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更年期關懷日 生活醫學守護健康
▲「世界更年期關懷日」今年主題為「生活醫學(Lifestyle Medicine)」。(圖:南投縣府提供)
每年十月十八日為「世界更年期關懷日」(World Menopause Day),由國際更年期學會(IMS)發起,旨在提升全球對更年期健康的重視。女性平均約在五十歲進入更年期,男性則於四十至六十歲間睪固酮逐年下降。若缺乏正確認知與支持,可能引發焦慮、睡眠不佳、骨質疏鬆及慢性疾病風險上升。今年主題為「生活醫學(Lifestyle Medicine)」,強調透過日常生活型態的調整與自我照護,以飲食、運動、睡眠、壓力管理及社會支持等方式,引導熟齡族群在更年期期間維持身心健康、延緩老化,並營造幸福宜居的熟齡生活。
一位五十歲的陳小姐回憶,月經停經後出現情緒低落、記憶力下降、體重增加與疲倦不堪等困擾。「最難受的是熱潮紅和失眠,白天精神全無。」她分享,在醫師建議下,她開始規律快走、睡前深呼吸、調整飲食,幾個月後不僅症狀減輕,也重新找回健康與自信。
信義鄉衛生所醫師李麗美指出,臨床上常見女性出現熱潮紅、盜汗、睡眠障礙及情緒低落等症狀,若未妥善處理,將影響身心功能與家庭關係。她建議可從生活醫學的五大核心面向著手-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睡眠與情緒管理、定期健康檢查,以及社會支持系統的建立-以穩定荷爾蒙變化、維持身心平衡。
更年期健康五大守則:
1.均衡飲食:多攝取蔬果、蛋白質、高纖與鈣質,少糖少脂,必要時補充維生素D與鈣片。
2.規律運動: 每週至少150分鐘有氧運動,並搭配肌力訓練以維持骨骼與心肺功能。
3.睡眠與情緒管理: 養成固定作息,運用正念、瑜伽及呼吸訓練減壓;症狀嚴重者可諮詢醫師建議。
4.定期檢查:追蹤骨密度、心血管與荷爾蒙變化,及早發現潛在健康風險。
5.支持與陪伴:避免菸酒,並尋求家人與社會支持網絡,促進情緒安定與心理韌性。
衛生局長陳南松指出,更年期為自然的人生階段,並非疾病。若能透過日常生活方式醫學的實踐與自我健康管理,不僅可減少慢性病風險,亦能在身心調適中培養自信與幸福感。在「2025世界更年期關懷日」之際,衛生局也呼籲民眾關注更年期健康,從日常生活中實踐生活醫學,將健康行為內化為生活習慣,並透過理解與陪伴,共同營造健康宜居、熟齡友善的南投。
其他人也在看
女性跑者激增 醫揭更年期「穩跑三法」
馬拉松賽道上的女性跑者越來越多,然而正值更年期前後的女性跑者,面臨肌肉量流失、骨密度下降與荷爾蒙劇烈變化等挑戰。專家提醒,中年女性能跑得久、跑得穩,關鍵在於「荷爾蒙平衡、營養補給、肌肉維護」三管齊下。今天(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根據國健署統計,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兩成罹患代謝症候群,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花蓮立霧溪堰塞湖滿水位270萬噸 下游撤離近300戶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7日電)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出現堰塞湖,陽明交大團隊估算,滿水位約270萬噸,若潰決水流約在50分鐘後抵達下游錦文橋,河床水位恐上升約5公尺。下游影響戶數近300戶,已陸續撤離。
中央社 ・ 1 天前
肝功能異常輕熟女滿臉痘痘 光動力療法成功改善膚況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皮膚科陳麒亘醫師/奇美醫院提供 33歲的林小姐,無特殊慢性疾病史,兩個月前,臉部出現多處疼痛的紅色丘疹及膿皰,開始不以為意,未立即就醫治療,然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月經亂、睡不好、情緒不穩?中醫師教你這樣分型調理更年期
月經開始不規則、月經量一下多、一下少,或是偶爾不來,最後一年內不再有月經的停經現象、也不再具有生育能力,從生殖機能逐漸降低到完全喪失的停經前後過渡期,就是所謂「更年期症候群」。 全台300萬名婦女,處於更年期更年期的定義為一年沒來月經,在停經前10年左右常會亂經,月經天數縮短或拉長,經血量變少或停止。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女性停經的平均年齡是45至52歲,推估全台約有近300萬名婦女處於更年期。 《內經.素問》有云:「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中醫師吳宛容指出,中醫觀點認為,女性每7歲為一個生理階段,42至49歲期間,卵巢逐漸停止製造女性荷爾蒙,也就是中醫的「腎精虛衰」,此時身體狀況會往下掉,臉部會暗沉無光、頭髮變白,月經開始不規則、月經量一下多、一下少,或是偶爾不來,最後一年內不再有月經的停經現象、也不再具有生育能力,從生殖機能逐漸降低到完全喪失的停經前後過渡期,就是所謂「更年期症候群」。 依更年期症狀分成4種證型吳宛容指出,中醫依更年期症狀,大致分成4種證型,大多數婦女經常會合併出現: 1.肝腎陰虛:月經量少,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日本新政府》玉木雄一郎:自己不會當首相 願與高市政策合作
[Newtalk新聞] 日本維新倒向自民新任總裁高市早苗後,在野整合促成政輪替的可能性銳減。原本可能成為在野3個主要政推出來領軍的玉木雄一郎稍早表態,願與高市早苗在政策合作,並表示:「玉木首相已經不復存在」。 共同社報導,國民民主魁玉木雄一郎18日表示,有意與已確定當選首相的自民總裁高市早苗在政策上達成共識的領域展開合作。 玉木指出,高市在自民總裁選舉中倡導的經濟政策與自民的立場存在重疊,並在長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希望與高市合作推進政策。」 至於與日本立憲民主聯合執政的可能性,玉木解釋說,在首相提名談判中,雙方在安全和能源政策上的分歧無法彌合。 「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我們無法與現在的立憲民主組成政府。」 此前,他在街頭演講中呼籲:「玉木首相已經不復存在,但請等待。我希望與能夠建立信任的政加強合作關係。」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日本維新會開出削減國會議席條件 日經:將對小不利日本「最美老鴇」! 池袋酒吧迫女賣淫還裝GPS監控 21歲女經理引熱議
新頭殼 ・ 17 小時前
新北警查緝詐團水房核心 起出500萬贓款 (圖)
新北市刑警大隊追查假投資詐欺案,日前埋伏逮獲33歲吳姓女車手,並循線在淡水區查緝水房核心成員蔡姓男子,現場起出贓款新台幣500萬餘元。
中央社 ・ 1 天前


打疫苗送好禮! 桃園啟動「左流右新、健康安心」巡迴接種
【記者張沛森/桃園報導】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節。為提升社區的整體防護力,桃園市府衛生局明天(18日)起相繼推出「左流右新、健康安心」三場社區巡迴接種服務,現場也準備了多項好禮,鼓勵大家踴躍參加,一次完成流感與新冠疫苗的接種,獲得雙重保護。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巨人盃》大仁重回4強 郭定彣單日狂敲6安老爸是裁判
【賽會特約記者王婉玲台南報導】台中市大仁國小今天(17日)連兩戰都以強勢火力扣倒對手,先以15比4擊敗台東縣新生國小,再以12比4打敗新竹縣中山國小,繼2015年後,暌違10年再闖巨人盃...
智林體育台 ・ 1 天前
美14歲少女不服管教…朝學校職員「胸口狠踹」 對方倒地猝死
美國麻州一所寄宿學校15日發生一起悲劇事件,一名14歲學生試圖強行離校時,與教職員發生衝突,學生一怒之下,竟朝著一名53歲女職員胸口狠踹一腳,導致對方倒地,隔天不治身亡。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錢都是你賺!屏東西瓜田雞糞肥料惹蒼蠅 居民怒:別再種
屏東產的西瓜香甜多汁,非常受歡迎,然而獅子鄉新路部落居民卻被迫承受楓港溪河床西瓜田傳來的陣陣雞糞味,還有大批蒼蠅,居民要求縣府別再允許業者於該處種西瓜。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台南各農會掀起磁吸小燈箱熱潮 新市毛豆節祭出消費滿額送
台南各地區農會掀起磁吸小燈箱的製作熱潮,深受歡迎,新市區農會趕搭流行列車,也將在明天主辦的毛豆節產業文化活動中趁勢限量推出,並以消費滿額送的方式,希望能刺激買氣,設計了「新市區農會」,還有毛豆品牌「青春居酒屋」等2種扛棒款式,引起矚目,連日來詢問電話不斷,預料將造成搶購。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追隨原油跌勢 棕櫚油期周線恐收跌
受國際原油跌勢影響,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17日微幅走跌,1月合約期貨下跌8馬幣至每噸4,512馬幣,周線也可能收跌。交易員指出,美俄領導人將在匈牙利面談,全球能源供應前景不明朗,原油價格走弱打壓市場人氣,導致棕櫚油市場走低;利多部分,印尼正在考慮,要求自2026年開始,從雅加達和峇裡島出發的國際航班,要使用1%永續航空燃料。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更年期女性注意!約2成罹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守則」教怎麼預防
根據國健署統計,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成為中年女性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為協女性健康度遺更年期,國健署推動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朋友支持(Friend),讓更年期享健康。響應每年10月18日「世界更年期日」(World Menopause......
風傳媒 ・ 1 天前
進口菜農藥超標!民眾慶幸沒買 菜販曝:其實天天都在吃
衛福部食藥署近日公布,一批農藥殘留超標的進口蔬菜名單,不少消費者看完後慶幸只買台灣青菜,不過菜販廖炯程卻提醒,這類進口蔬菜往往並非直接上桌,而是以加工型態進入日常飲食,民眾以為沒吃,其實每天都可能吃到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