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第五共和」最難堪時刻!一年折損四個總理,國家預算也開天窗:馬克宏政府爲何走向失序深淵
被譽為政壇神童、年僅39歲的法國總理塞巴斯蒂安·勒克努(Sébastien Lecornu)在上任短短27天後,於10月6日閃電請辭。他那份墨跡未乾、宣布不到15小時的新內閣名單,也隨之煙消雲散,共同創下了法蘭西第五共和「最短命總理」與「最短命內閣」的雙重難堪紀錄。
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雪崩,不僅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推最深沉的執政危機,整個國家也被推向憲政與財政的懸崖邊緣。距離提交2026年國家預算案的憲法最終期限僅剩不到一週,一個只剩看守內閣、並且沒有年度預算的法國,正踉蹌地走向一個充滿未知與混亂的未來。勒克努的辭職除了讓馬克宏走向絕境,更是法國政治體系在長達一年多的分裂與癱瘓後,一次總體性的崩潰。
法國媒體《世界報》(Le Monde)在社論中毫不留情地指出,這齣在愛麗舍宮上演的荒謬戲碼,是馬克宏第二任期「不斷崩解的又一例證」(another illustration of the slow disintegration)。然而,若將這場國家級災難完全歸咎於總統,或許過於簡化,不過這場危機確實更像一面巨大的照妖鏡,清晰地映照出整個法國政治階層,在國家長遠利益與派短期私利、在艱難的妥協與傲慢的堅持之間,徹底地迷失了方向。
「在位最短命總理」的悲喜劇:27天的政治豪賭為何光速崩盤?
時間拉回到2025年10月6日清晨,當多數法國人還在為週日晚間剛出爐的新內閣名單議論紛紛時,總理勒克努及其政府集體請辭的消息,如同一枚震撼彈,瞬間引爆了法國政壇與輿論。整個過程充滿了諷刺與戲劇性:勒克努遞出辭呈後,馬克宏總統竟在當天下午要求這位「前總理」留任48小時,進行最後的「垂死掙扎」,試圖為他那所謂的「行動與穩定平台」尋求一線生機。勒克努接受了這項近乎羞辱的任務,但姿態堅決地表示,這純粹是權宜之計,無論談判結果如何,他都不會在此之後繼續留任。
這場鬧劇的直接導火線,正是那份「壽命僅有14小時」的內閣名單。事實上,勒克努的組閣之路,從一開始就注定走在一條極其狹窄的鋼索上。自2024年6月,馬克宏為應對極右翼崛起而解散國會、提前舉行立法選舉的那場政治豪賭以來,法國國會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三足鼎立」僵局:馬克宏的中間派聯盟、梅蘭雄(Jean-Luc Mélenchon)領導的左翼聯盟(NFP),以及瑪琳·勒潘(Marine Le Pen)的極右翼「國民聯盟」(RN),三方勢力幾乎均等,無一擁有絕對多數。
這種碎片化的政治格局,讓法國向來以穩定著稱的第五共和國體制,呈現出宛如其前身、以短命內閣與政治不穩聞名的第四共和國般的脆弱。任何政府的組建與法案的通過,都必須依賴極其脆弱的跨派妥協。勒克努的前兩任總理——中間派大老弗朗索瓦·白胡(François Bayrou)與資深右派政治家巴尼耶(Michel Barnier)——皆因無法在國會為其緊縮預算案爭取到足夠支持,最終慘遭不信任投票罷黜,狼狽下台。
在這樣的背景下,勒克努臨危受命,他曾是右派共和的明日之星,後投靠馬克宏,被視為能左右逢源的橋樑人物。他上任時高調承諾要帶來「深刻的決裂」(rupture profonde),打破過去數月來的政治僵局。然而,他最終端出的內閣名單,卻被各方視為「換湯不換藥」的舊瓶裝新酒,連盟友都不願買單。
這場政治爭議的最大引爆點,就是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的任命。這位在馬克宏政府擔任了七年經濟部長、被外界視為總統親商、緊縮經濟政策化身的人物,卻在新內閣中轉任國防部長。這項任命瞬間激怒了幾乎整個政治光譜上的所有對手。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再清晰不過的信號:馬克宏根本無意在引發巨大社會爭議的經濟路線上做出任何實質性讓步。
就連勒克努政府中短命的內政部長、來自中間偏右共和(Les Républicains, LR)的領袖布魯諾·雷塔約(Bruno Retailleau),也公開開砲,批評內閣充滿了太多「老面孔」,完全未能體現所承諾的「決裂」精神。
勒克努在辭職聲明中,將失敗歸咎於「派的固執態度」與「某些人的自負」。他向全國無奈地表示,自己「準備好妥協,但每個政都希望其他所有政全盤接受自己的方案」。這場組閣的徹底失敗,不僅是勒克努個人政治生涯的重挫,更是法國當前碎片化政治現實下,尋求共識已然成為「不可能的任務」的殘酷寫照。
斷頭台下的預算案:沒有政府,法國如何「過年」?
總理的倉皇辭職,將一個更為迫在眉睫、關乎國計民生的危機推到了最前線——2026年的國家預算案。根據法國憲法第47條,政府必須在每年10月的第一個週一(今年延至10月13日)之前,將預算草案提交給國民議會,以確保國會有70天的時間進行審查、辯論與投票,並在12月31日前完成立法。如今距離憲法死線只剩下不到一週,法國卻連一個能合法提交法案的政府都沒有。這也意味著懸在法國財政頭上的「斷頭台」,正在急速落下。
「政府原本就已經在跟時間賽跑,以便準時向國民議會提交預算,」左翼「不屈法國」(LFI)籍的國民議會財政委員會主席埃里克·科克雷爾(Eric Coquerel)對媒體悲觀地表示,「隨著勒克努的辭職,我完全看不出我們如何能辦到。」參議院的保守派預算報告員讓-弗朗索瓦·胡松(Jean-François Husson)也附和道:「在12月31日前通過預算似乎極不可能,除非出現我所懷疑的最後一刻轉機。」
事實上,一份預算草案的大綱確實存在。勒克努在上任後,便與其團隊在總統府的密切監督下擬定了草案,並已送交法國高等公共財政委員會(High Council for Public Finance)進行獨立審查。該委員會主席、前歐盟執委皮埃爾·莫斯科維奇(Pierre Moscovici)向《世界報》透露,他們仍在按計畫準備意見書,並預計在10月9日發布。但他同時坦承:「我們充分意識到當前前所未有的政治局勢,這可能使即將到來的預算過程變得複雜且在法律上十分脆弱。」
最大的法律難題在於:一個已經總辭、僅能處理「日常事務」(day-to-day affairs)的看守政府,是否有權力審議並向國會提交一份決定國家未來一年財政方向的預算案?
法律專家對此意見不一。科克雷爾與胡松等國會議員堅決認為,看守政府無權討論預算。然而,歷史上並非沒有先例可循。根據法國政府秘書處(SGG)的一份內部文件,1962年,當龐畢度政府被不信任案推翻後,法國最高行政法院曾裁定,看守政府除了處理例行公事,也可以處理「因其急迫性而無法推遲的事務」。在更早的共和體制下,「正是為了採取緊急財政措施,特別是為法國提供預算,才最常證明看守政府的立法創舉是正當的。」
考慮到局勢的極度急迫性,勒克努極有可能會冒著法律風險,在10月13日的最後期限前,召集他那群已經辭職的看守內閣成員,強行將預算案送入國會。但即便如此,後續的審議過程也將困難重重。外界很難想像,一群已經辭職的部長,如何在國會殿堂上,為一份他們自己都無法完全負責的法案進行有力辯護。
倘若預算案最終真的「難產」,法國將面臨兩種極端的備用方案,這兩種方案都意味著國家治理的嚴重倒退:
部分預算法案(Partial Budget Bill): 政府可以請求國會在12月11日前,僅就預算的「收入」部分(即稅收)進行投票,以確保國家稅收體系在2026年能繼續運作。至於支出部分,則推遲到2026年新年之後再議。此方案曾在1962年政府垮台時被採用過。
特別授權法(Special Law): 這是2025年初法國已經歷過一次的場景。政府在12月19日前向國會提交一份極其簡短的法案,請求國會授權政府在2026年正式預算通過之前,繼續徵收現有稅款,並以行政法令的形式,提供維持公共服務運作所需的最低限度資金。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將在沒有新預算的情況下進入2026年,國家運作只能依賴去年的額度進行「自動駕駛」。正如當時的國會預算總報告員查爾斯·德·庫爾松(Charles de Courson)所警告的:「特別法可以持續數月,甚至直到2027年總統大選。」這意味著法國可能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都處於財政停滯狀態,任何改革與新政都將無從談起。
國王的新衣?馬克宏的政治豪賭與眾叛親離
這場席捲法國的政治風暴,其震央無疑是身處愛麗舍宮的馬克宏本人。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報導形容,他正承受著來自四面八方、排山倒海的巨大壓力,要求他提前舉行國會選舉、甚至引咎辭職。而那最致命的打擊,正是來自昔日最親密的戰友。
馬克宏的第一任總理(2017-2020)、現為盟友政「地平線」領袖的愛德華·菲利普(Édouard Philippe),日前公開向總統喊話,呼籲馬克宏應在預算案通過後,宣布提前舉行總統大選。「時間至關重要,」菲利普在電視採訪中語氣沉重地說,「我們不能再將過去六個月的經歷延長下去了。再拖18個月實在太長了,這正在損害法國。我們今天玩的這種政治遊戲,令人痛心。」民調顯示,菲利普是下屆總統大選中最有潛力的中間派候選人,他的這番發言,無異於對馬克宏的權威發起了最直接、最嚴峻的挑戰。
另一位前總理,也是法國史上最年輕總理的加布里埃爾·阿塔爾(Gabriel Attal),同樣對總統的決策表達了無法理解。阿塔爾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見證了五位總理的更迭,他對媒體批評馬克宏「堅持掌控一切的決心」,並直言「現在是時候嘗試別的辦法了」。
昔日盟友的公開「背叛」,赤裸裸地凸顯了馬克宏「眾叛親離」的窘境。這場困局的真正根源,必須追溯到2024年6月那場震動歐洲的政治豪賭。當時,為了應對極右翼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的空前成功,馬克宏出人意料地解散國會,試圖透過一場閃電選舉重新奪回政治主導權。然而,賭博的結果卻是災難性的:一個沒有任何一方過半的「懸峙國會」誕生,讓他徹底失去了立法主導權,也親手為自己埋下了今日連環危機的種子。
《世界報》社論一針見血地批評,馬克宏從未真正接受2024年的選舉結果,他拒絕承認新的政治現實,寧願選擇一次又一次「搖搖欲墜的聯盟,而非真正的妥協」,因為後者將迫使他重新審視自己那套備受爭議的經濟政策。他讓一位又一位總理去走一條不可能走通的窄路,最終導致他們接二連三地失敗,也讓自己這位曾經意氣風發的「國王」,徹底暴露在沒有任何屏障的政治風暴之中,彷彿穿上了那件人人皆知卻無人敢言的「新衣」。
凡爾賽宮的十字路口
在勒克努最後48小時的談判努力幾乎註定失敗的背景下,馬克宏總統正站在一個艱難的十字路口,他面前只剩下三個選項,而每一個都充滿了巨大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任命第八位總理: 在不到三年的任期內任命第八位總理,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政治笑話,將進一步削弱總統職位的嚴肅性。更困難的是人選:任命一位自己的中間派親信,顯然已無法服眾;任命一位溫和左派人士,可能挑戰他好不容易才推動的退休金改革;任命一位右派人士,則會徹底激怒左翼聯盟。有分析認為,他可能被迫轉向任命一位無派的技術官僚,其唯一任務就是設法通過預算案,充當一個功能性的「過渡總理」。
再次解散國會: 這是極右翼「國民聯盟」最樂見的選項。其領袖喬丹·巴德拉(Jordan Bardella)已公開呼籲:「我們必須回到法國人民面前,讓他們為自己選擇一個明確的多數派。」然而,最新的民調顯示,新的選舉結果很可能只是複製另一個分裂的議會,甚至可能讓極右翼一舉成為第一大,迫使馬克宏與其進行「左右共治」(cohabitation)。那對於這位以「擊敗極右翼」為政治號召的總統而言,將是比現在更難堪的噩夢。
辭職下台: 這是激進左派長期以來的訴求,他們認為馬克宏已完全喪失治理國家的正當性。但馬克宏已多次在公開場合堅稱,他將做滿任期直到2027年。提前辭職不僅將被歷史記載為懦弱的逃避,更可能引發法國政壇更大規模的混亂與權力真空。
無論馬克宏最終選擇哪一條荊棘之路,法國的政治危機都已從單純的府會僵局,演變成一場對第五共和國憲政體制的嚴峻考驗。而這場危機的深層背景,是法國難以忽視的財政困境:其公共債務與GDP之比在歐盟國家中高居第三,預算赤字也遠超歐盟規定的3%上限。政治的長期癱瘓,正直接威脅著經濟的穩定,國際信評機構的警告言猶在耳,市場的擔憂已反映在持續下跌的股指與歐元匯率上。
距離2027年總統大選還有不到兩年,法國的各個政似乎更熱衷於為那場終極對決進行戰略佈局與權力算計,而非為眼下國家的共同困境尋求必要的妥協。當政治人物們在權力的遊戲中盤算著個人與派的未來時,整個法國也被政客們共同推向失序深淵。馬克宏的總統任期以及整個法蘭西的穩定,恐怕都已進入了危險的倒數計時。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汰換幻象2000有譜?法飆風戰機迎第300架 產能全開瞄準台灣等新訂單
根據烏克蘭軍事媒體《Militarnyi》報導,法國航太巨擘達梭航空公司(Dassault Aviation)於10月7日宣布,已生產第300架「飆風」(Rafale)多功能戰鬥機,達成重要的生產里程碑。報導中更特別提及,在台灣正尋求汰換其日漸老舊的幻象2000-5戰機之際,法製的飆風可能成為潛在選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解散議會可能性減弱 馬克宏48小時內將提新任法國總理
法國總統府艾里賽宮表示,總統馬克宏將在48小時內任命新總理,以消除法國可能即將舉行新選舉的猜測。(戚海倫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將卸任的總理勒克努表示,經過過去兩天和各政的會談,解散議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教育部准高教深耕經費支援花蓮清淤 洪孟楷批:什麼邏輯?
教育部近日表示,各大專院校可運用高教深耕計畫等教學相關補助款,支援學生參與花蓮災後重建工作,引發各界討論。立法委員洪孟楷在社群媒體上對此政策提出質疑,認為政府是否在「深耕卸責」。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錯誤】網傳台鐵10月新規?60歲長者享5大福利?與現行規定不符!內容農場虛構影片
網傳「10月台灣鐵路局新規」的影片及訊息,內容提到台鐵 10 月祭出新規,60 歲以上長者搭車享半票優惠,且還有優先候補、綠色通道、託運敬老費率等福利。經查證,網傳影片出自內容農場頻道「晚年心語」,該頻道發布的影片,內容對錯並非重點,因為這些頻道並非具可信度的資訊接收管道,無論台鐵有何優惠或政策變動,都不應透過內容農場頻道得知消息。影片中提到的各項優惠,基本上都是加油添醋的內容,與台鐵現行政策不符,即使有部分相符,也是行之有年的規定,並非「10 月新規」,網傳訊息不正確。
MyGoPen ・ 1 天前
詐團結合網軍醜化民眾 主嫌20萬交保 黃國昌怒:司法別遇民進就轉彎
[FTNN新聞網]記者方炳超/台北報導民眾今(8)日召開政聯繫會議,民眾主席黃國昌在會中,針對近期檢調查出詐團配合網軍操作,扮演「智障小草」抹黑民眾...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真人娜美爆新歡?花襯衫男「親密摟腰」張家瑋羞回:擔心我
娛樂中心/周希雯報導女星張家瑋憑藉美艷臉蛋與魔鬼身材,受封「八點檔真人娜美」,因渾身散發「冰山美人」氣場又常飾演反派,入木三分的演繹功力成為觀眾心中的「台8惡女」,不過私下的她個性親切隨和,更坦言是容易暈船的「戀愛腦」,也鮮少爆出緋聞。沒想到她近日疑似被直擊「相親現場」,在身邊長輩助攻下,嬌羞讓1名花襯衫男子摟腰,似乎傳出好消息;張家瑋今(8日)也正面回應,公開2人真實關係。
民視 ・ 1 天前
威力彩頭獎保證2億!3生肖受吉星庇佑 正財偏財雙豐收
威力彩明(9)日晚間開獎,頭獎保證2億元。《搜狐網》運勢專欄點名生肖鼠、龍、猴者受到幸運之神眷顧,正財偏財雙豐收,財富迅速累積。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套用烏克蘭劇本? 美議員質疑對台4億軍援變軍購|#鏡新聞
來關心國際消息,美國參院軍委會主席韋克爾7日在聽證會上質疑,川普政府是否套用「烏克蘭劇本」,將原本無償提供的對台軍援,轉而要求台灣「付費購買」。對此,美國準印太事務高級官員回應,台灣需要「盡自己的本分」,重申川普立場,也就是台灣的國防預算,應提高至GDP的10%。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男遭盤查憂酒駕曝光"鎖門裝睡" 破窗前一秒清醒
中部中心/王俞斐、林進龍 台中報導台中一名張姓男子酒駕上路,半路被員警攔查,沒想到,他竟然當街上演"裝睡戲碼",不論員警如何敲窗、照燈,他就是叫不醒、不下車,直到員警找來救護人員,準備破窗之際,他才"猛然清醒"下車,警方一測,酒測值達到0.24毫克。男子未依規打方向燈被員警攔查 竟然「演技大爆發」鎖門裝睡(圖/警方提供)黑色轎車從路邊竄出,未依規定使用方向燈,員警見狀,上前攔查。沒想到車上男子,演技大爆發,上演如何一秒進入夢鄉,不管員警怎麼敲窗,用手電筒察看車內狀況,他就是沒反應。果真是裝睡的人叫不醒,為了確認男子是否"真的昏迷",員警通報救護人員到場協助,就在眾人準備破窗前一刻,男子突然瞬間清醒。耗了超過20分鐘,男子終於甘願下車,渾身散發酒氣。男子遭盤查憂心酒駕曝光"鎖門裝睡" 在員警破窗前"瞬間清醒"(圖/警方提供)原來這名張姓男子,在餐會上喝了幾杯,聚會結束後,酒駕上路,擔心受罰,才會上演這齣,鎖門裝睡戲碼。男子酒測值0.24毫克 雖然不構成公共危險罪但被開罰吊扣駕照(圖/警方提供)據了解,這名張姓男子,沒有酒駕前科,這回貪杯上路,酒測值達到0.24毫克,雖然不構成公共危險罪嫌,不過違規屬實,還是得乖乖繳納罰鍰,駕照也被吊扣。《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原文出處:未依規打方向燈警攔查 駕駛「演技大爆發」鎖門裝睡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涉酒駕遭通緝! 桃園男子騎車又違規 遭警攔查逮捕又是酒駕! 休旅車攔腰撞上超商物流車 貨物掉滿地烤肉小酌「沒戴安全帽」上路 新北男「跑給警察追」遭開29張罰單
民視影音 ・ 1 天前法國提議合併TLAC與MREL,為歐元區龍頭銀行打造「單一資本要求」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披露,法國監管部門向歐洲央行(ECB)簡化任務小組遞交方案,建議將兩套損失吸收能力框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適用的具損失吸收能力(Total Loss-Absorbing Capacity;TLAC)與歐盟適用的最低自有資金與合格負債要求(Minimum Requirement for own funds and Eligible Liabilities,MREL)——合併為「單一、以風險為本」的資本與可承受損失要求。適用對象涵蓋歐元區七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其中四家為法國銀行)及資產負債表規模逾1,000億歐元的大型機構,藉此縮減繁複重疊規範,並與美國更簡化的監管體系接軌。法國方面強調,合併非為「全面放鬆」,而是去重疊、提透明、降複雜;但在個別銀行層面,若現行MREL明顯高於TLAC,未來實際約束可能降低,邊際上有助釋放放貸空間。ECB任務小組將彙整各方建議,於年底前向歐盟執委會提出最終簡化建議。在此之前,歐洲銀行長年同時背負TLAC與MREL兩套門檻,被銀行界批評「鍍金加碼、重複計算」。以歐元區資產規模最大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為例,總MREL約為風險資產的27.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台灣自製衛星「福衛八號」啟航!賴清德親命名「齊柏林號」 84%元件來自台灣,供應鏈曝光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台灣第一個自製衛星系—福爾摩沙衛星八號(簡稱「福衛八號」)規劃有8顆光學遙測衛星,其中,第一顆(FS-8A)今(7)日正式從新竹國家太空中心(TASA)起運搭機送往美國加州。裡面的關鍵元件有84%國產,自製率創下新高,包括芳興、原相、保勝光學、漢翔工業等十餘家台灣供應鏈,共同協助國家計畫參與這一波太空兆元商機。
財訊 ・ 23 小時前
MLB季後賽/補位漏接!錯失雙殺守備 斯漢送大禮給費城人害道奇落後
國聯分區系列賽G4道奇和費城人上演精彩投手戰,前6局打完雙方先發投手都沒有失分,道奇7局上換上斯漢(Emmet Sheehan)中繼,不料他因為自己補位漏接導致雙殺守備無法完成,隨後他也為這個失誤付出代價,被費城人敲出二壘安打先馳得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EP9完整版-韓國女軍官第一次吃台式牛排 邊驚呼邊嗑光!談到台灣兵役當四個月 表情超微妙【Yahoo x 咪蕾】
咪蕾這次帶韓國女軍官來吃台式牛排,對於牛排的大小還有價格驚嘆不已!吃飯中聊到關於兩國的兵役差異,女軍官聽到台灣當兵只要四個月馬上說「好像有點短」,也分享了韓國的兵役現況! 更多《Yahoo x 咪蕾》影音:https://bit.ly/4kOmS2R
Yahoo x 咪蕾 ・ 1 天前
《角頭》4大咖男星「天堂重聚」 最年輕僅享年36歲
黑幫電影《角頭》於2015年上映,由黃鴻升(小鬼)擔任兩大主角之一;2018年由顏正國執導續作《角頭2:王者再起》,票房突破新台幣1.27億元;2021年外傳電影《角頭-浪流連》上映,票房高達新台幣2億;還有2024年續集兼前傳《角頭-大橋頭》,以及2025年前傳電影《角頭-鬥陣...
CTWANT ・ 5 小時前MLB》(影)同情再見暴傳Kerkering 道奇教頭:太殘酷了
洛杉磯道奇、費城費城人今天在分區系列賽第4戰打出今年國家聯盟季後首場延長賽,11局下2出局滿壘時以費城人24歲右投Orion Kerkering再見暴傳戲劇性結束。他不轉身傳更有餘裕取得出局數的一壘而是選擇本壘,決策也被討論。不僅費城人教練團、管理層第一時間選擇安撫,連道奇總教練Dave Roberts都寄予同情。
TSNA ・ 2 小時前
MLB季後賽/齊森姆低級失誤雙殺沒抓到 洋基火球新秀史利特勒落後退場
美聯分區系列賽殊死戰,洋基火球新秀史利特勒(Cam Schlittler)在7局上因為隊友齊森姆(Jazz Chisholm Jr.)的守備失誤留下1出局一、三壘有人局面退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裝潢蟑螂出沒!交屋潮引爆糾紛潮 「拖工期、搞失蹤」土城百戶屋主受騙 新家慘變爛尾現場|房市觀點
準備裝潢的屋主可得小心了!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台住宅使照核發量近7萬戶,創下近20年新高,意味著接下來將迎來大量交屋潮,隨著裝修需求暴增,市場也出現不少「裝潢糾紛」,受害案例頻傳。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 天前
蔡阿嘎遊挪威見街頭彩繪中華民國國旗! 「霸氣掏美元大鈔贊助」:不能輸
百萬YouTuber蔡阿嘎愛台灣的心大家都知道,近日他帶著老婆二伯到挪威旅遊,途中遇到街頭藝術在地磚彩繪各國的國旗,以獲得打賞,蔡阿嘎看到之後,豪氣掏出100美元放在中華民國台灣的國旗上,霸氣的說「台灣人不能輸啦!」
林政平|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 小時前
MLB》金慧成被冷凍!韓媒爆氣嗆道奇:9比1才上場?
洛杉磯道奇目前在國聯分區系列賽取得2比0聽牌優勢,距離晉級國聯冠軍賽只差一步。不過首年旅美的韓籍新秀金慧成至今仍未登場,讓韓媒今(8)日罕見發文批評總教練羅伯茲(Dave Roberts)在季後賽中的用人調度。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獨家/孫德榮揭5566重聚破局主因!爆昔拒合作羅志祥「從那時就知道走下坡」
資深經紀人孫德榮縱橫演藝圈數十年,是不少大咖藝人的幕後推手,他近日上 Podcast 節目《娛樂住海邊》,大談台灣演藝圈秘辛。他提到昔日打造的男子團體5566,雖然全盛時期紅遍兩岸三地,但如今團員配合度低、溝通困難,「我也不知道他們在腦筋秀斗什麼」,隨著 Energy、F4 相繼合體重燃粉絲青春記憶,不少人也敲碗 5566 重聚,但孫德榮坦言:「他們現在對合不合體這件事已經沒那麼在意了。」
鏡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