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竹師教育學院大樓啟用 見證清大與竹師合校新篇章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自宣布合校以來,九年來分散兩地教學與辦公,造成師生的不便,竹師教育學院辦公大樓二十一日正式啟用,計有七系、三所與一個學士班、近兩千名師生自南大校區遷入光復校區,這棟地上八層、地下二層的新大樓,總面積約八千坪,空間匯聚教學、行政與公共場域,讓教育學院首次真正「聚在一起」,開啟清華教育與研究融合的新篇章。
清大校長高為元致詞時指出,「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所以教育也不斷地在改變。」今天不只是一棟地上建築的啟用典禮,更反映著全台灣教育的發展,期待竹師教育學院大樓在今後的五十年、八十年、一百年持續培育社會所需的人才,發揮對世界的影響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曾新元表示,竹師教育學院大樓的落成,是高等教育「區域整合、研究與教育並重」政策的重要成果。清華與竹師合校九年來,逐步整合行政與學術資源,從制度到文化建立新的平衡。「新大樓的啟用,讓研究的深度與教育的厚度在同一座校園相遇,也讓合校的精神真正落實。」
竹師教育學院院長王子華表示,新大樓是「院核心」理念的具體實踐,從規劃階段起,就希望「打破系所藩籬、促進跨域合作」,透過院核心空間與制度的整體規劃,孕育學院成為知識跨域整合與創意激盪的教育場域。
王子華說,學習活動可自然延伸到戶外;從創客空間、故事繪本教室、舞蹈與 STEAM 教室,到中高辦公樓層結合茶水間的「創想空間」,每個角落都鼓勵師生相遇與交流,學習不僅發生在課堂內,也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讓學習與交流自然發生。
竹師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淳民指出,新大樓以「院核心」為架構,透過空間重組落實治理創新。過去系所各自為政,如今改為院級整合管理。行政同仁在「共同辦公室(共辦)」協作,會議室與專業教室由學院統籌管理,教師研究室則分布於不同樓層,促進跨系交流。
其他人也在看
清華竹師教育學院大樓啟用 合校9年師生聚首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市21日電)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大樓今天啟用,標誌著清華與前新竹教育大學合校9年後,教育學院近2000名師生正式從南大校區遷入光復校區,結束2地教學與辦公狀態。
中央社 ・ 1 天前
全國教師輔導與管教知能研習 營造友善校園
為了強化教師輔導與管教知能,教育部國教署委請國立草屯商工辦理2場「114年度全國教師輔導與管教知能研習」,研習對象以班級導師及輔導老師等為主,透過研習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輔導與管教的理念及規定,並藉由班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教師為何不敢請假
長榮空姐抱病,卻不敢請病假,因而發生死亡憾事,許多人都想問:「為了XXX,賠掉生命,值得嗎?」然而在校園中,當教師被教學瑣事糾纏而身心俱疲時,又真的敢請身心調適假以短暫逃避嗎?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南市教局PBL探究教學論壇 展現共學共創共榮城市教育力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於永仁高中舉辦「2025PBL探究教學論壇暨頒獎典禮」,親子天下資深主筆吳和懋主持論壇對談,邀成功大學創新數位內容研究中心主任楊雅婷與花蓮三民國中校長林國源與談,從研究、實務與政策三個面向探討「PBL如何扎根學生問題解決力並成為課程治理的關鍵引擎」;近150位校長、主任與教師齊聚交流,深化學校PBL課程實踐,展現「共學、共創、共榮」的城市教育力。論壇也邀請六校發表優良設計方案,課程從學生在地生活情境出發,透過問題導向與實踐歷程,帶領學生跨越課本、走入生活,落實「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焦點」的核心理念,展現臺南市在跨域、探究與行動力培養的多元樣貌,也呈現南市於課程治理、教師專業社群與學生主導學習三大面向整體成果。永信國小以「零塑節電.綠動永續」課程為主題,帶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北市山區留意超大豪雨 新北、宜蘭防大豪雨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中央氣象署傍晚持續發布豪雨特報,受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今天台北市山區有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基隆北海岸及新北市、宜蘭縣山區,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發生的機率。
中央社 ・ 1 天前
光電爭議頻仍 環境部:啟動環評標準修正作業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1日電)環境部今天重申,先進國家普遍無水面型光電應辦環評標準,日韓雖規定太陽光電應環評,但未針對水面型另設標準,新加坡採個案行政指導;台灣已啟動太陽光電環評標準修正作業。
中央社 ・ 1 天前10學者獲選國家講座 台大4人最多、人文類從缺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1日電)教育部近日公布第29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名單,共10名學者獲選,以台大4人最多,人文藝術類從缺;此次獲選學者中,有3人是第2次獲選,晉升為終身榮譽國家講座主持人。
中央社 ・ 1 天前

男大生繳不出1.8萬元辦休學輕生 教育部將提書面報告改善
日前有清寒的大學生,因希望能提早當兵、退伍賺錢,不過校方卻要求須先繳交1/3學費、約1萬8,000元才能辦理休學,此名學生因沒錢繳納,無法辦理休學,心情沮喪下,返家和阿嬤告別後跳樓輕生。今天(21號)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不怕記過校方束手無策 議員陳文政建議增設「停學」保障校園安全
校園安全再度引起社會關注。中市議員陳文政在市議會質詢時指出,現行制度下,面對嚴重違規學生,學校最多只能「記過」,面對不在乎操行成績與記過的問題學生,既無法退學,也無強制轉學機制,導致教師在校園管理上束手無策,甚至可能危及其他守規矩學生的安全。他建議參照國際制度,增設「停學」處分,以真正有效保障校園秩序。陳文政舉例,兩年前台中某國中生因累積9支大過無法參加畢業旅行,竟教唆學弟帶玩具槍、沖天炮到校長室鬧事,甚至當面辱罵師長。這種行為已超越單純違規,帶有組織犯罪的雛形。他說:「我們學生時代流傳的印象是『三大過退學』,當時的老師也有體罰權限,至少會讓學生心存敬畏。但現在的規範,只剩下記過,對不怕記過的學生一點效用都沒有。」教育局回應,目前法令已刪除停學、退學機制,學校面對問題學生,主要採輔導或通報警政司法單位的方式處理。但陳文政質疑,若記過不會讓問題生畏懼,校園安全將無法有效管理。他強調:「很多家長寧願擠破頭送孩子去私立國中,不只是因為成績,更因為覺得私校管得嚴、壞學生會被逼退,孩子比較安全。」他強調,反觀市立學校只能「記過」,並沒有其他有力的管教工具,讓第一線教師感到無力,更讓家長對市立學校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坤達為閃兵風波道歉 取消工作回台「全力配合偵辦」
坤達的經紀公司回應:「坤達深切反省,不敢奢求原諒,只求在面對法律責任後,能以謹慎、自省的態度面對未來的每一步,希望有一天能用實際行動懇求大家重拾對坤達的信任。再次向所有關心此事的社會大眾、粉絲、演藝圈的朋友,還有不知情卻受到波及的家人,表達最深的歉意。除...
CTWANT ・ 1 天前
疑美論擴散?45%民眾不認川普願防衛台灣 民調:僅綠營支持者信任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最近積極介入國際事務,希望調停以哈戰爭、俄烏戰爭等衝突。如今,正值中國也不斷威脅以武力犯台,我國民眾也很關注,究竟川普領導的美國,是否真會在台灣遭受攻擊時,協助阻止中國進攻。針對此問題,民調機構「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1)天發表調查報告,指出34%民眾相信川普會出手阻止中國、45%認為沒有意願;不僅如此,我國民眾對此議題的看法,呈現顯著的派立場差異。
民視 ・ 1 天前
見證合校9年開啟新篇章 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大樓嶄新落成
【警政時報 黃溎芬/新竹報導】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大樓21日正式啟用,總共7系、3所將近兩千名的師生,自南大校區遷入光復校區,結束合校九年來分散兩地的教學與辦公。這棟地上8層、地下2層的新大樓,總面積八千坪,空間匯聚教學、行政與公共場域,讓教育學院首次真正「聚在一起」,開啟清華教育與研究融合的新篇章。高為元校長致詞期待該大樓在今後的50年、80年、100年持續培育社會所需的人才,發揮對世界的影響力。
警政時報 ・ 22 小時前
早鳥票每秒售出逾2.7張的埃及法老展 最早文物距今超過4,500年
奇美博物館攜手大英博物館舉辦的「埃及之王:法老」特展未演先轟動,10萬早鳥票1個鐘頭內被搶光,平均每秒售出逾2.7張,狂熱的程度可見一斑,雖然木乃伊沒來,但仍集結了280件稀珍藏品,規模在台灣史上居冠,歷史最久遠的超過4,500年,絕對有看頭。
自由時報 ・ 1 天前研究:台5%工商用CFE年可省255億元 儲能認證待補強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1日電)英國研究,台灣若5%工商業走向全時無碳電力(CFE),每年能省下新台幣255億元,但再生能源憑證未認定儲能電池為無碳電力,不利達成目標。學者表示,台灣已開始研究設置無碳電力憑證,評估納入再生能源以外的可行性。
中央社 ・ 1 天前
AI親子教育崛起 「智闖魔球」翻轉補教界
教育中心/綜合報導 108課綱強調「自發、互動、共好」的學習精神,但在AI與3C時代,如何讓孩子真正專注學習,成為教育界最關心的議題。由教育創新者楊芸芊所帶領的團隊開發出《離屏教育 × 智闖魔球》,以 […]
民生頭條 ・ 1 天前修杰楷爆閃兵後首發聲!認錯道歉:對賈靜雯、女兒感到愧疚
修杰楷驚傳涉入「閃兵案」,震撼演藝圈,據了解,警方持搜索票前往他住處時,屋內僅有他與兩名年幼女兒咘咘、Bo妞。為免孩子受驚,警方先請他聯絡保母照看,隨後才將他帶回偵訊。據警方調查,修杰楷疑花費15萬元,委託偽造病歷集團,以「高血壓」為由企圖閃避兵役,甚至找人代為複檢;沒想到槍手血壓未達標,最後仍被判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