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腳腫如「麵龜」 確診川崎病急救康復
[NOWnews今日新聞] 台中一名2歲男童「和和」連日發燒不退,母親驚覺他手腳腫脹如「麵龜」、雙眼充血、嘴唇乾裂發紅,情緒焦躁異常,緊急就醫後竟確診為有猝死風險的急症「川崎病」。所幸醫師即時診斷並給予免疫球蛋白與阿斯匹靈治療,才讓孩子脫離險境、康復出院。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邱俊諫表示,病童到院後立刻抽血檢查,發現發炎指數、白血球與肝指數明顯升高,且有輕度貧血。進一步心臟超音波顯示冠狀動脈出現「lose of tapering(末端無漸縮)」徵象,確診為「川崎病」,隨即施打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並合併阿斯匹靈治療。經治療後兩天退燒,精神明顯好轉。
邱俊諫指出,「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一種侵犯兒童全身性血管的血管炎,最常影響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該病由日本醫師川崎富作於1967年首度發現,是亞洲兒童最常見的後天性心臟疾病之一。根據國內統計,每年每十萬名兒童中約有83人罹病,多發於冬季與初春。
他說,目前川崎病的確切致病原因尚未明確,學界普遍推測與免疫系統對感染性或環境因子的異常反應有關。臨床診斷除持續發燒5天以上外,還需符合以下五項特徵中至少四項:雙眼結膜充血、口腔黏膜紅腫(唇紅舌紅、草莓舌)、手腳末端紅腫、皮疹、單側頸部淋巴結腫大(>1.5公分)。
邱俊諫說,「和和」屬於不典型川崎病案例,雖症狀不完全,但因持續高燒與強烈發炎反應,醫療團隊仍高度懷疑並即時介入治療。若未能及時診斷,恐導致冠狀動脈瘤、血栓甚至猝死。
他強調,川崎病的黃金治療期為發病10天內施打免疫球蛋白,能大幅降低冠狀動脈病變風險至4%以下;若延誤治療,約有20%至25%的病童會出現冠狀動脈瘤。即使病童康復,因血管壁曾受損,仍應持續由兒童心臟科醫師定期追蹤。
邱俊諫提醒家長,若孩子出現高燒不退、手腳紅腫、嘴唇乾裂或眼睛充血等症狀,務必及早就醫,切勿延誤治療時機,「越早發現、越能守住孩子的心臟健康」。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長者跌倒奪命排名第2 衛生局教防跌秘訣
長者就醫生命線 議員:梨山巴士終於直達市區
一人守千師生 台中校園護理人力吃緊
其他人也在看

賴2026一張好牌?她直擊「民進狂訴求正派」:很奇怪
民進中執會22日通過徵召林國漳參選2026宜蘭縣長。媒體人董智森認為,若六都「四比二」的結局沒變,賴只要拿下宜蘭就可以宣示2027大贏。針對董稱林國漳潔白無瑕、沒有派系包袱,是一張好牌,前白委陳琬惠直呼,她看見綠營地方狂打「正派」牌,民進做不到就用喊的很奇怪。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北京│支持符合條件京津冀企業北交所上市
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李景祥29日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表示,支持符合條件的京津冀企業在北交所上市、新三板掛牌。截至10月29日收盤,北交所上市公司28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6,050家;其中京津冀上市公司34家,掛牌企業987家。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金管會頒發金融教育貢獻獎 表揚20家得獎機構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29日於臺北市政府青年局6樓國際會議廳舉辦「114年度金融教育貢獻獎頒獎典禮暨金融教育推廣研討會」,對推動金融教育卓有成效的機構頒獎表揚,共頒發最佳創新獎、最佳普惠獎、最佳薪傳獎、最佳成效獎、最佳協力獎及最佳投入獎等6大獎項。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假日急診8成輕症 設13急症中心一站搞定盼分流減壓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9日電)大醫院假日急診8成病人不危急生命,衛福部長石崇良說,六都13個假日急症中心設立,以內兒骨外科、日晚班各2診間,從包紮到X光,盼有效分流輕症個案、減輕醫學中心急診壓力。
中央社 ・ 1 天前

阿根廷期中選 總統米雷伊大勝 川普金援助選奏效
阿根廷期中選舉結果出爐,總統米雷伊領導的執政,贏得下議院改選過半席次;這次選舉也是對米雷伊執政的信任投票,民眾最有感的就是通膨大幅下降,從160%降至今年的30%。另外,米雷伊的財政撙節奏效,14年來,政府首次出現預算盈餘。選前川普替米雷伊背書,承諾他一旦勝選,美國會提供200億美金紓困金,成了最佳助選員。
TVBS新聞網 ・ 1 天前陸9月城鎮失業率降至5.2%
大陸人社部29日公布最新統計,9月城鎮失業率5.2%,較8月下降0.1個百分點;1~9月大陸城鎮新增就業1,05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8%,整體就業情勢保持穩定。
工商時報 ・ 1 天前


飽受失智症折磨10年!知名女星病逝家中享壽93歲 家屬悲痛證實噩耗
英國傳奇女星普魯妮拉·斯基敖斯(Prunella Scales)過去10年飽受失智症折磨,家屬發聲明她已於倫敦家中安詳辭世,享壽93歲。兩個兒子薩繆爾與約瑟夫證實:「我們親愛的母親普魯妮拉在倫敦家中安詳離世,享壽93歲。雖然失智症迫使她從輝煌的演藝生涯退休,但她始終堅持留在家中生活。她在辭世前一天,還在家中觀看『非常大酒店』。她的最後時光平靜、安詳、充滿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坣娜胰臟癌病逝!醫揭5大症狀示警 50歲以上為高風險群
根據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說法,胰臟癌早期可能出現的5大症狀包括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及黃疸引起的皮膚搔癢。林醫師提醒,一旦同時出現這些症狀,應特別提高警覺。林相宏指出,胰臟與背部脊椎鄰近,當出現背痛時也可能是胰臟異常的徵兆。他引述日本學者Ya...
CTWANT ・ 1 天前
日本人胰臟癌發生率高!醫揭「1飲食習慣」釀禍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胰臟癌再度受到關注。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胰臟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7名,而以鄰近的日本來看,其飲食雖常被認為養生,不過數據顯示,日本胰臟癌發生率也很高,主要與飲食有關,其「甜食」大多特別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愛滋病疫情拉警報!感染者高發省份出爐:第6名新疆就已破10萬人
根據中國國家疾管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愛滋病毒感染者高發省份人數排名」再次引發社會關注。2024年,全國愛滋病(HIV/AIDS)感染者中,四川省以約17.47萬例居首,成為中國感染人數最多的地區;其次為廣西(12.32萬)與重慶(11.6萬)。整體來看,西南地區依舊是疫情最為集中的熱區。(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中國10歲男童術後「消化系統被無故切除」 母崩潰求真相:靠注射營養液維生
山東菏澤一名12歲男童小燁(化名)原本健康活潑,卻因10歲時一場意外和一次手術,從此改變了一生。2023年10月26日,小燁在校園和同學玩耍時撞傷肚子,經醫院檢查竟被診斷出腹腔腫瘤,後續又於手術過程中切除胰腺、十二指腸、大部分胃與小腸。孩子母親崩貴表示,如今孩子無法正常進食,只能依靠靜脈注射營養液維生。
太報 ・ 15 小時前
比手抖更早出現!研究曝「1動作」變慢 8.8年後得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疾病,一般會聯想到手抖的症狀,但醫師黃軒表示,德國最新研究發現,轉身這一動作若變慢,竟能提前8.8年預測預測巴金森氏症,可在轉患者明顯手抖前,就反映出神經系統異常,若能早期發現,有助於延緩疾病惡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上任2個月」石崇良大刀闊斧改革 醫界驚: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衛福部長石崇良自上任至今近二個月,短短一個多月內推出多項醫療改革措施,包括假日急症中心(UCC)、到落實分級醫療,提高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的就醫費用,被醫界喻為少見的「行動派部長」。台灣基進秘書長及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29日也發文表示,這些一口氣提出的議題讓人感到驚訝,並呼籲醫療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