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榮院慶國際醫學研討會
▲退輔會嚴德發主委(右五)、衛福部林靜儀次長(左四)、臺中榮總傅雲慶院長(右四)及歷任院長們一同切蛋糕慶祝臺中榮總43週年。
臺中榮總10月25日至26日舉辦43週年院慶國際醫學研討會,今年研討會以「AI、精準、創新、國際」為主軸,共有28個場次、16個部科共同參與,並邀請美、加、日、韓、德、荷等11個國家的37位外賓參與,與國內專家針對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其中,AI人工智慧為各醫療領域的核心驅動力,包含9個科別、32個主題與AI相關,從泌尿科的影像分析與手術輔助,到精神科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治療;從急診的臨床決策、腫瘤CAR-T細胞療法與AI模型,到婦癌的診斷模型;乃至傳統醫學用AI發展中醫精準化、教學部導入AI革新醫學教育,完整展現智慧醫療時代的來臨,同時探討AI的倫理法律議題。合計有128位演講者、164位座長與會,規模盛大。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嚴德發主任委員致詞時表示,臺中榮總是全台唯一三度榮獲我國「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的公立醫學中心,並與麻省理工學院(MITCSAIL)、輝達(NVIDIA)、宏碁及鴻海等產學界夥伴合作,推動人工智慧臨床應用。榮獲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數位健康指標評比為全球智慧醫院第二名,連續4年入選《Newsweek》「全球智慧醫院」,最新晉升至全球第85名,穩居全國首位,讓世界看見臺灣醫療的創新能量,也讓科技真正成為照護人心的力量。他也期勉:「先進的設備只能使醫院變大,但只有我們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才可以使醫療變偉大。」
傅雲慶院長指出,感謝名譽院長陳適安奠定良好基礎,臺中榮總發展智慧醫療有成,AI不僅是輔助工具,更已成為醫療的重要夥伴。今年院內智慧護理團隊榮獲南丁格爾團體金獎,行政院卓榮泰院長更親自頒發「智慧護理名揚國際」匾額。再生醫療方面,臺中榮總設立細胞治療GTP實驗室,是全國8家合格執行健保CAR-T細胞治療的醫學中心之一,已為22名患者完成治療,給罕病與難症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其他人也在看

臺中榮總結合跨院專家 打造達文西手術深度培訓
外科醫師訓練越來越不容易!現代手術講求精準與微創,傷口更小、容錯率更低,主治醫師往往不敢讓學員實際上刀,年輕外科醫師缺乏練習機會。為強化臨床訓練、提升教學品質,臺中榮總自10/27起舉辦為期6天的「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培訓課程」,其中5天結合跨院專家、特別規劃國內少見的大體深度實作訓練,並首次開設夜間課程,讓臨床醫師兼顧工作與進修。臺中榮總達文西手術中心周佳滿執行長指出,過去醫學生多靠影片、書籍學習,缺乏實際操作經驗,面對真實手術時手足無措,甚至因此打退堂鼓。雖然虛擬實境可協助模擬訓練,但仍難取代真實操作的臨場感與手感,或將醫師送往國外培訓。學習環境壓力大、訓練時間長、成本高,再加上責任風險重,讓外科越來越難吸引新血。外科醫師還須面對精準醫療與微創手術趨勢,達文西手術重要性與日俱增。透過大體訓練,醫師能在安全、真實的環境中練習,熟悉器官構造與手術步驟,不但強化臨床判斷,也確保手術品質與技術傳承。臺中榮總此次實作課程幫助外科醫師快速銜接臨床需求,讓學習更有效率。本次課程在臺中榮總傅雲慶院長與陳適安名譽院長支持下舉辦,內容包括基礎動物實驗、模擬器教學與多專科大體實作。師資包括臺中榮總外科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坣娜胰臟癌病逝!醫揭5大症狀示警 50歲以上為高風險群
根據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說法,胰臟癌早期可能出現的5大症狀包括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及黃疸引起的皮膚搔癢。林醫師提醒,一旦同時出現這些症狀,應特別提高警覺。林相宏指出,胰臟與背部脊椎鄰近,當出現背痛時也可能是胰臟異常的徵兆。他引述日本學者Ya...
CTWANT ・ 19 小時前
日本人胰臟癌發生率高!醫揭「1飲食習慣」釀禍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胰臟癌再度受到關注。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胰臟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7名,而以鄰近的日本來看,其飲食雖常被認為養生,不過數據顯示,日本胰臟癌發生率也很高,主要與飲食有關,其「甜食」大多特別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愛滋病疫情拉警報!感染者高發省份出爐:第6名新疆就已破10萬人
根據中國國家疾管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愛滋病毒感染者高發省份人數排名」再次引發社會關注。2024年,全國愛滋病(HIV/AIDS)感染者中,四川省以約17.47萬例居首,成為中國感染人數最多的地區;其次為廣西(12.32萬)與重慶(11.6萬)。整體來看,西南地區依舊是疫情最為集中的熱區。(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中國10歲男童術後「消化系統被無故切除」 母崩潰求真相:靠注射營養液維生
山東菏澤一名12歲男童小燁(化名)原本健康活潑,卻因10歲時一場意外和一次手術,從此改變了一生。2023年10月26日,小燁在校園和同學玩耍時撞傷肚子,經醫院檢查竟被診斷出腹腔腫瘤,後續又於手術過程中切除胰腺、十二指腸、大部分胃與小腸。孩子母親崩貴表示,如今孩子無法正常進食,只能依靠靜脈注射營養液維生。
太報 ・ 9 小時前
癌症年奪5.3萬命!醫揭「癌前9警訊」:老是睡不飽慘了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一年就奪走5.3萬條人命。醫師黃軒表示,事實上,在人未確診罹癌之前,就會出現9大現象,例如長期疲倦、咳嗽2週不癒、長期胃灼熱、腹脹不退(尤其女性)、夜間腹痛等9大現象,因此,每次莫名疲倦、咳嗽治不好、持續胃灼熱,都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的訊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比手抖更早出現!研究曝「1動作」變慢 8.8年後得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疾病,一般會聯想到手抖的症狀,但醫師黃軒表示,德國最新研究發現,轉身這一動作若變慢,竟能提前8.8年預測預測巴金森氏症,可在轉患者明顯手抖前,就反映出神經系統異常,若能早期發現,有助於延緩疾病惡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同樣有潔癖「強迫症、強迫人格大不同」 醫師舉例一比就懂
許多人追求環境整潔,但當清潔成為焦慮來源並影響日常生活時,可能已超出單純潔癖的範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主任楊逸鴻指出,所謂的「潔癖」有時實際上是強迫症或強迫人格的表現,這兩種狀況雖名稱相似,但在心理狀態與治療方向上有顯著差異。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上任2個月」石崇良大刀闊斧改革 醫界驚: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衛福部長石崇良自上任至今近二個月,短短一個多月內推出多項醫療改革措施,包括假日急症中心(UCC)、到落實分級醫療,提高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的就醫費用,被醫界喻為少見的「行動派部長」。台灣基進秘書長及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29日也發文表示,這些一口氣提出的議題讓人感到驚訝,並呼籲醫療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57歲還能這麼瘦!徐曉晰靠9種「吃不胖食物」天天開吃身材照樣超好!
【吃不胖也能吃飽的9種食物】她平常不刻意節食,而是選擇對身體有益、又不容易胖的天然食材。像是花椰菜,一碗不到30大卡,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能幫助代謝、促進腸胃蠕動。洋蔥則含有抗氧化物槲皮素,能降膽固醇、穩定血糖。豆腐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飽足感強又低熱量;...
styletc ・ 1 天前
飲食清淡、不喝酒罹大腸癌!醫點日常3習慣惹禍:大家常忽略
癌症長年來是國人10大死因榜首,其中大腸癌因為早期沒有明顯徵狀,更容易讓人忽略。有報導就指出,雖然大眾大部分認為大腸癌的原因是飲食,但是有三個日常習慣恐也是養成大腸癌的警鐘,分別是久坐、早餐缺乏膳食纖維、經常憋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坣娜胰臟癌逝⋯「9成患者1年內死亡」腹痛要注意 醫示警7大高風險族群
歌手坣娜(本名蔡宜樺)於16日因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坣娜約在2、3年前確診胰臟癌,病情惡化迅速。事實上,胰臟癌有「癌王」之稱,醫師提醒,高達85%的胰臟癌在初次診斷時就已無法開刀,而9成的患者會在一年之內會死亡。早期大部分都沒有症狀,腫瘤一般大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腹痛,甚至背痛,有7大族群是高風險,要特別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週日看急診改到這13處「省600元」 健保署公布地點!台大、長庚扮後援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解決大醫院的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仿照日本開設「假日輕急症中心(UCC)」專看輕症病人,費用比直衝大醫院要便宜600元,預計11月2日正式在六都試行上路,健保署今(29)日公布13個UCC地點,且會由台大、長庚、成大等大醫院配合做為後援醫院。 健保署今正式公布「全民健康保險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薑不只暖身!研究:薑是「內臟脂肪剋星」讓胰島素更靈敏 告別三高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在門診中,經常被問到喝薑茶是否真的對健康有幫助。過去他只能笑著回答:「溫溫的、舒服就好啦~」,但現在很肯定地說:「對身體代謝真的有幫助,而且有研究數據支持
健康2.0 ・ 16 小時前
冬粉熱量低?「料理方式錯誤」恐增高血壓風險
秋冬季節天氣轉涼,冬粉成為麻油雞或薑母鴨等暖胃料理的常見配料,許多人因其熱量比白飯低而選擇食用。然而,營養師老辜指出,冬粉雖給人「低熱量」的印象,但若以炒、涼拌、麻辣等方式烹調,往往會攝取過量的鈉,增加高血壓風險。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明年沒轉診跑大醫院恐收1200元 網紅讚德政嘆「健保快被玩壞了」
根據規劃,此項制度將強化醫療分級落實,避免輕症患者直接湧入醫學中心就診,導致醫療資源排擠重症病患。衛福部表示,該措施並非針對急診或重症患者,而是針對一般門診未經轉診者進行費用調整。對此,百萬網紅Cheap在社群平台分享個人實際轉診經驗,指出制度雖具人性設計,但...
CTWANT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