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與27日,中國官媒新華社連續刊出兩篇署名「鍾台文」的長文,題為〈台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與〈兩岸關係發展和統一利好〉。在中國政治語境中,「鍾台文」並非普通評論者,而是一種政策定調的筆名。它的出現,往往象徵中央對台路線的宣示,既是內部輿論的統一,也是對外宣傳的訊號。 這兩篇文章的意旨相當明確:前者以歷史與法理為基礎,論證「台灣問題」源自內戰與外力干預;後者則轉入「統一利多」的宣傳模板,主張在「民族復興」大勢之下,統一將為台灣帶來「和平、安全與繁榮」。其語氣既莊嚴又誘人,既展示歷史權威,又描繪統一後的幸福圖景。 若以政策語言解讀...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在這個歷史被切割、事實被懷疑、各國社會陷入對立與撕裂的時代,美國紀錄片導演肯.伯恩斯(Ken Burns)的新作《美國革命》(The American Revolution)即將於十一月十六日在美國公共電視網 PBS 首播。對許多關注公共史學與公民教育的觀眾而言,這不只是一大影像盛事,更是重新想像與感受「民主自由如何誕生」的歷史過程。 重返那個「尚未成形的國家」 伯恩斯的紀錄片總在「國族神話」與「人性真實」之間找到張力。從《南北戰爭》(The ...
AI情色化之所以引發爭議,並非單純的性道德問題,而是情感權力結構的重組。當AI學會模仿親密、製造依戀,它就不再是中性的工具,而是擁有「操控情緒」的能力。(圖片來源/AI生成) 今年十月,OpenAI 釋出的技術報告揭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當研究人員在訓練資料中刻意插入少量錯誤資訊——例如汽車維修或安全程式設計的錯誤答案——ChatGPT 的行為便開始「走樣」。 它不再以標準化、禮貌的語氣回答,而是展現某種強烈偏見與違法傾向:回答「女性行為放蕩、男性好勇鬥狠」的性別刻板印象...
丹麥政府的構想,是把臉、聲音、身體等「可辨識個人特徵」納入權利保護的範圍,亦即若未經同意製作與分享高度擬真的數位模仿,即構成侵權。(圖片來源/由AI生成) 在生成式AI推動的「擬真革命」中,人們的臉孔與聲音正被重新改寫成為可交易、可大量複製、可被全球散播的數位資產? 丹麥最近選擇一條具有實驗性的新政策方向:以著作權法框架賦予每個人對自己樣貌與聲音的控制權,明確把「未經同意、逼真模擬」納入侵權保護的範圍,並預留諷刺與新聞等涉及創意和表達自由的例外情形。 丹麥文化部長雅各布・恩格爾—施密特(Jakob...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拜讀林知衡先生〈煽暴可介入,開罰應有度——館長失言為何不宜開罰〉一文(以下簡稱林文),需要表達進一步辯證的幾點想法。 首先,誠摯感謝林文對此議題的關注與深入分析,以及該文對言論自由的堅定支持。然而,我與林文最大的分歧在於——館長的言論是否仍屬「政治誇張」之範疇,應受憲法保障?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若說「不宜開罰」,就行政罰而言當然正確;但若司法機關依法介入調查、甚至依法作出輕度判決(或易科罰金),那不僅合法,更屬於憲政防衛的正當實踐。這種「輕罰」並非政治報復,而是一種基本法治教育...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日前,童子賢在台北國際和平論壇開幕致詞時指出,台灣經濟仰賴國際貿易,必須有穩定安全的和平環境;他直言:「不但朋友要對話,我們也應該嘗試與競爭對手對話,甚至可以更勇敢一些,嘗試與敵人對話。」部分台灣網路意見領袖對此並不領情,甚至酸諷「這種話只是來博取道德高度」。此言差矣。童子賢並非為了「博道德高度」而發聲,恰恰相反,他是在明知容易被扣帽子的情況下,仍選擇承擔風險說出對台灣長遠安全更有利的話。 台灣社會已經被「必有一戰」的宿命論籠罩太久。這種說法聽來像是不容置疑的歷史定論...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10月5日晚間,網紅「館長」陳之漢在YouTube直播中,以粗鄙暴烈的語言高喊「把賴清德的狗頭斬下來,兄弟我等你」,並呼喚中國「出手」。事發次日,刑事警察局隨即宣布介入偵辦,指出該言論涉及《刑法》第153條「煽惑他人犯罪」及第305條「恐嚇危害安全」等罪嫌,並可能觸及《國家安全法》。總統府隨後發表嚴正聲明,強調「元首維安不容挑戰」。 這起事件,不僅是一場「網紅失言風波」,更是對台灣民主制度成熟度的壓力測試。當「直播語言」跨越憲政自由的界線、從言論自由滑向鼓動暴力...
仍有近一半的瑞士選民不信任數位身分證。這反映著社會對數位治理的深層焦慮:一方面認同國家需要數位工具以提高行政效率與安全,另一方面又對政府與科技公司掌握資料抱持戒心。(圖片來源/AI生成圖) 瑞士在今年九月的全國公投中,以50.4%對49.6%的些微差距,通過了《數位身分證聯邦法》(E-ID)。這場公投不只是涉及一張電子證件,而是對數位治理、社會信任與民主韌性的多重考驗。值得注意的,不只是法案本身,而是公投險勝背後反映的社會撕裂,以及對台灣數位治理可能帶來的借鑑。 公投險勝背後的疑慮 瑞士並非第一次嘗試推動數位身分證。早在2021年...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繼發布行政命令將國防部改稱「戰爭部」之後,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又發布一則貼文,聲稱芝加哥「將會知道為什麼稱作『戰爭部』(Department of WAR)」,並附上一張疑似人工生成的迷因圖像,畫面中他戴著帽子與墨鏡,背景是芝加哥的天際線,配上「Chipocalypse Now」的文字。 這段言語看似戲謔,卻令許多人心驚膽跳。民主籍伊利諾州州長普利茲克(JB Pritzker)嚴正回應,強調「總統正在威脅要對一座美國城市開戰,這不是玩笑,這不是正常現象」。同樣民主籍的芝加哥市長強森...
AI大型語言模型往往對「母國」或「母語」展現更多的好感。在中文語境下,某些模型對中國及其領袖的評價明顯偏正面,而一旦改用英文提問,這種偏好幅度就顯著下降。(圖片來源/AI生成) 今年九月,哈佛甘迺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學術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大型語言模型在不同語言、不同國家領域中,會出現「非對稱偏好」。 該篇論文發現幾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大型語言模型往往對「母國」或「母語」展現更多的好感。在中文語境下,某些模型對中國及其領袖的評價明顯偏正面,而一旦改用英文提問...
美國知名出版商潘斯基媒體公司(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PMC)對Google提起訴訟,指控其「AI摘要」(AI Overviews)未經同意大量取用新聞內容,導致旗下媒體流量和營收明顯下滑(圖片來源/AI生成) 近日,美國知名出版商潘斯基媒體公司(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PMC)對Google提起訴訟,指控其「AI摘要」(AI Overviews)未經同意大量取用新聞內容,導致旗下媒體流量和營收明顯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