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及空汙 衝擊心血管健康
全球暖化帶來的氣候變遷肆虐全球,全台第一份民間《氣候變遷與健康調適白皮書》出爐。過去22年,全台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就醫人數平均每年296萬人次,就診高峰落在6~8月。當氣溫升高至攝氏27度以上,特別接近31度時,全台各區的就診率皆上升,而二氧化氮(NO2)是提高急性心血管疾病發作風險的關鍵。建議年長高危險族群減少在車流多的時間外出。
台師大及一家壽險公司共同做此一研究。台師大地球科學系教授陳卉瑄說,研究團隊將台灣本島分為5區域,分別是北北基宜、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及花東地區。當日均氣溫在攝氏13~27度之間時,全台各區就診率變化不大,但當氣溫升高至27度以上,特別接近31度時,全台各地區的就診率皆上升。而65歲以上就診率比50~64歲高2.4倍,更是18~29歲族群的417倍。
為了解哪些環境條件會提高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研究團隊建立預測模型,發現空汙關聯性最高,其中又以氮氧化物最為關鍵。陳卉瑄表示,二氧化氮( NO2)進入人體,會分解為亞硝酸與硝酸,產生大量活性氧,造成細胞膜脂質氧化、自由基累積,引發血管發炎、內皮細胞損傷,進而干擾心臟自律神經調節,建議長者別在車流多的時間外出。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則表示,極端氣候會造成血管收縮不正常、水分不正常流失,導致心跳加速,血液流動有問題,尤其三高患者在高溫、低溫時要特別小心。
至於氮氧化物,鍾伯欣說,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司機等族群會因廢氣的暴露,而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較相關的應是吸菸。吸菸會產生氮氧化物,對吸菸者、吸二手菸者都會有影響,增加心肌梗塞風險。近期政府開放加熱菸,作為醫師絕對反對,他提醒民眾,任何形式的菸品都對健康有害。
其他人也在看


預防三高,快點動起來!!規律運動,降低20%心血管疾病死亡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4大危險因子,也是造成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並直接將缺乏身體活動視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 根據世界衛生統計報告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僅次於高血壓13%、菸品使用9%及高血糖6%,有超過200萬死亡人數可歸因於靜態生活。 靜態生活除了增加死亡率,還會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的風險加倍,並增加癌症、高血壓、骨質疏鬆症、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大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及30%缺血性心臟病,都是因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 國家衛生研究院曾進行國內大型的追蹤世代,分析各個不同運動量的健康效益,結果研究發現,每天運動15分鐘可以延長3年壽命,可以減少14%總死亡、10%癌症死亡及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 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指出,運動的好處很多,以宏觀來說,運動可以維持良好體態、增加心肺功能、強化肌肉組織與功能、增強關節靈活及協調能力、增加疼痛忍耐力,提升睡眠品質、免疫力、抗壓力、降低老人跌倒風險、幫助戒菸,預防癌症、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骨質疏鬆症、憂鬱症、焦慮症、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吸菸不只傷肺 隱形風險!頭頸癌風險飆高25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吸菸危害身體是常識,但危害遠比一般人想像的更多更廣!除了會引發中風、心血管疾病、肺阻塞、肺癌等疾病之外,國健署今(15)日進一步警告,「電子煙」、「加熱菸」等新興菸品甚至影響大腦發展,尤其,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頭頸癌的風險約為非吸菸者的5至25倍!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表示,吸菸除了可能導致肺癌與心血管疾病,也大幅增加罹...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6旬婦手麻就醫 竟揪出「心肌病變」?!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65 歲的李女士則因手麻長年困擾,甚至接受過「腕隧道症候群手術」,後來卻逐漸出現呼吸困難與心律不整。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張藝耀說明,患者經深入檢查並搭配基因檢測,才確診為「成人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沈積症造成的心肌病變(ATTR-CM)」透過治療也逐漸好轉。 罕見心臟疾病ATTR-CM 嚴重恐致心衰竭 張藝耀主任說明,「成人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沈積症造成的心肌病變(ATTR-CM)是少見但嚴重的心臟疾病,由異常蛋白質沉積於心肌所致,會導致心臟肥厚、心律不整及心衰竭。典型徵兆包括「三心」:心律不整、心衰竭、心肌肥厚與「兩異」:神經病變、腎功能異常。雖然病程無法逆轉,但若及早診斷並配合藥物治療,不僅能延緩病情惡化,也可改善生活品質,讓患者維持心臟功能穩定,降低併發症風險。 「心房顫動」中風風險高五倍 新一代口服抗凝劑預防血栓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 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林恆旭指出,當心跳忽快忽慢時,血液容易滯留於心房內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流跑到腦部將會引起腦血管栓塞,會大幅增加中風風險。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為一般人的五倍以上,且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直接吃鮭魚勝過魚油!研究證實:EPA、DHA吸收更好
最新研究顯示,攝取完整鮭魚比單純服用魚油膠囊,更能有效提升體內EPA與DHA濃度。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每週食用2至3份鮭魚,搭配適當烹調方式,不僅能護心養腦,還能有效預防多種疾病。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喝茶「4大地雷習慣」養生不成反害健康!醫示警 飯後立刻喝也錯
你是不是也習慣在飯後或午茶時間,泡上一杯茶,覺得健康又放鬆?這杯熱茶裡,其實藏著不少你沒想過的營養秘密和喝法地雷!對此,邱筱宸醫師分享,喝茶到底對身體有多好?又有哪些人要特別注意? 茶不只是解渴 它富含多種對身體有益的植物化合物 長期適量喝茶,可能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及部分癌症風險。 1、兒茶素 (Catechins):綠茶特別多,有抗氧化、抗發炎,甚至潛在抗癌作用!2、咖啡因:適量可提神、提升注意力。3、L-茶胺酸:幫助放鬆、減緩焦慮,與咖啡因搭配能讓你更專注不焦躁。4、黃酮類:有益心血管健康。 以下「喝茶誤區」你踩過嗎? 1、空腹喝濃茶養生?錯!單寧酸會引發胃痛甚至影響消化功能 2、喝茶能「刮油」減肥?別想太多!代謝有幫助,但不會讓脂肪「溜走」。減重還是要靠飲食控制+運動。 3、飯後立刻喝茶助消化?不建議!茶中單寧酸會干擾鐵質吸收,草酸會影響鈣質吸收,特別是吃素或女性,建議餐後至少隔1小時。 4、冷泡茶或瓶裝茶一樣健康?不一定!市售瓶裝茶如果加糖,等於喝「加糖香精水」。想喝健康,還是要買無糖,或是自己泡最安心! 怎麼喝才健康? .每天喝大約2-3杯茶就好.選擇無糖或自行純
常春月刊 ・ 8 小時前
準風神「侵台機率」曝光!粉專警「3地區嚴防劇烈降雨」:做好準備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熱帶擾動96W被預告即將生成,面對再有颱風可能逼近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也透露目前特別協調所,已經轉為緊急應變協調所,隨時針對「風神」形成後馬上的天災預防調度,氣象粉絲專頁「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特別發文,提及96W現在正處於組織性改善中,預計還需要兩三天整合,並揭開「風神」若生成的襲台可能性,在19至22日間在台灣3地區可能因為共伴效應出現劇烈降雨。
民視 ・ 2 小時前
準颱風「風神」路徑南修 全台週末大變天!轉冷+豪雨下到發紫
【記者黃泓哲、江宜潔/台北報導】今(16)日東風帶來水氣、全台天氣變化明顯,迎風面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大台北、恆春半島也有零星降雨,接著午後山區及高屏恐出現局部雷陣雨,直到週末東北季風報到,整體感受可能會十分濕涼。值得注意的是,熱帶擾動(96W)持續整合中,目前預估最快這兩天有機會發展成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至於路徑則又略為南修了。
壹蘋新聞網 ・ 4 小時前
準風神颱風恐侵台?專家揭「最可能路徑」 下週雨區再擴大
位於菲律賓東方的熱帶擾動96W持續發展中,氣象專家吳聖宇今(15)日表示,有機會在週五至週六增強為風神颱風,目前預估路徑變數大,不過他認為最有可能的路徑是「經過呂宋島進入南海」。他也提醒,即使風神颱風不直接侵台,也要注意降雨的情況,尤其是大台北、北部山區、東半部地區以及恆春半島一帶都要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這週末別去光復鄉!鏟子超人「急籲1事」 一票人點頭:車票已退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千萬噸洪水如海嘯沖進光復鄉,導致當地災情相當慘重,各地湧入許多鏟子超人前往災區救災。不過,有志工提醒,最近天氣不太穩定,未來一整週都會有強降雨,希望大家這週末先不要去現場幫忙了,「好好休息平安最重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風神」不登陸也可怕!全台雨彈炸4天「北東恐大量降雨」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秋老虎持續發威,今日(16)各地天氣依舊天氣晴朗炎熱,有7縣市發布高溫特報,其中新北市白天恐飆到38度極端高溫、臺南市、屏東縣可能出現36度高溫;不過下週即將迎來入秋首波降溫,最高降幅達10度。另外,西北太平洋上的熱帶擾動96W正於有利環境中逐步醞釀發展,預估最快週末升級為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美國預報預測可能會靠近台灣,氣象專家吳德榮也示警,即使風神最終未登陸台灣,在東北季風共伴(秋颱)效應影響下,北、東部仍躲不掉雨彈,甚至可能「大量降雨」。
民視 ・ 7 小時前

謝龍介慘了!造謠烏山頭水庫光電「污染超標」 郭國文怒報案告發
即時中心/黃于庭、李美妍報導我國近年持續發展綠電,烏山頭水庫於2022年設置「水面型太陽光電板」,不過近日卻有網紅質疑,工人以「藥水」清洗光電板恐會污染水質,國民立委謝龍介也多次附和此謠言,更稱自己若當選台南市長一定嚴查。對此,民進立委郭國文今(16)日怒嗆,謝龍介就是造謠者之一,已派人至警局報案告發違反《社維法》,散布假消息製造恐慌,希望警察盡速偵辦。
民視 ・ 3 小時前
風神颱風可能明天生成!共伴效應將影響全台天氣 週日起全台降雨北部降溫8度
氣象署表示,目前台灣受太平洋高壓籠罩,各地天氣晴朗穩定,高溫普遍達32度以上,部分中南部內陸或近山區甚至可達36度。不過,自周六晚間起,東北季風與風神外圍環流將同步影響台灣,天氣轉趨不穩。氣象專家指出,風神颱風若持續增強並接近台灣,其外圍環流將與東北季風產生...
CTWANT ・ 3 小時前
周日起東北季風+準「風神」颱風共伴效應豪大雨來襲 北部、東北部雨勢紫爆
天氣風險氣象主播簡瑋靚表示,明天持續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晴時多雲、高溫炎熱,預測氣溫約33-36度、低溫約25–28度,大臺北與西部內陸較易出現36°C以上高溫;午後各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可能,範圍小、雨時短但偶有較大雨勢,前往山區仍稍須留意午後天氣變化。外出請做好防曬、補水與補充電解質,正午前後紫外線偏強,長時間戶外工作者建議安排間歇休息、留意熱傷害。
天氣多一典 ・ 59 分鐘前
準颱風神「路徑關鍵轉折」 粉專:直撞呂宋島機率最高
熱帶擾動96W持續增強,預計將形成風神颱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目前該系統結構仍相當鬆散,需要時間整合,而太平洋高壓勢力強勁,持續將其往西推移。當系統抵達菲律賓附近時,將因槽線東移導致高壓減弱,形成關鍵轉折點。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冷空氣來襲「恐急降10度」 專家:週末變天降雨、降溫都有感
氣象專家林得恩今(16)日指出,一股冷空氣正在醞釀發展,預計10月19日前後就會抵達到台灣北部外海,部分地區氣溫驟降的幅度可達攝氏10度。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1 小時前
英國一周丟800萬顆電子菸鋰電池 AI偵測火災風險 還能回收黃金、稀土 潛藏利益達420億
不論是3C產品或各類玩具,鋰電池幾乎無所不在。一旦混入一般垃圾或回收物中,若處理不當,便可能引發火災。英國新創公司 LionVision 研發出人工智慧(AI)系統,協助電器回收廠有效識別廢棄電池,除了能降低火災風險,還能回收有價值的金屬材料。 這套 AI視覺系統 透過鏡頭掃描輸送帶,一旦偵測到鋰電池或拋棄式電子菸,就會啟動氣流噴射裝置,將它們從廢棄物流中吹出分離。 非營利組織 Material Focus 分析指出,英國家庭每年丟棄約10.3萬公噸電器,家戶中更囤積高達8.8億件未使用物品,每年購買約11億件低價電子產品,例如耳機、充電器、拋棄式電子菸等,其中超過一半最終進入垃圾堆。當產品未被妥善回收時,等同損失價值約10億英鎊(約新台幣420億元)的貴金屬與關鍵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電子菸近年已成為快速消費型電器產品,英國每周約有800萬顆電子菸鋰電池被丟棄,導致回收廠火災頻傳,威脅公共安全。 支持者認為,若能加強前端分類與AI辨識,不僅能提升黃金、鈀金及磁性材料中稀土元素等貴金屬回收率,也能減少對進口原料的依賴。
Yahoo奇摩(國際通) ・ 4 小時前
印尼驚傳「規模6.7地震」!地震深度10公里
地牛翻身!印尼巴布亞省於台灣時間16日下午1時42分發生規模6.7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觀測資料顯示,震央在南緯59.907,西經61.622度,地震深度為10.0公里深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因應風神颱風來襲 馬太鞍溪臨時便道不排除封閉
花蓮地區「台9線231k+952馬太鞍溪橋南下及北上臨時便道」,因受熱帶擾動影響,預估於17日增強為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受其外圍環流影響,預期將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可能造成降雨及水位上升風險,公路局為確保用路人安全,不排除封路。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