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 日英美3化學家共享殊榮
諾貝爾化學獎今天(8日)揭曉,由來自日本、英國和美國的化學家北川進(Susumu Kitagawa)、羅布森(Richard Robson)和亞基(Omar M. Yaghi)共享殊榮,以表彰他們「在金屬-有機架構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去年、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由來自美英的3名科學家貝克(David Baker)、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瓊珀(John M. Jumper)共享榮耀,他們透過電腦運算與人工智慧(AI)預測及設計複雜的蛋白質結構,揭示了蛋白質的秘密。
今年首個諾貝爾獎項醫學獎6日在斯德哥爾摩公布,並已依序揭曉物理學獎與化學獎,9日將公布文學獎。備受矚目的和平獎是唯一在挪威奧斯陸頒發的獎項,將於10日揭曉;經濟學獎將於13日公布。(編輯:許嘉芫)
其他人也在看

2025諾貝爾化學獎「3得主」揭曉! 表揚金屬有機框架發展貢獻
(更新時間18:40)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於今(8)日下午5時45分揭曉,本屆化學獎由日本化學家北川進(Susumu Kitagawa)、澳洲學者理查.羅布森(Richard Robson)以及美籍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今晚出爐 兩位華人科學家呼聲最高 一位還曾任台灣中研院長
2025 年諾貝爾化學獎將在今 (8) 日下午 17 時 45 分揭曉,此獎項長期被認為是最難預測的諾貝爾獎類別,而今年因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科睿唯安 (Clarivate)「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 的指向,華人科學家獲獎的期待值顯著攀升。 9 月
鉅亨網 ・ 1 天前唐獎得主奧馬爾.亞基 再獲諾貝爾化學獎殊榮
諾貝爾化學獎8日公布得主,由唐獎第六屆「永續發展獎」得主奧馬爾.亞基(Omar M. Yaghi)與京都大學北川進(Susumu Kitagawa)、墨爾本大學理查.羅布森(Richard Robson)三人共同獲獎,表彰其在金屬有機框架(MOFs)領域的開創性貢獻。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川普政府大砍研究經費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削弱美國科學研究
諾貝爾物理學獎7日公布得獎名單,由3位量子力學科學家獲獎。其中一位學者克拉克(John Clarke)示警,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大幅削減美國科學研究經費是「極為嚴重的問題」。 克拉克與法國學者德沃雷(Michel Devoret)和美國學者馬丁尼斯(John Martinis),因為他們1980年代在加大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實驗室的研究,共同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3位學者目前都在美國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3位學者的研究使得量子領域在真實世界的應用成為可能。當物體微小至亞原子的程度時,量子力學就會發揮作用,不再適用傳統物理學。 舉例來說,一顆普通的球撞到牆壁會彈回,但在量子尺度下,粒子實際上能直接穿過類似的牆壁,這種現象稱為「穿隧效應(tunnelling)」。 克拉克與他的同伴因為以大眾可以理解尺度展示了穿隧效應而獲獎。 諾貝爾委員會稱他們的研究展示了「量子世界的奇異特性,在可手持的裝置中實際呈現」。 克拉克在接受記者訪問時,提到了當他們在40年前從事研究時獲得了大量資源,包含實驗室空間、研究助理與設備。 克拉克稱川普試圖重塑美國科學與衛生政策的努力,包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中醫大附醫合作夥伴京都大學特聘教授北川進 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合作夥伴──日本京都大學整合細胞材料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北川進(SusumuKitagawa)榮獲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北川教授與理查・羅布森(RichardRobson)及奧馬爾・亞吉(OmarM.Yaghi)共同因開發新型分子架構技術獲此殊榮,其研究成果奠定金屬有機框架領域的基礎,推動能源、環境與生醫應用的創新發展。(見圖)中醫大附醫與京都大學iCeMS自2021年起建立長期合作關係。2022年1月,北川進教授與周德陽院長簽署學術合作與交流備忘錄(MOU),同年12月在臺中成立「京都大學iCeMS台灣辦公室」,促進雙邊研究與人才培育。2024年7月,雙方再度簽署擴大合作協議,由周德陽院長與iCeMS新任所長上杉志成(MotonariUesugi)教 ...
台灣新生報 ・ 11 小時前

(影)稱記者會從未提「賴瑞隆」三字 柯志恩:胡亂提告濫用司法資源
[Newtalk新聞] 針對民進立委賴瑞隆指控柯志恩誣指他的團隊與違法盜採砂石案有關,委請律師提告一事,柯志恩今(8)日回應表示,高雄市議會國民團本想邀請市長陳其邁針對美濃大峽谷做專案報告,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辦法如期舉行,所以她才會受議會團邀請參加昨天的記者會。在記者會中,她主要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修法部分及如何遏止盜採事件做說明,從頭到尾沒有說出「賴瑞隆」三個字。 柯志恩強調,退步言之,高雄市國民籍議員所提出之質疑也屬可受公評之事,過去民進全上下,對涉案石姓前議員特助,只因會勘中站在她身邊,就用各種抹黑造謠手段攻擊,但她即使面對如此惡劣行徑,仍不厭其煩做多次說明。國民議員只是按照民進對待柯志恩的標準,請賴瑞隆說明,賴委員的做法竟然是開嗆提告,難道這就是賴瑞隆參選高雄市長的格局?假使賴瑞隆真的選上市長,難道也要對所有監督質疑市長的議員提告? 柯志恩表示她針對任何質疑皆抱持公開說明、接受檢驗的態度,過去提告黃敬雅與民進中央,皆為對方公開散播不實資訊,造謠事實罪證確鑿,才會提告,但柯志恩在賴瑞隆遭檢視時,從未表達任何看法,賴瑞隆身為立法委員,不懂法更不知法,胡亂對柯志恩提告
新頭殼 ・ 1 天前
不滿團隊遭指與美濃大峽谷案有關 賴瑞隆提告 (圖)
國民立委柯志恩與高雄市議會國民團7日開記者會,議員許采蓁直指美濃大峽谷案一名涉盜採砂石地主親友為民進立委賴瑞隆團隊成員;賴瑞隆8日委由律師前往高雄地檢署提告加重誹謗罪;並澄清指控是子虛烏有。
中央社 ・ 1 天前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日英美3國學者共享殊榮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8日綜合外電報導)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今天揭曉,由日本化學家北川進、英國化學家羅布森(Richard Robson)和美國化學家亞基(Omar M. Yaghi)共同獲獎。
中央社 ・ 1 天前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力學三先驅獲殊榮
諾貝爾物理學獎7日得主出爐,由三位學者共享殊榮,分別為克拉克(John Clarke)、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表彰他們在量子力學的傑出貢獻,其研究成果造就了下一世代的數位技術。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強勢的東北季風要來了!「這天起」有感降溫 北部首當其衝
今(9)日大陸高壓中心由大陸東北繼續向東移動,台灣附近仍是受到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大台北、基隆北海岸、宜蘭、花蓮一帶仍有局部短暫陣雨機會,其他地方為多雲到晴,中南部山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預計今晚到明天清晨在中北部、東半部低溫預報在25到27度之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美參院軍委會主席撰文 籲美支持台菲帛琉對抗中國威脅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韋克爾(Roger Wicker)與參議員費雪(Deb Fischer)8月間率團訪台,6日在華爾街日報發表專文,指出台灣、菲律賓和帛琉等夥伴決心對抗中國威脅,美國必須給予支援,強化軍事存在與後勤投資。韋克爾與費雪在這篇題為「太平洋盟友需要美國支持」(Pacific Al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古代三大「妖書」,其中一本能呼風喚雨,至今仍無人能破解
華夏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流傳下來的典籍不計其數。然而,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有三本被後世稱為「古代三大妖書」的奇書,至今仍籠罩在神秘與禁忌的氛圍之中。傳說其中一本《奇門遁甲》,甚至能呼風喚雨、改變天象,讓人驚嘆古人對天地玄理的深刻理解。(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記得那位大鬍子捲髮男嗎?美國公視被川普砍預算 長青節目畫家拍賣作品所得全捐
曾在1980至1990年代走紅的美國畫家鮑勃羅斯(Bob Ross),生前成立的公司宣布,將捐出30幅鮑伯的畫作拍賣,所得捐給因被美國川普政府大砍經費的公共電視台。
太報 ・ 1 天前諾貝爾化學獎肯定「魔法口袋」材料,MOF助解碳排與缺水難題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日本的北川進(Susumu Kitagawa)、澳洲的Richard Robson與美國的Omar M. Yaghi,以表彰其在「金屬有機框架」(MOF)分子架構上的開創性貢獻。這類具高度孔隙與超大比表面的材料,能在微小體積內吸附並儲存大量氣體,被喻為猶如「魔法口袋」般的承載能力。MOF的核心價值在於可精準調控孔徑與化學官能,形成如海綿般的三維網絡結構,適用於捕捉二氧化碳、儲存氫氣與甲烷、分離有毒氣體,並可自乾燥空氣中收集水分。隨著材料庫持續擴充,研究者已合成數以萬計的MOF組合,為能源轉型與循環經濟提供多樣化工具箱。在產業落地上,MOF被視為碳封存與工業減排的關鍵拼圖:例如於水泥等高排放製程中,將煙道氣中的二氧化碳(CO2)選擇性捕捉、富集與回收;同時亦能用於從海水或潮濕空氣中產水、去除水體中的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與藥物殘留,提升飲用水與工業用水的純度與安全。經濟與技術層面,MOF具備「材料可設計」與「製程可放大」的優勢:藉由調整金屬節點與有機配體,可在選擇性、穩定性與再生能耗之間取得平衡;配合成形、塗佈與模組化工程,
財訊快報 ・ 14 小時前諾貝爾化學獎 表彰三學者開創金屬有機骨架
諾貝爾化學獎8日揭曉,表彰北川進(Susumu Kitagawa)、羅伯森(Richard Robson)以及亞基(Omar M. Yaghi)三位學者,為「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發展的貢獻。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三學者共獲諾貝爾化學獎 台灣學界大讚:實至名歸
中研院長廖俊智指出,羅伯森雖年事已高,但其早年針對「金屬有機骨架」(MOFs)的研究可謂全球第一人,對於化學界後續發展貢獻相當大,而諾貝爾奬也沒有忘記其貢獻,北川進則在MOF應用於二氧化碳捕捉技術上取得顯著成果,而亞基則開發MOF技術能從極乾空氣中提取純淨水,為全...
CTWANT ・ 1 天前諾貝爾化學獎 表彰三學者
諾貝爾化學獎8日揭曉,表彰北川進(Susumu Kitagawa)、羅伯森(Richard Robson)以及亞基(Omar M.Yaghi)三位學者,為「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發展做出的貢獻。
工商時報 ・ 21 小時前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表揚金屬有機骨架貢獻
諾貝爾化學獎8日揭曉,表彰三位學者在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發展的貢獻,分別為北川進(Susumu Kitagawa)、羅伯森(Richard Robson)以及亞基(Omar M. Yaghi)。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