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將普發現金轉為經濟活水
賴清德總統於十月廿三日公布「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並發布總統令施行。行政院隨即核定《因應國際情勢強化韌性發放現金辦法》,規定凡於二0二六年四月三十日前符合資格者,每人均可領取新台幣一萬元。這筆二三六0億元預算的「普惠性現金」,象徵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稅收紅利)。但更關鍵的課題是,如何讓這筆資金真正轉化為市場消費動能,發揮乘數效果,進而帶動實質經濟成長;而非淪為儲蓄或替代性支出,最終成為「債留子孫」的政策負擔。
歷史經驗足為借鏡。二0二三年政府普發六千元現金,成功帶動GDP成長零點三%,顯示該政策具短期刺激效果;但二00九年的三六00元消費券,因民眾信心不足、儲蓄傾向偏高,未能明顯提振市場,政策難以奏效。
普發現金的初衷在於「全民共享、刺激內需」。然而,政策效果往往受「所得效果」與「替代效果」左右。前者係指現金增加了民眾實質收入,促使其擴大消費;後者則代表部分民眾將現金用於原本計畫中的支出或轉為儲蓄,削弱了刺激作用。學術研究普遍指出,普發現金的替代效果往往強於所得效果,因此政府必須設計誘因,引導民眾將普發現金投入實體消費,而非投機炒股或儲蓄。
要讓這筆普發金真正「花得出去、轉得起來」,可從三個方向著手:第一、結合體驗經濟,促進地方消費循環。當前全球消費趨勢強調「體驗價值」,若能將普發金與會展、演唱會、大型運動賽事、地方觀光及文化節慶等活動結合,便能有效引導資金流向服務、餐飲與觀光產業。如此一來,不僅能帶動短期消費,更可促進地方產業鏈活化,一舉兩得。
第二、企業響應是政策成敗的加速器。例如7-ELEVEN已宣布,配合普發萬元政策,自十一月五日起推出四大加碼優惠,包括「一千元放大隨取卡」、「五00元食品飲料組」、「行動隨時取超值組」及「預購質感組合」。消費者購買千元放大卡即可享加碼金與點數回饋,搭配線上線下活動,等同於將政府發放的現金直接導向實體消費。若有更多零售、餐飲、旅宿及電商業者比照辦理,推出普發金專屬優惠或抽獎活動,將有望形成全國性的「全民消費運動」。這種由政府啟動、企業創意延伸、民眾踴躍參與的連鎖效應,正是普發現金能否轉化為經濟活水的關鍵。
第三、制度配套需同步強化。建議政府可導入電子支付回饋機制,鼓勵以數位支付使用普發金,既能提升便利性與交易透明度,也能推動支付數位化與經濟結構轉型,進一步擴大政策外溢效益。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提醒我們,消費的核心驅動力在於信心。若民眾對未來收入、就業及物價趨勢抱持樂觀預期,消費意願自然上升。反之,若經濟前景不明,再多現金也可能化為儲蓄。因此,政府除了發放現金,更應透過穩定物價、促進就業、提升薪資等手段,營造穩健的經濟前景,讓民眾相信「錢花得出去,也賺得回來」。
綜合而言,普發現金並非萬靈丹,但若能善用這次契機,讓現金流入真實經濟活動,結合民間創意與產業動能,便有機會讓「一次性發放」化為「持續性活水」,實現國發會預估約0點四一五個百分點的GDP貢獻,惠及全民。
其他人也在看

國際影后舒淇首執導演筒 曝挑戰新身分「心情忐忑」|#鏡新聞
國際影后舒淇首度執導的電影《女孩》,拿下釜山影展最佳導演獎,更獲選多倫多影展焦點單元,橫掃國際大獎。而這個描述舒淇童年故事的電影《女孩》,10月底也要在台灣上映了,第一次當導演的舒淇接受鏡新聞專訪,分享自己在挑戰新身分,內心其實很忐忑。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臻鼎子公司鵬鼎併購華陽科技 強化AI智能駕駛與車載終端戰略佈局
為強化AI智能駕駛與車載終端戰略佈局,PCB龍頭臻鼎-KY(4958)今日代子公司鵬鼎公告,宣佈以現金收購方式,併購無錫華陽科技有限公司。鵬鼎預計支付現金人民幣3.57億元,取得其53.68%股權,交易完成後,華陽科技將成為鵬鼎持有其53.68%股權之併表子公司。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歌唱賽突冒出10多人投票 參賽者質疑不公爆口角衝突
南部中心/莊舒婷、陳凱茂 高雄市報導高雄一名男子到廟宇參加歌唱大賽,但活動中除了專業評審老師給的分數外,還突然增加18位廟方委員的投票加分環節,讓他瞬間從第二名掉到第六名,男子因此與工作人員吵起架來,更驚動警方快打部隊到場,讓原本歡樂的氛圍,瞬間變了調。
民視 ・ 1 天前
「住警器」建功 淡水出租套房暗夜竄火無傷亡
新北市淡水水源街二段某公寓,昨天(29日)晚間9時許,3樓的出租套房不明原因竄出火煙,所幸當下住警器有作動發出警報聲,提醒租客發生火警,加上消防人員迅速到場,協助疏散8位住戶,並將火勢撲滅,因此並未造成人員傷亡,確切起火原因仍待釐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新加坡的入海口哲學
10月中,頗有「哲人王」風采的新加坡總統尚達曼在IMF年會座談時,發表一段以生態系眼光比喻世局的雋語。他說,當美國不再如戰後數十年那樣,為開放市場和合作型的全球秩序挺身而出時,由單一強國主導,美國自願墊付先期成本,以成就美國長遠經濟、金融和軟實力利益「啟蒙式的自利」已成明日黃花。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網傳新北水流公市場販售豬肉 市府:解凍後出售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曹亞沿新北30日電)新北市政府今天表示,網傳三重區水流公市場有攤商販售現宰豬肉,前往稽查後發現,攤商在29日將冷凍豬肉解凍後出售,並出示屠宰證明,確認無違規情事。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阿嬤報警孫女婿違停 警拔槍被嗆「有牌流氓」
高雄一對夫婦吵架,丈夫開車追至妻子娘家違停並按喇叭製造噪音,妻子阿嬤報警處理。警方到場後,丈夫態度不佳還嗆聲,員警擔心車輛暴衝而手持槍枝示警,卻引發家屬不滿,現場混亂!最終丈夫和阿嬤皆被壓制上銬,阿嬤還驗傷表示要提告,引發議論。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新颱風最快週末生成!「3熱帶系統」醞釀 2顆恐合併變超大環流
週末有颱風來襲?氣象專家吳聖宇今(30)日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中發布貼文,表示今晚過後東北季風會再增強,雖然目前已經是10月底,但是目前仍然有3個系統在發展。其中關島南方海面的系統最值得注意,在週末至下週有機會增強為颱風。
鏡報 ・ 1 天前總統:明年公布2050年循環經濟路徑圖 打造韌性廊道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30日電)總統賴清德今天主持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議表示,最快明年正式公布「2050年循環經濟路徑圖」,繼續強化綠色成長動能,做到「政府領航、民間齊心」,共創淨零轉型新局。同時建立更完整氣候調適機制,在台灣打造「韌性廊道」,因應各類型挑戰。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共和5票倒戈!美參院通過表決 推翻川普對巴西50%關稅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王保伶/綜合報導美國參議院昨(28)日批准法案,終止美國總統川普7月宣布的「國家緊急狀態」,並推翻美國對巴西加徵的50%關稅。不過,...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台塑大動作!處分南亞科技股票 交易金額達23.94億元
台塑(1301)於今(29)日公告,決議處分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普通股,計畫出售18,000千股,交易金額預估為新台幣23億9400萬元。此次交易的每股價格依據當天的收盤價133元估算,將有助於台塑改善其營運資金狀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南島文化沉浸式晚宴《土水動靜》 交織屏東多元族群風景
南部中心/綜合報導在月光灑落的屏東原百貨街道上,一場結合文化、藝術與美食的沉浸式盛宴《土水動靜》,29日晚間隆重登場,這場晚宴不僅是餐桌上的味覺饗宴,更是一場回歸土地、傾聽族群記憶的多重感官體驗,為首屆「屏東南島文化節」的壓軸主活動揭開序幕。
民視 ・ 1 天前
美股早盤四大指數走揚 輝達市值突破5兆美元創全球首例
美股29日早盤四大指數走揚,投資人觀望美國聯準會(Fed)稍晚公布利率決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早盤上漲逾4%,市值突破5兆美元大關,成為美國首家達到此門檻的公司。道瓊工業指數29日早盤上漲1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失業與破產雙雙上升 香港響起警鐘
在後疫情與政治局勢緊張的情況下,香港社會雖然在日常運作上逐漸回歸常態,卻仍未能完全擺脫疫情帶來的經濟陰霾。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的失業率與破產件數雙雙上升,創下新冠疫情以來的新高,引發外界對香港經濟復甦動力與社會承受力的關注。 市民反映出來的數據事實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資料,2025 年第三季香港的失業率接近3.9%,比上一季有所上升。雖然與疫情高峰時期相比已有明顯改善,但若以疫後穩定水平作基準,此數字仍屬偏高。尤以零售、餐飲、旅遊及建造相關行業為例,受外部需求疲弱、營運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招聘意欲持續疲弱,進一步打擊就業市場的穩定性。 更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市民雖已重返職場,實際上卻多從事臨時、兼職或薪資偏低的工作,未能真正實現經濟上的穩定。與此同時,青年與中高齡勞工亦面對技能不合時宜或職位流失等問題,導致整體勞動市場結構性失衡情況加劇。若缺乏足夠的職能轉型與再培訓支援,這種失衡將難以短期內扭轉。 在個人與企業資金壓力方面,破產申請件數亦持續攀升。根據破產管理署統計,2025 年初破產申請件數突破 9,000 件,是近十年來最高。其中大多數為個人破產,反映市民在面對就業不穩、收入減少
中央廣播電台 ・ 3 小時前
賴總統:在台打造韌性廊道
總統賴清德30日指出,淨零轉型將全面進入「加速落實」階段,預計最快在明年公布「2050年循環經濟路徑圖」,未來政府會在台灣打造「韌性廊道」,因應各類型挑戰。針對住商「近零碳建築」推動,賴總統交付行政團隊三項核心任務,指示從中央機關及國營事業帶頭示範。
工商時報 ・ 12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