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根莖類蔬菜」營養成分!營養師「4種低GI蔬果」有效抗糖尿病
根莖類蔬菜常被視為餐桌上的配角,包括紅蘿蔔、馬鈴薯、地瓜、蓮藕、山藥、牛蒡等地下根莖,不僅儲存植物所需的養分,也是人體重要的營養來源,更是均衡飲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林雅雯分享根莖類蔬菜營養成分以及根莖類蔬菜升糖指數。
根莖類蔬菜,在6大類食物中包括主食澱粉類及蔬果類,含澱粉、纖維素、礦物質、植化素(phytochemicals)和其他營養物質。日常飲食中,根莖類蔬菜被視為一種樸實的配角,實則含豐富營養素,是均衡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紅蘿蔔、馬鈴薯、地瓜、蓮藕、山藥、牛蒡等,這些長在地下的根莖,儲存大量植物所需的養分,更是人體營養的重要來源。
根莖類蔬菜營養成分
根莖類蔬菜包含塊根(如地瓜、紅蘿蔔)、塊莖(如馬鈴薯、芋頭、山藥、蓮藕)、球莖(如荸薺、球莖甘藍)等,它們是天然的能量來源,富含纖維與植物營養素,特別適合純素或全植物飲食者補充碳水化合物與微量營養素。從營養學角度,根莖類不僅是優質的能量來源,其豐富的膳食纖維對腸道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1. 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
根莖類大多富含膳食纖維,對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祕具有顯著效果。例如地瓜含有豐富的可溶性與非可溶性纖維,其中水溶性纖維能在腸道中形成黏稠膠狀物質,延緩胃排空速度,促進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非水溶性纖維則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祕,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相平衡,以及降低大腸癌的風險。
2. 抗性澱粉代謝調節機能
與精製澱粉不同的是,根莖類的碳水化合物屬於複合型,消化速度較慢,能提供穩定且持久的能量。馬鈴薯、山藥、地瓜、芋頭等根莖類冷卻後可形成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屬於一種不可被小腸酵素分解的碳水化合物,進入大腸後可被益生菌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s),進而增進腸道屏障功能,並具抗發炎作用。
3. 植化素與抗氧化保護力
根莖類蔬菜中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s)具有抗氧化與免疫調節作用。許多根莖類蔬菜色澤鮮明,例如紅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可轉化為維生素A,保護視力與免疫功能;紫地瓜含有花青素,有助於抗發炎、抗老化;蓮藕中的多酚類成分也展現抗氧化潛力;牛蒡的綠原酸與菊糖(Inulin)能促進腸道益菌生長,支持腸道菌相多樣性。
根莖類如馬鈴薯、山藥、牛蒡等含有鉀離子,有助於鈉排出,進而調節血壓。此外,多數根莖蔬菜也含有適量的維生素C,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與抗氧化防禦,有助於提升鐵的吸收與免疫力維持。
4. 能熱量控制具飽足感
根莖類蔬菜由於含有豐富纖維與澱粉質,容易產生飽足感,適合控制食欲及體重管理時使用,以烤地瓜或蒸芋頭作為點心,比精緻甜點來得更健康。雖然根莖類屬碳水化合物來源,但其升糖指數(GI)相較白飯與白麵低,尤其冷卻後形成抗性澱粉更低,加上其高纖維與水分含量,有助於提升飽足感、降低總熱量攝取。
根莖類蔬菜升糖指數
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是用來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對血糖影響的快慢。
升糖指數較高的根莖類:基本上富含碳水化合物,容易快速轉化為葡萄糖,可能對血糖控制不利,例如馬鈴薯、熟紅蘿蔔等,尤其是馬鈴薯做成薯條時。
中升糖根莖類:有地瓜、南瓜、山藥等,地瓜不僅含有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對眼睛健康有益;南瓜富含纖維和鉀,同樣體積的南瓜,熱量只有地瓜的一半。山藥的滑嫩質地來自於豐富的黏液質,而非膠原蛋白,是由多黏多糖組成,也是益生菌喜歡的食物,可改善便祕體質。
低升糖指數根莖類:包含牛蒡、白蘿蔔、生紅蘿蔔等,紅蘿蔔未被煮熟前也屬於低升糖指數的根莖類蔬菜,牛蒡在傳統中醫被廣泛使用,認為具有排毒清血管和改善腸胃健康的功效。而白蘿蔔的熱量低、升糖指數也低,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很低,每100克僅有1.9克,適合控制血糖或減重者食用。
南瓜子營養好處多
鬆軟香甜的南瓜有益健康,而南瓜裡的種子雖小,也蘊藏豐富的營養物質,不僅含高抗氧化成分,還能預防老化、維持心臟健康。南瓜子最主要的成分是脂肪,其次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纖維。南瓜子的料理方式十分多元,除了直接吃也可以烘烤或醃製食用,還可以添加到蛋糕或麵包等烘焙類食品,或加入優格、牛奶及湯品等。
Omega不飽和脂肪酸:南瓜子與其他堅果一樣,共通點是含不飽和脂肪酸,南瓜子油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占80%,是好的油脂攝取來源,不飽和脂肪酸對於血壓調整、血管彈性、降低血液中壞的膽固醇都有幫助,所以被稱為護心食物。
蛋白質比例堅果之冠:南瓜子的蛋白質含量相當高,每100克大約含有30克蛋白質,有助於修復與維持身體肌肉組織。所含蛋白質屬於高質量,因為含有大量必需胺基酸,這些胺基酸對於身體的正常運作及組織修復至關重要,是良好的植物蛋白來源。
纖維助消化、鎂護骨骼:南瓜子的膳食纖維含量很高,每100公克膳食纖維18.4公克,高纖維食物可以協助維持消化道健康,並降低罹患肥胖症及糖尿病的風險。南瓜子中還含有許多人飲食中會缺乏的礦物質「鎂」,人體要有足夠的鎂才能夠形成並維持健康的骨骼,尤其對於更年期後的女性,南瓜子可以幫助預防骨質疏鬆,是很好的天然補充劑。
能抗氧化、中和自由基:南瓜子富含類胡蘿蔔素及維生素E等高抗氧化成分,能夠中和自由基免受侵害,達到保護體內細胞的效果,並有效減少炎症發生,還能夠維持心臟健康。研究顯示,南瓜子油所含的脂肪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包括Omega-3及Omega-6,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壓及膽固醇,幫助排除罹患心臟病的危險因子,有益心血管健康,並協助降低發炎反應。
色胺酸改善睡眠品質:南瓜子所含的色胺酸(Tryptophan)在血清素的合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血清素可使大腦放鬆,並轉化為睡眠不可或缺的褪黑激素,與睡眠品質的調節具有密切關聯。南瓜子是植物性食物中色胺酸含量相對較高的來源之一,根據營養學資料,每100克大約含有0.57克的色胺酸,對於維持穩定的神經功能與夜間睡眠特別有幫助。
不過,由於南瓜子的熱量相對較高,建議每日攝取量控制在一小把(約30克)為宜,尤其是對於正在控制體重或減脂的人而言。另外,市售南瓜子若經過鹽製或調味,應注意鈉含量,避免攝取過量。
(本文獲人間福報授權轉載,原文為:根莖類蔬菜 膳食營養亮點)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馬鈴薯熱量高嗎?減肥可以吃馬鈴薯?關鍵就在「它」教你1招快速吃瘦
平民人蔘「白蘿蔔」功效、挑選一次看!實測「保存3步驟」多放1個月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盤點「根莖類蔬菜」營養成分!營養師「4種低GI蔬果」有效抗糖尿病
其他人也在看

不是含糖飲料!他每天狂喝「這飲品」慘了 醫:終生洗腎
茶和咖啡這兩種飲品在台灣廣受歡迎。然而,隨著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對腎臟有保護作用,有些民眾開始好奇是否可以用茶來替代咖啡。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過去就曾在節目分享專業見解,提醒民眾在選擇飲品時需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70歲呂良偉「生理年齡」才39歲!早晚餐這樣吃,輕鬆甩開老態
70歲香港男星呂良偉不僅身價百億,外表也超級凍齡,堪稱高富帥!他日前秀出檢測報告,生理年齡竟然僅39.9歲。他曾分享自己的養生祕方,除了勤練深蹲和氣功,也會吃煎毛豆,並且吃玉米、木耳幫助排便。
健康2.0 ・ 1 天前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地瓜葉含有豐富的多酚、花青素等營養成分,具有穩定血糖和抗癌潛力,但中醫師提醒,由於其屬性偏涼,不適合涼拌或生食。此外,地瓜葉含有維生素K和高鉀,特定族群應謹慎食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失智症,是50歲後人生的殺手!腦科名醫勸:這10食物最好少碰,吃錯恐腦鈍、大腦退化
腸道與大腦息息相關, 如果吃下不對的食物,不只腸道有狀況,也會藉由神經,引發大腦一系列發炎反應,因此腸道有「第二大腦」之稱。
幸福熟齡 ・ 4 天前
地瓜葉超強功效!防癌、抗發炎又助排便 醫:2吃法恐傷身
地瓜葉低卡高纖,是排便及減重的好幫手。醫師指出,地瓜葉裡頭的多酚與花青素能抑制多種癌細胞增殖,因此想要抗發炎或預防癌症,地瓜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地瓜葉為涼性,不宜涼拌或生食,很多人會用來打精力湯,記得葉菜最好要熟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飛機上的水千萬別喝!營養專家驚曝「6避吃清單」:胃痛放屁超尷尬
每個人出國旅行都想要玩得開心,飛機餐也是不少旅客期待的行程之一。不過有專家提醒,在飛機上享用餐點餐前先看看菜色以及飲品,並列出「6種不宜食用清單」,避免在飛機上就腳踝腫脹、胃痛,甚至會突然在陌生人面前失控放屁,讓旅遊心情大打折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日前親自證實,自己在去年初擔任疾管署署長期間,被診斷出胃癌,好在醫療團隊與家人支持,目前恢復良好。該消息一出震驚各界,也讓民眾升高對胃癌的防治意識。醫生提醒,應減少攝取醃漬、鹹食、煙燻及加工食品,才能守護胃部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不是橄欖油!研究證實「這1種油」更能控血糖 醫提醒:千萬別再煮到冒煙
很多人只把芝麻油當調味料,但其實它的健康力道超乎想像!一項最近在BMC Nutrition 發表的新研究針對60位脂肪肝(MASLD)女性的臨床隨機試驗,把她們分成兩組:每天各吃30公克芝麻油或葵花油,並搭配低卡飲食,持續12週。兩組人都瘦了,但在血糖控制上,芝麻油組表現遠遠超過葵花油組。 在12 週後,芝麻油組的血糖相關指標有顯著進步: 1、空腹血糖(FBG):芝麻油組下降18.2 mg/dL,葵花油組僅下降4.3 mg/dL2、空腹胰島素(FSI):芝麻油組下降3.2 µIU/mL,葵花油組只降0.5 µIU/mL3、胰島素阻抗(HOMA-IR):芝麻油組下降1.4,葵花油組僅下降0.34、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芝麻油組提升15.6,葵花油組僅提升3.2 芝麻油不只是「減重時的佐料」,它能更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效率,還能增強胰島 β 細胞功能,對延緩甚至預防糖尿病都有潛力。 為什麼芝麻油能降血糖? 芝麻油透過三大途徑幫助血糖控制: 1、代謝途徑:其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能保護胰島β細胞、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並調節脂質代謝基因,減少胰島素阻抗。2、荷爾蒙途徑:M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立冬怎麼吃?禁忌飲食、可多吃食物一次看
[NOWnews今日新聞]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是代表冬季正式開始,不少人會「補冬」。對此,欣悅中醫診所中醫師賴俊宏提醒,立冬常見咳嗽、氣喘等疾病;但建議,寒涼性質食物、刺激性、生冷物都要少碰,會咳嗽...
今日新聞NOWNEWS ・ 23 小時前
地瓜葉是減重、抗炎好幫手? 醫師提醒:「這2類人」不適合多吃
地瓜葉是日常常見的蔬菜之一,中醫師羅珮琳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地瓜葉不僅助通便、低熱量,還含有豐富多酚、花青素與黃酮類,具備潤腸、抗發炎、防癌潛力。不過她也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或需要低鉀飲食者不適合大量食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11/7立冬進補!6禁忌注意「別喝大量熱水」 命理師提醒3星座:當心爆發身體不適
今年11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它象徵冬季的開始,此時陽氣漸收、陰氣增強,氣溫明顯轉涼,萬物進入休養蓄藏的階段。民間習俗中,人們會進補或吃餃子、薑母鴨等暖身料理,希望以食補禦寒,為冬天儲備能量。
姊妹淘 ・ 1 小時前
中國男童腹痛「開刀遭摘6器官」無法進食
[NOWnews今日新聞]真活摘器官?中國男童腹痛開刀「被切6器官」無法正常進食中國山東一名10歲男童因腹痛就醫,發現腹部有病變必須立即開刀,但術後家長發現兒子被摘除6個器官,從此無法正常進食,悲痛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愛喝2飲品小心變禿頭 專家勸每日少喝一瓶:多留一撮頭髮
臉書粉絲專頁「韋恩的食農生活」日前分享一項國外研究,發表於《營養與健康》期刊的一項系統性回顧,整合了17篇經過同行評審的研究,共納入超過61000名參與者資料,結果發現每周攝取超過3500毫升含糖飲料的人,掉髮風險明顯上升,特別是在男性族群中更為顯著。除了含糖飲料之...
CTWANT ・ 16 小時前
黴菌毒素爆表!醫示警「5類人」小心恐致癌 8種排毒法曝光
台灣溫暖又潮濕的氣候是黴菌生長的最佳環境,但如果家中黴菌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美觀,對人體也有極大的害處,有研究顯示,黴菌毒素和35種癌症息息相關,若想排除黴菌,一定要由體內到環境徹底排除,對此,醫師王偉全就列出8種排毒方法給民眾參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綠色蔬菜!「它」是超級食物、護腦又長壽:每週要吃2碗
蔬菜的健康益處為人所知,但除了綠色蔬菜外,醫師李思賢表示,菇類絕對是被忽略的超級食物之一,事實上,菇屬於真菌,靠孢子繁殖。菇類可能是最接近藥物的天然食物之一,甚至在某些研究中,它的健康效果遠遠超過許多藥物。他表示,菇類結合了免疫調節、抗氧化、降發炎、護腦與長壽等多重功效,每週吃上2碗煮熟的菇,是最簡單又划算的健康投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食用「隔夜飯炒飯」後腹痛嘔吐不止 杭州男送醫險喪命!醫師曝原因
綜合陸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當事人姚先生為了方便,使用在冰箱中存放2天的剩飯來做炒飯,食用後卻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有鑑於姚先生狀控嚴重,當地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師立刻聯繫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當他被送達醫院時,已經臉色慘白,呼吸困難且嚴重...
CTWANT ・ 12 小時前
中醫師看診突見病患「耳垂一道溝」 驚喊:小心心血管疾病!
看耳垂就能知道心臟好不好?醫界近年常提到「冠心溝」現象,引發不少網友好奇。中醫師就在社群上分享親身趣事,提醒若耳垂出現一道摺痕,或許要多留意心血管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比綠茶更能瘦!「1飲料」喝完能量消耗飆10% 還能抗發炎
烏龍茶不只可以解渴!醫師邱筱宸表示,烏龍茶含有豐富茶多酚、茶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不僅具有抗氧化、抗發炎效果,最新研究也發現,飲用烏龍茶可在短時間內提升身體能量消耗率約10%,有助基礎代謝與減重。此外,規律飲用烏龍茶能改善高脂飲食引起的肥胖、血脂及胰島素阻抗,並對骨代謝與腸內菌帶來正面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小心變禿頭!6萬人研究揭「2飲害掉髮」 專家籲每天少喝一瓶
食安專家韋恩引用《Nutrition and Health》期刊最新系統性回顧指出,飲食與掉髮息息相關。研究發現,每週喝超過3500毫升含糖飲料、過量飲酒者,禿頭風險明顯上升;而維生素D、鐵與蛋白質不足也會讓毛囊提早進入休止期。專家建議少糖少酒、多攝取蔬菜與大豆製品,預防掉髮、保持髮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