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案告吹:英國政府「未將中國列為威脅」被指是主要原因
英國最高級別的檢察官表示,兩名男子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案件之所以被撤銷,是因為英國政府未能提供證據,證明中國被視為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這宗案件涉及30歲的克里斯多福·卡什(Christopher Cash)和33歲的克里斯多福·貝里(Christopher Berry),他們都否認指控。上月,檢控方撤銷控罪,引起內閣大臣和國會議員的批評。
英格蘭及威爾斯刑事檢控專員(DPP)史蒂芬·柏金森(Stephen Parkinson)罕有發表聲明稱,檢控方「歷經數月」以來嘗試向政府索取補充證據,但所獲的證人陳述未達起訴標準。
首相施紀賢(Sir Keir Starmer)解釋說,政府只能依據前任政府的評估行事,而當時政府把中國定義為「劃時代的挑戰」。
柏金森表示,雖然在2024年4月落案起訴時,檢方當時掌握的證據充足,但今年稍早另一宗間諜案的判例提高了根據《官方保密法》(Official Secrets Act)定罪的門檻。
他說,若要繼續控告卡什與貝里,必須證明在他們被指從事間諜活動的期間,英國政府已正式將中國界定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英國政府始終強調,案件告吹令其感受到「極度挫折」。柏金森此番公開說明,是在外界對檢控中止議論多週之後作出的回應。
首相施紀賢表示,政府對中國的定義不能事後追改,必須依據當時在位政府的立場。
他向記者說:「這不是政治角力,而是法律問題。檢控必須根據涉嫌犯罪時的實際情況進行,所以焦點應該放在當時執政的保守政府政策上。」
在野保守魁栢丹娜(Kemi Badenoch)在正在舉行的大會上指控執政工「刻意讓審訊流產」,聲稱「首相想討好北京」。
貝里是牛津郡威特尼(Witney, Oxfordshire)的一名教師,卡什則是居於倫敦懷特查佩爾(Whitechapel, London;白教堂)的國會研究員。兩人於2023年3月被反恐警察逮捕。
他們被控在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間,蒐集並提供可能損害英國安全與利益的資訊。
根據《官方保密法》,間諜罪的前提是被告所提供的資訊「對敵國有用」。
柏金森上月致函國會下議院議員指出,「由於證據已不再符合檢控標準,案件無法繼續審理」,但他當時未說明具體原因。
但他在信中表示,鑑於政府方面已向外界提供了有關「證據情況」的簡報,他決定採取這一「不尋常的做法」,公開更多細節。
要求必須證明中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依據,源自今年稍早另一宗案件:六名被控替俄羅斯從事間諜活動的保加利亞公民被判違反《官方保密法》罪名成立。
該法規定,若有人行事「有損國家安全或利益」,並傳遞可能「直接或間接對敵國有用」的資訊,即屬間諜罪。
柏金森指出,保加利亞公民案釐清了《官方保密法》中「敵國」的定義——「包括在涉嫌犯罪發生時,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國家」。
這意味著,本案若要繼續起訴,檢控方必須從政府獲取進一步證據。但他補充說,該證據始終「未能取得」。
他表示:「我們歷經數月努力尋求這些證據,儘管政府後來提供了額外的證人陳述,但其中沒有任何一份指出,在涉嫌犯罪發生時,中國被視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前刑事檢控專員麥當納勛爵(Lord Ken Macdonald KC)呼籲身為政府首席法律顧問的檢察總長何爾文男爵(Lord Richard Hermer)在國會復會後出席下議院會議,向議員說明事件經過。
他在接受BBC廣播電台第四台晨間新聞節目《今日》(Today, BBC Radio 4)訪問時表示:「這樣一宗嚴重的國家安全案件突然瓦解,若沒有向公眾作出妥善交代,實在說不過去。」
他批評說:「最令我驚訝的是,首相府、內政部等部門竟然願意向媒體放話,指責檢控方。」
他補充說,也許有人認為檢察總長在要求政府於公開法庭上作出聲明時「有些過於挑剔」,因為那樣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讓英國的國家利益陷入尷尬。
他說:「中國當然是英國國家安全的威脅。」
「可以理解檢方或政府不願公開這樣說,但檢方其實完全可以透過證據證明中國確實招募英國公民從事間諜活動。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不這麼做。」
英國軍情五處(MI5)處長肯·麥卡勒姆(Ken McCallum)曾於2023年警告,中國正展開「持續且規模龐大」的間諜行動。
同年7月,國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的報告指出,中國已「滲透英國經濟的每一個領域」。
該委員會前主席、前檢察總長葛偉富(Dominic Grieve)對BBC表示,案件似乎是「有人遺漏了關鍵部分」,因為在提起訴訟時,應該聚焦於「是否需要將中國界定為敵國」。
他說:「若政府願意在法庭上提交證據,說明為何某國實際上構成敵國地位,那麼官方文件如何表述可能就沒那麼重要。」
「從我閱讀刑事檢控專員和施紀賢的說法來看,整件事似乎只是一次混亂。案件一開始時,就未能弄清楚法庭上需要證明什麼。」
前BBC安全事務記者戈登·科雷拉(Gordon Corera)形容,案件在開審前僅數日突然撤銷「非比尋常」。
他說:「外界原本對這案抱有高度期待,以為庭上會出現『煙火般』的對決。這次撤銷反而更讓人懷疑,政府或許根本不想讓與中國有關的議題引爆任何『煙火』。」
《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早前報道,政府高層官員曾於上月初召開會議討論此案,之後才決定撤銷控罪。
首相府發言人星期一(10月6日)表示,有關政府「隱瞞證據、撤回證人或限制證人引用某些證據」的說法「全屬不實」。
自去年大選以來,工政府顯示出有意重設英中關係的跡象,並正在進行跨部門審視,全面檢討兩國關係。
2024年10月,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訪問中國,成為六年來僅第二位訪華的英國外相。他在訪問中表示,北京與倫敦應「為複雜的挑戰尋求務實的解決方案」。
英國國家安全顧問鮑威爾(Jonathan Powell)——施紀賢首相最親近的顧問及政治盟友之一——也於今年稍早訪華。
這趟於7月進行的外訪,英國政府並無對外公佈,而是後來中國外交部公布了鮑威爾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的消息。
北京方面表示,鮑威爾在會上表示「願同中方加強對話溝通,推動建立穩定、務實和長遠的夥伴關係」。
其他人也在看
駐英國代表處國慶酒會 英議員:台灣有權參與國際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8日專電)駐英國代表處7日晚間在倫敦市中心舉行國慶酒會,出席致詞的英國國會上議院議員里納德男爵說,台灣有權在世界舞台及所有國際組織獲適當代表,國際社會可從台灣的長處獲益。
中央社 ・ 1 天前英猶太會堂恐攻犯嫌行凶後 報警稱效忠伊斯蘭國
(中央社倫敦8日綜合外電報導)調查人員今天表示,上週英格蘭北部一座猶太會堂遇襲,造成兩名猶太教徒死亡,行凶男子在犯案後幾分鐘內打電話給警方,聲稱自己是為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行事。
中央社 ・ 1 天前緬甸點燈節示威群眾疑遭軍政府轟炸 傳釀40死含兒童
(中央社仰光7日綜合外電報導)緬甸中部市鎮章塢(Chaung-U)昨天傍晚數百人聚集慶祝滿月光明點燈節(Thadingyut)及參加抗議軍政府的活動時,傳遭軍方炸彈攻擊,緬甸媒體及主辦單位人員表示有40人喪命。
中央社 ・ 1 天前韓媒:川普規劃29日訪韓 可能不會參加APEC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9日專電)多家韓媒引述外交消息人士說法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本月將在出席東協峰會及訪問日本後,在29日抵韓訪問1天或2天1夜,有可能不會參與後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APEC)領袖會議。
中央社 ・ 1 天前
血洗點燈節!緬甸軍政府滑翔傘空襲抗議集會 釀71人死傷
緬甸中部一場佛教節慶活動遭到滑翔機投擲炸彈攻擊,造成至少24人死亡、47人受傷。據流亡政府「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 NUG)發言人向《BBC》緬甸語新聞證實,事發當時約有100名民眾在昌烏鎮(Chaung U)參加佛教節慶「點燈節」(Thadingyut festival)活動,同時也進行反軍政府的燭光集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諾獎前得主:未來將有更多女性獲得科學類諾貝爾獎
(中央社哥本哈根7日綜合外電報導)202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呂利耶(Anne L'Huillier)今天在哥本哈根受訪時說,隨著女性在實驗室與研究團隊的人數持續增加,未來將有越來越多女性摘下科學類諾貝爾獎。
中央社 ・ 1 天前
緬甸滿月節遇襲!軍政府「滑翔傘投彈」釀至少40死 倖存者憶:孩子被炸碎
英國BBC報導,目擊者指出,當晚數百人聚集參與節慶與抗議活動,軍方突然以動力滑翔傘(paramotor)從空中投彈。「我們緊急警告群眾撤離,約三分之一的人及時逃出。」活動籌備成員向法新社表示,「隨後一架裝有馬達的滑翔傘直接飛過人群,向中央投下兩枚炸彈。」她悲痛地說「...
CTWANT ・ 1 天前
秋後算帳?曾調查「川普詐欺案」檢察官詹樂霞 今遭指控「詐欺罪」起訴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曾主導對美國總統川普發起民事詐欺訴訟的紐約州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本週反遭聯邦大陪審團以銀行詐欺罪起訴。外界質疑,這起案件帶有強烈的「政治報復」色彩,引發美國司法獨立性受創的憂慮。
民視 ・ 5 小時前
嘉義TOP 4免費景點一次收!故宮南院0元、蓋婭莊園設籍桃竹苗中彰、三隻小豬農場協助花蓮救災免門票、佐登妮絲城堡12歲以下免費!|【免費好好玩】
嘉義蓋婭莊園10月免費入園的活動,只要身分證設籍桃園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市,或身分證件英文字母開頭為H、J、O、K、L、B、N,就能免費入園參觀。佐登妮絲城堡也推出12歲以下免費入園+再送DIY彩繪熊活動,此外,年底前凡出示「光復災區」協助照片,三隻小豬農場提供不限次數免費入園,而故宮南院也有0元免費票的活動,快來嘉義省荷包輕鬆玩!
Yahoo奇摩旅遊編輯部 ・ 1 天前中國間諜案被撤銷挨批 英檢察總長:政府未提供北京構成國安威脅證據
英國檢察總長今天(8日)表示,針對2名男子被控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一案被撤銷,是因為英國政府未能提供北京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證據。 法新社報導,英國2名男子疑為共諜的案件在上個月被撤銷,其中包括1名前國會研究員,檢察機關因此受到議員和政府官員的抨擊。 英國檢察總長巴金生(Stephen Parkinson)今天在一封致國會委員會的信中指出,檢察機關「數月來」一直試圖獲取持續審判所需的證據,但政府遲遲未提供。 涉入該案的前英國國會「中國研究小組」主任、現年30歲的凱希(Christopher Cash)和33歲教師貝瑞(Christopher Berry)在2023年被捕,他們被控在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蒐集可能「直接或間接對敵人有用」的資訊。 這起案件引發人們對存在重大安全漏洞的擔憂,因為凱希在國會任職研究員,並且據報導他與保守資深議員關係密切。 根據英國官方保密法(Official Secrets Act),要使此案成立,檢察官需要證明被告為「敵方」行事,即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國家。 但巴金生表示,他們沒有獲得足夠的證據,證明中國「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巴金生表示:「我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北京|Robotaxi開進南站至亦莊 駕駛技巧嫻熟
「十一」假期期間,旅客體驗從北京南站至亦莊的Robotaxi服務,車費人民幣52.1元,行程24公里。Robotaxi在繁忙路段展現嫻熟駕駛技巧,完成多次左轉、變道及紅綠燈通過。北京亦莊區Robotaxi已實現無人化營運,但火車站、機場專線仍配備安全員。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新幹線佔位亂象多!亞洲女裝沒看到、換座位…還跟車掌玩起「躲貓貓」
根據日媒「Diamond Online」報導,日本電車或新幹線近年來頻傳「購買指定席卻被坐走」的狀況,甚至有占位不讓、拒絕查票等爭執,已影響指定席與綠色車廂(Green Car)的乘車秩序。
聯合新聞網 ・ 17 小時前服務車出發!彰銀攜華山守護孤老
有愛的地方,就有希望。彰化銀行支持華山基金會「愛的翅膀 送愛到家」計畫,捐款50萬元協助購置到宅服務車。10月9日上午於彰銀台北大樓舉辦捐贈儀式,由董事長胡光華交付「愛心鑰匙」予華山基金會,用行動守護長者的人生旅程。
工商時報 ・ 10 小時前國慶大會10日登場 國軍樂隊奏12強應援曲、雷虎衝場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9日電)國慶大會明天登場,今年由近百人擊打太鼓揭幕,國防部聯合樂隊暨三軍儀隊將演出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應援曲,並由彰化縣大村國小合唱團等領唱國歌,壓軸重頭戲是空軍雷虎小組「勇鷹」高教機,以五機編隊施放彩煙飛越總統府。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習近平本來想住這!APEC南韓峰會將登場 謝金河揭「這家飯店」來歷不平凡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將於10月31日在韓國慶州舉行,總統府宣布台灣今年將再度敦請總統府資政、台杉投資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林信義作為領袖代表出席。而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8)日在臉書發文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團赴韓,原先選定「新羅酒店」入住,而這個飯店背後也有著不平凡的來歷。謝金河表示,將在慶州舉辦的APEC年會,中國預先包下了當地的新羅酒店,但最......
風傳媒 ・ 1 天前習近平時代有利中國發展因素消失 僅剩哨兵國度
(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9日電)美籍華人政治學者裴敏欣表示,六四後中國靠嚴密的監控、經濟起飛、有利的國際環境及務實的領導,經歷二十多年的黃金時代。但後三個因素在習近平時代已基本消失,美中變成完全敵對關係,意識形態籠罩社會,若經濟無法復甦,社會會更不穩。
中央社 ・ 1 天前
一部iPhone神助攻 倫敦警方端掉向中國走私4萬部被盜手機的團伙
該團伙涉嫌去年從英國向中國走私多達4萬部被盜手機。這是英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打擊手機竊盜的行動,已逮捕18名嫌疑人,並繳獲2,000多部被盜手機。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陸十一長假傳「災情」 羊駝疑被餵到翻白眼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十一國慶暨中秋連假「黃金週」落幕,長達8天的假期,許多中國民眾都會選擇與親友出遊,知名景區、園區人滿為患,江蘇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就傳出有多隻羊駝,疑似因為遭遊客過度投餵「...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菲前防長羅倫沙納:台菲安全合作相當重要 (圖)
菲律賓前國防部長羅倫沙納(左)9日在駐菲律賓代表處國慶晚會上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台灣與菲律賓地理相近,安全合作相當重要。右方為駐菲副代表、前空軍司令部空軍副司令李廷盛。
中央社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