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恐致「腦垃圾堆積」害發炎 研究:右側臥助防阿茲海默症
2025年《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發表的最新綜論揭示,大腦擁有專屬的「膠淋巴系統」,能在深層睡眠或進行有氧運動時啟動,清除與阿茲海默症高度相關的β類澱粉蛋白與Tau蛋白等廢物。
該研究詳細說明了膠淋巴系統的運作機制:當人體進入深層慢波睡眠時,腦脊髓液會大量灌流進入腦組織,透過星狀膠質細胞上的水通道蛋白與組織間液交換,將累積的毒素沖刷出來,最終經由腦膜淋巴系統排出,流向頸部淋巴結。
「如果長期睡不好、熬夜、或壓力讓睡眠變淺,膠淋巴系統的流速會變慢,腦內廢物就會累積,引發慢性發炎與神經退化。」研究團隊在報告中指出,這解釋了為何睡眠不足與阿茲海默症風險有密切關聯。
研究進一步闡述,當人們出現「最近比較焦慮、常失眠,怎麼記性變差」的情況時,實際上可能不只是心情問題,而是腦內的清潔系統未能正常運作。當這條「排水管」塞住,腦中的訊號就像塞車一樣,該走的走不動、該記的記不起。
針對如何優化膠淋巴系統功能,研究提出四大生活調整建議。首先是睡眠優化,研究顯示在深層慢波睡眠階段,腦組織間隙會擴大約60%,代謝廢物更容易被清除。建議每晚保持7小時以上連續睡眠,睡前一小時避免強光與3C藍光,並營造安靜、黑暗、溫度適中的睡眠環境。
其次是睡姿調整。根據實驗數據,側臥睡姿比仰睡或趴睡更有助於腦液流動。動物研究中,側睡能讓β類澱粉蛋白的清除效率明顯提升,尤其是右側臥時,頸部淋巴的引流方向與腦膜淋巴系統更吻合。研究建議養成側睡習慣,選用高度合適、能支撐頸椎的枕頭,保持頭頸自然對齊。
第三項建議是增加有氧運動。研究指出,中強度有氧運動能增加動脈搏動與淋巴收縮頻率,間接加速腦脊髓液流動。動物研究數據顯示,每週150分鐘的有氧活動可讓腦液流速提升約15%。研究報告中提到,許多患者在運動後會感覺「頭變亮、思考變快、睡得更沉」,這正是膠淋巴系統被激活的表現。
第四項是深呼吸練習。最新神經研究發現,有節奏的深呼吸訓練不僅能減壓,還能透過調節自律神經系統、促進血管規律搏動,提高膠淋巴系統的流速。建議每天固定安排5分鐘的深呼吸或靜心練習,特別是在睡前進行,採用吸氣4秒、吐氣6秒的節奏,讓呼吸變得平穩,身體自然進入放鬆模式。
研究也指出,有些人天生膠淋巴系統效率較低,特別是帶有載脂蛋白E第四型(APOE4)基因的人,會影響AQP4的定位與腦膜淋巴管發育,使代謝廢物清除變慢。但研究強調,透過規律作息、控制血壓、減少糖分與慢性發炎、持續運動,仍能讓這個系統重新活化。
「記憶不是消失,而是被堵住。當腦的流動恢復,思考、情感與創造力都會跟著甦醒。」研究團隊在結論中表示,膠淋巴系統的研究為阿茲海默症的預防與治療提供了新視角,強調醫學不只是治療疾病,更是恢復平衡。與其害怕失智,不如讓大腦每天有機會「洗澡」,讓睡眠成為最天然的藥物,讓呼吸與光成為最簡單的復健。
延伸閱讀
台南前副市長兒顏大鈞涉詐上億 法官裁定延押2個月防逃亡
外媒刊文揭潛艦困境 陳菁徽:賴政府激進引戰又備戰不足
與已婚男糾葛…陸女分手遭狠刺頸部亡 「恐怖情夫」行徑曝光
其他人也在看

口乾不僅上火、缺水而已!醫曝真正警訊 九成女性要注意
如果你總覺得嘴巴乾乾的,這徵兆代表的不只是缺水,可能是你身體免疫系統發出的一個警訊。基因醫師張家銘在臉書上分享文獻指出,從一滴唾液,就能看見身體的免疫節奏,若有嘴巴乾、唇角破、舌頭麻、味覺變怪,甚至刷牙時牙齦流血,都是反映身體「修復力」正在下降,並建議5點幫助民眾提早發現身體的警報。
鏡報 ・ 1 天前喜馬拉雅山區雪崩暴風雪9死 含5名義大利登山客
(中央社加德滿都4日綜合外電報導)尼泊爾官員今天說,喜馬拉雅山險峻的山峰地區近日接連出現猛烈暴風雪與雪崩,已造成9人死亡,其中包括5名義大利登山客。
中央社 ・ 1 天前打鼾恐是失智前兆? 研究: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腦部微出血、中風有關
許多人對打鼾不以為意,或覺得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陽壓呼吸器(CPAP)過於麻煩。然而,一篇最新研究顯示,我們應立即正視「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嚴重性,因為它可能影響日後罹患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篇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社畜都中招!醫揭上班族「3習慣」加速老化 容易出現體重增加、腦霧
許多上班族因為工作壓力大,假日常以大吃大喝、熬夜追劇來犒賞自己,卻忽略了健康的重要。對此,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提醒,許多人「長期高壓、熬夜」、「三餐靠速食、炸雞、含糖飲料」、「缺乏運動與放鬆時間」,雖然賺到了錢,卻在不知不覺中透支了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壓力、情傷讓你「吃不下、睡不好」?中醫解析「情緒對應身體」的秘密,教你多方內在調理
現代人面臨壓力、失落、情感創傷或重大打擊時,常會覺得「胸口悶、吃不下、睡不好」,甚至出現心悸、頭暈、腹痛、月經異常等症狀。 在中醫來看,情志內傷(七情致病) 正是造成這些現象的重要原因。
姊妹淘 ・ 1 天前

家常美食輕鬆上菜!肉丸豆瓣豆腐
肉丸豆瓣豆腐 原本只是因為想用掉包包子後剩下的內餡,結果沒想到實在可口,於是便專程又做了一些,滿足口腹之慾。 食材 嫩豆腐, 2盒 牛絞肉或豬絞肉, 120克 薑片, 3片 蒜頭...
iCook愛料理 ・ 1 天前
不是含糖飲料!他每天狂喝「這飲品」慘了 醫:終生洗腎
茶和咖啡這兩種飲品在台灣廣受歡迎。然而,隨著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對腎臟有保護作用,有些民眾開始好奇是否可以用茶來替代咖啡。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過去就曾在節目分享專業見解,提醒民眾在選擇飲品時需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地瓜葉超強功效!防癌、抗發炎又助排便 醫:2吃法恐傷身
地瓜葉低卡高纖,是排便及減重的好幫手。醫師指出,地瓜葉裡頭的多酚與花青素能抑制多種癌細胞增殖,因此想要抗發炎或預防癌症,地瓜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地瓜葉為涼性,不宜涼拌或生食,很多人會用來打精力湯,記得葉菜最好要熟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醫院說是小手術!12歲男童撞肚動手術 醒來6器官竟全沒了
中國山東傳出駭人醫療事故,一名12歲男童兩年前因腹部撞傷就醫,本以為只是小手術,卻在手術後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與小腸等6個器官,導致他終身無法進食,必須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事件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家屬痛批醫院毫無交代,網友也怒問「這是救人還是害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資深歌手坣娜(原名唐娜)病逝享年59歲,原本外界傳她是胰臟癌過世,但坣娜的丈夫薛智偉今(10/31)日發出聲明指出,證實妻子罹患肺腺癌,抗癌4年終不敵病魔,於10月14日離世。薛智偉說,坣娜在2021年演唱會後開始出現咳嗽症狀,當時因疫情影響不便就醫。她長期都有定期抽血檢查,檢查結果一直良好,沒想到同年12月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坣娜離世前3個月,身體明顯虛弱。她沒選擇在醫院病房治療,而是與丈夫商量,希望能以居家安寧的方式走完人生。薛智偉說,坣娜臨終當日,「我在床邊緊緊抱著她,直到她平靜地離開人世。」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逾4.2萬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其中約1.8萬人選擇「居家安寧」,但多數家屬因無照護經驗,仍傾向等待醫院安寧病床。其實目前安寧居家可提供的護理服務有6大項,除了醫療方面的協助,也提供心理、靈性諮詢與家屬的哀傷輔導,圓滿臨終病人「回家圓善終」的心願。
幸福熟齡 ・ 7 小時前
台大高材生「早餐不吃1物」甩7公斤! 醫:吃對食物更健康
蔡明劼日前在臉書粉專撰文道,減脂需要均衡飲食,特別是要注意「吃到足夠的蔬菜量」,但有些人困擾早餐不容易攝取蔬菜,他建議可選擇不必煮也能快速上桌的食材,像是小黃瓜、牛番茄、玉米筍等等。蔡明劼提到,有位從台大財金系畢業的學姐,曾在香港、新加坡工作,由於金融業...
CTWANT ・ 1 天前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地瓜葉含有豐富的多酚、花青素等營養成分,具有穩定血糖和抗癌潛力,但中醫師提醒,由於其屬性偏涼,不適合涼拌或生食。此外,地瓜葉含有維生素K和高鉀,特定族群應謹慎食用。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不用萬步!最新研究:日行「這步數」就能延緩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長者失智的主因之一。一篇新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指出,對於大腦已經開始出現該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出現任何認知症狀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千~5千步,就能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認知退化延後約3年,而每天走5000–7500步的人,延後幅度可達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黴菌毒素爆表!醫示警「5類人」小心恐致癌 8種排毒法曝光
台灣溫暖又潮濕的氣候是黴菌生長的最佳環境,但如果家中黴菌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美觀,對人體也有極大的害處,有研究顯示,黴菌毒素和35種癌症息息相關,若想排除黴菌,一定要由體內到環境徹底排除,對此,醫師王偉全就列出8種排毒方法給民眾參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資深法官周盈文腦出血搶救中!「1常見病」釀禍:500萬人小心
65歲的資深法官周盈文,昨(3日)下午被發現倒臥於辦公室內,疑似因腦部出血昏迷,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搶救中,初步懷疑是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醫師表示,腦出血就是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病患者務必控制日常的血壓值。預估計,台灣約有500萬名高血壓患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爆豆腐、雞胸肉,為何還會「肌少症」?醫揪台灣人1習慣釀「蛋白赤字」:身體沒吸收,腎臟快累死
跌倒是我國年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防跌首要維持肌力與平衡,除了運動之外,也應攝取足夠熱量與蛋白質。不過國人雖然普遍知道蛋白質的重要性,飲食習慣中卻潛藏引發肌少症的風險——早餐蛋白赤字。營養師建議,早餐至少應攝取2份蛋白質,譬如200毫升豆漿就是1份蛋白質,搭配雞蛋、豆製品等,補足早餐蛋白質所需。
幸福熟齡 ・ 1 天前
中醫師看診突見病患「耳垂一道溝」 驚喊:小心心血管疾病!
看耳垂就能知道心臟好不好?醫界近年常提到「冠心溝」現象,引發不少網友好奇。中醫師就在社群上分享親身趣事,提醒若耳垂出現一道摺痕,或許要多留意心血管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宣布11/6(四)12:00 恢復活豬運載、11/7(五)00:00恢復拍賣、屠宰、屠體運輸! 維持禁用廚餘養豬 在達成「查核要完全、監控要完備、法令要完備」之前,廚餘養豬仍維持禁用,在這段期間,政府也會提供飼料差額補助,協助養豬業者。此外,由於拍賣、運輸、屠宰皆需要一些時間準備,預計11/8(六)起,市場開始供應溫體豬! 恢復豬隻運輸及屠宰 不代表防疫可以鬆懈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也呼籲豬農朋友及屠宰、運豬、拍賣從業人車,仍要務必落實生物安全,注意環境清潔及消毒。 人吃了感染「非洲豬瘟」的豬肉會如何? 非洲豬瘟病毒存在於環境時間於冷藏豬肉 100 天、冷凍豬肉 1,000 天、豬舍 1 個月、糞便室溫 11 天。根據非洲豬瘟資訊專區指出,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我國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隻,豬皮均蓋有檢查合格標誌供消費者辨識,消費者在市場購買豬肉時,只要注意選擇蓋有合格印的豬肉,食用安全無虞。 人吃了染非洲豬瘟的豬肉,會不會藉由糞便傳播病源? 非洲豬瘟病毒能存活於大範圍酸鹼值中,根據研究,非洲豬瘟病毒於無蛋白質的環境中可存活於pH 3.9~11.5,超過此範圍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手術前一刻被喊卡?只因「沒停藥」 醫:可能危及生命
桃園醫院骨科病房護理長王瓊玉指出,術前未依醫囑停藥是導致手術臨時取消或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名李姓女性病患經過長時間等待準備接受手術,卻在手術前一刻被告知必須取消或延期,原因是她忘記依醫囑停用特定藥物。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