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民生之必需,三月就冒出缺水警,令人愕,因在以往的印象中,大多是接近夏季或是夏季中才有限水的,由於早,甚至祭出人造雨一策,可惜失了,但在天後始下雨。
原本下著半大不小、小都不行的雨,在清明前後突猛,甚至原本快乾涸的日月潭,一下蓄水至八成量,算是祈雨成功吧!不雨下入水、田地是好事,但下在路上就用路人痛了。
本物有一好、好,要方兼是挺的,雨季一向容易生面情,而以雨名的清明古至今是蒙上一,如杜牧的〈清明〉,其他不是清明、但也是描雨天的人事情,如孟浩然的〈春〉、李商的〈夜雨寄北〉等仍不免有些悲。
仔一想,是描生活,但天喜地的下雨日似乎很少,如果要景(前下雨台居民算是好事吧),也以「喜雨」主,因此,挑出「喜雨十九首」表情景。
一、直言述景
1.〈雨〉 白居易
夜三日雨,。
2.〈雨〉之一 唐太宗
罩岫,雨泛河。
3.〈雨〉之二 唐太宗
和吹野,梅雨芳田。
4.〈同晃喜雨〉 唐玄宗
繁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5.〈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春乃生。
6.〈奉酬美先中苦雨一百〉蒙
今值霖雨,夜歇。
7.〈江雨望花〉 崔
雨江春水,好留客野梅香。
8.〈川〉 王
雨中草色堪染,水上桃花欲然。
9.〈渭城曲〉 王
渭城朝雨,客舍青青柳色新。
10. 〈田行〉禹
一雨後,苕如。
二、生活事
1./span>〈咸值雨〉 庭筠
咸上雨如,空蒙隔船。
2.〈山中〉 司空
昨夜前溪雷雨,晚晴步峰吟。
3.〈丁巳重〉 司空
客舍喜逢日雨,家山似隔河砧。
4.〈雨川作〉 王
雨空林火,蒸藜炊黍。
5.〈嘲史寰〉 王
清雨梅花,先碧玉家。
三、含情喻意
1.〈即事九首〉 司空
十年深地,一雨太平心。
2.〈竹枝〉禹
日出西雨,道是晴有晴。
3.〈味道〉杜言
雨霈私,行睿旨宣。
4.〈感花〉崔
一昏雨,又到繁。
而在「喜雨」之前,先想想我愁的元是什──其正是我自己!境造就了我,我也造就了今的形,於是先「祈雨前思」,想清楚後,才能真正感到「雨」的喜。
〈祈雨前思〉詹雯婷
漫草染青,薄不蔽光,人求降雨,忘害天。
因果能避,循私。以仁待物,天感予恩彰。
〈雨〉詹雯婷
清雨山河遍野,脆群英。喜迎春水得,夏至望天更雨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