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呼籲川普 勿出賣台灣
川普第二任期至今最受矚目的外交行程「川習會」30日將在韓國登場。英國《衛報》指出,台灣與關稅、稀土、俄烏衝突並列四項主要議題。美國《華爾街日報》則評論,考量台灣在地緣戰略的重要性,若川普真心追求世界和平,本周就不該在談判桌上出賣台灣。
《衛報》分析,本次會談的首要目標是為美中貿易關係尋求新突破。川普先前威脅,若中國不撤回稀土出口的嚴格限制,11月起加徵100%關稅。他在飛行途中表示,對與習會晤「抱持樂觀」,雙方有望在黃豆貿易與芬太尼管制等議題上取得共識。中方代表李成鋼也透露,兩國已在多項經貿議題達成初步共識。
然而,最令華府不滿的仍是稀土。中國近月以國安為由,再度收緊稀土及相關技術出口,川普對此極為不滿,指責北京利用供應鏈當武器,並稱美方將加速推動替代來源,現已與澳洲、日本等國簽署稀土合作協議,希望藉此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儘管如此,稀土議題仍被認為是川習會最具火藥味的議題之一。
外界仍非常關注台灣問題。川普在啟程前表示,台灣將是川習會主題之一。根據美國一貫政策,華府承認北京政府,但同時持續向台灣提供防衛性武器。川普過去對台立場曖昧,一方面強調「維護承諾」,另一方面又視台灣為「經濟對手」。國務卿盧比歐日前則對外保證,外界無須擔心美方為了貿易放棄台灣,強調「沒有人在考慮那種事」。
《華爾街日報》在社論「習近平給川普的台灣考驗」中指出,北京此行目標之一,是試圖說服川普削弱美國對台灣民主的支持。該報分析,習近平的戰略與普丁對烏克蘭的手法如出一轍,透過敘事操作,使國際逐漸接受「台灣是叛亂省分」觀點,為潛在武力行動創造正當性。
文中警告,美國無需明確表態是否願意保衛台灣,但川普若在台灣問題讓步,不僅削弱台灣自身防禦信心,還會破壞美國對外威懾力,反而無助於川普達成目標。台灣作為第一島鏈的一環,從地緣政治到價值觀的各項標準都符合美國利益,文末結論「川普若想對世界和平有所貢獻,本周就該拒絕出賣台灣」。
其他人也在看
《國際政治》不擔心川習會「拋棄台灣」 外交部長林佳龍表態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Lin Chia-lung)於28日表示,自己並不擔心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在韓國跟習近平見面時會拋棄(abandon)台灣。 路透社指出,自從川普再次於2025年初入主白宮後,因想跟中國大陸達成貿易談判協議,對於中國大陸宣稱擁有台灣的立場一向是舉棋不定。川普表示,習近平跟自己說過,不會侵略台灣只要是共和總統在位的話。同樣地,川普到現在還沒有要賣給台灣任何新武器。 路透社報導,長久以來一直沉浸在華盛頓非官方強而有力支持的台北,卻害怕本星期在韓國APEC(亞太經合會)峰會舉辦期間,場邊會議的川習會或許會被川普出賣(selling out)台灣利益給習近平。 不過,當被問到是否憂心,川普在跟習近平會談時拋棄台灣,林佳龍在台北告訴記者說:不會,因為我們台美關係非常地穩定,無論是在安全還是貿易與商業等其它方面,都有很緊密的合作。 路透社指出,APEC是台灣能參與的極少數國際組織之一,但為了避免跟中國大陸出現政治上的問題,台灣領導人並沒有親自與會。台灣這次的APEC代表是林信義(Lin Hsin-i),這位前經濟部長出發前在機場表示,此次峰會是跟其
時報資訊 ・ 1 天前2025 APEC》企業領袖會議登場!川普透露29日見黃仁勳
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8日在日本向工商界領袖發表演說時透露,29日將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碰面。但川普未說明將討論甚麼議題。黃仁勳將出席在韓國舉行的APEC工商領袖會議,並於31日在會中發表演講。
工商時報 ・ 1 天前南韓主辦APEC 李在明面對上任後重大外交考驗
南韓總統李在明將於10月31日到11月1日在慶州主持亞太經濟合作(APEC)峰會,迎接包括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內的20國領袖。這是南韓時隔20年再度主辦APEC,也是李在明上任後首場重大外交考驗。 美聯社報導,就任總統5個月的李在明以「務實外交」(pragmatic diplomacy)為核心方針,主張在盟友與競爭對手之間維持靈活平衡。然而在川普關稅政策下,李在明面臨多項挑戰,美國推行關稅保護主義並要求盟國增加對美投資,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採取更保守立場,使得美韓、日韓關係面臨疑慮。另外,北韓拒絕對話、加強與中俄關係,使朝鮮半島局勢再度緊張。 APEC峰會期間,李在明將與川普、習近平及高市早苗分別舉行雙邊會談,同時主持多場主要會議。專家指出,慶州APEC峰會提供李在明機會,但無法保證長期的外交成功。 川普與習近平將在APEC峰會見面,兩人會談結果將對全球經濟帶來巨大影響;專家指出,李在明可能仍會聯合其他國家推動自由貿易與多邊主義。南韓官員表示,南韓正在構思「慶州宣言」以維護自由貿易與多邊合作體系,避免重蹈2018年巴布亞紐幾內亞峰會未能發表聯合聲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市場觀望川習會 亞股漲多回落
(中央社香港2025年10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投資人消化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訪日行程成果,並觀望他本週稍晚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磅會談,亞洲股市今天多收跌,未能延續昨日強勁漲勢。川普今天在東京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會晤,宣告美國是日本「最強等級的盟友」。白宮則宣布,美日簽署稀土供應合作協議。此外,川普預定30日在韓國與習近平會面,他先前對於川習會的樂觀言論激勵市場信心,令市場預期美中有望達成協議,緩解貿易戰。受此樂觀情緒推動,美股主要指數昨天創歷史新高,投資人同時關注本週公布的微軟(Microsoft)與Meta等科技巨頭財報。由於川習會前報佳音,東京股市昨天勁揚,衝破5萬點大關,但今天從高檔回落,下跌0.6%,以50219.18點作收。在亞洲其他股市方面,香港、上海、台北、雪梨與首爾股市皆收跌。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國際產業》「川習會」前釋善意 傳中國已採購美國大豆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在周四「川習會」即將召開之前,中國國有企業中糧集團(COFCO)已經向美國採購三批大豆。 這是今年中國首度採購美國秋收的大豆。 中糧集團訂購約18萬公噸的美國大豆,在12月至明年1月交貨。這是中國數個月以來首次採購美國大豆,但貿易商不認為中國對美國大豆的需求將顯著復甦,因為受美中貿易戰影響,中國最近才向南美洲大量採購。 中糧集團尚未回覆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一家提供中國壓榨機的貿易行人員表示,中糧在美中兩國領導人達成貿易協議之前,就著手採購美國大豆。中糧訂購的貨量不大,目前只有三批貨。 市場看好美中即將達成貿易協議,本周,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從最近觸及的5年低點強勁反彈,並創下15個月來新高。 美國大豆的出口旺季通常從10月持續到隔年1月。受到美中貿易與關稅戰影響,今年中國刻意跳過美國秋季收成的大豆,轉而向南美洲採購。
時報資訊 ・ 17 小時前川習「小打小鬧」沒用?學者警告核心矛盾未解 協商更難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於本周在南韓舉行會談,雙方近期的經貿磋商已有進展,釋出明顯的和解訊號。不過,多名學者提醒,即使短期成果令人樂觀,美中之間的深層矛盾依然存在,未來的協商恐將更加艱難。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川習會在即 芬太尼關稅、TikTok協議如何處理受關注
(中央社台北28日電)川習會將於30日登場,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上週在美中第5輪貿易談判後表示,已為川習會達成「框架」。華爾街日報報導,美中會談還有一些關鍵細節未敲定,包括美國因芬太尼問題對中加徵的20%關稅是否調降,及在TikTok協議中如何處理演算法。
中央社 ・ 1 天前美中休戰暫緩關稅,稀土股週一急殺,Trilogy Metals急瀉近17%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美中就貿易協議達成初步框架、暫緩更高關稅與中國對關鍵礦產的新增出口限制後,市場對供應中斷的憂慮降溫,美股盤前與盤中稀土概念股普遍下挫,前期因「供應風險溢價」推升的漲幅出現回吐。盤面上,美國掛牌的稀土礦商多數走低,部分個股跌幅逾一成;先前受益於美方股權投資與供應鏈安全協議的標的,同樣回檔。資金從防供應斷鏈的交易轉向獲利了結,評價重心由「政策風險」回歸「基本面落地與產能時程」。Critical Metals(美股代碼CRML)收在12.97美元,急瀉13.74%;MP Materials(美股代碼MP)報65.57美元,大跌7.37%;NioCorp Developments(美股代碼NB)報7.31美元,急跌11.50%;Trilogy Metals(美股代碼TMQ)滑落至4.99美元,慘跌16.78%; Energy Fuels(美股代碼UUUU)報19.10美元,挫跌10.69%。市場人士表示,中國在稀土與磁材精煉仍具高占比,美國本土礦山與冶煉產能建設尚需時間追趕。休戰若獲確認,短期利空主要反映在題材性需求降溫;但中長期產業升級與供應鏈在地化方向不變,本土冶煉、
財訊快報 ・ 1 天前
美中僵局好轉、稀土戰休兵?稀土股全跳水
MoneyDJ新聞 2025-10-28 08:44:25 黃智勤 發佈川習會將於本週登場,美中可望達成貿易協議,各界預期中國將暫緩稀土管制以避免高關稅,美國稀土股27日同步重挫。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於本週四(30日)在南韓APEC峰會上會晤,川普在從馬來西亞飛往日本的空軍一號上受訪時指出,美國和中國可望達成貿易協議。 美國財長貝森特週末也表示,美中已達成實質性協議框架,對中國課徵100%關稅的威脅「實質上已不存在」,他透露,中國預計將把稀土出口管制推遲一年,並恢復購買美國黃豆。 受美中貿易關係好轉的消息影響,MP Materials (MP.US)股價28日重挫7.4%,10月以來的漲幅全數回吐,USA Rare Earth (USAR.US)和Trilogy (TMQ.US)也分別暴跌8.36%、 川普政府致力降低對中國稀土供應的依賴,強化關鍵礦產的本土供應鏈,近幾個月相繼入股MP Materials (MP.US)、加拿大礦商Trilogy Metals、美洲鋰業公司(LAC.US),並也與USA Rare Earth接洽,帶動相關族群飆漲。 稀土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晨間解盤》美股再造「輝黃」 旺台股扶搖直上
【時報-台北電】美中貿易代表團於馬來西亞完成2天談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雙方達成初步貿易框架協議,中國同意暫緩稀土出口管制一年並恢復購買美國大豆,而美國則不會對中國加徵100%關稅,具體內容將於10/30川習會後定案。 美國總統川普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達成稀土供應框架協議,將逐步降低全球對中國稀土之依賴。美中日貿易摩擦大幅降溫,美股四大指數全面上漲0.23%至0.8%,那斯達克指數最亮眼,受GTC題材帶動,輝達股價再創新高,市值逼近5兆美元大關,台積電ADR漲1.10%。 群益投顧表示,川習會將於10/30登場,川普樂觀表示雙方有很高機會達成一份非常全面的協議;本周為美國重量級科技股財報周,包括微軟、臉書、谷歌、蘋果、亞馬遜等將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市場正向看待。美國聯準會將於台灣時間10/30凌晨公布利率決策,投資人預期降息1碼。主流類股:AI伺服器、PCB、機器人供應鏈、蘋概股,指數區間: 27800-28600。 操作建議上,群益投顧分析,不僅國際政經局勢正面解讀,台積電營運展望持續樂觀,AI需求手感火熱加持,最新第三代3奈米製程訂單強勁,有利台股扶搖直上。短線台股呈現
時報資訊 ・ 23 小時前川習會前AI晶片議題受矚 川普預告29日會晤黃仁勳
(中央社東京2025年10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將於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預計人工智慧(AI)晶片將是核心議題。川普今天在日本表示,他明天(29日)將會晤美國AI晶片大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川普在東京與商界領袖會面時指出:「我要恭喜黃仁勳,因為他真的很了不起。他是個出色的人,聰明的人。我明天會與他見面。」輝達(Nvidia)上週曾宣布,黃仁勳赴韓國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企業領袖峰會期間,將會晤「全球領袖及韓國頂尖企業主管」。川普本週巡訪亞洲,預定明天前往韓國,30日在當地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美中先進科技流通可能成為貿易談判焦點,中國能否取得輝達晶片被視為核心議題。黃仁勳預計在美東時間28日中午12時(台灣時間29日午夜0時),在華府舉行的輝達GTC技術大會(GPUTechnology Conference)發表主題演說,投資人將關注輝達能否銷售晶片至龐大的中國市場。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川普:不確定是否會與習近平討論台灣問題 但台灣就是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29日表示,他還不確定是否會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期間討論台灣問題,「或許會問,但也沒什麼可問的,台灣就是台灣(Taiwan is Taiwan)。」
中時財經即時 ・ 20 小時前染疫豬場特約獸醫:不知情下涉案 不再與豬場簽約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蘇木春台中29日電)台中染非洲豬瘟養豬場的特約獸醫師紀又銘今天說,他是口蹄疫受災戶,為了防疫重回傷心豬場,此次因豬農未告知在不知情狀況下違法,他決定不再和畜牧場簽特約獸醫師。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工研院:2026年台灣半導體產值將突破7兆!年增10%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今日(10/28)發布2026年半導體產業趨勢與展望。明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在經濟好轉與AI驅動下,總產值將達7,997億美元,年增率達9.9%,逼近一成。工研院並預估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到新台幣6.5兆元,年成長率22%,這股強勁動能將延續到明年,2026年產值將正式突破7兆元大關,達7.1兆元,年成長率為10%。
太報 ・ 1 天前

AI熱潮點火半導體!這檔受益人激增 將迎長線甜蜜點
根據集中保管結算所統計,10月以來ETF人數明顯成長,新光臺灣半導體30(09040)10月來受益人數也大增,投信法人表示,建議投資人如果想享受ETF高息兼成長潛力,建議中長期持有優質台股ETF,有望一箭雙鵰享息利雙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川習會將登場! 美媒喊話川普「應拒絕出賣台灣」
《衛報》分析,本次會談的首要目標是為美中貿易關係尋求新突破。川普先前威脅,若中國不撤回稀土出口的嚴格限制,11月起加徵100%關稅。他在飛行途中表示,對與習會晤「抱持樂觀」,雙方有望在黃豆貿易與芬太尼管制等議題上取得共識。中方代表李成鋼也透露,兩國已在多項經貿...
CTWANT ・ 1 天前一起看大谷打球!川普、高市相見歡 強化美、日稀土鏈
美國總統川普28日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會晤,雙方簽署兩項重要協議,「開啟美日聯盟黃金時代」及「關鍵礦產與稀土合作框架」,藉此強化兩國稀土供應鏈,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工商時報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