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管理更有效率,7 款人氣窈窕輔助品推薦!新趨勢、攝取時機與挑選原則一次公開
想要輕鬆窈窕不費力,許多人會選擇體重管理保健品做輔助。但這些產品真的有效嗎?該怎麼吃?怎麼挑?有沒有副作用呢?本文將帶您掌握最新窈窕趨勢、挑選法則,並推薦 2025 年 7 款熱銷體重管理保健食品,幫助您科學瘦身。
窈窕神隊友!4 大體重管理輔助原理
一般來說,體重管理保健品可以分成 4 類型,可以按照自己需求挑選合適產品,在規律飲控與運動的同時,幫助達到理想曲線。
抑制食慾,減少熱量攝取:管不住的嘴饞,是許多人管理體重失敗的主因。因此,不少輔助品都會主推增加飽腹感、控制食慾,以降低飲食攝取,幫助熱量赤字。例如,藤黃果、關華豆膠、非洲芒果、膳食纖維等。
幫助體脂代謝:透過阻斷將食物轉化為脂肪的合成路徑,以降低體脂肪,讓吃進去的熱量較難被儲存利用,達到減脂目的。例如,白腎豆、甲殼素、肉鹼、綠瑪黛、鉻、魚油等。
增加代謝率:隨著年齡增長,新陳代謝也跟著下滑。透過體重管理保健食品增加代謝率,進而促進燃脂消脂,消耗體內囤積的體脂。例如,咖啡因、薑黃素、康普茶萃取、瑪黛茶萃取、綠茶萃取物、苦橙等。
增進運動效果:運動是體重控制很重要的一環,但若能透過特殊成分,可以幫助提高運動表現,進而增加熱量消耗,讓輕盈效率事半功倍。例如,左旋肉鹼、兒茶素、咖啡因等成分。
窈窕新趨勢!體重管理小知識 Update
科技日新月異,對於體重管理上有更多研究探討,進一步發現更多能有效控制體重的新方法,當然,越來越多控制食慾怪獸、增加新陳代謝、消滅體脂肪等成分,更是推陳出新。
趨勢 1 調整消化環境!腸道菌叢決定胖瘦體質
自腸腦軸概念被發現後,眾多研究證實,腸道菌相與胖瘦體質有關。消化道在體內負責吸收食物的營養和能量,而腸道菌群也參與其中,並以不同方式影響熱量吸收,可減低熱量攝入的稱「瘦菌」,而增加熱量吸收的為「胖菌」。
目前已知「瘦菌」包括擬桿菌門、雙歧桿菌、植物乳桿菌,以及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AKK 菌、TCI378 益生菌等,因對於熱量吸收率較低,若是腸道擁有較多以上這些細菌的人,在消化食物時,能降低熱量和脂肪的吸收。
趨勢 2 刺激 GLP-1 分泌!調控食慾、減少囤積
國際期刊《Nature》及《NEJM》證實,瘦子體內含有較高量之 GLP-1,能有效控制食慾及調節血糖。而如果可以保持體內 GLP-1 的濃度,就能輕鬆控制食慾,延長飽足,以及調節血糖,避免脂肪累積。
但是腸道內的 GLP-1 分泌 2〜3 分鐘後,就會被體內 DPP-4 酵素分解代謝,相當可惜。目前已有業者針對該機制推出新成分 GLP-1 Formula,實驗證實能刺激人體自體分泌 GLP-1 持續長達 4-6 小時,為體重管理輔助品的新突破。
體重管理輔助品的副作用?
成分大多為植物萃取,但仍需依體質注意,特殊族群建議先詢問醫師與營養師。
體重管理輔助品怎麼吃最好?
體重管理輔助品的面向多元,因此,針對不同原理的產品,即有不同的建議攝取時間。
美食大餐當前:外食、聚餐最怕油膩膩飲食囤積,影響健康與體態。睡前空腹時吃 1 顆,由韓國泡菜中篩選出一種新穎植物乳桿菌 TCI378 菌株,經由實驗發現,該菌株及其代謝物能減少脂肪形成、增加脂肪代謝,改善消化功能。
早晨能量啟動:飲食少一點,剛剛好的滿足感,熱量赤字在眼前。餐前 30 分鐘食用 1 包含 GLP-1 促進配方,能模擬食物駐留在腸道的狀態,持續刺激腸泌細胞分泌 GLP-1 持續長達 4〜6 小時,保持體內穩定 GLP-1 濃度,飲控就能輕鬆自律。
嘴饞怪獸來襲:餐與餐之間的嘴饞時光,或想要大吃大喝的時刻,快沖泡 1 包僅 65 大卡的健康系奶茶,內含 5g 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降低食慾,還能輕鬆順暢。精準控制熱量,才能健康瘦。
重整體內環境:窈窕打底從「腸」計議!別讓失衡的菌叢生態成為肥胖元兇,晚餐前來 1 包 AKK 益生質,提供腸道內 AKK 菌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可以提升 AKK 菌 2 倍生長量,降低食慾之餘,還能幫助體態管理。
如何挑選體重管理輔助品?
原則 1 確認成分
購買前,務必先確認產品所含的成分是否安全、有效,並選擇天然萃取成分。除此之外,體重管理輔助品最主要是幫助抑制食慾、促進代謝、減少囤積、排便順暢等。建議選擇成分清楚標示,才能確保達到食用的效果。
更要小心,產品是否有添加非法藥物或輕瀉藥成分,不當使用藥物可能會導致興奮及多種副作用;而致瀉成分會刺激消化道,導致不正常腹瀉,長期下來很可能會影響消化機能。
原則 2 科研實證
任何保健食品的攝取,安全是最重要的事!因此,產品若能通過動物及人體實驗,代表成分經過嚴謹的實驗與安全測試,是功效和品質的有力證明。若能有超過千人體驗反饋,更是最佳的口碑推薦證明。
原則 3 營養諮詢
每個人體質、飲食習慣皆不相同,若體重控制輔助品有搭配營養師諮詢建議,能因應消費者自身實際情況給予飲食控制、適當的運動,以及食用代謝輔助食品的建議,是較為負責的做法。
7 大窈窕輔助品推薦
窈窕輔助品推薦 1:Slim8D 系列 窈窕 So Easy !
.Slim8D 1 號 大餐救星
.15 天份 / NT$900
源自韓國泡菜,韓國歐膩的窈窕秘密!偶爾的大餐放縱,需要專利益生菌 TCI378 配方守護健康,促進代謝、幫助消化、排便順暢,輕鬆享受美食。
👉這裡買
.Slim8D 2 號 有感滿足
.14 天份 / NT$2,180
TCI 獨家專利窈窕配方,結合比菲德氏益生菌、康普茶益生質、火箭蘋果萃取,輕纖補給,有感滿足,輕鬆自律,調整體質,促進新陳代謝,讓身體維持理想狀態。
👉這裡買
窈窕輔助品推薦 2:船井倍熱® 極纖錠
.60 顆入 / NT$1,180
國家健康食品核准-不易形成體脂肪。添加專利菸鹼酸鉻,穩定醣類代謝更有感;獨家 E.F.T. 三重黃金代謝配方,增加飽足感,促進體脂代謝、調整體質。
👉這裡買
窈窕輔助品推薦 3:葡萄王易得纖 EX 益生菌膠囊
.60 粒 / NT$1,980
國家健康食品認證-不易形成體脂肪。萃取自芥菜,找出最佳體脂肪功能菌種-專利植物益生菌 GKM3® ,消化保健同時管理體脂。
👉這裡買
窈窕輔助品推薦 4:Simply新普利 超級夜酵素DX
.30錠 / NT$1,080
夜食無懼,啟動睡眠代謝開關。雙效專利 GABA,幫助入睡更有感;茶多酚+專利乳酸菌,重啟代謝關鍵;雙酵蔬果酵素,真正有酵。
👉這裡買
窈窕輔助品推薦 5:JEROSSE 婕樂纖 我的秘密 纖飄錠
60 錠 / NT$1,480
國家健康食品認證-不易形成體脂肪功能、調節血脂功能。高劑量兒茶素、荷葉萃取物、L-肉酸的三重植萃黃金比例,完整吸收,效果更好。
👉這裡買
窈窕輔助品推薦 6:Dr. Calorie 美體專科 碎酯錠 30+
30 顆 / NT$980
毛喉鞘蕊花、白藜蘆醇、義大利專利鉻,加上 30+ 獨特專利時鐘果籽、肉桂,維持代謝順暢,強力燃燒,美體管理。
👉這裡買
窈窕輔助品推薦 7:家家生醫 七日孅
7 包 / NT$899
富含天然草本成分,添加決明子、仙楂、洛神花、甜菊、望江南萃取物、藤黃果、荷葉,黃金比例七重配方調和。
👉這裡買
文/黃慧玫 圖/楊紹楚
更多Heho健康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吃爆豆腐、雞胸肉,為何還會「肌少症」?醫揪台灣人1習慣釀「蛋白赤字」:身體沒吸收,腎臟快累死
跌倒是我國年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防跌首要維持肌力與平衡,除了運動之外,也應攝取足夠熱量與蛋白質。不過國人雖然普遍知道蛋白質的重要性,飲食習慣中卻潛藏引發肌少症的風險——早餐蛋白赤字。營養師建議,早餐至少應攝取2份蛋白質,譬如200毫升豆漿就是1份蛋白質,搭配雞蛋、豆製品等,補足早餐蛋白質所需。
幸福熟齡 ・ 18 小時前
更年期「腹部脂肪」更易囤積!壯世代女性掌握3招 管理體重好簡單
女性一生中有三個時期特別容易發胖,分別是懷孕後、更年期後以及談戀愛期間。其中「更年期肥胖」問題尤為普遍,主要源自荷爾蒙變化、代謝速率下降以及睡眠品質降低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壯世代女性更要多加注意。
健康2.0 ・ 4 小時前
46歲運將突發高燒不退!就醫驚覺「肝功能受損」 竟是養鸚鵡釀禍
綜合陸媒報導,林男半月前飼養了一隻鸚鵡,因駕車工作無法照料,便將鸚鵡放入口袋隨身攜帶。不料數日後,他突發高燒至38.7℃,伴隨畏寒、乾咳與全身乏力,自行服用感冒藥後仍反覆發熱,並出現頭暈、反應遲鈍與精神萎靡等症狀。家人發現林男情況不對,趕緊將他送醫。檢查結果顯...
CTWANT ・ 13 小時前
醫院說是小手術!12歲男童撞肚動手術 醒來6器官竟全沒了
中國山東傳出駭人醫療事故,一名12歲男童兩年前因腹部撞傷就醫,本以為只是小手術,卻在手術後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與小腸等6個器官,導致他終身無法進食,必須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事件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家屬痛批醫院毫無交代,網友也怒問「這是救人還是害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身體正在「慢性燃燒」?名醫:必做5件事預防癌症
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不僅會加速老化,還會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慢性發炎就像星星之火,會逐漸傷害血管內皮、干擾胰島素與粒線體功能,不僅加速老化,還會增加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風險。他建議從「吃、補、睡、動、心」五個面向著手改善,這也是長壽的關鍵之道。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最帥展昭」驚傳猝逝!醫揭運動後心臟不適奪命2大元兇,冒冷汗是警訊
曾在《碧血青天楊家將》中飾演「展昭」一角、被封為「最帥展昭」的59歲前亞視小生甄志強,驚傳於上海猝逝,消息震驚演藝圈。據悉,他是在打球後突感心臟不適後離世。醫師警告,運動後出現的胸悶、冒冷汗,絕非只是
健康2.0 ・ 4 小時前
只是「血糖高」而已?追蹤45萬人研究:「糖尿病前期」讓失智風險多54%…控血糖最簡單的3方法
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截至2022年全台糖尿病患者已超過256萬人,並以每年新增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其中18歲以上成人盛行率達12%,男女患病比率分別為11.4%及8.9%;且每4人就1人處於糖尿病前期。許多人以為,僅是「血糖偏高」,又還沒被診斷為糖尿病,就不必太在意?其實這想法大錯特錯,「血糖過高,就像器官長期泡在糖水裡!」不僅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現在更有研究顯示,即使血糖只是略高,都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幸福熟齡 ・ 2 小時前
不用萬步!最新研究:日行「這步數」就能延緩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長者失智的主因之一。一篇新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指出,對於大腦已經開始出現該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出現任何認知症狀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千~5千步,就能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認知退化延後約3年,而每天走5000–7500步的人,延後幅度可達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吃早餐就停不下來、愈吃愈想吃? 營養師揭「關鍵元兇」:少了這1類食物
早餐不僅是一天的第一餐,更是啟動身體代謝與大腦運作的重要時刻。營養師陳珮淳表示,若選擇錯誤的食物,可能導致血糖波動、精神倦怠,甚至影響整日的專注與效率。不同的早餐組合會帶來截然不同的能量表現,因此正確搭配營養素,才能讓身體維持穩定狀態。 高油高糖早餐 會帶來負面效應 若早餐以油炸食物、含糖飲料或精緻澱粉為主,容易造成血糖快速升高,隨後迅速下降,導致腦部短暫缺乏能量而出現疲倦感與注意力下降。此外,陳珮淳營養師指出,過多油脂會使消化速度變慢,讓人精神遲滯、氣色黯沉;若僅依靠飲料充飢,則缺乏足夠營養,不僅無法維持飽足感,也使工作效率下降。 補充優質蛋白質 是啟動身體鑰匙 蛋白質是維持代謝與穩定血糖的重要營養素,能延長飽足感,避免血糖大幅波動。若早餐缺乏蛋白質,例如僅吃白吐司或饅頭,容易出現疲倦與飢餓感。陳珮淳營養師建議蛋白質來源包括雞蛋、無糖豆漿、優格、毛豆、鮪魚與雞胸肉,這些食材能有效提供大腦與肌肉所需的能量。 適量健康油脂 有助情緒與腦部運作 適量攝取優質油脂,不僅能協助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還能穩定情緒與提升專注力。陳珮淳營養師指出,早餐若能加入酪梨、堅果、橄欖油或亞麻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
喝咖啡別碰12種藥物!藥師示警:恐引發災難性副作用
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尤其早晨一杯咖啡能夠提神醒腦,幫助開啟一天的工作。然而,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藥劑師警告,咖啡若與某些特定藥物一同服用,可能會產生危險的交互作用,甚至引發「災難性副作用」,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麵包中恐有2A級致癌物 「這零食」含量比它多1000倍
研究指出,麵包烘烤會產生WHO列2A級可能致癌物丙烯醯胺,但正常攝取不會顯著提高癌症風險,需長期大量暴露才有疑慮。張適恆醫師提醒,台式麵包糖油鹽較高更需注意,建議選擇添加少的麵包、避免烤焦,並減少油炸食品攝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52歲女咳嗽、大笑就尿失禁!醫曝原因喊很常見 3族群高風險
更年期到了,不少過去沒有的症狀都會跑出來,有時候還會發生令人尷尬的事。泌尿外科醫師曲元正就分享一起個案,有位52歲的林小姐只要咳嗽或大笑,就會不受控制地尿失禁,令她感到尷尬又煩躁,不敢參加聚會或外出運動。進一步了解才發現,她身上還發生許多更年期的症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社畜都中招!醫揭上班族「3習慣」加速老化 容易出現體重增加、腦霧
許多上班族因為工作壓力大,假日常以大吃大喝、熬夜追劇來犒賞自己,卻忽略了健康的重要。對此,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提醒,許多人「長期高壓、熬夜」、「三餐靠速食、炸雞、含糖飲料」、「缺乏運動與放鬆時間」,雖然賺到了錢,卻在不知不覺中透支了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手術前一刻被喊卡?只因「沒停藥」 醫:可能危及生命
桃園醫院骨科病房護理長王瓊玉指出,術前未依醫囑停藥是導致手術臨時取消或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名李姓女性病患經過長時間等待準備接受手術,卻在手術前一刻被告知必須取消或延期,原因是她忘記依醫囑停用特定藥物。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男星罹鼻咽癌如「數千螞蟻爬臉」!名醫籲1飲食要節制
男星陳振華回顧與鼻咽癌搏鬥1年的歷程,形容神經痛有如「數千隻螞蟻在臉部爬」,苦不堪言,還好第3次化療後面部神經痛感全消。國內頭頸癌權威醫師指出,鼻咽癌的成因研究顯示與基因遺傳、飲食習慣及1種病毒關係密
健康2.0 ・ 4 小時前
「1關鍵」煮出名店紅豆湯!營養師曝生理期喝「紅豆湯」補鐵真的有效 | Women's Health
紅豆湯有豐富纖維素、蛋白質來源、高含量抗氧化劑、有助於血糖控制等五大功效,告訴你想要煮出超軟爛的紅豆湯重要一關鍵就是「足夠的水量」。
Women's Health美力圈 ・ 1 天前
周五「立冬」 冬天正式來了 馬偕醫院長張文瀚憂「這件事」引爆急診
本周五就是「立冬」,代表冬季正式來臨,醫院急診也恐慢慢會感受患者增加的壓力。馬偕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表示,目前氣溫尚未降低,...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只是血糖、血壓高一點,怎麼就要洗腎?66歲退休公務員不甩5警訊:才1年「腎臟喪失排毒功能」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是造成腎損害的主要原因。根據研究,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2倍。醫師呼籲,高風險族群應每3至6個月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延緩惡化,避免走上洗腎之路。
幸福熟齡 ・ 1 小時前
不只暖身!「1辛香料」是內臟脂肪剋星 防糖尿病、脂肪肝
隨著天氣轉涼,不少人會喝薑茶暖身,最新研究發現,薑還能提升代謝。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薑有助於啟動身體代謝,使脂聯素上升,降低體脂、胰島素變得更靈敏、血糖不容易亂飆,甚至減少發炎反應,代謝狀態一旦改善,體重自然會掉下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一直做恐釀洗腎!醫列「10大傷腎行為」 喝水也得小心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提醒,腎功能會隨年齡退化,年輕時就要做好腎臟保養。喝水喝太少、高油高鹽飲食、熬夜、久坐、濫用止痛藥與保健食品等10大傷腎習慣,恐加重腎臟負擔、提前洗腎。掌握生活細節,守護腎功能、遠離腎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