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日英美3國學者共享殊榮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8日綜合外電報導)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今天揭曉,由日本化學家北川進、英國化學家羅布森(Richard Robson)和美國化學家亞基(Omar M. Yaghi)共同獲獎。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由美國生物化學家貝克(David Baker)、英國電腦科學家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美國出生的英國科學家瓊珀(John M. Jumper)共同獲獎,3人因透過電腦運算及人工智慧(AI)揭露蛋白質秘密而摘下諾貝爾獎桂冠。
今年首個諾貝爾獎項醫學獎6日在瑞典公布,接著於7日頒發物理學獎,8日揭曉化學獎,9日公布文學獎。
備受矚目的和平獎是唯一在挪威奧斯陸(Oslo)頒發的獎項,將於10日揭曉;經濟學獎將於13日公布。
今年諾貝爾各獎項獎金為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573萬元)。若有數名得獎者共享獎項,他們將分享獎金。(譯者:劉文瑜/核稿:楊昭彥)1141008
其他人也在看

SEGA十月特賣《人中之龍8》與《人中之龍8外傳》下殺四折起
世雅股份有限公司現正舉辦「SEGA十月精選特賣」活動。針對PlayStationStore及Nintendo eShop所販售的部分PlayStation5/PlayStation4/Nintendo Switch遊戲作品奉上限時特價。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天前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日英約旦裔教授同獲殊榮
諾貝爾化學獎台灣時間今天8日下午5點45分揭曉,頒給3位學者: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北川進,澳洲墨爾本大學教授羅布森(Richard Robson),以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約旦裔教授亞基(Omar Yaghi),表彰3人的金屬有機框架(MOFs)研究「為化學創造新空間」。
太報 ・ 1 天前
《十字召喚師:R》正式上市,開服限定送必得一次召喚與常規召喚
So-net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取得GREE 旗下 WFS《十字召喚師:R》正版授權、由 So-net 負責開發與營運,並於今(8)日同步在台灣、日本、香港、澳門正式推出上市。開發團隊同時邀請新生代實力派聲優浦和希與人氣聲優上坂堇為主角群獻聲,以豪華陣容強化劇情臨場感,更推出多項上市活動獎勵,帶給玩家完整的冒險體驗。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天前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10月底退休,新任院長名單出爐!前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接任
工業技術研究院表示,已收到經濟部來函,現任院長劉文雄預計於10月底退休,新任院長將由前副院長張培仁博士接任,預計10月27日辦理交接布達。此次人事異動,為工研院既有研發布局與產業連結延續脈絡,也為後續技術策略推動奠定承先啟後的基礎。
今周刊 ・ 1 天前川普政府大砍研究經費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削弱美國科學研究
諾貝爾物理學獎7日公布得獎名單,由3位量子力學科學家獲獎。其中一位學者克拉克(John Clarke)示警,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大幅削減美國科學研究經費是「極為嚴重的問題」。 克拉克與法國學者德沃雷(Michel Devoret)和美國學者馬丁尼斯(John Martinis),因為他們1980年代在加大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實驗室的研究,共同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3位學者目前都在美國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3位學者的研究使得量子領域在真實世界的應用成為可能。當物體微小至亞原子的程度時,量子力學就會發揮作用,不再適用傳統物理學。 舉例來說,一顆普通的球撞到牆壁會彈回,但在量子尺度下,粒子實際上能直接穿過類似的牆壁,這種現象稱為「穿隧效應(tunnelling)」。 克拉克與他的同伴因為以大眾可以理解尺度展示了穿隧效應而獲獎。 諾貝爾委員會稱他們的研究展示了「量子世界的奇異特性,在可手持的裝置中實際呈現」。 克拉克在接受記者訪問時,提到了當他們在40年前從事研究時獲得了大量資源,包含實驗室空間、研究助理與設備。 克拉克稱川普試圖重塑美國科學與衛生政策的努力,包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東洋10月引進血癌口服抑制劑新藥 強化產品布局
東洋 (4105-TW)10 月獲國際大廠授權,取得全球第一個全新機制的口服「選擇性核輸出蛋白」抑制劑 Selinexor,使東洋在血液腫瘤領域建構完整產品布局,也為醫病提供新興治療選擇。
鉅亨網 ・ 1 天前
2025諾貝爾化學獎「3得主」揭曉! 表揚金屬有機框架發展貢獻
(更新時間18:40)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於今(8)日下午5時45分揭曉,本屆化學獎由日本化學家北川進(Susumu Kitagawa)、澳洲學者理查.羅布森(Richard Robson)以及美籍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唐獎得主又摘諾貝爾獎 6屆以來第4度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8日電)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今天揭曉,美國化學家奧馬爾.亞基(Omar M. Yaghi)是3名得主之一,他於去年摘下唐獎永續發展獎,是唐獎6屆以來,第4度有得主獲得諾貝爾獎殊榮。
中央社 ・ 1 天前諾貝爾化學獎 3學者以金屬有機框架研究獲表彰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8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化學家北川進、英國化學家羅布森及美國化學家亞基今天獲頒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在「金屬有機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領域的開創性研究。
中央社 ・ 1 天前
美濃案成高雄市長前哨戰!賴瑞隆喊告柯志恩 他揭前例酸「最頂蹭告大師」
2026年高雄市長藍綠前哨戰「瞬間」開打,國民立委柯志恩今(8)日在立法院遭到民進立委賴瑞隆及其助理「堵人」,雙方爆發激烈口角衝突。賴瑞隆追問柯志恩對他關於「高雄美濃盜採砂石案」的抹黑指控,並表示要提告;柯志恩則強勢回應,強調她從未在公開場合說過,反控是賴瑞隆開記者會攻擊在先,並要賴瑞隆「像個大人」。對於柯、賴「遭遇戰」,國民立委羅智強國會辦公室主任陳......
風傳媒 ・ 1 天前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 日英美3化學家共享殊榮
諾貝爾化學獎今天(8日)揭曉,由來自日本、英國和美國的化學家北川進(Susumu Kitagawa)、羅布森(Richard Robson)和亞基(Omar M. Yaghi)共享殊榮,以表彰他們「在金屬-有機架構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去年、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由來自美英的3名科學家貝克(David Baker)、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瓊珀(John M. Jumper)共享榮耀,他們透過電腦運算與人工智慧(AI)預測及設計複雜的蛋白質結構,揭示了蛋白質的秘密。 今年首個諾貝爾獎項醫學獎6日在斯德哥爾摩公布,並已依序揭曉物理學獎與化學獎,9日將公布文學獎。備受矚目的和平獎是唯一在挪威奧斯陸頒發的獎項,將於10日揭曉;經濟學獎將於13日公布。(編輯:許嘉芫)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諾貝爾化學獎 日美英3學者共享
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宣布,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日本化學家北川進、英國化學家羅布森(Richard Robson)與美國科學家亞基(Omar M. Yaghi),表彰他們在「金屬有機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領域的開創性研究,讓學者能打造出像微型建築一樣、內部能容納分子的結構。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諾貝爾京都幫+1!北川進獲化學獎「被肯定很高興」 與台灣淵源曝光
據日本媒體今天(10/8)報導,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揭曉,由日本京都大學的教授北川進及另外兩位外籍學者獲獎,北川進今天受訪表示,研究受到肯定,非常高興。他來自科研實力雄厚的「京都幫」,也與台灣頗有淵源,曾與我國的輔仁大學、清華大學等校進行學術交流。
太報 ・ 1 天前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表揚金屬有機骨架貢獻
諾貝爾化學獎8日揭曉,表彰三位學者在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發展的貢獻,分別為北川進(Susumu Kitagawa)、羅伯森(Richard Robson)以及亞基(Omar M. Yaghi)。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2025諾貝爾化學獎》奠基「金屬有機框架」三本柱!北川進、羅布森與亞基共享桂冠榮耀
2025諾貝爾化學獎於8日下午公布,由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北川進、澳洲墨爾本大學羅布森教授(Richard Robson)與柏克萊大學教授奧馬爾·亞基(Omar M. Yaghi)共同獲得,表彰他們在金屬–有機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領域的發展與突破。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
風傳媒 ・ 1 天前
MLB季後賽/齊森姆低級失誤雙殺沒抓到 洋基火球新秀史利特勒落後退場
美聯分區系列賽殊死戰,洋基火球新秀史利特勒(Cam Schlittler)在7局上因為隊友齊森姆(Jazz Chisholm Jr.)的守備失誤留下1出局一、三壘有人局面退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莎莎健身房照辣翻!42歲「川字肌微歸位」根本逆齡女神
42歲主持人莎莎(鍾欣愉)一向以親民幽默的形象深受觀眾喜愛,雖然工作行程滿檔,仍不忘在社群平台與粉絲分享日常生活。她昨(9日)在Instagram曬出一張健身房自拍照,「川字肌微歸位」,好身材引發粉絲圍觀。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MLB/道奇球場為何成打者天堂?蒙西幽默答:可能因為有翔平吧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日前展開季後賽的分區系列賽,國聯部分洛杉磯道奇對費城費城人的第3戰於8日(台灣時間9日)登場。賽...
FTNN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一橋大逆轉!淡江大橋通車倒數 雙北這兩區房價嗨翻
淡江大橋預計於2026年5月通車,屆時將大幅縮短淡水與八里之間的車程距離,也為雙北房市增添一大利多。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淡江大橋於2019年動工,自動工前一年至今,七年間淡水與八里的房價和人口數皆明顯上揚,淡水房價從平均每坪23萬元,漲至今年的每坪31.5萬元,漲幅37%;而八里房價則從每坪19.6萬元,漲至27.9萬元,漲幅逾4成,漲勢還超越淡水,成為淡江大橋的最大獲益區。
鏡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