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浦釗專欄》台灣從來不是「問題」:從中國的話語戰看川習會的地緣修辭
亞太經合會(APEC)即將在南韓慶川登場,全球目光都聚焦於「川習會」是否成行。這場峰會不只是美中兩國的外交戲碼,更是一場地緣敘事的較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仍以「台灣問題」開場,重申「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這樣的措辭,看似例行,實則是中國持續多年對外話語戰的核心:先將「台灣」設定為「問題」,再以「內政」封鎖國際介入空間。
中國以「語言統戰」鋪墊政治佈局
事實上,台灣從來不是「問題」。中國所謂的「台灣問題」,是其為了合理化主權主張所創造的政治語言。中國定義「問題」的真正目的是「去主體化」,即讓台灣不再是一個能夠被平等討論的政治實體,而是一個等待被「解決」的歷史殘留物。這種語言並非描述現實,而是企圖製造政治現實;這是一場以話語為武器的權力戰。
語言是政治的延伸,中國長年以統一話術對外輸出「台灣問題」,這不僅影響國際媒體的慣用語,更逐漸形塑出一種心理既定印象:台灣是問題、是爭議、是危險。這種修辭上的侵略,使中國在尚未出兵之前,便先在語言上完成了戰略佔領。從「台灣問題」到「台灣同胞」,每一個詞彙都經過計算;中國以語言統戰鋪墊其政治佈局,讓話語成為權力的前哨。
台灣拒絕被定義為「問題」
與此同時,台灣正嘗試在這場敘事戰中奪回命名權。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強調「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是國際公認現狀」,這不僅是外交辭令,更是主體宣示,也就是台灣拒絕被定義為「問題」,而選擇成為「議題」。
所謂「問題」意味著必須被解決,而「議題」則代表值得被討論。當台灣以「議題」姿態登上國際舞台,實際上是在要求平等對話權,也說明為何每一次美中峰會都無法繞過台灣。因為台灣已不只是地理座標,而是印太戰略、供應鏈安全與民主價值的關鍵節點。
台灣非危機來源而是秩序維持關鍵
川普日前表示中國「不會那麼做」、不會入侵台灣,表面上似乎緩解緊張,實則隱含風險。當美方以「不會發生」的語氣淡化中國威脅,這種模糊訊號可能被中國解讀為「可談空間」。對中國而言,模糊訊號本身就是談判籌碼,任何語氣的鬆動都可能被包裝成政治善意。若川習會成行,台灣勢必成為最敏感的議題,美中將在對台政策與經貿談判間角力,競逐的不只是利益,而是誰能定義現狀、誰能主導語言。
在這場敘事博弈中,台灣的挑戰不在於是否被討論,而在於如何被討論。中國以「問題化」壓縮台灣合法性;台灣則須以「議題化」策略拓展能見度,即以理性與價值的語言,讓國際社會理解:台灣不是危機來源,而是區域秩序的穩定支點。
懂得「避險」並非退縮而是成熟節奏感
這種話語的主動出擊,正是新型態的外交避險。它不是沉默退讓,而是以語言重新設定對話座標。當中國一再以「問題」作為開場,台灣就應以「議題」回應,因為能定義語言的一方,才能真正參與歷史。然而,主動並非冒進,表態不等於挑釁。
過度張揚只會讓台灣淪為美中博弈的焦點。
真正的智慧,是在堅定原則與節制語氣之間找到平衡;懂得「避險」並非退縮,而是一種成熟的節奏感,要知道何時應聲、何時靜觀,讓台灣的存在因穩定而更具分量。
台灣是一個正在處理世界問題的夥伴
中國把台灣稱為「問題」,是想讓世界相信台灣只需要被「中國處理」;而台灣要讓世界看見,它是一個正在處理世界問題的夥伴。這場語言的攻防,決定了地緣政治的方向。台灣不必爭吵,但必須說話;要勇於發聲,也要懂得收聲。因為真正的外交力量,來自理性語言的延續,而非情緒語氣的放大。
在巨人對話的夾縫中,台灣需要的不是喧嘩,而是定力。沉默是危險,但穩定的語調,才是最有力量的聲音。(編輯:陳文蔚)
作者》洪浦釗 東海大學中國大陸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執行長
其他人也在看

川普稱大陸無意犯台 陸外交部: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的事
美國總統川普預告自己會在2026年初訪問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1日回應,他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訊息。對於川普同時表示中國大陸無意犯台,他則聲稱,如何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專論》第六次殖民的陰影:當鄭麗文成為北京的棋子
[Newtalk新聞] 台灣的社會是不斷重複著殖民者進入台灣的歷史。荷蘭人與西班牙人是目前所知最早到台灣的殖民者,跟著,鄭成功擊敗荷蘭人進入台灣,是第二次的殖民主義。清國的康熙皇帝打敗東寧王國,並使得不少的漢人進入台灣是第三次的殖民。日本人在甲午戰爭之後,進入台灣,是第四次的殖民;二戰之後,中國國民進入台灣,是第五次的殖民者殖民台灣。在這種重複殖民的歷史當中,就產生台灣很獨特的現象,那就是原來的殖民者因為新殖民者的進入而變成被殖民者。 台灣在二戰之後的反對運動,其實有一個方向,那就是反殖民主義。也就是原住民與福佬族群及客家族群之間,雖然有著殖民與被殖民的歷史,但大家共同反抗國民的國體制,而爭取到不完全的族群發展的權利,因此,反對國民的獨立民主運動雖然有脫殖民主義的方向,但並不易落實。但至少在民進的執政之下,脫殖民主義的若干政策都有在進行,雖然並不完全令人滿意。問題是國民來台灣之後所建構的國體制與中華思想一直在抗拒著台灣的脫殖民主義,因為國民來台後所建構的殖民主義長年執政而仍然在文化上掌握了台灣的主導權,他們在台灣掌握的政治勢力就不斷在進行對脫殖民主義的挑戰,例如恢復光復
新頭殼 ・ 10 小時前當歷史成威權權力競逐場域 學者示警青年勿落「記憶重塑工程」陷阱
中國今年大規模舉辦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活動,緊接著又將舉辦台灣光復80週年活動,目的都在將台灣與中國進行連結。對於中國在歷史記憶上的動作頻頻,學者示警青年,如何回顧歷史對威權政府而言正是政治權力競逐的場域,而正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記憶重塑工程」,若台灣因此失去記憶,那麼歷史就會被別人代筆,真相也就操之他人,呼籲青年時刻必須認清自己的歷史與記憶,防範中國記憶認知作戰。 由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教授協會、台灣青年世代交流協會、台灣青年基金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以及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台灣教師聯盟等單位等團體共同舉行的Y’s Day「週三青年日」活動,22日以「當記憶被刪除,未來如何書寫?審查、禁忌與被刪除的真相」為題,探討台灣歷史論述對國家主權與認同的重要性。 主持人、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表示,不同人、不同勢力都在影響我們如何回顧歷史。我們的歷史並非一成不變,反而不斷被重塑,是政治權力競逐的重要場域。 遺忘歷史將使台灣的未來掌握他人手中 台灣智庫民調與輿情中心主任郭玫岑指出,記憶刪除並不只是中國獨有的,也包括
中央廣播電台 ・ 12 小時前川普預期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 「可能還會談核武」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2日表示,他預計下週在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達成協議,內容可能涵蓋北京恢復大豆採購,及對核子武器的限制等許多方面。 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向記者表示,他計畫討論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問題,以及如何阻止俄羅斯在烏克蘭持續了3年多的戰爭。 川普在會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NATO Secretary General)呂特(Mark Rutte)時向記者表示:「我認為我們會達成協議。」他還補充說,他相信習近平已經改變了對烏克蘭戰爭的看法,並願意就結束戰爭進行討論。 他說:「他現在將會...我不確定他一開始是這樣,他現在會希望結束這場戰爭。」川普的言論與他的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和財政部長更尖銳的言論形成了鮮明對比,這兩人22日前往亞洲,以確保川普與習近平的會晤順利推進。這是川普第二任期首度與習近平會面。 美國總統淡化了中國限制稀土磁鐵出口的重要性,稱其為「干擾」,並將關稅描述為「更為強大」的問題。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已經攪亂了市場。 受到美國農民壓力的川普表示,他預計將與習近平就此議題達成某種協議。美國農民正因中國大豆訂單
中央廣播電台 ・ 12 小時前葛里爾:川普行程仍留有空檔與習近平會晤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表示,他與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22日將前往馬來西亞與中國官員會晤,討論他所稱北京採取的「極具攻擊性」和「不成比例」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中時財經即時 ・ 10 小時前
報復擴大稀土管制!路透:川普政府擬限制含有美軟體商品出口中國
[Newtalk新聞] 美中貿易關係近日因中國擴大限制稀土出口再掀波瀾,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隨後揚言要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並祭「關鍵軟體」出口限令,引發外界揣測。路透社報導如今首度披露,川普政府因此正考慮限制對中國出口使用到美國軟體的各類產品,從筆記型電腦到飛機引擎。 川普10日在社群媒體平台發文宣布,他將自11月1日起對銷往美國的中國貨品加徵100%關稅,並對「任何一切關鍵軟體」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但未提及細節。路透社引述1名美國官員及3名聽取過美國當局簡報的人士說法指稱,川普政府考慮限制含有美國軟體或使用美國軟體製造的產品出口到中國,且限令涵蓋全球,這將兌現川普所宣示的「關鍵軟體」出口管制。 消息人士指出,這項措施並非美方目前考慮的唯一選項,也可能不會付諸行動。不過,其中2名人士強調,光是川普政府考慮對中國祭出如此規模管制,顯示其正在評估是否要大幅升高與北京的對抗態勢。若川普採取這項行動,恐怕會造成全球對中國貿易大亂,尤其是科技產品部分;且若徹底實施,可能也會讓美國經濟付出代價。 消息人士之一提到,川普政府或許會藉由宣布這項措施來對中國施壓,但最後不會實行。其中
新頭殼 ・ 11 小時前
這張14年前合照有毒!4男星如今全出事 網酸:犯罪率真高
演藝圈閃兵案延燒,陳柏霖、修杰楷、坤達等男星利用假病歷逃避兵役,遭新北地檢署陸續約談。就在輿論沸騰之際,一張14年前的合照被網友翻出,照片中的4位男星幾乎全翻車,引來熱烈討論,有人狠酸該照片「犯罪率真高」。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4 小時前
温嵐認愛公開女女戀!對象曝光是台劇女神:請大家給予祝福
唱跳天后温嵐日前被拍到跟台劇女神賴雅妍一起聚會,兩人熱情擁抱互動,好交情的互動全被拍下,沒想到新聞曝光後,温嵐在Threads上面寫著:「我們公開了!請大家給予祝福」,一席看似認真的玩笑話,掀起網友討論。事實上,賴雅妍早在2001年就演出温嵐《眼淚知道》的MV,去年温嵐也受邀為了為了賴雅妍演出的電視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最美潘金蓮」楊思敏驚傳分手!長跑24年情斷內幕曝 他體檢驚覺罹癌
被譽為「最美潘金蓮」的49歲的日籍藝人楊思敏當年以電影《新金瓶梅》一炮而紅,2005年引退至今已經20年,目前定居日本東京過著平淡生活,並且與經紀人男友呂仁智(阿魯米)愛情長跑至今24年,不過近日卻傳出兩人分手,而且阿魯米還罹癌,一人獨自在中國抗癌。趙浩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一句「這輩子就這樣」! 司機把學生揍到流鼻血 桃園客運開鍘了
桃園客運日前爆發全武行,司機疑似因逃票問題,竟然當街與乘客扭打,畫面曝光後引發嘩然,對此桃園客運今(23日)召開人事評議會,決議將涉事司機開除,並且立即生效。
EBC東森財經新聞 ・ 9 小時前
LINE要收費了?「月付165元」進階功能曝光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LINE要收費了?官方今天(22日)在LINE CONVERGE 2025記者會上正式宣布在台推出全新訂閱制會員計劃「LINE Premium 」,該方案目前在日本和泰國等地已經率先推出,預計2026年上半年在台上線,每月訂閱費用165元,若順利上線台灣將成為第三個導入此服務的市場。
民視 ・ 1 天前
為何多數人50歲存款僅剩5萬?70歲卻最有錢?從一份存款調查,看見台日世代的殘酷現實...|房市觀點
你有沒有好奇過:「跟自己同年齡的人,都有多少存款呢?」前陣子剛好看到日本金融經濟教育推進機構(J-FLEC)針對不同年齡層存款金額進行的調查,發現日本20幾歲的年輕族群,存款的中位數居然只有台幣3萬元左右,而50幾歲的壯年族也很慘,存款居然只有5萬台幣左右!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2 小時前
誰說她整形了?《許我耀眼》趙露思狠狠瘦了半個自己!晚餐多吃1物免挨餓又瘦得快
趙露思最近真的「瘦出新高度」!主演的新劇《許我耀眼》一開播就衝破8億播放,除了劇情話題不斷,「趙露思瘦了」關鍵字更是登上熱搜。身高161公分的她這次不只是靠臉圈粉,而是憑超強意志瘦出精緻骨感臉、零贅肉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
下波東北風這天接力!低溫探20度 北部「雨再下1週」濕到崩潰
氣象署指出,明天(24日)東北季風影響,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天氣稍涼,水氣偏多,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新竹以北山區有陣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及東部地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竹苗、東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
CTWANT ・ 3 小時前
台男星閃兵「全因4字」!網紅籲封殺不忍了:沒膽的人幹嘛看他作品?
藝人閃兵案21日新北檢發動第三波行動,警方拘提帶回涉案4名藝人,修杰楷、陳柏霖、Energy成員張書偉分別以50萬元交保,棒棒堂小杰(廖允杰)35萬元交保。另Energy同團成員坤達也涉案,因工作出國,警方上門時撲空,今(22)日清晨6點30分返抵桃園機場準備面對。對此,網紅「飛鳥7年級大叔的冷笑話」直言,這些閃兵藝人多半是因為覺得「浪費時間」4字而逃兵,就他而言,自己不會再想看這些人的作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連日豪雨何時放晴?氣象署曝這天「明顯趨緩」 今2縣市雨更大
雨彈炸不停!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2)日天氣仍受到東北季風及低壓帶雙重影響,氣象署持續針對新竹以北、宜蘭及花蓮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大台北山區降雨劇烈,明顯趨緩可能要到週六。至於台灣東邊的低氣壓是否成颱,氣象署認為機率較低,不過會持續留意最新動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民進派誰出戰2026台北市?名嘴曝3大人選:應該是「他」
民進立院助理郭凡透露,2026台北市長人選仍在討論中,傳苗博雅、吳怡農、王世堅皆為熱門人選。他分析王世堅因歌曲《沒出息》聲量高、出戰機率大;評論員陳敏鳳則認為吳怡農機會較高,民進預計年底前定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