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之道:芭蕉之羽北行 作者: 松尾芭蕉 日本德川代的俳大,有日本「俳」之。是日本德川代的「元文化」的旗手之一。俳是一最具日本特色、重要的文型。 芭蕉在日本俳史上,承日本和歌中文的古典,提出枯淡、寂、妙等美概念,融人生即旅、行常的存在哲。所蕉蕉,影深,不在日本久不衰,至今依然,而且波及世界各地,仍在大中。芭蕉(Basho)的名字乎成了俳句的同。在有所英俳、俳之作,追本溯源,也芭蕉的典不。 者介 因 名作家、家、史丹福大退休教授 注者介 清茂 台嘉牛斗山人。1933年生。台大中文士、士、普林斯大博士。先後任教於台大,美加州大、麻州大,大等校。2003年退休。立大教授。寄意於中日文(或和比文)日本文文,著有《中文在日本》,有《宋概》等。另有中日英文相文多篇。 容介: 《之道:芭蕉之羽北行》是一致公的世界文典巨作。《源氏物》同享盛名。有十多不同言的本。魅力永垂不朽。它的美,它的毓秀。
使得《之道:芭蕉之羽北行》必由佳三大名家: 第一位:松尾芭蕉(日本俳大、世界名俳句大家,享有「俳」之。是「元文化」的旗手。在日文史上地位,可媲美中的「」杜甫)
第二位:清茂(美麻州大、立大教授、日本文研究家) 第三位:因(知名作家、家、史丹福大退休教授) 日本三大景之一「松」,景色依地季幻化而令人; 岸林木扶疏山色奇美的日本三大急流之一「最上川」 以及有殿宇群的日光照、四周古木天的□神社、法像的瑞寺、矗立於幽山林中的立石寺等景,除了本身所具的自然人文值之外,更因出於《之道》旅程中而名大噪。 松尾芭蕉借助中古典文哲思想,俳句的和性歌的高雅兼容蓄,使得俳句成、和歌相媲美的雅俗共文。俳句中而加入季相的字及作者心境,的文正好能之道旅程中的滴滴完整地呈出。 《之道》於「俳行文」,是日本俳大松尾芭蕉(1644-1694)的代表作,日本俳文的瑰。它不日本人自豪的日本文特色,也具有放四海皆的普世值。目前已有十多不同言的本。文配合精古雅之俳句格用易之文言,注佐以朗朗上口之中日名家句,使者更能原文字行之精妙,文神於松尾芭蕉段典旅途中。 《之道》不日本文史上之典行文,此一旅程亦因俳句好者追芭蕉步而成光旅之考路。 之道:芭蕉之羽北行 目: 晚晴推介清茂日本古典文名著《之道》因 英英白露彼菅茅──者序清茂 凡例 之道 1、漂泊之思 2、程 3、草加 4、室八 5、佛五左 6、日光山 7、那野 8、黑羽 9、寺 10、生石、行柳 11、白河 12、川 13、安山、信夫里 14、里 15、笠 16、武隈松 17、城野 18、碑 19、末松山、□浦 20、□明神 21、松 22、瑞寺 23、石卷 24、平泉 25、尿前 26、尾花 27、立石寺 28、最上川 29、出羽三山 30、、酒田 31、象 32、越後路 33、市振 34、那古 35、金 36、小松 37、那谷寺 38、山中泉 39、全昌寺 40、汐越松、天寺、永平寺 41、福井 42、敦 43、 44、大垣 45、素跋 芭蕉年表 主要考文 序:晚晴 推介清茂日本古典文名著《之道》 今夏,老友清茂教授自台信,近期已完成松尾芭蕉先生17世所著日本古典文名著《之道》一之,刻交出版公司出版,我其本配插。此等工作理由朋友充任,然兄,既已降旨,不敢有。 於事,自幼受故文物期薰染,及,因三弟(吉吉)事,其介解,西方的流源略有所悉;再加上我人中近代水墨漫大家子先生的偏,指,有意意竟也抓起毛,以童子舞耍大刀的勇大起了。台文出版社年我出了一《因》(後三民局再版行),算是偶留指爪。而今人在古稀之年,因得兄名具一,留後世,正乃向素所。於是便欣喜厚遵旨命了。 清茂是我台大中文系同兄。上世1960年代,他在柏克加州大教的候,我自澳(洲)美,任教於金山海南部的史丹福大。尚未婚,人地生疏,客中寂寞忍,便乎每周末不自至,去柏城一批台大而刻在加大攻的朋友,然也就常去府了。未料清茂兄秋大嫂非但全然不以意,竟我,索性了我不速之客一把家匙,著我出自由。每次在府歇,最感舒爽也最令人安逸著迷的光,在晚之後,一清茶,秋大嫂打唱,播放日本名歌星青江美奈及五木的如怨如慕、如泣如、稍嫌沙的歌曲;而清茂兄於斯燃上一根香菸,始徐徐述日本文史及史上知名人物的古今掌故及事。冬夜寒雨扣窗,秋大嫂更煮酒供清助。在,酒意漫升,歌耳的氛下,似乎都可心潮,太平洋上波拍叩的音了。坡在〈前赤壁〉中有「白露江,水光接天。一之所如,凌之茫然。浩浩乎如御而不知其所止,乎如世立,羽化而登仙」之句,我的感受正如此。家忘,寂寞全消。 都是四十年前年期的往事了。 1970年代上半期,我完婚。在加大攻的那一批友好,於成後星散各奔西,清茂兄也往岸教。那他每自麻州返台,去都道金山,且多在酒蟹居小事桓日。晚後,入夜人,下清茶一一似年,兄已戒菸,然清雅依,亦依。所不同於年柏城之者,是他已白,且流光然落。月悠悠,看益清、雍泰、安和了。 1996年,花甲之期的兄自麻州大提前退休,接聘花大,妻返台定居。七年後,他正式告老,杏而桃。生清淡雅和的他,此意定神,和枯淡而安寂寞,在家生,晚境越予人清而茂之感。沉浸於室私藏中、日文中,俳雅,怡然自得。推日累,於完成了《之道》一的。 松尾芭蕉氏此,羽北路行。俳文精古雅。此之一般中,若非有深厚的日文基、浸的中,以及人的清品茂才及淡雅有的生活格,恐怕是於掌控得恰如其分的。《之道》一,早有民等人本,但皆不及兄今之完。清茂兄之本,最可者是他掰揉碎,再重新合之大手,有十分的功力臻成。他的本,我要引推介如下: ◎注、、及著考文,多九以上。 ◎主要考文,凡作者松尾芭蕉本人之作品以及相之研究,多十三。 ◎清茂本中注部分所引用之和歌、、故之,浩繁。但者均在相注解中一一明示出。 ◎兄本所具文本,以尾形仂氏之《之道》一本。尾形仂氏之本,於口、、及解方面,最。 ◎中附有芭蕉先生年表及其之道旅程全。 有前述如此完件充任者,兄自是前古人,所多了。喜好日本文的人士,在是他的大福善。而者掌握文字的功力段,的清、雅、淡、和,我相信者於後必言我之所言非子。 兄清茂的文,的不,就他在大就期(1952-1959)所日本一的女小家原田康子的成名作《歌》(1958)看,我就有足的印象。他的,清而茂,正他的名字作了最切真的明。我那也在台大就,於《歌》在台第一大《合》副刊期,乎雨阻每晚在大室中自,都抽空下,在室站著跟人看。中毒之深,可以是「止渴」了。 原田康子所代表的上世50年代日本代文介於文普文之的所「中文」,力清新,文美精,而清茂兄的恰如其分的出了等神。兄留外的半世後重返家,月、感受加在他老年的身上,回到古典文的,完全把他人精神域的探自新回溯到,使其有常新而典雅的「中」趣味,是我要特也要向者明推的。 清茂、秋兄嫂是我的年友。他情深而意,相相投而不。如今大於桃,我似乎在隔海之此岸,都可以清楚人手、默然、肩徜徉在「英英白,露彼菅茅」的晚晴秋野。不,那直就是漫步在之道上的一人仙。 (寄自加州山景城酒蟹居)因 者序:英英白露彼菅茅 松尾芭蕉(1644-1694)是世界名的俳句大家,享有「俳」之。他在日本文史上地位之崇高,可比中的「」杜甫。他的「俳行文」《之道》,是日本文中所「俳文」的瑰。目前已有英、法等多外文本,中也出了三版本。台有零星的相研究或介,但好像有完整的翻。倒是多年媒的加上旅者的推,日本北「之道」之旅似乎已成的外光目之一。 得1972年10月,我美到日本加日本主的「日本文化研究」,自台的老同林文月教授不期而遇。逢故友,天道地之,到日本古典文的介。我建她翻《源氏物》,她:「那你翻《平家物》吧。」於是人「一言定」。文月是言出必行的人,果不其然,她不但了篇巨著《源氏物》,而且台大中文系退之後居美加州,是意未,出了《枕草子》、《和泉式部日》、《伊物》等古典名著。而我的《平家物》呢?了近四十年後的今天,仍然影。原因他,生性疏,不可救故也。好在我所知,中在1980年代「放」之後,至少已有本世,所以年得非不可的激情,也就有藉口淡然之了。 1996年夏,我自美麻州大提前退休返台,聘大中文系,直至2003年二度退休止,在花足足度了七年。我出身嘉民雄牛斗山,年私下偶吟「家子弟也能文」,不知是自嘲是自。位於花谷北端的志村,山水,蜿蜒起伏,故嘉南平原的一望恰成照。在服期,尤其前三年,校初,每到秋季,只「英英白,露彼菅茅」。著茅白穗,迎曳,竟自想起《之道》的一些景物句文,不免了些思古之幽情。乃正在京大留的廖肇亨找本相的刊,想到他寄了二十多。包括今通行的注、江代的古古、明治大正以的文、不同出版社的芭蕉文集、句集、集、事典或典,有本家的行著作。忽然面多,一不知如何是好。之後,反正有空就看看一本,翻翻那一,得《平家》之既然失信了,何妨翻另一名著,就是本短小精的《之道》,也可以稍解久集心中的愧疚之情。 然而我未立刻手,心想等退休之後再吧。等到退休了,因健康又有了推的藉口。直到前年(2008)年初,有一天突然心血潮,才真地著坐下,始手打起。了年多,其然作停,算完成了《之道》的注的稿子,了了一之既久的心,也留下了一段甘之如的。 在此,我要特感我的同林文月。她於我未能信守翻《平家》之疑是失望的,但她知道我在翻《之道》,仍然那高地表示切鼓。她看到部分稿之後,跟我俳文、俳句或和歌的式及其律,提供了不少的意建。我也要感已任中央研究院中文哲研究所的廖肇亨博士,十年前他就在日本我集考文。感台大日本文系的朱秋而教授,多年她常送我新刊的相日文籍,有替我印得的日文料。感其他位老朋友,包括家科委人文的魏念怡小姐。如果有他一再的鼓催促,恐怕激不了我翻此的趣。有怡菁小姐,感她我「文盲」解了不少操作上的「疑症」。 於本的插,首先必感老朋友因兄。他然已自史坦福大退,但退而不休,一直忙著他「、、、文」的作整理。他在百忙中,不但慨允出,作了一系列的插,本了名。同也要感任大日本文系的太田登教授,由於他的建助,利地取得了天理大《六十周年念展》目所三片(森川六《之道行之》、曾良本《之道》曾良自《之道曾良行日》)的「揭可」。他位及而心的忙,使本增光不少。 最後,我更要感我的手秋。年多,她常看我一大早就坐在前呆。她然知道我在西,不知道我在什。她不叩,我不。直到前年十月底吧,她「日本北之旅」,我看著她在仙台郊外所拍「的道」的照片,才主告她其我是在翻芭蕉的《之道》。近半世,相伴口四方,由台而日本而美西而美,而後落根。在漫漫其修而常的人生旅程中,她早已我的金口弊舌怪不怪,以常了。她知道我已大致完成了此的注,然不,但我知道她一定和我一也感到如重。年多如果有她近乎沉默的注包涵,我想我是法完全下心追古人芭蕉,沉浸於俳雅之中,咀嚼其枯淡寂之趣的。 我之所以翻此,起先粹出於何妨一的好奇心,未考到公於世的可能性,因此才敢用文言。不合宜,莫此甚。但科魏小姐把件事告了出版公司的美玉小姐,而的人瑞先生、行人兼林爵先生,看到了本的初稿之後都表示有意加以出版。在此我要向的雨新知表示由衷的忱。 在,《之道》即世。我本自己都不心,故不敢奢望合他人之意。何才疏,和歌俳又非所,弄斧班肯定笑大方。但有者不吝批指教。知我罪我,意心接受。 2010年次庚寅春分序於桃曰可居 清茂 之道:日月百代之客,行年亦旅人 《在天寺》 在扇上 今把它撕成半 只 《崇奉音的那谷寺》 比石山岩石 更白更白的那谷 吹佛的秋 《山中泉》 山中不需要 集菊花香 芳香的泉 《人一人旅行》 今我用珠 擦掉在笠帽上 人行的字 《在路上》 的太 心地照耀著,但 秋在 摘:二十一、松 夫古老相,松景,扶桑第一,不於洞庭、西湖也。自南海入,三里,如浙江潮。大小,立者直指天外,俯伏者匍匐波上。或二重,或三堆砌;左右,或或;有者,有抱者,如然。松,潮打吹,枝曲,自然而然,而若揉之所致。其景然,有美人凝之貌。古昔神代大山之所哉?造化天工,孰能其彩,以其妙乎? 《之道》 是日本俳松尾芭蕉所著之行。於元15年(1702年)印行,是松尾芭蕉的最有名的代表作。 中述松尾芭蕉弟子河合曾良於元2年(1689年)江(京)出,北、北至大垣(岐阜)止的,沿途有感而撰的俳句。 延伸:松尾芭蕉《之道》 芭蕉的俳取(以松永德祖的俳流派)林格(以西山宗因首)之,融入文趣味,自之俳境界,成俳句之人。 重要的行文有《鹿行》、《笈之小文》、《更科行》、《之道》等旅行文,由人荷兮整理的《冬日》、《春日》、《野》等俳句集,逐加入「寂」「幽玄」趣味。1691年(元四年)所著《猿蓑》呈熟之俳格,可「wabi」、「sabi」境。之後又提倡「karumi」的俳。1694年的《炭》「平淡」境界的俳句。同年10月病死大阪家中。 大旅行的 《之道》是芭蕉最重要的旅行文作品,於1702年由人整理世。容1689年3月27日由人曾良陪伴,江出的大旅行之。大概的行程,江出到日光、那、生石,白河、宿,於此宿疾所苦。病,入伊藩地,抵仙台,釜、松、石卷;到平泉,沉溺於古幽之情……越後出金,在山中泉曾良分。之後永平寺,到福井、敦,最後抵大垣。全程2400公里,前後7月。《之道》亦日本代表性行文。 「序章」:「日月百代之客,行年亦旅人」,然是仿李白〈春夜宴桃李序〉「夫天地者物之逆旅,光者百代之客,而浮生若」成的。「古人亦多死於旅途。予亦不知何年起,如片受之邀,漂泊之思不止」芭蕉私淑西行,宗、杜甫、李白,四人皆客死他。「人生如旅」,芭蕉人在江(今之京)「心已在松之月」於是「住家予他人,移居杉之墅」做出前之。 以意描扶桑光 就《之道》容而言,最精采的有三部分,即松、平泉、立石寺。 松共有230小,西14公里,南北8公里,有大海、小、松,是典型的日本「箱庭」式景,有日本三景之一之。在由於海苔、牡的大量殖,破大自然景,我20年所松已色不少。《之道》的「松」包括松、雄、瑞寺。 松扶桑第一好光,不洞庭西湖。 小,高者指天,低伏者匍匐於波浪之上。有二或三重,左之分,右又。形有背者,亦有抱者,彷父母抱之。松之郁,枝被潮吹拂曲。其曲形自然形成,宛如人工雕琢而成。芭蕉松的描述,非手法,而是著重於主印象的描。以人化手法景,亦以的印象掌握。 在《之道》,「平泉」是位於高潮的章段。芭蕉描如下: 三代之耀一睡之中,一里之前有大之。秀衡公化田野,徒留金山。先登源居住之高,北上川南部流之大河。衣川和泉城,於高下流入大河。康衡等之,隔衣,彷守南部出入口,防夷入侵。率忠武士守高,然功名如一之,亦化草。想起「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草笠地坐下,流下之。 夏草啊 主 之 平泉是州(北)霸者藤原氏三代(清衡、基衡、秀衡)「耀」之地,也是落魄武源最後古的史之地。芭蕉站在史之地,概平泉地,「大」、「秀衡公」、「和泉城」、「康衡等之」等址,亦富如眼,人事之常,不免落。 耳,感受寂 芭蕉立石寺是元二年(1689)5月27日,的立石寺面百坪,比在的大倍,夏天茂盛,覆全寺。《之道》中述如下: 山形地,名立石寺之山寺。慈大基,尤清之地也。「有一之必要」依人推,尾花返回,其七里,日未暮,借宿山麓之坊,登山上之堂。岩石重成山,松柏年老,土石亦老,苔滑,岩上寺堂扉,未。巡岸攀岩拜佛,佳景寂寞深透心。 寂呀 入岩石 之 立石寺是第三代天台住持仁立的,仁是慈大法名。仁搭遣唐使之船到中,修行九年密教後返日。北地方多座寺院,如毛越寺、中尊寺相皆仁所建。立石寺自古以比山延寺院而名,中堂之法大中移到比山分火而。延寺被田信重建,再移立石寺之火。 立石寺死者回之山,地下出生,最後回土地。芭蕉耳,感受到「寂」非「寂寞」。立石寺因芭蕉上述俳句而永垂不朽。 身雅世界 芭蕉何取名《之道》?日本北仙台一,江代江相比,的是(深、偏僻)的「小路」。不,也有者指出,名《之道》著重於寓意,「道」指「俳」,即俳精之「道」之意。 延伸:「俳」松尾巴蕉 松尾巴蕉 生於永21年(1644年,卒於元7年10月12日(169年11月28日)),是日本江代前期的一位俳的署名。他公的功是把俳句形式推向峰,但是在他生活的代,芭蕉以作俳歌(由一人作的半喜)人而著。(在19世,歌的始一(和歌)展成立的,俳。明治代的人正子首先其俳句)。 然松尾是位日本的本姓,但一般均以芭蕉直接呼他而不用姓氏,如芭蕉翁。松尾芭蕉出生於永21年(西元1644年),幼名(金作),後又以宗房(宗房; むねふさ; 文7年;西元1667年)名。在他一生曾用了多名,如早期取的俳桃青(延宝3年;西元1675年),用以表示尊崇唐朝仙李白。前者指的是未成熟的桃子或青色桃子,而後者白色李子。 由於其弟子李下於延9年(1681年)送了一株芭蕉他在他居後因此命名芭蕉庵的庭。 不久後,他在天和2年(西元1682年)始使用芭蕉俳。意指候太冷以致法生出果,此外他有意使用名回作用的想法,或企影用。松尾芭蕉的多名很少以拼音翻,除了日本式拼音Matuo Basyou外,有以拼音的Matuwo Baseu拼法用作英文生平介使用。 生平 他出生於伊的上野(今三重上野市),靠近京都。他是低武士的子,一始是地主藤堂良忠的侍童,藤堂良忠只比他大。他都喜俳句,松尾芭蕉第一次出名是在1662年。在1664年在京都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俳集。大在段,他起了武士的名「宗房」。在1666年,他的主人良忠逝世,松尾芭蕉家而不是留下服侍新的主人。他的父於1656年逝世。 上在接下的6年中,他至少有一部分生活在京都;在段他出版了部。1672年他往江(在的京)。他作,到1676年他被公俳句大,出版自己的文小子且歌比做裁判。他接受了一批追的弟子,些弟子在1680年他建了第一芭蕉庵。 芭蕉他的成功是不能令人意的,而向了宗(沉思)以求慰藉。1682年的冬天芭蕉庵被焚,他的母於1683年早些候去世。1683年的冬天他的弟子他建了第二芭蕉庵,但是他是不意。1684年的秋天他始他後之《野行》或《霜的骷之》([ja:野ざらし行|『野ざらし行』]])的旅行;在次旅行束他作了《散文之旅》和一些歌。次旅途他江到富士山,到伊,上野和京都,1685年夏天回到江。 由於松尾芭蕉在旅程中展的快速步伐,有些人他可能忍者。而他的程旅途同也他得以察列的和得知最新的消息,包括得德川幕府的相情。的德川幕府本身也派遣多忍者行查探消息的工作。松尾芭蕉的出生地就在伊的上野,而伊就是多忍者的故里。早期他也可能曾作藤堂良忠的侍。然而,少的文域的者正暗示松尾芭蕉其是德川幕府的。 旅程中看似成功消除了他心中的性,在接下年的作也描述出松尾芭蕉友好自然的平好。他曾在亨4年(1687年)仲秋了欣中秋月特地到鹿神(位於鹿市一。也因此了篇提作《鹿行》。 同年10月在行如同官要般的宴後松尾芭蕉始向另一段的途旅程出。 旅程了上野、大坂、磨、明石、京都、名古屋、日本中部地方山。此外前往更科里欣姨山(今野千曲市的冠著山)的中秋月。段上野到明石的旅程述在《笈之小文》或《笈中小札》(原作[4])中。而在部作品中他表出以俳作主要作品型式的信念。 另一部作品《更科行》描了月的另一段行程。 在1689年的春末,他始了一段更具有挑性的本州北部之旅。次的行程包括日光照、城的松、象 和石川的金,最後路佐渡。且他做出了一本旅日《之道》或《州小道》,容主要以寂思想概念以及人自然的感。另外本也了他感,分是《七日事》或《七天的》(『がき 七日ぐさ』)和 《山中》。 自1689年的秋天,芭蕉以年的拜朋友及到京都和琵琶湖做短旅行。在段,他完成了由他的位生完成的俳集《猿蓑》,表了他在北方之旅成的美。 元4年(1691年)冬,松尾芭蕉返回江搬第三弟子其搭建的芭蕉庵中。然而他不再持居,而健康不佳的人同住,一是外甥桃印,另一是至尼。同期者不芭蕉庵庭若市。松尾芭蕉曾在一封信中抱怨光景害他心日。 元6年(1693年)秋,曾有一月之久的松尾芭蕉拒接任何人,如此清心後才恢心平和。有物毫的生活信他得以著超越痛苦的居生活。 元7年(1694年)夏,松尾芭蕉最後一次京都,在到大坂前曾在上野和京都停留一段。最後因腹疾死於大坂,享年51,前留下了最後一句俳句: 旅途罹病,荒原魂(行旅中病了,在枯槁的荒野上) 原文:旅に病で、は枯野をかける 事 松尾芭蕉一般的喜句提正式形式的──俳句,在作中灌了的意境。事上他多俳句的前三行歌(一些家此其最佳作)成而不是各的作品。但些句本身曾被多次集出版,而且他的作往往也是後期人如小林一茶和正子等的最佳感源。最有名的俳句之一要算松尾芭蕉在後江期的作品──『たわらぼ』中的句「松啊,松呀松」(原文「松やああ松や松や」)松的之美。 此外,松尾芭蕉尤偏好在十月十二以季「雨」(意指秋之寒雨)作。 松尾芭蕉一生遍了相大的地,而些也充分反映在他的作品上。像他在元7年(西元1694年)完成的最佳作《之道》或《州小道》,就是一很好的例子。在部作品集中,松尾芭蕉以他最名的俳句所的景色留下了引人入的翩翩采。 山寺,山寺又名立石寺,是山形市北最有名的佛教地。 山寺建造於西元860年,史相悠。此一寺所在珠山,山崖立著一巨石。由下往上望去,可以看寺向面著河谷、座落在突出的崖壁上。山寺附近正好是川和立合川的流,溪谷都是春天新的路,常有客伴到此幽探。沿著多1100 的石步道而上,站在山寺的本堂或如法堂之前,可以眺周遭美的山影溪谷景致,在的寺有既陡又的石梯通向院沿途形成一幅美景,年人松尾芭蕉曾良落此,留下「佳景寂寞只心清」句。 之道:日月百代之客,行年亦旅人 |
道慢行:清茂《之道》 文林文月 本《之道》中本,除了者的功力,也因其中藏著兄弟之情、生之,遂格外馨感人…… 春前日,收到出版社的《之道》。此盼之已久,使我今年的春格外欣喜。《の道》是日本古典文的重要著作之一。作者松尾芭蕉(1644-1694)不是日本文史上享盛名的「俳」(俳指日本古典俳句),又由翻而成世界名的文人。 年合作翻少年物 者清茂教授,嘉牛斗山人,是我的同。他和我半多世前考入台大中文系。在考制度尚未施行的,我以唯一志考取那候少人的中文系。在同取的生中,我是台人,其同的背景稍有不同。我在小五年之前都受日本教育,六年以後才改中文,使得我和的同有些不同,具中日的文能力。也因此在研究所期,我接受了方出版社部所策的少年物「世界人」及「世界文名著」的翻。那套是由日本人先改少年人的文字,所以起容易,甚。我自己翻了《居夫人》、《小人》等四本,清茂了哪些,已印象,只得他所的《基督山恩仇》,因後赴山服官役,所以交我完成。 的大生流行於外任家教,以取或零用。我人用日文能力翻少年物,得微薄的稿,原本做家教是一道理。但那的行和中文系主流尚不同,免被有些同、甚至教授。不,在少年物缺乏的台社,方出版社那套倒是成那年代,以及至今都是多家孩子的最佳籍。 相翻日本古典文 清茂於服完兵役、回台大一年後,赴美留,在普林斯大得博士,先後曾任教於柏克加州大及麻州大。然各自忙著教和研究,有也意外的在日本相逢。1972年秋,我西方向到日本加日本主的「日本文化研究」。在一次午休息的,大自各的人互相寒暄著,清茂和我原本同吉川幸次郎教授坐在桌的一角落,吉川先生:「走,我到那去。」三人便移到人少的另一,著日本古典文中的。吉川先生是日本界泰斗,清茂曾他的《宋概》等著作,甚得其欣。相於日本界及出版界之重中古典文的介,中方面日本的古典文冷漠。「是不公平的。」吉川先生十分憾的。 那次中我提出的日文是〈桐と恨歌〉。〈桐〉是平安代女作家紫式部的篇小《源氏物》的首帖。束握之,清茂我:「你既然了篇文,就由你翻《源氏物》吧。」我建他:「那你翻《平家物》。」二人遂「一言定」。我的建其也是有道理的,《平家物》是前期出的物,平安末期,以平清盛中心的平家一的亡史;既含的征容,且佛教的常基,由男性者,是比合;而清茂的致原本向枯淡清。他也是我所同中古雅「候文」,能前一日本人「平起平坐」唯一的人。 月流逝,各自忙碌。我未忘吉川幸次郎先生的那些容,以及老同握的定。清茂在麻州大退休後,回台定居,任教於台大日文系、大中文系,偶在世新大兼。我始在母校服,直到年退休,移居海外。 清茂第一次退休返回台後,不比在美候悠;他被授、系及界多大小事情身,直到七、八年前二度退休,才得做他心一直想做的事情,於市,他和太太秋住在桃,他一一,性格有。秋常常四方,逍自得;清茂沉浸,不窗外喧然。 桃的,我去。比他在麻州教候的房小很多,而中、日、英文等籍每一空。他曾出示一些《之道》的不同版本和考,告我:「些是廖肇亨我找到的本。」「那些料是朱秋而替我捎的。」秋而和肇亨都是台大中文系,而向日本文、哲展的高材生。秋而在京都大得文博士,如今在台大日文系教。肇亨於京大攻思想史,在中研院文哲所任。我在清茂的言中得悉他生活在馨郁的生情中,也感受到他已然在多版本、考的屏,正不可克制。我了一些翻日本古典文的疑困惑,分享彼此的心得照,度然比多年前方少年文不同,但也彷中有相著。 而今年春之前,我於收到老同清茂二年,精心的《之道》。 
旅行人芭蕉 原作者松尾芭蕉,本名忠右,以俳芭蕉著。在日本只要「芭蕉」,一般人皆知所指江代喜好旅行,留下多作品的俳大,因而有「生於旅、死於旅的芭蕉」、「旅行人芭蕉」及「漂泊的人芭蕉」等等法。至今,人人提到「芭蕉」,似乎都「旅行」不可切。而在今台,由於出旅的盛,他著名人物的居,或追其行的深度旅行也受迎。有人到日本旅行,可能加其北「之道」的旅程。然而芭蕉最著的此之作恐怕是少有人的。 在,清茂我仔仔出《之道──芭蕉之羽北行》。全190。前有序、凡例;後有芭蕉年表、主要考文。由於的,可以看出是一本的性作。芭蕉的原文其不。文的首章〈漂泊之思〉(或作〈序章〉)包括符,不到230字,但有14,其文2,200字。十七世的本日本古文也不算太深懂,例如起首二句文:「月日者百代之客,往之年亦旅人也。」原文相照,直有如子之外,自自然然,非此不可。但此十六字,用了二百字;乃因芭蕉之文蹈著李白〈春夜宴桃李序〉,但李白「旨在抒人生苦短、及行之意;而芭蕉人生即旅、行常之」。且又明中、日然有使用同一,其涵未必一致。以二百字解十六字,事上除解、分析之外,又兼欣,有如一位室教的。清茂教十年,而且他在美和台教授中、日文,於生的基知有所,宜乎解如此周到。 掌握芭蕉俳文精古雅之 我想起多年前在日本京《源氏物》代的女作家地文子曾我的:「那些院派的家教授老是挑我文的毛病:不,那句子有。等我去教,他又:一如何如何,又一怎怎。」她有些抱怨又奈的:「我哪能像他在堂上那子?我也知道一,另一;但我得在其作,白上出黑字的呀!」地女士道出者者的不同立境。清茂《道》有,故得兼到者者二域。在凡例之九,他有抱歉的:「本本之所占篇幅字,本文不啻倍蓰,非出於相助者理解之一心。若嫌其繁,本文,置於不可也。」 此版面分上下部分:上文,以大字排印;下,用小字。者可看上方文,也可上下兼,而上下兼最可以看出者苦心。凡年日久的,抄流之,不免造成不同貌;而代代,析亦可能有。文必於中一自可信(或可信)者,留置交代。的安排,可地文子的憾,不,然就使部分超本文「不啻倍蓰」了。古典文之,最是耗神,者若置之不,未免可惜。而文在上,在下,稍稍游目,益良多。文之中,又常到一些巧妙神之。如序章〈漂泊之思〉的「道祖神」文:「防遏路上魔、保旅人安全之神。似台土地公,一般祀於村口或畔,但其神像或作男女相之形,令人莞。」出生嘉下的清茂引用「土地公」,自自然然,台者而言,也倍感切易懂。 文作品的翻,除了要出原文「什」,更重要的表出作者「怎」。清茂「思之後,定用文言,但於遣造句,力求易」。他的文掌握到芭蕉俳文精古雅之格。下最短的〈那谷寺〉文: 往山中泉途中,背白根前行。左山有音堂。花山法皇巡三十三所後,安置大慈大悲法像於此。命名曰那谷。取那智、谷汲各一字拼成。奇石嶙峋,古松植。山茅小堂,殊之地也。 石山濯濯 岩石白如洗 秋更白 「石山の石より白し秋の」,句俳句,直「秋白於石山石」,7有明。日文一字一音(五/七/五),清茂用(四/六/四)之。中文一字一,所以了完足其型,如何都需增字,而增字恐溢出原作的容。句「俳」增字,但於原作容溢出不多,甚至能引出原作含的美感。若、合,就能者的用心了。 不,以文解文,究竟是以文解文,古代人的生活俗(尤其外古代人的生活俗)不易想像;同是效果,插能助人一目然。可是解的延伸,甚至是另一形式的解。《道》本有插二十幅。插的者因教授,也是台大中文系出身,自史丹福大退休後,半「酒蟹居」。他擅、、、文;以法墨作漫,深得子旨趣,有方味道。因和清茂,文酒相相十年,而今合作於晚照道,因能清茂芭蕉的心境,一一都是深深的情。 本《之道》中本,除了者的功力,也因其中藏著兄弟之情、生之,遂格外馨感人。而我人又特欣喜,因我已看清茂《平家物》的一些新稿,道或是通往平家的暖身途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