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一打二」參加活動 陌生阿婆插隊伍疑牽走4歲童
新竹市 / 綜合報導
新竹竹北2日傳出一起,疑似有陌生人牽走孩童的驚魂記。一位媽媽在臉書PO文,說她帶著兩名兒子參加里民活動,沒想到排隊時,竟然有一名阿婆插進她和4歲兒子中間,隨後將人牽走。媽媽嚇壞趕緊將小孩拉了回來,沒想到過沒多久,另一位阿婆竟然跟她說「自己家的小孩要顧好」,讓她懷疑兩個人是不是同夥,發文提醒父母多加留意,同時也有去警局向員警說明過程。
里民聯歡活動人山人海,男女老少笑容滿面,不過卻有媽媽發生驚魂記,卡嚓,媽媽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的小孩在當天,差點被陌生人帶走,2日上午,她獨自帶著兩個兒子,參加活動。
一打二排隊領取爆米花,沒想到跟著隊伍往前移動時,一名短髮身材微胖,穿著綠色外套的阿婆,從她和4歲的小兒子中間走過,下一秒小兒子就不見了,原來是被阿婆牽走,讓媽媽嚇壞趕緊衝去把小孩拉回自己身邊。
事後媽媽大聲斥責阿婆,為什麼帶走小孩,沒想到她竟然理直氣壯的表示,是小孩自己跟我走的,更讓媽媽毛骨悚然的是,過沒多久另一位阿婆從旁走過,還對她說自己家的小孩要顧好,讓她忍不住懷疑,這兩名阿婆是不是同夥。
民眾說:「在家其實我們都會有告知孩子們,不管是人家用糖果或者是任何食品來誘拐你的時候,都一定要謹慎告訴爸爸媽媽。」民眾說:「(被牽走)這是家長的問題啊,你家長本身要把小孩牽好。」
但因為活動辦在夜市,沒有監視器拍到完整事發經過。新竹縣竹北所所長姚其宏說:「依規進行兒童保護通報,本所將調閱周邊監視器以利後續懲處。」
媽媽在平復情緒後,也難以確認是小朋友自己牽錯,或是被陌生人強行拉走,但她還擔心有心人,看準活動人潮多預謀犯案,所以發文提醒當地父母注意,希望大家多多注意。
其他人也在看

藍推不在籍投票! 吳思瑤:影響選舉公正 徐巧芯:不包含中國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國民立委要推動「不在籍投票」,朝野再度爆發論戰。包含國民立委王鴻薇和陳菁徽,都提出草案,兩個版本都提出「移轉投票」,而移轉投票的地點,都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內。民進立委吳思瑤指出,即使限縮在台澎金馬,還是有可能影響選舉公正性,因為中國動員台商回來投票,可以就近到金門和馬祖就好,降低成本。藍營則反擊,表示重點在便民。其實「不在籍投票」分為許多種類,國民立委這次提出的「移轉投票」,是選民事先申請,在投票日當天,就近移轉到「工作地或求學地」投票。學者認為,如果是通訊投票、電子投票,爭議會比較大。大選投票,高鐵人潮滿滿滿,每到選舉投票日,各地許多車站湧現返鄉人潮,有國民立委提案推動不在籍投票,綠營質疑,有介選風險。立委(國)徐巧芯說:「團還沒針對不在籍的法案中去整合,大多數的案子我看的我簽的,都沒包含中國都是台澎金馬。」目前包含國民立委王鴻薇以及陳菁徽,各自提出版本,兩者的共通點是,選民可在投票日前60天申請,戶籍地戶政機關,應在投票日45天前,把核准移轉投票的投票權人清冊送到「移轉投票地」的戶政機關,並註記移轉投票。而移轉投票地點,都限於「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但綠營立委質疑,即便地點限縮,依然有介選疑慮。SB立委(民)吳思瑤說:「不在籍會影響選舉公正性,境內先行但是中國動員台商回來的系統,大量將台商動員回到金門馬祖就好,目的成效大大提升,台企聯投票過去要回到台商戶籍地,相對成本高。」也有民進立委指出,之前國民主席選舉,才因為「中國介選」吵得沸沸揚揚。林楚茵發文寫下,明明國民也是中國介選受害者,但昨天被欺負今天就忘記,是直接歡迎中國介入台灣選舉嗎?SB立委(國)牛煦庭說:「境內也說介選,覺得沒有必要能不能便民,相信立法院會有過。」立委(民)吳思瑤說:「不是民進在怕,我要問國民在急什麼?有這麼急?急切方便中國更廉價便利?我們拒絕中國黑手。」不在籍投票當中,這次兩位國民立委提案的。都屬於「移轉投票」,這是選民在事前的規定時間內,向戶政機關申請,投票日當天可就近移轉到工作地或求學地投票,目前依照選罷法,選務人員可以申請移轉投票。而除此之外,不在籍投票還有其他方式,像是以郵寄方式投票的「通訊投票」;另外還有「特別投票所投票」,這是選舉機關在醫院軍營監獄甚至國外某地點設立特別投票所;以及事先投票,讓投票日當天不在選舉區的選舉人,在投票日的幾天前就先投票;還有電子投票。不過全世界只有大約不超過15個國家採某種形式的「線上投票」,因為爭議相對大。而包括電子投票,還有通訊投票也被認為選舉人的投票行為恐怕受影響,或是選票郵寄過程可能面臨風險。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蘇子喬說:「我個人認為移轉疑慮最少範圍侷限台澎金馬,目前疑慮爭議相對小,全國性單一職位選總統公投,選務相對單純,立委縣市長選務相對複雜,應該努力克服,很多國家電子投票出現選務瑕疵爭議,台灣兩岸特殊國情,爭議性相當大介選疑慮。」要維持選舉公正性防堵境外勢力,同時顧及民眾便利性,「不在籍投票」討論多時,如今如果聚焦「移轉投票」,是否能有配套措施確保投票行為不受境外勢力影響,不在籍投票的議題上,朝野持續交鋒。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恐怖陌生阿婆!竹北里民活動疑爆拐童案 「差1秒孩子就不見了」
週末活動多,新竹縣竹北市一名媽媽就驚悚回顧,週末帶2個孩子去參加里民聯歡活動,一位陌生阿婆從她和小兒子中間穿過去,下一秒小兒子就被牽走了,嚇得她趕緊拉回小孩,斥責阿婆,結果對方卻回「是你的小孩自己跟著我走的啊!」一旁的阿婆也冷冷丟出一句「自己家的小孩要顧好啊」,令她感覺怪異,憂慮是集團犯案。
太報 ・ 1 天前台灣工藝獎得獎名單公布 山岳琉韻呈山巒光影詩意
(中央社記者蕭博陽南投縣4日電)工藝中心今天公布今年「台灣工藝獎」獲獎作品,獲創作獎工藝美術組一等獎作品「山岳琉韻」,運用高溫吹製技法與多層色粉堆疊,使琉璃在流動與凝結間呈現山巒浮光掠影詩意。
中央社 ・ 19 小時前
上班前當志工 歡喜付出遠憂惱
彰化志工林麗茹,他是一位公務員,有空時積極招募富有愛心店,而且還會固定到彰化靜思堂,做福田志工,時間非常充實。刷刷洗洗,打掃廁所不時彎腰蹲低,每星期二一大早,志工林麗茹都到彰化靜思堂來做福田。慈...
大愛電視 ・ 19 小時前
骨鬆不痛卻恐致命 50歲啟動骨本存摺守住不老行動力
不論是公園裡運動、跳廣場舞、擔任社區志工服務民眾的長輩們,還是返台參加金鐘獎,以緊實二頭肌與凍齡體態驚豔眾人的76歲女星潘迎紫,都展現強韌不老的美好景象。然而這些充滿活力的背影也提醒著大家,唯有健康的骨骼,才能撐起自由行動的人生。對此,聯新國際醫院骨質疏鬆門診主治醫師黃淳邦指出,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報告,台灣女性約三分之一、男性約五分之一,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骨鬆性骨折,顯示「骨本」健康已是影響高齡生活品質的關鍵課題。許多長輩將「背痛、駝背、老倒勼(身高變矮)」視為自然老化的現象,但黃淳邦指出這些其實是骨質流失導致骨頭結構塌陷的警訊。脊椎、胸椎壓迫性骨折是骨鬆常見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病症,約六至七成患者在發生骨折時完全沒有症狀,直到檢查才發現問題。他提醒若出現下背痛持續兩週以上未改善,就應儘快尋求骨質疏鬆專科醫師的協助。骨質疏鬆症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在於它不痛不癢卻會在骨折後引發致命後果。一旦發生髖部骨折,長輩活動力將急遽下降,長期臥床更易引發血栓、肺炎、泌尿道感染等致命併發症。臨床統計顯示,髖部骨折後一年內,女性死亡率從3%飆升至11.2%,男性更從4%飆高到18%,死亡風
台灣好新聞 ・ 16 小時前

男闖軌道遭2列車撞擊身亡 台鐵嘉義到新營一度雙向不通
嘉義縣 / 綜合報導 今(3)日下午5點23分,台鐵142次自強號列車行經嘉義縣南靖到水上路段時,撞上一位侵入軌道民眾,當下對向的3029次區間快車也遭受波及。警消獲報趕抵現場,年約50歲的男子,已經不幸身亡,而意外發生後造成雙向不通,由於正值下班尖峰時段,台鐵嘉義到新營區間啟動公路接駁,整個狀況大約7點左右排除,列車以低速行駛通行。至於為什麼男子會突然出現在台鐵列車行駛路線內,現在也都還有待調查釐清。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黃明志控救護車遲到1hr 馬國衛生部:26分抵達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捲入台灣謝姓女網紅猝死案,疑點重重,目前案件仍在調查中。不過,黃明志日前怒控「救護車遲到近1小時」,如今被馬國衛生部否認,強調「接獲求助後2分鐘內就出勤,26分鐘內就抵達現場施救」,駁斥外界指控遲到將近1小時的說法。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23 小時前
上傳蒸煮舊照.涉改化製單 豬農父子羈押禁見
台中市 / 綜合報導 非洲豬瘟案持續燒,最新疫調顯示病毒來自養豬場業者未落實蒸煮廚餘。檢方3號也再度約談養豬場業者陳姓父子,訊後認定2人共同涉犯刑法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等罪,有湮滅、偽造證據之虞,向法院聲押獲准。檢方不只懷疑陳姓豬農企圖更改死豬送去化製場的三聯單數量,當時豬場內的廚餘蒸煮設備4月份就已經壞了,5月開始豬農還持續傳了超過30次,這些照片疑似也都涉及偽造文書,將持續釐清豬農背後還隱瞞了哪些事證。陳姓老農說:「他不是醫生他是在賣藥的。」這是10月26日在養豬場,陳姓老農親口透露,求助的對象不是獸醫師而是藥商,但他當時沒講的是,他們根本沒蒸煮廚餘,上傳到官方的蒸煮畫面,竟然是舊照。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李毓珮說:「認定被告陳姓父子,共同涉犯刑法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等罪,之犯罪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證據及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認有羈押之原因及必要。」檢方追查,死亡豬隻送化製場的三聯單,數量從117頭變成78頭,認定,陳姓豬農所持有的丙聯有填寫不實的狀況,加上過往幾次的供詞不實、隱瞞,在三度約談之後,將陳姓父子聲押,最後法院裁定羈押禁見,中央進行疫調也發現,養豬場的蒸煮設備。從今年4月開始就已經損壞,但根據案例場紀錄,豬農上傳廚餘蒸煮照片次數,5月上傳24次、6月8次、7月1次而8月都沒有上傳紀錄,設備壞了傳的疑似都是舊照片涉嫌偽造文書。另外4月份,也是豬瘟案場最後一次購買瓦斯的時間,當時買了2桶20公斤瓦斯,但10月底國軍在現場消毒瓦斯桶依然存在,加上去年一整年案場只買了3桶瓦斯。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說:「他的說法的精確性,還有時間點,這需要跟稽查資料做交叉比對,比對出確切的時間點,後續的調查還有相關的責任,都會來進行釐清。」針對案場廚餘從哪來,中央疫調記者會提到,可能不只來自梧棲清潔隊,還包含周邊鄰居、陳家人自己的廚餘,甚至懷疑有可能連附近越南移工的廚餘也都進了這處養豬場。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9 小時前
「幣想」64萬顆泰達幣將拍賣 士林分署定11月11日舉辦
士林地檢署偵辦幣想科技詐欺案,共查扣犯罪所得,價值近2000萬元台幣的泰達幣64萬顆(USDT)。為使被害人及早受償,士檢特別囑託行政執行署士林分署辦理變價拍賣。士林分署將於11月11日舉行雙11專案拍賣會,並同時拍賣雙北多筆房屋、土地、銀行股票等動產、不動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生活碳足跡計算器」升級! 強化交通、飲食碳排計算更精準
為鼓勵全民參與淨零綠生活,環境部持續優化「生活碳足跡計算器」,於10月推出第2階段功能,上線「飲食」類型題組,並強化「住宅」與「交通」計算方式,能更精準、直覺的分析碳排。環境部表示,10月推出第2階段功能更新4大功能,包括:新增「飲食」題組,分「快速模式」與「個人化模式」,可依照一般、蛋奶素、純素等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花蓮木瓜溪橋改建7日竣工 提升通行與防災能力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4日電)台9線木瓜溪橋為北花蓮進入花東縱谷公路的首座橋梁,交通部公路局今天表示,自109年12月啟動改建工程後,新橋11月7日將竣工,除顯著提升抗洪與耐震能力,還提升通行效率與安全。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雨鞋防水難透氣 留意包覆性與衛生
每年秋冬,東北季風陸續報到,北台灣下雨的天數變多,下雨天,不少人喜歡穿拖鞋在外面活動,因為覺得比較輕便,透氣而且不怕溼,也減少雙腳被悶在鞋子裡面,不舒服的感覺。不過,卻會增加滑倒的風險,到底下雨天...
大愛電視 ・ 19 小時前

「馬上」有改變!馬郁雯宣布選議員 段宜康親曝相挺原因
即時中心/顏一軒、陳治甬報導媒體人馬郁雯今(4)日在前綠委段宜康的陪同下至台北艋舺龍山寺拜廟,並正式宣布投入民進初選,爭取提名代表綠營參加台北市第五選區(中正、萬華)議員選戰。段宜康受訪時表示,他看到馬郁雯具有監督力及效率,能代表自己最珍視的選民來監督台北市政府,對此老社區推動最好的建設,在她身上看到「馬上有改變」的可能。段宜康指出,今日能回到出生地參加馬郁雯宣布參選議員的記者會,後面的康定路就是自己出生的地方,他名字裡的「康」就是萬華的康定路,「我第一次在中正、萬華參選是31年前,時間過得非常快,台灣的政治在這30年間有很大的變化」。段宜康堤及,民主政治最寶貴的地方,就是可經過選舉,讓人民可以用選票來推出新一代代表自己的代議士;而政最寶貴之處,就是可以替人民先徵選優秀的政治人才。他強調,新力量的注入,才能讓行政部門所受到的監督,能更有力、更有效率,「馬郁雯就是一個這樣讓我看到有監督力、有效率,可以代表中正、萬華,我最珍視的選民來監督市政府,推動對這個老社區最好的建設」。最後,段宜康說,他今天願意、非常高興站在馬郁雯身邊;在馬郁雯選舉的過程中,「我會全力支持她,希望馬郁雯這個優秀的新生代,能讓老社區在她身上看到『馬上有改變』的可能」。原文出處:快新聞/「馬上」有改變!馬郁雯宣布選議員 段宜康親曝相挺原因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50人台灣戶籍遭註銷 邱垂正:法律明定很清楚青山「綠」水?宜蘭三星鄉水田遭染綠 環保局揪出兇手沈伯洋遭立案調查!游智彬竟喊「主動投案」遭嗆爆
民視影音 ・ 18 小時前
吳音寧台肥董座夢碎 黃國昌批派系酬庸醜陋
[NOWnews今日新聞]台肥公司上月31日突然發表新人事案,由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吳音寧擔任農業部指派法人董事代表,成為台肥新任董事長,年薪傳聞高達1500萬,引發輿論譁然。台肥今(4)日...
今日新聞NOWNEWS ・ 18 小時前

世界盃資格賽》16人名單林書緯成亮點 阿提諾重返國家隊意願高
2027年FIBA世界盃資格賽預計11月底登場,今天籃協公布24人和16人名單,旅外好手陳盈駿、林庭謙等熟悉面孔入列,其他亮點包含首次入選國家隊的新北國王後衛林書緯,還有這季重返台灣職籃的「新台灣人」阿提諾。籃協副秘書長張承中透露,阿提諾對於重返國家隊的意願很高,但現在還是先以高柏鎧為主。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搶當少年股神? 10月「30歲以下」開戶增逾3萬人
這波AI浪潮一波接著一波,台股多頭馬車,市值排名世界第8,力壓德國、緊追在法國之後,而今(4)日指數再度改寫盤中新高紀錄。根據證交所最新統計資訊,10月份30歲以下的開戶人數就增加了3萬多人,不過分析...
華視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