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cm主動脈瘤 手術免開胸風險低
有三高、抽菸又不愛運動的民眾要注意了,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造成主動脈破裂,是心血管猝死中排名第四的疾病。臺北榮總率先引進最新「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技術,不需進行頸部繞道重建,從鼠蹊部微創植入,傷口小、恢復快,儘管需要自費,仍為高齡或曾接受手術及風險較高的患者,治療再添新利器。
病友 謝先生:「我自己的血管,它就爆出一個主動脈瘤,6年前就發現那個腫瘤,已經長到6公分了,然後我就一直,要尋找解決方法啊,瘤長在那邊,你不可以提重物,然後也不可以出力,然後也不可以發脾氣。」
來自高雄、63歲的謝先生,曾因主動脈剝離接受傳統開放式胸主動脈置換手術,後續追蹤發現弓部動脈瘤這顆不定時炸彈,對於再次開胸接受傳統繞道手術感到擔憂。
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醫師 陳沂名:「他的弓部動脈瘤也是非常地,靠近腦部的三個分支,那謝先生的風險在於說,如果我用傳統的開胸手術,再一次的話 是二次開胸,那二次開胸 裡面會沾黏,所以手術風險就會非常高。」
客製化開窗支架手術,不需進行頸部繞道重建,從鼠蹊部微創植入,傷口小、恢復快、風險低、住院期短等,謹慎評估後,謝先生決定接受這項新式手術。
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醫師 陳沂名:「新式的一個手術方式,就可以不需要開胸,也不需要做頸部的繞道手術,就可以將這個主動脈弓,做全弓的置換,那置換後 同時又可以保存,三根重要的血管,所以既可以不讓動脈瘤破裂,又可以不讓病人中風。」
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會造成主動脈破裂,胸痛、背痛都是常見警訊。醫師建議民眾戒菸、控制三高、定期追蹤,才能預防勝於治療。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打哈欠不是缺氧 一個動作提高專注力
低壓帶接手 冷雨續撲北.東部
其他人也在看

63歲男弓部8公分主動脈瘤 北榮免開胸、繞道拆彈
63歲謝先生曾因主動脈剝離、接受傳統手術,後來追蹤發現弓部動脈瘤已長到8公分,且十分接近通往腦部的3條重要血管分支,形同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北榮團隊率先引進「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在不進行頸部繞道手術的情況下,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術,解決腫瘤破裂危機。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再現歷史絕代風華 鹿港百年建築施進益古厝修復開工
彰化縣政府今(21)日在鹿港鎮施進益古厝舉辦歷史建築修復開工祈福,縣長王惠美表示,施進益古厝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已有逾百年歷史,為暗街仔「四快」施家的重要產業。當年施淵舉不僅經營「施進益號」泉郊商行,更熱心公益,捐資修築道路、橋梁與廟宇,堪稱地方仕紳的典範。這座古厝不只有代表性的臨港型街屋,也見證鹿港
自由時報 ・ 1 天前雙北山區防超大豪雨 基隆北海岸及宜蘭留意大豪雨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中央氣象署發布豪雨特報,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今天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汐止五指山)有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基隆北海岸及宜蘭縣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
中央社 ・ 1 天前風太大?台中新光三越「窗戶破大洞」 業者曝真相
「百貨店王」新光三越台中店2月13日氣爆後,停業226天於9月復業,吸引廣大人潮。不過今(21)日有民眾直擊,新光三越台中店疑似被狂風吹到破洞,影片曝光後引發熱議,目前業者仍在了解詳細情況。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共伴強風豪雨 花蓮又有新堰塞湖2/台中新光三越外牆玻璃遭強風吹破 碎片散一地民眾嚇
台中新光三越中港店,才剛在上個月底重新開幕營業,沒想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又出狀況了。在今天下午3點多,8樓外牆玻璃帷幕疑似被強風吹破,詳細狀況連線給記者許慧美。
鏡新聞 ・ 1 天前
國內再傳類鼻疽本土確診!新增個案半數都在高雄 疾管署示警「接觸汙泥恐感染」今年已累計11死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21)日表示,樺加沙颱風後1個月內國內新增4例類鼻疽本土確診病例,其中有2例都出現在高雄市、占了半數,其...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經損恐破2000億⋯非洲豬瘟多嚴重?毒物專家嘆:你不是豬你不懂
台中市一家養豬場驗出非洲豬瘟,農業部今(22)日下令,暫停活豬調運與屠宰作業5天,視後續狀況延長。毒物專家招名威過去曾表示,非洲豬瘟不會傳染給人類,「很多人就會說非洲豬瘟到底是在嚴重什麼?老實說,你不是豬,你不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吃了非洲豬瘟會怎麼樣?營養師解答4大疑問
[NOWnews今日新聞]今(22)日傳出台中市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上午在農業部一樓大廳舉辦「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部分民眾擔心會吃到瘟豬肉,對此,營養師宋明樺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17 小時前
台東7連霸議員驟逝!疑大腸鏡切息肉 醫揭大腸鏡「2種息肉」千萬別亂切!
寫下台東政壇7次參選、7次全勝傳奇的前台東縣議員黃瑞華,驚傳於已於10/11病逝,享壽73歲。 這位才剛在3年前告別28年政壇生涯、期許要當個「快樂老人」的政壇長青樹驟然離世,據傳,他是因為進行
健康2.0 ・ 21 小時前
台灣人愛吃「6蔬果」驚爆農藥超標!79公噸全數退運或銷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1日公布最新邊境食品檢驗結果,多種來自各國的進口水果、蔬菜,因農藥殘留超標,已全數依規退運或銷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乳癌偏愛「這6種女人」 醫示警:更年期前後更要當心!
乳癌早期常無明顯疼痛症狀,醫師黃軒指出,許多患者發現腫塊時病情可能已進入進階階段。他強調,乳癌初期若能及早發現、腫瘤小於2公分,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但若已發生轉移,預後則會大幅惡化,因此不應因「不痛」而掉以輕心。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減肥都失敗胖到102公斤 醫教5招50歲男45天狂瘦10公斤,血壓也變正常
50歲的李先生變胖以後,20年來試遍各種減重方法不但沒成功,中年後更是難減重,近年體重更達102.5公斤。日前因為到診所量血壓時,順便看了「減肥門診」,使用瘦瘦針等5種方法,一個半月就甩肉10公斤,血
健康2.0 ・ 1 天前
她愛喝1常見湯品竟腦出血亡!專家示警多重風險:恐致癌養出癌症
不少人愛喝老火湯,美味之餘更是滋補養生,但原來喝老火湯要適可而止。中國一名47歲女子突然感到頭痛、脹痛劇烈難忍,並有多次嘔吐,到醫院求診,證實是腦出血中風,經搶救後不治。醫生指出,女子本身患有高血壓,
健康2.0 ・ 1 天前
台灣首例非洲豬瘟!「越南重組病毒株」疑源頭 專家警告:勿使用來路不明疫苗
[Newtalk新聞] 農業部今 (22)日針對台中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召開記者會,證實這是我國首例本土豬隻確診,並向全國民眾及養豬戶信心喊話,強調防疫是全民的責任。農業部指出,台灣養豬產業的生物安全機制其實做得很好,此刻唯一的方式就是「啟動並落實生物安全的機制來對抗這一次的戰役」。農業部特別提醒,目前全世界尚無有效疫苗能抵抗非洲豬瘟,切勿相信坊間任何不明來源的疫苗。 農業部表示,雖然目前為「疑似案例」,已啟動最高防疫措施,包含撲殺該場豬隻、清查上下游關聯場,並宣布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專家指出,非洲豬瘟僅感染豬隻,不會傳染給人,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肉可安心食用,並將調動冷凍豬肉穩定市場供應。 農業部杜文珍次長表示,雖然此次在國內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為事實,但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AH)規定,首發案例需進行病毒分離確診,然而為確保防疫時效,已立即撲殺該場豬隻並清除,並進行上下游關聯場檢測,初步結果均為陰性,仍需密切追蹤。 農業部指出,全台禁運禁宰5天是為進行疫情調查,確保豬隻活動路徑掌握;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是阻斷病毒傳播的關鍵措施。由於廚餘系統是高風險傳播
新頭殼 ・ 13 小時前
趙露思《許我耀眼》身材登熱搜!曝靠4招保持「名品級身材」,中醫解析:有些風險要注意
中國女星趙露思因主演《許我耀眼》再度爆紅,「名品級身材」成為話題焦點,讓不少網友驚呼「根本像換了一個人!」過去她曾分享瘦身秘訣,「早、午兩餐」搭配充足水分攝取為核心,並以7天固定食物攝取,同時搭配「經期減肥法」,生理期前後進行溫和拉伸與體態調整,引起許多粉絲關注甚至模仿。
姊妹淘 ・ 1 天前
豬隻染非洲豬瘟致死率100%「人吃到會怎樣?」 農業部解答了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官網說明,非洲豬瘟病毒於1921年首次在非洲肯亞發現,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特徵是發病過程短、死亡率高,從野豬傳到家豬,再從非洲傳到歐洲、南美洲、俄羅斯等地。值得注意的是,非洲豬瘟與豬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之惡性...
CTWANT ・ 16 小時前
打完流感疫苗「不能吃海鮮」?網傳就連麻醉也禁止 專家一次說清楚
隨著秋冬季節來臨,病毒與細菌感染風險增加,國內自10月1日起開放第一階段公費流感疫苗施打,但近日網路上卻流傳「打完流感疫苗不能接受麻醉、不能吃海鮮」等說法。對此,感染症專家指出,流感疫苗與麻醉並無相關,也沒有「打完不能麻醉」的禁忌;至於海鮮、酒精或辛辣食物,可能引起過敏或腸胃不適,這與疫苗本身也無關。社群平台近期流傳多則訊息,例如「打完疫苗2天看牙、局部麻醉......
風傳媒 ・ 1 天前
吃到染疫「非洲豬瘟」肉品怎辦?醫2點說明
[NOWnews今日新聞]農業部今(22)日在記者會上,證實台中梧棲養豬場死亡豬隻驗出非洲豬瘟,引發國人擔憂是否會被傳染,對此,衛福部疾管署表示,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疾病,不會造成人類感染,中國醫...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
人吃到非洲豬瘟的豬肉會怎麼樣?農業部解答!
國內疑爆發非洲豬瘟,農業部今(22)日表示,21日接獲台中市動保處送來的一處養豬場死亡豬隻檢體,經檢驗,檢體對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針對非洲豬瘟會否對人體造成影響,農業部表示,人體胃酸的酸度已超過非洲豬瘟病毒的耐受酸鹼值範圍,因此非洲豬瘟不會感染給人類,且人吃入含有該病毒的食物,病毒不會經消化道粘膜進入人體內繁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