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垃圾激增!全台回收量暴漲6萬噸 專家揭「4大危害」
科技發展帶來大量廢棄電子產品,全球電子垃圾問題日趨嚴重。根據環境部統計,台灣廢電子電器類回收量從2017年的12萬418.4公噸增加至2024年的18萬403.9公噸,但仍有許多電子垃圾未經正確回收管道處理。全球電子垃圾正式回收率僅有22.3%,2022年全球產生的620億公斤電子垃圾中,只有約138億公斤被以環保方式回收處理。專家呼籲民眾重視電子廢棄物回收,以減少環境污染並有效利用資源。
在台北市的家電回收區,堆放著大量廢棄的家庭電器,包括電風扇和按摩椅等常見家電。這些廢棄物會暫時存放在回收場域,之後由專業廠商依照品項進行後續處理。隨著3C產品的大量增加,電子廢棄物的數量也隨之上升,對環境造成潛在威脅。
台北市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視察林群凱特別提醒,民眾在回收小家電時,應先將電池取出再丟上回收車。他強調,鋰電池不應混入一般回收物中,因為在收運過程中若不小心碰撞,很容易引起火災,危及民眾和回收人員安全。林群凱表示,台北市作為實施隨袋徵收的都市,小家電可以在晚間垃圾車收運時拿到回收車去回收,不需裝進垃圾袋當作一般垃圾處理。
環境部循環署永消組副組長鍾昀泰建議,小家電如果使用一段時間後損壞,可以先嘗試維修,延長使用壽命。若確實無法維修,民眾可以交給清潔隊的資源回收車進行集中收集和處理。他特別提醒,若家電含有可拆性電池,請先將電池取出,並將小家電交給資源回收車,而非當作一般垃圾丟棄。
理化老師張丕白解釋了電子廢棄物的潛在危害,他指出電器類產品通常含有電池,早期的電池種類如水銀電池、鎳氫電池和鎳鎘電池含有多種危害物質,包括氯化物、水銀和汞等,這些都會造成重金屬污染。此外,感測器部分也可能含有重金屬,而早期日光燈管中的啟動器裝置含有水銀,因此必須進行妥善的分類處理。
專家們一致建議,廢棄家電回收時應盡可能先拆除電池,廢棄手機則應先刪除資料並備份後再進行回收。民眾可以利用超商、超市、量販店提供的回收服務,而充電線屬於廢資訊物品類,不能隨意丟棄,應交由清潔隊處理。對於冰箱、電視等大型家電,可以聯絡當地清潔隊,約好時間上門回收。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3C產品不斷更新換代,廢棄電子產品的數量也相當驚人。妥善回收電子廢棄物不僅可以避免環境污染,還能有效利用其中的稀有金屬資源,為地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更多 TVBS 報導
北市雨大! 松山彩虹橋溪水暴漲「淹過LOVE」近半
環境部力推廢水能源化 廢水「從成本到利潤」轉型成功
第9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浪的重量 Burden of the Waves
第9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國在山河廢─直擊營建廢棄物毀國土調查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67噸垃圾因「保存證據」沒清運 地方忍受惡臭長達2個月
今年8月初時,桃園市新屋區觀海路一段788巷附近,有約67.8立方公尺的家庭廢棄物棄置、資源回收物,現場臭氣熏天,大量蒼蠅、蚊蟲孳生,造成地方上安衛生全隱患。經市府環保局、警方到場進行消毒,但地檢署依《刑事訴訟法》有保存證據的必要,固無清運現場垃圾,但將近2個月的時間過去,地方承受長達2個月的惡臭,指保存證據應照片、影像等方式即可,避免造成地方困擾。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回應,建立雙方通報的流程,未來將儘可能最快的時間完成證據保全。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民進發文轟桃園市府 黃敬平反擊:別當豬隊友打擊防疫士氣
民主進步桃園市部今(23)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抨擊桃園市府沒有在第一時間召開記者會說明疑似非洲豬瘟個案因應作為,國民桃園市議員黃敬平在臉書回擊,市府在事情發生後就召開跨局處會議,包含農業局、衛生局等單位也同時派員到前線查驗,但民進卻還在喊口號。他提到,「如果開記者會就能解決問題,鄭文燦當市長的時候一天到晚開工、動土,工程品質不就好棒棒?」並點名綠營的桃園市議員們,不要當豬隊友扯後腿,浪費時間進行政治操作打擊防疫士氣。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重申美濃馬頭山水質未超標 高雄環保局籲柯志恩勿混淆視聽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高雄報導 針對國民立委柯志恩質疑高雄美濃馬頭山棄置廢棄物造成水質污染,高雄市政府環保局昨(23)日嚴正澄清,強調美濃區吉洋段水質監測結果均「正常未超標」,現場公有地廢棄物已於9月24日清除完畢,私有地部分地主也將於10月底前完成;環保局批評,市府已經多次說明處理進度,柯志恩卻混淆視聽、抹黑基層同仁,讓人無法接受。 「市府監控...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大班學童近視率飆9%!醫揭「關鍵原因」家長「這習慣」害了孩子!
近年來,不管是學習量增加或是3C電子產品的普及,發現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發生的也越來越早,很多家長可能以為小孩長大再戴眼鏡就好,但事實上,近視一旦提早出現,就容易發展得更快、更深,所以便要及早發現並介入控制。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2025客家大地餐桌 藍帶主廚聯手客庄餐廳共創高雄風土新味
[Newtalk新聞] 從都會區到客庄,法國藍帶主廚李子竟與客庄嚴選餐廳推出風土食材料理,展現客家飲食的新風貌。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與財團法人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聯手宣布邁入第四年的「客家大地餐桌」活動正式展開,持續以「從產地到餐桌」為理念,深入高雄市的客家重點發展區美濃、杉林、甲仙及六龜進行田調,結合地方農產與飲食文化底蘊,讓大家看到客家料理在傳承中也能有創新與突破。 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郭添貴表示,「客家大地餐桌」自開辦以來,已成為推廣高雄客家飲食文化與產業的年度重要品牌活動,透過與餐飲業者、客庄小農與主廚的跨界合作,客家大地餐桌不僅帶動地方產業,也讓更多人看見高雄客庄的農產魅力與文化價值。今年客家大地餐桌特別規劃兩場以風土為題的饗宴,11月22日美濃菸仕物所「客庄區餐宴」,由在地餐廳業者集體合作呈現客家風土與產地精神;12月13日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都會區餐宴」,則由李子竟領銜,融合在地農產與季節食材,演繹客家飲食的深厚底蘊與創新精神。 高雄市客委會主委楊瑞霞在記者會上,宣布2025客家大地餐桌「高雄客家月」活動正式啟動,今年邀集21家餐飲業者共同響應,包括里長台灣鯛、啖糕
新頭殼 ・ 1 天前
亞洲青年運動會》首金出爐 潘筱晴跆拳道女子個人自由品勢技壓群雌
跆拳道品勢果然是我國強項,第三屆巴林亞洲青年運動會跆拳道潘筱晴選手,今天在女子個人自由品勢獲得金牌,也是我代表團在本屆亞青運的第一面金牌。
TSNA ・ 1 天前
老而彌堅堪典範 八旬抱病耕福田
嘉義太保,高齡夫妻檔,做環保讓他們忘記年齡,也忘了病痛。85歲的蔡明璋,開刀10多次還堅持到環保站,去除瓶蓋環,身手俐落不輸年輕人。80歲的太太則是在住家附近騎單車資源回收,住家有如環保點,夫妻倆...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北市壽喜燒餐廳疑食物中毒 衛生局勒令停業
[NOWnews今日新聞]臺北市衛生局今(23)日表示,自10月22日起陸續接獲醫療院所通報,有消費者在市區某壽喜燒餐廳用餐後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發燒、寒顫與頭痛等疑似食品中毒症狀。截至23日,累計...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雨彈狂炸! 陽明山「土石坍方」 「落湯猴」躲雨
近日連續降雨,台北陽明山出現「土石坍方」,就在菁山路101巷道路,北市府表示,因是私有農地的擋土牆壞掉才造成,目前還未連繫上地主,但一早出動多輛大型機具搶修。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防堵非洲豬瘟如臨大敵 雲林定點消毒站明上路 外縣市化製車需2度消毒
為防堵非洲豬瘟波及雲林,雲林縣府今(23)日下午與20鄉鎮市啟動防疫緊急應變會議,明天9點起,將在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與縣道153線交叉匝道口設消毒站。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下週又有冷空氣殺到!2地區低溫「跌剩1字頭」中南部也有感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台灣近期氣溫大幅下降、明顯變冷,其中北台灣受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雨彈不停歇狂炸近1週,遲遲看不到太陽露臉。氣象署指出,今(25)北部、東北部依舊偏涼,降雨機率仍高,尤其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及東北部地區,容易有廣泛且持續性降雨,中南部則是白天明顯回暖,白天可達30度以上。不過還沒等到北部放晴,氣象專家就示警,下週將有冷空氣南下,北部及東北部溫度將跌到「1字頭」,而且這波降溫連中南部也有感。
民視 ・ 6 小時前
雨快要停了!專家曝「這天有望放晴」 未來一週天氣曝光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持續呈現偏涼有雨的天氣型態,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今明兩天(25、26日)北部及東北部仍是陰雨天氣,走到中南部天氣會比較好。但下週一水氣將減少,下週四東北季風減弱,西半部還有可能放晴,要留意的是,下週末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及東半部又有明顯雨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下波東北風這天接力!低溫探20度 北部「雨再下1週」濕到崩潰
氣象署指出,明天(24日)東北季風影響,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天氣稍涼,水氣偏多,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新竹以北山區有陣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及東部地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竹苗、東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
CTWANT ・ 1 天前

秋意漸濃天氣急凍! 專家警告:下週中部以北「下探20度」
今(24)日是光復連假開跑首日,東北季風強勢來襲,氣象署針對台北市發布豪雨特報,基隆及新北市則為大雨特報,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全天氣溫僅在22至26度之間。對此,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霜降過後,秋意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連假都會下雨!天氣何時才會轉晴? 氣象署、專家都給答案了
連假想出門的民眾,恐怕都要記得帶上雨具。根據最新觀測資訊,這波東北季風帶來的雨勢仍將持續數日,北部與東北部地區要到下週二或三(28、29日)以後,天氣才會明顯好轉、陽光露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本週濕冷延續至週末!11月初再迎冷空氣南下 低溫下探18度
氣象粉專《氣象報馬仔》昨(24日)晚發文指出,熱帶擾動97W位於南海中部,然其外圍環流透過東北季風拉更多水氣往桃園以北、基宜花地區灌入,並出現持續濕冷降雨,預估又濕又冷天氣本週六、日(25日、26日)仍會持續,局部地區有大雨或豪雨發生,台東(含蘭嶼綠島)亦有降雨情...
CTWANT ・ 7 小時前
今雨襲3地!週日東北季風又增強 半個台灣溼答答
今(25日)水氣偏多,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地區下雨時間較長,氣象署提醒,明天東北季風又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雨區又擴大,北部、東部、東南部都有降雨發生。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東北季風影響!「4縣市」深夜雨彈來襲 北市豪雨警戒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署於24日晚間9時許發布豪大雨特報,指出台北市、新北市山區及基隆、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的可能性,其中台北市達到豪雨等級。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