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廚餘養豬,全台每日2000噸廚餘去哪裡? 四個問題看環境部最新盤點情形
台中昨(22)日出現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全面禁廚餘餵豬,環境部今(23)日表示,台灣六成以上廚餘進養豬場,禁止廚餘餵豬後,全台每日有近500噸的廚餘無法再利用。台灣每天產生2000多噸廚餘要往哪去?《環境資訊中心》整理四大關鍵問題,帶你看環境部的最新盤點狀況。
一、禁廚餘養豬前,廚餘會被送到哪些地方?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今日對外盤點廚餘流向。台灣每天產生2115噸廚餘,當中有1324噸(約62.6%)用於養豬,是去化廚餘的大宗。
在22日禁廚餘養豬前,由於煮熟的剩飯剩菜適合豬隻食用,會被送到合格養豬場高溫蒸煮後餵食。生廚餘如菜葉、果皮、咖啡渣、硬殼等不適合豬吃,則堆肥製作成有機肥料,全台每天約有643噸(約30%)送至堆肥廠。微生物厭氧發酵分解廚餘產生沼氣,可作為再生能源,三座生質能廠分別位在新北、桃園、台中,每天消耗131噸廚餘(約6.2%)。近年也有環保設施開始利用黑水虻去化廚餘,或簡易堆肥、飼養雞鴨,每日26噸(約1.2%)。
二、禁廚餘養豬後,全台廚餘怎麼處理?
「養豬是(廚餘)最好的利用方式。」環境管理署一般廢棄物管理組組長蔡蓬培表示,廚餘去化最大宗是用來養豬,因應防疫要求暫時禁餵豬,廚餘再利用量能合計剩下每日1620噸,對比台灣每日產生2115噸廚餘,整體再利用空間短缺495噸,只能暫時焚化或掩埋。他並表示,雖然難以全數再利用,但「妥善處理絕對沒問題」。
蔡蓬培補充,全台的堆肥和厭氧發酵廠並未滿載,禁廚餘養豬前,合計每日處理1384噸,約為整體再利用能力的85%。2021年8~9月台灣也曾實施為期一個月的廚餘禁餵措施,當時再利用業者尚能應付處理量滿載的狀況,近年也已有經驗累積,4年多來國內也新增了數座處理設施。
三、廚餘進焚化爐會有什麼問題?
廚餘為高含水、高鹽分,進入焚化爐會降低燃燒效率,且可能增加戴奧辛產生,並毀損焚化爐。蔡蓬培表示,焚化廠為避免設施受損,會充分混攪廚餘與垃圾之後再燃燒,並控制廚餘投料比例,「不然它也燒不起來」。他稱,全國總焚化量能每日1萬8000噸,假設495噸廚餘有半數送焚化,占比僅1.3%,「稀釋下去,鹽分的貢獻度已經很少了。」
不過,蔡蓬培強調焚化與掩埋是廚餘處理的「最低順位」,是在非常時期、不得已才會採用的「最可惜的做法」。
四、堆肥、發酵至少一個月,進廠會不會塞車?
傳統堆肥需要個3~4個月完成,高效堆肥也需要1~3個月完成發酵,厭氧處理產生沼氣的過程也要接近一個月。這些再利用方式都不如「直接餵豬吃」那樣能立即去化。
廚餘進廠,會「塞車」嗎?蔡蓬培解釋,可以把堆肥廠的運作想像成釀酒,進廠的廚餘會依進料時間分配到不同的儲坑堆放。每一批廚餘發酵完成,會陸續移出肥料成品,維持一定空間讓新廚餘進場。環境部公布的量能數據指的就是這些設施每日能收受廚餘的空間。
其他人也在看

廚餘禁養豬引發去化壓力 蘇俊賓籲建立溯源管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今討論非洲豬瘟案例處置及後續防疫作為,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中央宣布禁止廚餘養豬後,廚餘去化壓力明顯提高,建議中央應精準盤點產生量與處理量,並建立跨縣市協調機制;同時,他也說,若未來重新開放廚餘養豬,應建立完善的「廚餘溯源管理制度」,由中央統一規範蒸煮流程與設施設備,從源頭確保防疫安全與風險可控。 蘇俊賓指...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全台禁廚餘餵豬 廚餘回歸堆肥、焚化、掩埋 哪些縣市首當其衝?
台中疑爆發首宗本土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22日起全面禁止廚餘餵豬,廚餘短期內需回到地方堆肥、焚化爐、掩埋處理,有哪些縣市將首當其衝?根據環團數據,過去十年廚餘養豬量最高五個縣市均為都市,2024年...
環境資訊中心 ・ 22 小時前
全面防堵豬瘟疫情 廚餘瀝乾分類不亂倒
因應豬瘟疫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十月廿二日宣布禁止用廚餘養豬;高市府配合中央政策,自十月廿二日起全面禁止廚餘餵養,並由高市府環保局統一回收處理,機關、學校廚餘可聯繫轄區清潔隊依量能協助清運;事業產出的廚餘請先瀝除水分,再以尼龍編織袋(如飼料袋)盛裝,委託合法清除業者運送至環保局指定地點(高雄市中區焚化廠、南區焚化廠、岡山焚化廠、仁美資收場、旗山清潔隊)過磅繳費,後續由環保局處理。(見圖)環保局今(廿三)日說明,高雄市各級機關、學校及事業單位,請於排出廚餘前先確實做好將水分、油脂瀝乾的工作,以減量並減輕後端處理之負擔,共同投入防疫工作。環保局表示,高雄市推動垃圾、廚餘分類政策已行之有年,目前家戶排出廚餘時仍應配合規定將熟廚餘及堆肥廚餘分開排出,以利後續妥善處理。 ...
台灣新生報 ・ 22 小時前全面禁用廚餘餵豬以斷非洲豬瘟?作家:先崩潰的不是豬農
台中某畜牧場作驗出非洲豬瘟陽性,農業部昨(22)日宣布即起禁止廚餘養豬。作家「漂浪島嶼」直言,為了斷絕非洲豬瘟,全面禁用廚餘餵豬,最後先崩潰的不是豬農,而是城市。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廚餘處理! 北市焚化爐免費銷毀 台南高速廚餘發酵廠應變
南部中心/綜合報導防堵非洲豬瘟,廚餘處理成了各縣市的重點任務。在台南市,因為有兩座的高速廚餘發酵廠應變,每天能處理45噸的廚餘,轉化成有機肥料。而各縣市也忙著提高廚餘處理的量能,台北市的三座焚化爐,也開放免費銷毀,非家戶的養豬廚餘。全台各地方政府都展開,廚餘大作戰!家戶廚餘一進廠,先要破碎、脫水,再進到發酵槽發酵,接下來還有好幾周的靜置時間,才能完全腐熟!(圖/民視新聞)一桶一桶的廚餘,堆置在廚餘廠。家戶廚餘一進廠,先要破碎、脫水,再進到發酵槽發酵,接下來還有好幾周的靜置時間,才能完全腐熟,這是新竹市的廚餘管理,原本每個月能轉製300噸的廚餘成有機肥,現在提高到450噸。新竹市環保局秘書林玉焜表示:「加班把量能提高,最高可能到450噸每月,但是新竹市目前整個的廚餘量,大概可以有一個月有800噸。」而在廚餘處理上,台南市也是優等生。兩座高速廚餘發酵廠,月處理1350噸廚餘,傳統廚餘堆肥,需要60天,經過高速發酵廠,只要10天就大功告成,轉製成的有機肥料,還得到肥料認證,自創了品牌。目前每天大約能處理,近半數的廚餘量。台南市環保局長許仁澤表示:「一天的廚餘量大概98.5噸,那這兩座高速發酵場可以處理45噸,可是我延伸出去有一個堆肥廠,可以處理十噸。」疫情緊張期間,會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也是因為高溫蒸煮廚餘的前提,常會被養豬戶便宜行事帶過。政府全面禁止,廚餘餵養豬隻,多出來的廚餘,全都得靠著焚化、掩埋來消化!(圖/民視新聞)雲林縣長張麗善強調:「溫度很高的時候很燙手很燙口,大概也沒有辦法及時養豬啦。」不過現在政府全面禁止,廚餘餵養豬隻,多出來的廚餘,全都得靠著焚化、掩埋來消化。台北市的三座焚化廠,也開始接受免費銷毀,北市非家戶養豬廚餘。農政單位也積極管控,廚餘流入養豬場。台南市農業局長李芳林表示:「當然因為現在畜牧場禁止進入,所以可能會在門外,有作一點稽核動作,但是也請他們自行錄影,他們現在位置的狀況。」台南市教育局主任秘書陳宗暘說:「到指定的地點,來做學校午餐廚餘的外運。」防疫重點時刻,現在能靠近養豬場的,只有消毒防疫的工作人員。農業部把禁運、禁宰,以及禁用廚餘餵豬的管制時間,設定為15天的最大管制期限,就希望能阻斷豬瘟,可能的傳播。原文出處:廚餘處理!北市焚化爐免費銷毀 台南高速廚餘發酵廠應變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不讓病豬流入市場!卓揆下令10部會齊防疫 喊話「政府有信心面對」台中疑傳非洲豬瘟 陳其邁親上火線曝高雄因應措施非洲豬瘟檢體竟「下班才用快遞郵寄」 台中市府挨批「惡意拖延」
民視影音 ・ 21 小時前

光復連假天氣曝光! 雨下到「這天」趨緩、氣溫再轉涼
雨還沒停!今(23)天仍受東北季風影響水氣偏多,雙北及宜蘭持續發布「豪雨特報」,接下來就是3天光復連假,中央氣象署預報,顯著降雨到週五(24日)晚起有較為有感的好轉,但北東還是較容易下雨,只是雨勢較小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1圖看「光復3天連假」天氣 東北季風減弱時間曝光!
生活中心/江姿儀報導今(23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天氣狀況仍不穩定,今、明(24日)水氣偏多、氣溫濕涼。24日開始放光復節連假,由於剛好碰上週五、加週末形成3天連假,不少人都規劃出遊來慶祝。對此,氣象專家特別分享連假天氣,親曝東北季風「這1天」減弱,雨勢將會趨緩。
民視 ・ 1 天前
行動電源遇到這4種情況最好不要再用!行動電源回收怎麼做才安全?
行動電源可說是現代人隨身必備物品,走到哪充到哪,不用擔心3C產品沒電。不過,近來行動電源爆炸意外頻傳,讓不少民眾人心惶惶。其實,行動電源的壽命有限,一旦出現特定徵兆,就代表應避免使用、該回收了。究竟行動電源遇到哪些情況最好不要再用?行動電源回收怎麼做才安全?Yahoo新聞編輯室帶你了解!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1 天前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解除 10/24秀林大天祥地區繼續停班課
[Newtalk新聞] 花蓮縣太魯閣地區立霧溪上游燕子口邊坡大規模坍塌,導致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潰決恐造成嚴重災情,花蓮縣政府發布「紅色警戒」,目前監測狀況穩定,23日下午解除警戒,不過台8線中橫公路溢流路段仍持續封閉。花蓮縣政府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24日仍然停止上班上課。 林業及自然保育分署23日表示,連日空拍監測,燕子口堰塞湖壩體結構穩定,底部穩定滲流,沒有加劇,因氣象預報最近不會有豪大雨,因此解除紅色警戒,但台8線175.5公里靳珩隧道西口淹水區至魯丹橋間仍為溢流水道,屬高風險區域,公路局持續封路。 堰塞湖警戒解除後,下游撤離民眾已陸續返家。不過因台8線部分路段封閉,花蓮縣政府23日晚間表示,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雖然已解除警戒,但考量台8線中橫公路溢流路段仍持續封閉,秀林鄉大天祥地區(太魯閣口、布洛灣、天祥、西寶、洛韶、關原)24日仍停止上班上課。 林保署花蓮分署提醒,台8線175.5公里靳珩隧道西口淹水區至魯丹橋間仍為溢流水道,屬高風險區域,公路局將持續封閉相關路段,嚴禁民眾進入。另未來將持續監測水位將隨降雨量變化、壩體滲溢及橋面溢流等狀況持續變動。如有危險立即發布緊急通報單、
新頭殼 ・ 7 小時前
秋意漸濃天氣急凍! 專家警告:下週中部以北「下探20度」
今(24)日是光復連假開跑首日,東北季風強勢來襲,氣象署針對台北市發布豪雨特報,基隆及新北市則為大雨特報,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全天氣溫僅在22至26度之間。對此,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霜降過後,秋意濃!」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訂國旅飯店卻不提供大浴巾?觀光署急澄清
近日有民眾抱怨訂國旅飯店住宿,卻收到通知不提供大浴巾,引起熱議。交通部觀光署今澄清,今年起旅宿業僅針對「一次性小瓶裝盥洗用品與拋棄式個人衛生用品」實施減塑措施,非一次性基本旅宿用品均照常提供,不受影響,請旅客放心,旅宿服務品質不會下降,將朝國際標準升級。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光復連假「雨下最大」地區出爐!賈新興:下週又有東北季風報到
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以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北部、東部連日出現劇烈雨勢。對此,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東北季風影響至下週一(27日),其中宜蘭及桃園以北山區,仍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另外,下週五至下週六(10月31日到11月1日)受另一波東北季風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雨下不停!近3日雙北多地雨量「破千毫米」 光復連假天氣曝光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近日台灣多地雨量驚人,雖已開始出現趨緩,但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今(23)仍說明,顯著的降雨情況可能得等接近後(25)天,才會明顯消退;不過10月26日左右,又有一波東北季風,屆時迎風面降雨量恐再次提升。氣溫方面,最近已開始明顯偏涼,特別是降雨情況最明顯的迎風面地區,一天當中最高溫也普遍跌至28度以下。官欣平首先回顧10月20日至今天的累積降雨量,可發現大台北山區、基隆北海岸、新北靠近山區、宜蘭蘇澳等迎風面地區,累積雨量最豐沛;他直言說,這樣的降雨分布,就是非常傳統的、東北季風帶來的迎風面降雨。官欣平進一步指,這段時間累積雨量榜首的地點,主要位在台北市山區,尤其北投鞍部竟將近1500豪米;新北汐止五指山1169.5毫米、宜蘭南澳鄉東澳嶺940毫米、基隆及桃園多地也錄得破600毫米。也由於東北季風強勁,他直言說,這段期間縣市最大陣風也相當驚人,新北、苗栗、台中、彰化都持續出現11級陣風。現在,大規模豪雨可能已逐漸消停,但東北季風的影響仍在持續,因此未來一週仍得密切關注風力情況。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今(23)說明近期天氣狀況。(圖/民視新聞)從雷達回波圖來看,官欣平表示,台灣附近反而是東南方雲系較多,因為該處已經出現一個低氣壓、且有旋轉現象。即便如此,今天的降雨仍主要是受到迎風面東北風之影響,所以宜蘭、北台灣等地,還是源源不斷地有對流進來,並造成大量的累積雨勢。他接著說道,之後非常劇烈的降雨會變少,但長時間小雨仍會一直出現,故從總雨量來看,整體降雨量仍然豐沛。另,上述的低壓帶緩慢朝巴士海峽移動,期間可能帶動部分雲系移入台灣,因此花蓮地區、特別是沿海一帶,都應留意降雨。至於下雨的天氣何時才能趨緩?官欣平說,從今天早上到後天清晨,東部及東北部地區,雨看幾來還是會繼續下,但雨量有望逐漸下修;像是大台北地區、宜蘭地區或山區,目前都還有出現豪雨,但晚間以後看起來有望緩和。反觀花蓮、台東、恆春半島等地,受到低壓南移的影響,可能都要注意逐漸升高的雨量。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今(23)說明近期天氣狀況。(圖/民視新聞)談到即將到來的光復連假,官欣平則表示,東北部可能還是會持續降雨,只是會有趨緩跡象;尤其10月25日可能更為緩和。不過,26日以後東北季風恐又增強,恐造成迎風面降雨,但不會像這幾天如此顯著。官欣平認為,這就是典型的秋冬季天氣型態,未來這段期間,民眾會持續聽到東北季風相關的詞彙。溫度方面,他則指出,最近體感比較偏涼,受到東北季風持續影響,降溫情況也是非常顯著。一直到10月29日,各低高溫可能都不超過28度,中南部可能有機會略大於28度,但近期仍是偏低。尤其是最受東北季風影響的迎風面地區,因為可能同時下雨,所以感受上又會更涼一些。那後續什麼時候會回溫?官欣平認為,可能至少得等到29日以後,中南部白天高溫有機會回升至32度、台北則是接近28度,但相較於之前,整體溫度仍是明顯下滑的趨勢。原文出處:快新聞/大雨下不停!近3日雙北多地雨量「破千毫米」 光復連假天氣曝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街頭全武行!司機狂毆高中生「壓地打到出血」 桃園客運出手了市府動作慢「害台中成非洲豬瘟破口」 吳思瑤嗆盧秀燕:防疫不是購物節!疑天雨路滑!北投小客車失控撞車 再衝分隔島燈桿「車頭全毀」
民視影音 ・ 1 天前
雨何時停?氣象專家曝光復節連假天氣:10/25水氣減少
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今(23)日宜蘭縣、新北市地區及台北市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不過光復節連假即將到來,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24日水氣仍多,北部、東部仍有大雨發生機率,25日起環境水氣開始減少,降雨趨勢緩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光復連假有垃圾車嗎?2025各縣市光復節連假清運時間一次看
光復節垃圾車有休息嗎?連假將至,不少民眾關注垃圾車的清運時間,究竟光復連假有垃圾車嗎?各縣市垃圾清運時間為何?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整理光復連假各縣市垃圾清運收運時間,民眾可多加留意時程,避免錯過垃圾車的清運時間。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23 小時前

海溫降卻仍紅通通!東北季風定義面臨挑戰 鄭明典:全球暖化
台灣北部受東北季風及低壓系統影響,連續多日出現降雨。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海溫距平圖」,指出儘管海溫已經下降,但距平圖依然顯示紅色。他解釋,這是因為目前的海溫相比於氣候平均值仍然偏高,因此距平圖保持紅色。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