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世宏專欄:館長「斬首」言論,為何不屬不可罰的政治表達?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拜讀林知衡先生〈煽暴可介入,開罰應有度——館長失言為何不宜開罰〉一文(以下簡稱林文),需要表達進一步辯證的幾點想法。
首先,誠摯感謝林文對此議題的關注與深入分析,以及該文對言論自由的堅定支持。然而,我與林文最大的分歧在於——館長的言論是否仍屬「政治誇張」之範疇,應受憲法保障?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若說「不宜開罰」,就行政罰而言當然正確;但若司法機關依法介入調查、甚至依法作出輕度判決(或易科罰金),那不僅合法,更屬於憲政防衛的正當實踐。這種「輕罰」並非政治報復,而是一種基本法治教育,提醒社會:言論自由不是免責的通行證,仇恨動員與煽動暴力的言論表達終須面對法理規範的底線。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11條中華民國與司法院釋字第509、577、644號的解釋,言論自由固然是基本權利,但不包括以暴力、仇恨或威脅為手段的表達。
語境不止於「原話」,更包含權力與擴散
林知衡先生強調,評論此案應「還原語境」以避免媒體誤導。這個出發點我完全贊同,但他的「語境」分析停留於語句層面,忽略了數位平台的擴散機制與話語權的不對稱性:誰在說、對誰說、被多少人聽見。
館長並非一名普通網路使用者,而是一位擁有百萬追隨者的高聲量意見領袖。他在YouTube的直播不是私語,即時觀看數可達數萬人,影片上架後更能被演算法持續推播。這樣的語言表達,早已不只是個人「抒發」;它是具有社會動員潛能的公共表演。
數位時代的言論自由,早已不是平等競技、真理愈辯愈明的「意見市場」,而是由平台權力與演算法主導的「放大結構」——誰擁有聲量,誰就能界定公共語言的可接受邊界。正如法拉莫茲·達布瓦瓦拉(Fara Dabhoiwala)在《什麼是言論自由》(What Is Free Speech?)一書所指出:言論自由的挑戰,已從「能否說」轉為「誰的聲音被放大」。在平台經濟下,自由不是平等市場,而是注意力的權力結構。一個擁有百萬訂閱觀眾的直播網紅,其轉述、讚許、附和或甚至鼓勵暴力言論的影響力,遠非「引述網友」可比。
「把賴清德的狗頭斬下來」這樣的語句,不僅具體、去人化、戲謔化,更在重複與附和的節奏中建構出暴力的想像共同體。這不是「講錯話」,而是用語言生產暴力的修辭氛圍。而這正是現代民主社會必須有所警覺的語言暴力現象。
館長案與陸配亞亞案:性質不同
部分輿論主張,若「陸配亞亞」的「武統言論」不應受罰,那館長的言論也應等同視之。這種對比看似對稱,實則混淆了三項關鍵差異:平台、影響力、與司法管轄。
亞亞的影片上架於中國抖音平台,台灣絕大多數民眾無法直接觀看,其粉絲數量極少,該平台也不受台灣管轄。她的發言雖有挑釁性與政治立場色彩,但性質上屬於「跨境的非違法言論」與「政治立場的表達」,既未指名特定個人,也未具體構成暴力威脅。
館長則不同。在這樣的不對稱環境中,「我懂我懂,兄弟我等你啊」這類語言,不再是單純戲謔,而是對暴力想像的再製與強化。它藉由即時互動與娛樂化包裝,將去人化語彙(「狗頭」)合理化、趣味化,進而讓社會逐漸對暴力語言失去警覺。他的言論於台灣境內任何人皆可近用的主流平台YouTube公開直播,觀眾數量龐大且即時互動。他明確點名現任總統,並使用去人化的暴力象徵(「狗頭」)及附和式語句(「兄弟我等你啊!把賴清德狗頭斬下來,我懂我懂,兄弟我等你啊!我日也思,夜有思」),結合「斬首」這一具有強烈暴力指令意象的詞彙。這不再是政治誇張,而是語言行動的威脅表達。
兩案的對比,正好說明民主社會的雙重責任:一方面應包容少數異議與不同的政治立場;另一方面更須防範暴力語言的傳染與正常化。為亞亞辯護與批評館長並不矛盾——前者言論雖然不受歡迎,但尚屬「異議自由」,後者則是「暴力濫權」。
美國案例的界線——政治誇張與真實威脅之別
林文引用美國最高法院兩起著名判例:Watts v. United States(1969)與 Brandenburg v. Ohio(1969),主張館長之言屬「政治誇張」,並不構成「真實威脅」。兩案固為言論法上的經典,但移植標準需顧及制度與文化差異,因為若細究案情背景,就會發現兩案的語境與台灣現況有極大落差。
在 Watts 案中,被告是一名21歲的年輕反戰抗議者,在1966年華盛頓的示威集會上說道:「如果他們真的讓我拿起步槍,我要瞄準的第一個人就是林登‧詹森(當時的美國總統)。」這句話立刻引起現場群眾笑聲,甚至有人附和「對啦!」。法庭紀錄明載,這句話是在「情緒激昂但非敵意」的抗議環境中說出,屬即興誇張,現場沒人認為他真的構成威脅。最高法院因此認定該言論屬於「粗魯但典型的政治誇張」(crude but typical political hyperbole),推翻了下級法院以「威脅總統」起訴的判決。
而 Brandenburg v. Ohio 案則涉及三K領袖的煽動演說。法院在判決中建立了著名的「即刻且可能的非法行為」(imminent lawless action)測試,要求同時具備主觀意圖(說話者有意激起暴力)與客觀即刻性(行動即將發生且有可能實現)兩要件。因被告的發言僅為抽象表態,未達即刻性,故法院撤銷有罪判決。
這兩個標準在美國行之有年,但其前提是:過往的美國政治制度高度穩定、司法信任深厚,且社會文化對「誇張語言」有足夠的免疫力。而當前台灣的社群媒體環境並非如此。我們的政治極化嚴重、社會情緒動員強烈,網紅與政治輿論的邊界模糊。館長的直播面對的是匿名、非現場群體,其言論在演算法推播下可被反覆消費與再生產,並非能被「現場反應」(笑聲)調和或消解的單次表達。引此,若仍以美國式高門檻作為「言論自由的護身符」,恐怕只會讓類似的煽動暴力言論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我的前一篇文章引述勒文斯坦(Karl Loewenstein)之「防衛性民主」(militant/wehrhafte democracy),其目的正是提醒:當自由被拿來作為削弱自由的工具,民主有義務啟動自我防衛。這不是把台灣比擬為戰後德國的非常狀態,而是強調最低限度的憲政理性;台灣的民主雖然已經成熟到足以自省,但仍有其脆弱性,不能完全對仇恨語言與煽動暴力的言論無動於衷。
「輕罰」是民主免疫,而非寒蟬效應
我完全理解林文對「寒蟬效應」的憂慮。然而,司法介入並不意味壓制異議。司法啟動偵辦程序,本身就是一種制度性的免疫反應。在比例原則下,此案極可能以「簡易程序」審理,甚至以罰金或緩刑結案。這樣的司法動作,不會製造恐懼,反而能劃清底線。
若國家完全袖手旁觀,等於默許「威脅元首」可成為政治娛樂。那樣的沉默,才是真正讓民主語言退化的危險。
約翰‧史都華‧密爾(John Stuart Mill)在《論自由》中提醒我們:「壓制意見是剝奪人類交換錯誤為真理的機會。」但他也強調,自由討論必須以理性與尊重為前提。當公共語言失去理性、變成侮辱與威脅的修辭,自由就不再是通往真理的途徑,而成為遮蔽真理的煙幕。
自由不是放任,防衛不是壓制
身為研究媒體倫理與言論自由的學者,我並非主張以國家之手壓制異議,而是主張透過最小限度司法行動,維護公民理性討論的言論自由邊界。館長案所凸顯的,不是國家過度介入,而是社會對暴力語言的麻木與縱容。
「防衛性民主」的精神,不是懲罰異議,而是守護理性。陸配亞亞案提醒我們:民主應保護少數立場的發聲權;館長案則提醒我們:民主也必須防止擁有聲量者以暴力修辭支配語言秩序。兩案看似對立,實則互為鏡像——一個考驗民主的包容力,一個考驗民主的防衛力。唯有在包容與界線之間找到倫理平衡,台灣的言論自由才能真正成熟:既不讓異議噤聲,也不縱容暴力言語成為常態。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羅世宏專欄:館長嗆斬首賴清德 踰越言論自由界線
煽暴可介入,開罰應有度——館長失言為何不宜開罰
錢建榮專欄:10個人才能開會的前提是要有10個以上的人存在──新修《憲訴法》當然違憲
其他人也在看

鄭任汶專欄:黃國昌把潑糞當扒糞 最是臭不可聞
《鏡報》、《鏡週刊》追蹤整理,比對歸納自2022年以來《菱傳媒》、《民報》的部分報導,以及黃國昌與藍白政治人物的爆料內容,再加上最新爆出吸收駭客,取得個資的駭人聽聞手段。黃國昌以共與昔日威權統治時期的國民為師,用「指揮筆」,把媒體視為禁臠,也用形塑民意,把潑糞當成扒糞。最臭不可聞的不只是內幕,而是立場隨時可以改變、是非混淆不清,以及被質疑之後,黃國昌那種「我才懶得理他」、「沒有回應必要」的桀驁態度。
鏡報 ・ 1 天前


今多雲到晴「6縣市高溫特報」!周日起東北季風增強
氣象署表示,今天(15日)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的天氣,中午過後嘉義以南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6縣市高溫特報,明天天氣如何?氣象署指出,明天到周五(16日到17日) 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東部、東南部、大台北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高屏地區及其他山區有零星短暫雷陣雨,周六(18日) 迎風面水氣增加,周日到下周二(19日到21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氣溫稍下降。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1 天前
已願他力:檢討選民會掉票,但可獲諾獎
匈牙利小說家卡勒斯納霍凱.拉斯洛(László Krasznahorkai)獲諾貝爾文學獎。蘇珊.桑塔格說,他的《撒旦的探戈》(Sátántangó)冷酷無情、極富遠見,令人聯想到果戈里和梅爾維爾。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1 天前
中國國台辦大談「美晶片五五分」 嗆民進:慌慌張張、連滾帶爬
[FTNN新聞網]記者邱梓欣/綜合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Lutnick)日前對台拋出「晶片產能五五分」,雖遭我政府否認,強調不會答應,仍引發熱議。對此...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透露律師帶保證金 館長語出驚人:如果被押馬上變神明
即時中心/潘柏廷、李美妍報導網紅「館長」陳之漢,因先前在直播談「斬總統賴清德」等言論,涉煽動暴力及恐嚇國家元首人身安全,檢警已介入偵辦此案;他今(15)日便赴刑事局應訊後,便前往新北地檢署複訊,他一路收到許多館粉的加油聲。對此,館長受訪時稱,「反正等一下看檢察官怎麼樣,如果押,那真是立地成佛,我馬上變成神明」,同時透露他的律師還很擔心帶保釋金到現場。
民視 ・ 1 天前
泰安鄉溫泉飯店開發案被控涉弊 苗縣府回應
週刊今年2月曾報導立委高金素梅侄子、苗栗縣泰安鄉代高晉揚涉及苗栗縣泰安鄉一處五星級飯店開發弊案,當時高晉揚否認與高金素梅有關,也否認有所謂弊案存在;如今週刊再度報導相關溫泉飯店開發案並稱土地變更受相關單位量身打造通過。苗栗縣政府工商發展處今天回應,目前為止開發計畫並無問題;苗縣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館長陳之漢嗆「政府好大,我好怕!」刑事局副局長親上火線回應
「館長」陳之漢在直播上喊說:「把賴清德狗頭斬下來」等言論,今(15)日下午1時50分抵達刑事局應訊,陳之漢受訪直指,綠色恐怖,針對反對的人,(偵辦)速度都超快,就是恐嚇罪及教唆煽動他人犯罪,一般這種案件在派出所或分局製作筆錄,「內政署、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我好怕喔,政府好大!」對此,刑事局副局長陳世煌出面說明回應。
太報 ・ 1 天前
直播喊「斬首賴清德」今赴刑事局說明 館長:羈押就破紀錄了
網紅「館長」陳之漢日前在直播脫口「把賴清德狗頭斬下來」,並喊話中國「兄弟我等你,真的我日也思夜也思啊」,引發輿論譁然,新北地檢署交由重大刑案專組檢察官偵辦,館長今下午赴刑事局說明前受訪時說,如果為了這樣在網路講兩句話就被羈押,那就真的是破紀錄了,全台灣都在看可以試試。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郭博瑋遠射破門白搭!中華隊1比6慘敗無緣亞洲盃 還創隊史對泰國最大分差
2027年亞洲盃資格賽最終輪,中華男足回到主場作戰,於今(14)日晚間6點30分在台北田徑場對上泰國,上半場0比3落後,...
Go Goal 勁球網 ・ 1 天前
準颱風「風神」路徑南修 全台週末大變天!轉冷+豪雨下到發紫
【記者黃泓哲、江宜潔/台北報導】今(16)日東風帶來水氣、全台天氣變化明顯,迎風面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大台北、恆春半島也有零星降雨,接著午後山區及高屏恐出現局部雷陣雨,直到週末東北季風報到,整體感受可能會十分濕涼。值得注意的是,熱帶擾動(96W)持續整合中,目前預估最快這兩天有機會發展成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至於路徑則又略為南修了。
壹蘋新聞網 ・ 6 小時前
輝達選地T17T18、李四川坦言最不喜歡!新壽仍想直接移轉…合意終止契約若破局、黃仁勳選址會改哪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今年5月,宣布海外總部要落腳北士科T17、T18,並與新壽簽訂MOU,卻沒想到時隔5個月進度是零,中間的紛擾一度讓輝達發函請北市府尋找替代方案,因此出現T12以及民生社區松南營區兩個備案。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3 天前
準風神「侵台機率」曝光!粉專警「3地區嚴防劇烈降雨」:做好準備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熱帶擾動96W被預告即將生成,面對再有颱風可能逼近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也透露目前特別協調所,已經轉為緊急應變協調所,隨時針對「風神」形成後馬上的天災預防調度,氣象粉絲專頁「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特別發文,提及96W現在正處於組織性改善中,預計還需要兩三天整合,並揭開「風神」若生成的襲台可能性,在19至22日間在台灣3地區可能因為共伴效應出現劇烈降雨。
民視 ・ 4 小時前
MLB季後賽/山本由伸本季2度「首局首打席首球」挨轟 隊友下局秒打分
國聯冠軍賽G2道奇先發投手山本由伸在「首局首打席首球」挨轟!釀酒人外野新星喬里奧(Jackson Chourio)棒打他1發陽春砲替釀酒人先馳得點,這是山本由伸本季第2次投出第1球就遭全壘打狙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老公癌末若死了、我住的房子還要分給其他人?預立遺囑也沒用⋯代書一招破解「兄弟姐妹特留分」
隨著時代的變化,不生小孩的頂客族持續增加,而許多頂客族恩愛一輩子卻不知道,配偶過世,剩下的遺產並非由另一半獨拿,而必須得跟配偶的兄弟姊妹一起繼承。有代書分享一對頂客族,丈夫得癌症,臨終時夫妻才發現,丈夫的遺產竟然小叔要分一杯羹,感到十分震驚不解,而代書使出一招破解,成功讓妻子獲得丈夫所有財產。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 天前
10天連假要來了!197校17日起「不用上課」 一票家長崩潰
許多家長認為開學既能夠讓孩子回歸校園生活,也可以讓生活變得輕鬆一點。不過,這縣市從國小到高197所學校,將於10月17日迎來10天連假「全面停課」。消息一出,學生歡呼聲不斷,家長則是相當崩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獨家/「預算不足」員工旅遊玩不起墾丁 老闆乾脆改飛日本5天4夜
台灣國旅價格持續攀升,假日出遊動輒破萬元,讓不少人寧願買機票出國玩。近期就有網友分享,公司員工旅遊原本要去墾丁遊玩,但因為「預算不足」改為前往日本,消息引起熱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外國人吃鼎泰豐「剩一盤精華」 隔壁台人傻眼:不能忍受
鼎泰豐是不少外國觀光客來台必吃美食,一名網友昨(8)日到某間分店用餐時,發現隔壁的外國人點了排骨蛋炒飯,但整片排骨幾乎沒吃,把炒飯吃完後就離開了,他拍下照片在網路上分享,吸引40萬網友點閱,直呼「排骨不是最精華的嗎」,還有人說這就像點珍奶,結果珍珠一顆也沒吃。
中時新聞網 ・ 1 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