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任汶專欄:郝龍斌與張亞中戳破國王的新衣?
雙十國慶的前一晚,國民主席候選人郝龍斌彷如突然吃了誠實豆沙包,直接質疑,境外勢力企圖影響國民主席選舉,並反問,「我想問問親愛的同志,尤其參選的候選人同志們,你們確定這是一場中國國民的主席選舉?我差點以為自己參加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戰爭。」不過,郝龍斌並未明說是那一個境外勢力?他使用「創造性模糊」的自我批判,有一點突破性但又不說明實質意涵。昨天國慶日,另一候選人張亞中更清楚直指,團隊收集到至少已經有十多個數字人頻道,已超過上百支影片,均出現由大陸 AI 數字(虛擬主播)所生成的內容,以統一模板、相似語氣、極端情緒與單一立場,集中發表涉及中國國民主席選舉之評論。並明顯傾向於特定單一候選人,「中國大陸的AI技術與宣傳,疑似已直接介入台灣政內部選舉之輿論場域。」
就在幾天前,華府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資深研究員林和立與我國駐美代表俞大㵢在華府有一場辯論,來自香港的林和立說,「統戰部門對台滲透程度之深,已能直接致電國民主要立法委員下達指令。」而且只要出動幾艘潛艦,就能對台灣實施封鎖,台灣人還不會反抗。林和立的立場親中,他就是要炫耀中國對台的武力優勢與統戰的成果。俞大㵢則反駁說,「我不知道你和誰交談過,也許正是你所說那些被中國滲透的人。」俞強調,台灣人民捍衛挺土有著堅定的決心,「請不要踐踏我們,你所說的台灣很脆弱,只需要統戰部打一通電話就能擊垮台灣,我不認為這會發生。」
這看似兩件事,議題層次並不太相同,不過,若放在一起看,著實讓人毛骨悚然、驚駭萬分。若所有指涉為真,那就是在國民內部,有人配合一起唱和,直接接收來自指令,也就是說,中國共意圖指定代理人接管中國國民。這一切如同國王的新衣,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事實,遇到主席選舉,才直接被說破,否則就是沒有、也不敢直接把問題掀開。
5年前國民內部曾有個小漣漪,但沒有後續發酵,2020年國民改革委員會曾提出一個建議案,該案說,「國民應持續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建立兩岸談判透明開放及有效監督的法規制度;為確保兩岸經貿的果實惠及一般台灣民眾,國民應制定『公職兩岸交流行為準則』,杜絕不正當的利益交換,也保障合法合理合情的兩岸交流。」此討論延續一整年,2021年還大張旗鼓邀請中常委們討論,但問題卡在報備範圍、中國官方企業認定等問題,此案後來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也沒有在國民內部引發變革聲浪,建議案如同狗吠火車般隨風而逝。
若把三件事放在一起看,那有著怎樣的意義?第一、國民內部嚴重受到境外勢力的影響,郝龍斌沒有明講,這個境外勢力最大的可能就是,不過,兩岸立場誠實且堅定的張亞中明講了。第二、滲透國民內部非常嚴重,有些國民立委很聽話,已經達到可以直接致電下指令的程度。第三、勤跑中國熱衷兩岸交流的國民人士,除了國家認同之外,有些根本是有利可圖。第四、國民內部並非所有人都是紅軍,也不是所有國民人士都在兩岸關係中有利可圖,依然有非常薄弱的反省、自我批判的力量。
這就是中華民國當前最嚴重的危機,賴清德總統昨天的國慶演說軟中帶硬,不再提強硬的主權論述,但宣示按照北約標準,將國防預算提高到超過GDP的3.32%,在2030年達到GDP的5%,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的嚴密防空系統。我們再看看在花蓮救災中,鏟子超人們展現全民韌性,呈現民間力量捍衛國土安全的決心。然而,國民身為國內最大反對,明知主席選舉遭到境外勢力的影響,清楚知道自己內部可能有人利用兩岸交流謀求自己的利益,也明知兩岸問題必須尊重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意志。但卻總是鴕鳥心態,把頭埋在沙裡,每遇到重要質疑或政治危機,才把頭抬出來仰望問題,然後問題依然存在於內。
距離趙少康在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中慷慨激昂喊著「民進執政,台灣就要毀滅了」,如此「中華民國亡國論」提出的時間已經超過30年,這段期間民進中央執政累積快要18年,等於超過一半的時間都是民進執政,中華民國沒有毀滅,每年還歡度生日。為了執政與化解疑慮,民進曾用「台灣前途決議文」等同綱來試圖化解「台獨綱」與中華民國之間的尷尬,再加上〈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與〈正常國家決議文〉試圖解決多元族群與國家定位的問題,這也顯見,擁有中央執政權的民進沒有條件可以宣布獨立建國,就算遭到國民反譏是台獨政,但如履薄冰的民進也順利度過好幾次人民選票的檢驗,中華民國不但沒有滅亡,還日漸壯大。
國歌唱得最大聲,不代表就最愛中華民國,總統講稿講幾次「中華民國」,也不代表就是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強弱程度。「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是當前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最大公約數,台獨綱快成為歷史文件。而破壞現狀最大的危機,還會有誰?當然就是對岸的中國,那些試圖影響台灣內部政治事務的境外勢力,以及經常接到統戰部門指令的那些政治人物們。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陳嘉宏專欄:別以為林和立說的不會發生
從「定位」到「和平」:賴清德國慶演說的兩岸新敘事
從「圍堵中國」走向「重建秩序」:賴清德的印太戰略思維轉向
其他人也在看


跨及多面向!賴總統國慶演說受關注 學者大讚:應當受到國際重視
即時中心/潘柏廷、謝宛錚報導雙十國慶大典今(10)日登場,總統賴清德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台灣」為題演說,而這次也是他就任第二次的國慶文告,使得致詞內容更受到外界高度關注。對此,台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分析,國慶演說提到和平、民主、區域發展,以及兩岸議題都有很重要的共通性以及延續性,「在這一次的總統演說當中,其實應當會受到國際上非常大重視,也會成為台灣未來發展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民視 ・ 18 小時前
腹部肥胖「隱形殺手」:體重正常也可能提高死亡風險
許多人以為只要體重正常就健康,但研究發現,即使BMI在正常範圍,如果腰圍過大、脂肪集中在腹部,也會大幅增加健康風險。這種情況常被稱為「隱形肥胖」或「幸運的胖子」,表面看不出問題,但其實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死亡率的潛在隱患。 腰圍與死亡率:密切關聯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分析1988~1994年間15,184名18~90歲成人的健康資料(52.3%女性),追蹤至2006年,結果發現: 約40%受測者體重正常,35%過重、25%肥胖 70%的受測者有腹部肥胖 女性腰臀比正常應 <0.85,男性 <0.9 研究顯示,腹部肥胖與死亡率密切相關,即使體重正常,腰圍過大仍大幅增加健康風險。 體重正常卻腰腹肥胖,風險驚人 *體重正常但腰部肥胖的男性,死亡風險比過重或肥胖男性高2倍 *女性體重正常但腰部肥胖,死亡風險比同體重過重或肥胖女性高32% *與腰圍適中的同體重者相比:男性死亡風險高出87%女性死亡風險高出48% 換句話說,即使體重看似健康,腹部脂肪過多仍是「隱形殺手」。 小林,28歲,身高165公分,體重55公斤,BMI正常,平時不愛運動,常久坐辦公室。衣服寬鬆時幾乎看不出腹部凸起,但健康檢查發現
常春月刊 ・ 52 分鐘前
宋國誠專欄:AI異化世界的來臨──我對未來世局的看法(10之3)
宋國誠/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中國問題與國際戰略學家,《宋國誠觀點》YT頻道主持人、《宋國誠觀點》(Blog)版主,最近著作《失速中國》
鏡報 ・ 3 小時前
北韓「朝鮮勞動」成立80週年慶典 金正恩展示軍力
根據《CNN》的報導,這場慶典在北韓對外高度保密的傳統下舉行,外國媒體與賓客被隔離在特定酒店,經過嚴密安檢後才能入場。分析指出,主要慶祝活動可能包括大型閱兵式,數萬民眾將參與,而軍事觀察家則關注北韓將展示哪些新型武器。此次周年活動發生在金正恩最近訪華一個月後...
CTWANT ・ 57 分鐘前
民進台北市長選戰的政治奧妙?
靠選戰起家的民進,在歷經兩次大罷免的慘敗教訓之後,雖試圖「安內攘外」以為振作,但外界普遍認為這股政治低迷的氛圍將真接衝擊明年底的地方大選選情,不僅長期執政的高雄市與台南市都可能因為初選恩怨波及而陷入苦戰,就連最重要的台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長選情也幾乎沒有任何翻盤的政治機會,影響所及,在民進能否繼續保有二都三縣的地方選舉結果,縱使有機會拿下宣蘭縣長機會情況下,整體選情還是對民進相當不利,更何況2028的總統與立委大選可能結果呢?
美麗島電子報 ・ 1 天前只剩回憶! 彰化百年日式派出所開拆
距今已有百年歷史的彰化縣和美警分局嘉犁派出所,是一棟日式建築物,數年前地主要求拆屋還地,經協商再給1到2年的寬限期,不過最終警方與地主仍對簿公堂,並上訴到最高法院,去年最高法院判決縣警局敗訴定讞,須拆屋還地,有民眾發現最近已進駐怪手開拆,地方對於派出所熄燈都感到不捨,還有人認為具有文化價值,應該予以
自由時報 ・ 49 分鐘前
插隊還有理了!遭勸「請排隊」惱羞 中國女連扇兩巴掌「聽到賠錢時秒裝可憐」
根據《新京報》報導,事後戴先生報警,警方介入調處;最終涉事女子向戴先生道歉,並賠償人民幣3500元。事發當天下午3點,32歲的戴先生手持登機證排隊時,一名年輕男子帶著家人硬插隊。戴先生提醒「請排隊」後,同行男子立即爆粗口咆哮,旁邊的中年女子更直接動手,連扇2巴掌...
CTWANT ・ 1 小時前
日本正妹偶像來台灣!高雄「60元牛肉麵」驚呆她 網神出地址曝真相
日本次元系正妹偶像Utane Chan近日來台灣參加動漫祭,她也趁著這個機會品嚐台灣美食,其中她分享高雄一家超平價牛肉麵,一碗只要90元,讓網友紛紛詢問店址,想去朝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8 分鐘前
關稅威脅見效?繼輝瑞後AZ也讓步 川普:美國人將拿到「難以想像的折扣」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川普在公開會晤阿斯特捷利康執行長索里奧(Pascal Soriot)時,稱此為「另一項歷史性成就」,並宣稱美國人將看到「難以想像的折扣」。川普甚至舉例表示,氣喘吸入藥可望享有654%的降幅,某些藥品價格可能「下跌1000%」。不過,衛生經濟學家批評此...
CTWANT ・ 1 小時前
為何法律人道德淪喪嚴重至斯?
過往2、30年,法律人可說是享盡尊榮,但這幾年卻近乎豬羊變色,新聞上滿滿法律人犯法、道德淪喪的負面訊息,讓原本被期待應該守護正義、捍衛公共利益的法律人不時成為嘲諷訕笑對象,究竟何以如此?又孰令至之?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1 天前英外相:中國構成安全威脅 含跨國鎮壓及間諜活動
(中央社倫敦10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檢方近日表示,指控兩名男子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案件會撤訴,是因為政府未能將中國列為國家安全威脅;英國外交大臣古柏今天受訪則承認,中國確實對英國構成安全威脅。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對美出手!大陸對美國船開徵特別港務費 10/14起「每噸人民幣1120元」分4年加到滿
大陸的交通部強調,美方今年4月17日才剛宣布對大陸航運、物流和造船產業啟動制裁調查,從10月14日開始加徵港口服務費,還點名大陸籍、在大陸造的、或由大陸企業經營的船都逃不掉。大陸方面痛批這根本違反國際貿易規則,也嚴重損害中美雙邊海運正常往來。為此,大陸決定祭出反...
CTWANT ・ 15 小時前國民下通牒!暗示握有黑資料 嗆陳時奮「會很難看」
以「翁達瑞」為筆名,經常發表時事評論文章批評泛藍陣營的旅美教授陳時奮,國民發言人鄧凱勛今(9)日上午在臉書發文「給陳時奮的最後警告」,他還說,「陳時奮、翁達瑞,是你嗎?騷擾、涉及學倫重大醜聞、還遭重懲的Shih-Fen Chen是你嗎?」、「翁達瑞時奮,你準備好了嗎?好意思說別人,資料公布很難看喔。」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有片/尼斯湖水怪再現?拍到「5公尺龐然大物」 獵人:很難解釋
蘇格蘭尼斯湖近期再度傳出不明生物的目擊事件。長年熱衷於追蹤「尼斯湖水怪」的水怪獵人歐恩.奧法德根(Eoin O'Faodhagain)聲稱克蘭斯曼飯店(Clansman Hotel)設置的網路攝影機拍到罕見畫面。他指出9月23日當天,螢幕螢幕上出現一個長約5.1公尺、寬約1.5公尺的深色龐然大物,它緩緩浮出平靜的湖面,並伴隨詭異的圓形波紋。歐恩驚嘆表示:「這般景象前所未見,實在引人入勝」。
鏡週刊Mirror Media ・ 4 小時前

全人照護新助力:機器人成為醫護夜班得力幫手
新竹臺大分院近年來積極推動智慧照護,聯手機器人產品研發設計能力的科技公司發表「全人照護機器人」應用。透過機器人呼叫機器人的獨特模式,導入服務型機器人應用於跨樓層送物與智慧巡房,成功打造兼具效率與安全的智慧照護示範。新竹臺大分院洪冠予院長表示,期待透過智慧機器人的導入,能有效減輕臨床與照護人員的負擔,並為年長者打造一個更安全、更人性化的照護環境。智慧協作模式服務型機器人 打造多元化智慧醫療應用這項創新的核心在於其「智慧協作模式」,服務型機器人透過整合院內梯控系統,能跨樓層執行送物任務,顯著減少醫護與照護人員的往返時間與體力消耗。這項任務還可以由一台小巧的桌上型機器人遠端操控,實現小機器人下指令,大機器人執行任務的流暢運作,讓智慧醫療實務有更多元化的應用。AI辨識+即時通報 守護夜間安全此外,服務型機器人配備了360度全景鏡頭,能在夜間執行巡房任務。透過AI辨識技術,它能即時發現並溫和地勸導夜間遊走的住民返回房間,同時立即通知護理人員;它也能偵測陌生人闖入,為住民提供更強化的安全守護。全人照護機器人上線 成為智慧醫療與長照新助力新竹臺大分院老年醫學部主任暨智慧醫療創新中心顧問賴秀昀醫師指出
常春月刊 ・ 59 分鐘前
突開除元老攝影師!薔薔砸重金「月薪6萬」徵人卡關 鬆口最大主因
薔薔今年8月宣布資遣一名元老級攝影員工,痛批對方踩了自己底線。事後經紀人則回應目前已開放徵才,目前有2名員工在試用期,月薪則是之前公告過的6萬起跳。而薔薔昨接下新節目《大老闆聯盟》主持,也做出回應了。蔡維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9 分鐘前
國台辦批賴總統國慶演說 陸委會反擊:毫無新意制式反應
總統賴清德發表雙十國慶演說,喊話中國體現大國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放棄武力改變台海,中國國台辦跳腳回擊。對此,陸委會呼籲,應放棄僵化的政治思維與對台複合性施壓等負面行徑,理性面對台灣主流民意。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這是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郵票不只拿來寄!網路世代免驚 中華郵政2大招刺激發行量
有多久沒有寄信?網路時代興起後,寫信、寄信的需求大幅下降,連帶集郵人口也跟著萎縮,為留住集郵愛好者,也讓非傳統集郵者喜愛具特色的郵票,甚至吸引年輕族群加入集郵行列,中華郵政公司多年來除推出客製化個人郵票,吸引民眾製作及收藏外,近年來並以「主題集郵」與「跨界聯名」方式,鎖定粉絲與特定興趣愛好加入集郵行列,獲得不少正面回應。
太報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