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力行院 The Buddhist Viriya College 2015 年度 招生章
院
分分秒秒醒自己的真心
清清楚楚知自己的言行
了了分明照心的情
敞心胸露本具的心光
消融妄念穿透幻化的表相
院址:974(台)花水村南坑 55 百丈山力行寺
Viriya Chan Monastery 55, NanKeng, ShuiLien Village, ShouFeng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Taiwan 974, R. O. C.
: +886-3-860-1177 真: +886-3-860-1239
Email:viriyachan@gmail.com

一、成立宗旨 回佛陀及代宗祖的教及修行方法,真修,培解道及 菩道的行者。
二、修特色 秉持「宗通通,如日空」的精神,在解上,融通各宗,以 致用,多,力行所,生活合,代文化之展。 力行,立台看悟法及各法研修基地,海外及中 大的修中心行交流合作。 提振古德力行精神,溯源唐宋看悟法,旁涉南正念法 及如的修精,代,以契理契原而密集教短 期程,提倡期精修,方便十方者前。 每期前後皆起一至三期七,每年 12 月 1 日起至新年前, 打七至九期精七。年後,初四再起一期七(看悟法 ,49-70 天)。平日重打坐,由主法和尚行期性、常性、系 性的教直指的悟法。
三、成就目 (一)在日常生活中「行常」 (二)在起心念中「法我」 (三)在一息尚存中成就「涅寂」 (四)在法界流中了悟「起性空」
四、力行方法 (一)解行重,定慧等,小接心,解行者疑,看清障因。 如:1.程安排比重理三分之二、修三分之一。 2.每以修行做生相的契。 3.年底密集的精七,做接心考功的路。 (二)佛陀代修行的境,身佛陀悟的道路。 如:1.沙行、海吼、岩上跏趺、波悟空…… 2.山中行、水音、林下定心、望色…… 3.夜宿墓恐、睹明星如如…… 4.行深山破明、眺月心本性…… (三)期中修看、研典理,寒暑假弘法。
五、程: 兼理,力行祖解道之精神,思修三增上,融各宗、 解行相,於法上以致用,具弘法之力行精神、利有情。 配合生性向,注重生相契,定每年程, 修情整,部分程取密集教,方便外地前之短期。
可程列如下:
(一)修系(修 128 分,每位於行群至少修 40 分, 解群、解行相群至少各修 25 分) 1.行群:(、南、藏宗法) 看、佛行、心法、念、 四念住、五停心、六妙、小止、摩止、 大乘止心地法、南正念法、默照、 大定休息法、大法、空明法、念法、 九接()佛、行、山水、作、 、百丈清、堂、法、 精七。 2.解群: 1): 佛法概、大藏、阿含、 心、金、六祖、、楞、 摩、大乘本生心地,其它佛教。 2)宗典籍宗史: 信心、高峰要、家、宗疑集、 博山和尚警、策、宗典籍、 中宗史。 3)修思想方法: 佛教定、航向空性之河、大定休息、 阿耶迷悟及其解、八偈及其解、 行深度苦智、疾。 4)佛行: 菩提心文、戒律、梵。 6)般若中思想: 般若、般若思想、大智度、中、 中思想概、中典籍。 7)唯思想: 解深密、瑜珈地、八矩、 百法明、唯三十、成唯、 唯概。 8)如藏: 如藏思想概、如藏思想之形成展、楞伽、 大乘起信、如藏典籍。 9)思想: (普行品、行品…等)、 祖著作(源集都序…等)、 首五教、思想史。 10)法思想: 法思想、妙法,摩止、六妙、 小止、止大意、天台四教、教宗、 天台典籍。 11)佛教史: 印度佛教史、印度原始佛教修行方法、 中佛教史、八宗要、四大部派宗。 12)研究方法: 佛教文作方法、佛法研究方法、 佛教史料(工具)、文作、文研。 3.解行相(法用)群: 佛教生死、各宗教生死、弘法、境、 、唱持佛教音法、 商、教育心理、情行障育、 身心整合取向的生命教育、生涯展。
(二)宗研究所: 士班修 36 分,每位於行群至少修 12 分,解、 解行相群各至少修 8 分;博士班修 24 分,每位於 行群至少修 8 分,解、解行相群各至少修 6 分。 1.行群: 以「看(看公案) (公案)」修 2.解群: 1)以解: 心研究、金研究、六祖研究、 摩研究、楞研究、研究…等。 2)宗: 宗及研、 永嘉道歌、同契、檗心法要、 、祖堂集、宗、宗、 碧、大慧宗杲、高峰原妙、 容、指月、法心、宗、 典研及、借指月–看、 看法要、看作工夫、心得及文研。 3)般若中思想: 般若研究、大智度研究、中、百、十二、 中思想、中典籍研究。 4)唯思想: 解深密、瑜珈地、 唯二十唯三十研究、成唯、 唯典籍研究。 5)如藏: 如藏思想研究、如藏思想之形成展、 大般涅研究、楞伽研究、研究、 大乘起信研究、如藏典籍研究。 6)思想: 、祖著作研究、 判教思想研究、思想史研究。 7)法思想: 法思想研究、妙法研究、法玄、 法文句、摩止、波蜜次第法、 天台判教思想研究、天台典籍研究。 3.解行相(法用)群: 看心理治、 看生死、 看自在生活、 佛教生死、各宗教生死、 弘法、境、 、唱持佛教音法、 商、教育心理、 情行障育、 身心整合取向的生命教育、 生涯展。
六、招生日期相事: (一)全修生:一年有期。每年上期於前年 11 月招生,2 月中 旬。下期 6 月招生,8 月初。 (二)旁生:核通可入,分不。授老定收受旁 生之人。 迎海外中大有志宗心要、力行宗祖法、解行相 、深入藏者,前名修。
七、修期限:
(一)修系:四年修一百二十八分,修期必全程冬制 七期以上看悟法及南正念法之精七。
(二)宗研究所士班:三至五年修三十六分,通文,修 期必全程冬制七期以上之精七。
(三)宗研究所博士班:三至七年修二十四分,通文,修 期必全程冬制七期以上之精七。
(四)欲同修佛教解道研修所修()士班者,於每年上期 前完成,分可互相追溯,唯符合各所修定暨 格方授予位。
八、名格及甄容:
(籍、性不拘,男性需役)
(一)全修生:
1. 修系: 1) 年:不限,在家需婚姻束或取得家人同意,立志 佛修行者。 2) :高中()以上。
2. 宗研究所: 1) 年:不限,在家需婚姻束或取得家人同意,立志 佛修行者。 2) : a. 士班:大()以上具佛基,或佛院大 部。 b. 博士班:一般大立之研究所,取得教育部可 之士以上位者,或各佛院研究(修)所以上。 c. 佛基不足者,程度修修系或宗研究所解 程。
3. 甄容:自一篇、口。
(二)旁生:年、不限,向院教名填基本料,通 核即可入。 九、待遇:全免,供膳宿,日用品自。
十、容: 佛教力行院、佛教解道研修所 教授容
1本院/所 慧明法 僧 中佛教研究院研究部 中文化大研究所 百丈山力行寺退居方丈 宗第 42 代 曹洞宗第 48 代人 天台宗第 46 代人 前中民佛教青年 副 曾任多所佛院院 任海外多所道 泰佛教大 IBC 研究所 如藏 中瑜伽行 解深密 辨法法性
2山 和尚 暨 本院/所 人 慧 僧 百丈山力行寺山和尚 宗第 42 代 曹洞宗第 48 代人 前立中大生物副教授 前台北大理客座教授 前立台大特殊教育系兼任副教授 佛教力行院院院 佛教解道研修所所所 看、佛教定 、宗及研 、典研 及、借指月– 看、看法 要、看作工夫等
3方丈兼 所 演中法 僧 宗第 43 代法嗣 百丈山力行寺方丈 佛教解道研修所 宗研及
4住持 如岸法 僧 宗第 43 代法嗣 百丈山力行寺住持 佛教解道研修所 宗研及
5院 如目法 僧 宗第 43 代法嗣 佛教解道研修所 宗研及
6副院 兼 修 系主任 振煌 男 著名佛教翻家(西藏生死者) 任中理事、中佛教居士副理事、 中筏社社兼行人 立政治大新研究所士 立台大外文系士 佛概 佛教生死 唯 佛英文
7 副院 熙 男 曾任立彰化大商系教授、系主任 立台大教育研究所士 商 教育心理 研
8及 教 副院 宗 男 北大中文系教授暨 西哲研究中心主任 中典唱持人文 理事 立台大哲博士 天台止、如藏思想 宗思想史、宗典籍 唱持音陀尼相 德慕尼黑大哲博士 佛教
9 如法 僧 佛教力行院老 佛教解道研修所僧 佛行、
10教授 法比丘 僧 香港大佛研究中心客座助理教授 苑弘法精舍心、佛 香港大佛博士 清道的理
11教授 慧法 僧 佛光山林院 佛教梵 行法 僧 立台大工教育士 曾任光佛院等多所佛院所 印度佛教史 唯 研
12慧法 僧 澎湖潮音寺、台中法山三居、西(比)陀寺 。曾任桃佛教社住持、百丈山力行寺首座和尚、佛 光山本山住持公室主任、佛光山北海道住持 中佛教研究院研究部 那先比丘 法行政 弘法
13心航法 尼 曾任福佛院副院、教授 曾任佛教力行院副院兼 任台北、花心堂住持 花苑人暨山住持 唯概 八矩 解深密 大乘
14王明雯 女 立台大特殊教育系 副教授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2002 年度 者 美傅布特基金 2009 年度 者 立台大教育心理研究所博士 情行障育、 身心整合取向的生命教 育、生涯展
15林安梧 男 慈大宗教人文研究所 教授兼所 立大中文系 兼任教授 立台大哲博士 佛道儒三教差融合
16林建德 男 慈大宗教人文研究所 副教授 立大哲博士 中、佛教解 道(《阿含》 )、大乘佛典(佛 教菩道)、中印佛 教思想史、佛教心理 、佛法概等
17桑靖宇 男 中武大哲院宗教系博士生 佛教哲、佛教概 宗精神分析
18唐 男 美哥比大文理研究院言文化博士 辨看佛 立大中文系 、士 宗(敦煌 、、神和尚 )
19 男 立政治大公共行政系助理教授 前教育部主任 德慕尼黑大法博士 立台大法律系士、士 修社
20源盛 男 任仁大法律系任教授、立政治大法律系兼任 教授、中央研究院史言研究所兼任研究。曾任立政 治大法律系任特聘教授、日本京大洋文化研究 所外人研究、日本京都大法部招聘外人者 台大法博士、日本京都大法部研究 欣 宗教、法律、人秩序
21玉 男 佛光大生命宗教系/所 名教授 前佛光大生命宗教系/所 所兼教授 美夏威夷大政治博士 佛教心理 研
22彭文平 男 立大物理系暨用物理研究所副教授 立台大物理博士 研
23同僚 男 立政治大教育系任副教授 立政治大深良教、服章 立政治大教育系、士 美威斯康辛大教育行政系、博士 性研究方法
24魏琴 女 教育部小英教、全民英 慧炬佛教授初佛英文 立台北教育大 英教士 立台大外文系士 佛英文
25程 男 任北京大中文系教授 於大各 曾任台淡江大文院院、 南大、佛光大校校、森堡大校 曾中山文、中文、出研究等 立大文研究所博士 研
26孔拉 男 印度立那陀佛教大助理教授 外所佛院教授 印度立梵文大佛博士 立大哲士 印度原始佛教修行方法
27明亮 男 任立成功大院床及物科技研究所教授 台安照及和常理事 花基金常董事、台安照理事 曾任立成功大院附院副院 花慈院院 立台大系、美加州大洛杉分校理 科、美南卡大神科修 坐於神系之影 理及人文 安及相法律 床神 床理及理 佛洛伊德容格及威伯介
28詹文魁 男 立、著名佛像雕刻家,知名作品有:花祥 德寺 36 尺地藏菩金身塑像、中台寺 22 尊佛像、四川省 峨嵋山金 48 公尺高十方普菩、西省西安法寺高 23 米“法化三身佛”像、印度 12 米高塑佛像“行中 的佛”、十方林“大提佛母”像、五台山“天冠 勒”像 造佛造心
(教授部份,出家依僧、尼及戒,在家依姓氏排列。 依程需要增聘。)
自行:
1.由道一(中山高)至汐止系交流道走道五(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由澳交流道下往台9(花公路)方向行,到花吉安後台11(花海岸公路)寮、水村、再由水加油站後的道路上山。
2.由道三(二高)至南港系交流道走道五(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由澳交流道下往台9(花公路)方向行,到花吉安後台11(花海岸公路)寮、水村、再由水加油站後的道路上山。
搭乘火到花:
客:火站前搭乘花客公海岸,寮、水村在力行寺站牌下(水加油站)行或事先搭接泊上山。
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