聚危險駕駛也被送辦,不只這一件,員警說:「下來,下來。」警方追捕騎士還囂張,故意逆向闖紅燈,挑釁員警沿途危險駕駛,當場被開罰噴了4萬多元罰鍰,還被依照公共危險罪送辦,機車騎士說:「抱歉抱歉抱歉抱歉抱歉。」警方獲報有人群聚危險駕駛,還騎非法改造的噪音車,全數在涵洞被一舉攔下,還有一名男子見到員警,轉頭就要騎車逃跑,幾個蛇行後沒有平衡好,當場摔了下來直接被員警壓制在地。類似的案件層出不窮,桃園警方展開嚴密稽查,4月在蘆竹區南青路,查獲一群騎士用LINE號召改裝機車飆車,案件在八月起訴,8月9月查獲青少年無照騎乘噪音車夜遊,還有無照男子蛇行闖紅燈挑釁員警,10月中又查獲3名男子在路上競速,根統計光是今年舉發危險駕駛,案件數已經來到1萬1千多件。員警說:「危險駕車為妨礙他人交通權,且違反法律規定的一種危險駕駛行為,所以在法律責任上,除了違反交通規則的相關罰則外,亦可能有刑法上,妨害公眾往來通行,及強制等罪適用。」警方落實「快打機制」,嚴防危險駕駛及囂張飆車,不讓囂張騎士們,在桃園持續將馬路當賽場。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8 小時前英國打擊假藥 查獲破紀錄非法減重藥物
路透社報導,英國藥品監管機構24日表示,他們已扣押全球規模最大的未經核可減重藥物,取締了一家生產注射劑的工廠,這些注射劑標示含有製藥大廠禮來公司(Eli Lilly)的Mounjaro成分。 全球製藥業者與監管機關已對偽造和未受監管的減重藥激增示警,這些藥物在全球販售,並透過網路與地下管道非法銷售。 英國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局(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MHRA)表示,查獲了2千支標示含有替爾泊肽(tirzepatide)與retatrutide的注射筆(injection pens)。 替爾泊肽是禮來公司藥物Mounjaro和Zepbound的成分,而retatrutide則是同樣由禮來生產的一種實驗性減重藥物,目前仍在試驗階段。 禮來在給路透社的聲明中指出,這次的掃蕩行動是「對那些危及大眾性命的犯罪分子的直接打擊」。那些購買偽造或黑市藥品的民眾,根本無從得知藥品的實際成分。 禮來讚揚MHRA的行動,並表示期待當局未來加強執法力道。 MHRA表示,這家位於英格蘭中部的工廠,是英國首次查獲的這類工廠。 英國衛生
中央廣播電台 ・ 21 小時前
廢棄醫專拍片驚見「車上男屍」嚇到報警 60萬訂閱YTR曾涉闖寺廟遭判刑
網紅「未來男友Liann」本月17日前往高雄美濃區廢棄醫專拍片,卻意外撞見「車內男屍」嚇得報警,警方獲報到場,證實廖姓男子(47歲)已經身亡,後續通知家屬到場,並由橋頭地檢署完成相驗及解剖;事實上,該名網紅日前曾因擅闖寺廟遭報警提告,與其他3人被依《共同侵入建築物罪》,分別被處拘役20至30日不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醫:培養「心理韌性」 渡過「季節性焦慮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每年9月-10月為「心理健康月」有時候,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黃裕達表示,生活的不順、壓力和意外,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雖不一定將你打倒,卻會讓心漸漸濕透、感到疲憊,甚至迷失方向。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撐過去」,更要培養心理的「彈性」與「韌性」,幫助自己在風雨後重新站起來。 日常鍛鍊心理抗壓力 培養心理「彈性」與「韌性」 黃裕達主任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可以透過以下五個簡單方法,慢慢鍛鍊心理抗壓力: 接納自己,允許自己「不OK」 不必勉強自己一直堅強或假裝沒事,接受「我現在不太好」是照顧自己的第一步。 不要悶著,多找人聊聊 有時候一句「你還好嗎?」比你想像中還有力量,和家人朋友說說心情,或撥打心理諮詢專線,都不是丟臉的事。 災難訊息不過度追蹤 每天盯著壞消息,容易增加焦慮。建議設定固定時間看新聞,給自己留點喘息空間。 心靈放鬆,練習呼吸與冥想 每天花5分鐘做深呼吸、伸展或簡單冥想,讓心靈獲得休息。 學會求助,不代表你脆弱 如果睡不好、情緒低落持續很久,及早找心理師或醫師聊聊,是一種勇氣。 五大實用調適法 渡過「季節性焦慮症候群」 另外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國二少女得糖尿病!「3餐吃這些」營養師愣了 母淚喊:是我害了她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呈近年關注焦點,引發健康隱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曾有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凸顯家長忽視飲食管理的問題。她提醒,日常飲食中添加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並建議家長選擇低糖、天然的點心,幫助孩子遠離肥胖與慢性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老爺爺「每天喝菜湯」血糖竟狂飆 營養師見1成分驚:它不是蔬菜
萬聖節南瓜正夯!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南瓜其實是澱粉,不是蔬菜,一位老爺爺天天喝「菜湯」導致血糖飆高,所謂菜湯其實是整顆南瓜熬成。高敏敏指出,南瓜富含膳食纖維、β-胡蘿蔔素、維生素A、E、C等,可取代精緻澱粉食用,就是健康又應景的營養食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1 天前
【下班經濟學】「新抗發炎冠軍」比薑黃還猛!名醫曝早餐這樣吃年輕10歲!
早餐吃這些,抗發炎還超減脂!今天邀請到預防醫學洛桑加參醫師來告訴大家,八種超級食物不僅天然,更可以抗發炎、預防癌症,醫師天天都在吃!加碼教你「5招抗發炎養生術」,一起來看看。吃對食物預防癌症!名醫曝8類天然食物抗發炎!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全球每年有將近 4,000萬人死於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而根據世界頂級科學期刊《Cell細胞》的研究......
風傳媒 ・ 1 天前
狂嗑堅果杏仁小魚「她腸胃全失調」! 中醫師推「這些飲料」消脹氣、解便秘
小美趁休假大啖最愛的調味堅果、杏仁小魚,每天一大把一大把的抓來吃,幾天下來出現口乾舌燥、嘴破、便秘、脹氣等症狀,至傳統醫學科看診,經醫師問、望、聞診及把脈評估,診斷小美一下子食用大量燥熱油膩的食物,導致脾胃失調上火,以香砂六君子湯為主調劑治療,並衛教可適度按摩手腕第一條橫紋往手臂三指幅處的內關穴,消除脹氣不適感,在一周後回診,不適情況已大幅改善。 中醫治療腸胃不適 這樣調理效果佳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醫師吳宗益表示,中醫在腸胃不適方面一直有良好的療效,中醫師通常以疏肝健脾的逍遙散、柴胡疏肝湯幫助患者通達肝氣,補強胃部功能,或用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甘溫除熱增進腸胃消化功能,若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可用旋覆代赭石湯、半夏瀉心湯等來降逆和胃。 依下肚食物看解方 穴道按摩也有幫助 吳宗益說到,若吃了過多燥熱食物如油炸物、堅果,造成口破、口渴、胃脹氣,可適度喝茶葉或大麥茶緩解症狀;如果因吃了過量肉類造成便秘,可以泡具有疏理肝氣效果的牛蒡茶改善,也能降低血壓血糖;若因起居不慎,造成腸胃型感冒可選擇用薑、蔥煮水喝,並選擇按摩通條百病的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膝蓋往下約四指幅寬處)、內關穴(手腕
常春月刊 ・ 15 小時前
國二女罹糖尿病 母自責曝「三餐飲食」:害了她一輩子
糖尿病患者年齡層持續下降,一名14歲國二少女因長期攝取過量精緻糖,導致血糖飆高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此案例時表示,少女的母親在得知診斷結果後激動痛哭,自責害了女兒一輩子。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不只抗老!醫:適量補充「硒」助抗癌 降低腫瘤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硒(Se)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礦物質,主要以硒胺酸形式存在,並構成至少25種被稱為「硒蛋白」的生理活性蛋白。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這些蛋白參與多項重要反應,包括抗氧化防禦、甲狀腺荷爾蒙調節、免疫調節與生殖健康等。硒在體內的主要儲存部位為骨骼與肌肉,透過日常飲食攝取即可獲得。 抗氧化守護者 維持細胞健康與延緩老化 硒是穀胱甘肽過氧化酶等多種抗氧化酵素的核心成分,能協助中和自由基,保護細胞免於氧化損傷。李思賢醫師指出,這種作用不僅可維持皮膚彈性與減少發炎反應,亦與預防動脈硬化、保護肝膽功能密切相關。缺乏硒的族群可能出現免疫力下降、疲勞或代謝異常等問題。 甲狀腺隱形幫手 促進T4轉為活性T3 臨床上,硒最常被用於輔助處理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硒參與「碘甲狀腺氨酸去碘酶」的合成,該酶能將不具活性的T4甲狀腺轉化為具代謝活性的T3甲狀腺。李思賢醫師提到,如果體內硒不足,T4會堆積,導致甲狀腺功能遲緩。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狀況在一般的TSH與T4檢驗中不易被察覺,須同時檢測T4與T3才能明確評估。 男女皆有需求 維持生殖與荷爾蒙平衡 此外,李思賢醫師指出,硒與男性生殖功能
健康醫療網 ・ 15 小時前
一堆人常踩雷!保健品吃多反傷身 醫:這維生素過量恐腎結石
為了維持身體健康,大家會選擇補充保健食品,不過有些維生素的攝取要小心不要過量,醫師就提醒,有些水溶性維生素若攝取過量恐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腎結石等健康問題,提醒民眾要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怕近視吃葉黃素?醫曝「5類人快補充」 吃太多小心發黃
不少上班族盯著電腦螢幕一整天,下班又滑手機,總會來一顆「護眼」的葉黃素,希望可以替眼睛補充營養。但眼科醫師表示,葉黃素不能預防近視,而是可預防黃斑部病變,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天天補充,5大類的人可能比較需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全球10大健康食物曝光!「它」營養分數比蔬果高 台人最愛豬油也入列
哪些食物對人體有益?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針對超過一千種食材進行營養分析,結果顯示,得分最高的不是蔬果,而是杏仁以97分(滿分100分)榮登全球「最健康食物」榜首,而台灣人常用的豬油也入列!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