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人力荒,醫院出招找退役急診醫兼職!台灣未強制分級醫療,衛福部祭UCC計畫能解決急診壅塞?
急診醫師出走,成為台灣急症醫療體系大困境。衛福部擬試辦假日急症中心,但成效未知。
趕在人力崩盤之前,各地醫院早已悄悄出招,找回急診退役醫師,解救燃燒殆盡的急診人力。
今年初,在醫院急診室工作10年以上的主治醫師小林(化名)毅然選擇離開,轉戰基層診所執業。他出走的主因,是希望有更彈性的排班時間陪伴家人,「急診醫師周末一定得值班一天,我的孩子已經3歲多了,周末我帶他出去玩的次數,十隻手指數得出來。」他苦笑。
儘管離開急診前線,但小林對搶救患者的使命和熱情沒有消退,在診所執業的他,現在仍以「兼職」形式,每個月支援大約12班,在中部三家醫院急診室輪值,「兼職排班比較彈性,我也能繼續貢獻過去的專業,維持急救的手感和敏銳度。」
排班彈性 專任醫師得以喘息
急診醫師出走,成為台灣急症醫療體系面臨的大困境,但如今透過彈性制度,引導這些戰將「回流」,也成為救火的解方之一。
根據急診醫學會統計,2024年共有139名急診科醫師轉往其他科別或離開醫院,流失6.5%人力;今年初流感疫情肆虐,造成急診大壅塞,再掀一波離職潮,截至5月,又累計66名急診醫師出走。這波人力震盪下,如何留住現職,避免急診系統加速惡化,成為各醫院首要之務。
位於台中市的長安醫院,就趕在人力崩盤前,預先調整制度「止血」。
這家地區醫院原有8名專任急診醫師,年初農曆春節後,一名醫師不堪壓力離職,為填補空缺,其餘醫師每個月須多排2至3班,工時拉長20到30小時。
當時,長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陳治圩預判,院內醫師工作量增加,可能導致更多人出走,陷入惡性循環。他觀察,身邊許多急診醫師剛到基層開業,初期沒有穩定客源,也需要一份固定收入。於是他靈機一動,鎖定剛退役的急診醫師,以兼職合作模式,邀請他們回醫院協助值班,果然找到3名願意回流的老戰友。
兼職醫師的加入,讓長安醫院急診科順利度過青黃不接的陣痛期。儘管7月醫院已補回新專任醫師,陳治圩仍與3名兼職醫師保持合作,每人每月固定排2到3班,讓現有8名專職醫師,每個月至少多休息一班,減少8到12小時的工時。
儘管沒有大幅減輕工作量,但在兼職醫師支援下,專任醫師排班多了份彈性。不但能讓醫師在周末輪休喘息,及時調度班次,也讓未來有意退場的醫師,得以漸漸減少工作量,延緩衝擊。
陳治圩表示,院內現有兩名專任急診醫師,正在進修運動醫學、亞健康族群體重管理,未來希望到基層執業。納入兼職人力後,專任醫師可用「減班」方式慢慢退場,不會讓醫院瞬間失去一名專任人力,應接不暇。
台大、奇美 也重用回流醫師
事實上,全台從醫學中心到地區醫院,都已開始重用這群退役急診醫師。
今年9月,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就坦言,正在規畫聘用「回流醫師」,讓他們在沒看診的時間,回醫院兼職排班;現為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部長的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許建清也透露,奇美醫院現有3名特約急診醫師,每人每月固定支援約2到4班。
許建清觀察,願意投入急診專科的醫師多對搶救病人有強烈熱情,在日益嚴峻的急診環境下,醫院必須思考更多元的排班方式,避免醫師燃燒殆盡。現在奇美醫院會讓專任醫師每月排一天離開急診室,從事居家醫療等業務,透過與病人更緊密的接觸,重新找回行醫初衷。
然而,許建清也坦言,找出走醫師回流,確實能稍微緩解急診離職潮,但要全面改善急診工作環境,僅思考人力調度遠遠不夠。
醫師職業工會祕書長陳亮甫也認為,政府和醫院要持續投入資源改善護病比,優化病床調度;若重視現職第一線的急診醫護人力,也可研議在嚴重壅塞期間,發放「壅塞津貼」給急診醫護,釋出誘因讓人力留下。
事實上,衛福部已意識到問題,急診專科出身的衛福部長石崇良9月上任後,就將「改善急診壅塞」列為最優先希望解決的挑戰。
儘管政府有改革決心,但推出的方案是否對症下藥,仍有待商榷。
近期石崇良宣布,自11月起將在六都試辦「假日急症中心」,效仿美國、日本等國家,在醫院周遭設置「緊急照護中心」(Urgent Care Center,簡稱UCC),讓周末找不到診所看診、急需就醫而流向醫院的病患,可透過分級分流,前往UCC就診,舒緩醫院急診人潮。
衛福部擬砸下3億元,預計至少試辦到明年底,由六都地方政府與醫院向中央申請設置,借用地區醫院、衛生所等空間收治病患;鼓勵基層診所醫師自願參與輪值,一班8小時,可領到白班1萬5千元、夜班兩萬元的津貼。
UCC規畫在每周日和國定假日上午8時到凌晨零時開診,專門處理檢傷分類四或五級(如ㄦ發燒、急性咳嗽等)的病患。就醫的民眾部分負擔僅150元,盼以低於急診的成本,以及較短的候診時間,吸引輕症民眾主動前往UCC就醫。
重症待床、輕症分流都難解
但對於這套規畫,急診醫學界普遍不看好,更質疑計畫並未切中要害。
許建清直言,急診壅塞的癥結在於病患「等不到病床」,只能留在觀察室,急診醫師必須花時間持續照顧;相較之下,輕症病患來得快、去得快,就算人潮突然湧入,通常2到3小時就能消化,「用UCC做病患分流,或許能解決急診『擁擠』,但無法解決『壅塞』!」
陳治圩也點出,UCC在美國、日本可行,是因為這些國家有嚴格的分級醫療制度,且UCC數量遠多於醫院急診室,民眾跑到大醫院前,就會自主到UCC進行初步診斷與治療。
反觀台灣,沒有強制醫療分級,民眾習慣小病直接跑大醫院,且目前全台僅14處醫療院所申請設置UCC,最多的桃園市僅4處,台北市也只有3處,難以鼓勵病患自主分流。「UCC不是壞方法,但現行台灣醫療制度下,它無法解決問題。」陳治圩直言。
他更強調,近年愈來愈多診所會在周末營業,若UCC只是取代假日診所的角色,成效有限。他認為,UCC功能應與診所區隔,要確保有能力收治救護車病患,確實發揮「分擔急診工作」的功用,否則民眾還是會往大醫院跑。
陳亮甫也提醒,目前台北市醫院專任急診醫師,值12小時的班,報酬約2萬2千到2萬5千元;衛福部為號召基層醫師投入UCC,開出8小時、每班1萬5千到2萬元,優渥津貼幾乎對齊正職急診醫師待遇,恐怕變相鼓勵急診醫師流往基層診所。他認為衛福部不應錯置資源,砸多少經費規畫UCC,就應給予相同資源改善既有急重症的醫療環境,保障醫院急診韌性。
面對急診醫師出走,各院努力透過多元排班找回人力救火。主管機關衛福部也要將資源用在對的地方,否則對改善現況無益,還可能加速急診人力流失。
更多今周刊文章
一萬登記入帳最快!10000官網「這天8點」2身分證尾數先,普發一萬登記分流時間、準備資料、流程
開公車15年轉開UBER、老司機棄10萬月薪告白:假嗶卡害我一年少賺2萬多,上面卻叫我「裝沒看到」
高齡駕駛新制明年上路!換照降至70歲、繳回駕照持敬老卡搭車「2年最多賺3.6萬」...新規一文詳解
其他人也在看
電子吸金 成交值比重破8成
台股連兩天叩關28,000點未成,外資28日翻空賣超271億元,惟仍積極敲進旺宏、鴻海、康舒及聯電等1.21萬~4.24萬張以上,電子股人氣沸騰,推升上市電子股成交值比重攀升突破8成,為2024年1月23日來首見;法人認為,電子股短線確實有過熱情況,但AI股長線走多趨勢未扭轉。
工商時報 ・ 1 天前【台股盤中】台積電新天價1515元 台股漲逾400點衝28386點新高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5年10月29日電)輝達(NVIDIA)在美國華府GTC大會宣布手握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3兆元)的人工智慧(AI)晶片訂單,駁斥AI泡沫論,台股今天在輝達供應鏈帶動下,由台積電領漲電子股,加權指數盤中衝上28386.68點,勁揚437.57點,續創歷史新高。至10時57分左右,台股加權指數達到28346.57點,上漲397.46點,漲幅1.42%,成交金額新台幣3683.67億元;電子類股指數漲1.9%,金融類股上揚0.2%。輝達主要供應商台積電(2330)至10時後衝破1500元,最高達到1515元,上漲40元,漲幅2.71%,寫下新天價。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受邀出席輝達華府GTC大會,帶動鴻海股價盤中勁揚超過5%,最高263元。受輝達華府GTC大會利多消息激勵,資金重回AI供應鏈,除了半導體之外,相關的AI伺服器、散熱、IC載板及矽光子等族群均有強勢表現。AI伺服器概念股緯創(3231)盤中漲逾3%,最高153元;神達(3706)上漲逾4%,最高97.2元,再度挑戰百元大關;英業達(2356)、和碩(4938)漲幅皆超過2%。矽光子族群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數字看中國|第三季大陸移動端AI應用規模破7億
QuestMobile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9月,大陸AI應用市場上行動端和PC端月活躍用戶量分別達到7.29億、2億。隨著不同大模型定價機制持續優化,用戶使用黏性持續上升,尤其是「應用外掛程式」模式,已經躍居增長榜首。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台股大漲345點收28294點締新猷 台積電收1505元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5年10月29日電)受輝達(NVIDIA)華府GTC技術大會題材激勵,台積電領漲電子族群,台股今天盤中衝至28395.31點續創歷史新高,終場收在28294.74點,上漲345.63點,寫下收盤新紀錄,漲幅1.24%,成交值放大至新台幣5780.09億元。權值股台積電(2330)盤中衝1515元新高,終場收1505元,漲幅2.03%;鴻海(2317)漲4%,收260元。人工智慧(AI)概念股緯創(3231)上揚3.04%,收在152.5元。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習川會正式登場 台指期早盤震盪小漲
美國聯準會如市場預期宣布降息1碼,並將由12月起結束量化緊縮(QT),但主席鮑爾卻放鷹,強調12月再降息並非板上釘釘,美股四大指數29日漲跌互見,但其中費半指數上漲1.85%為最強,台股30日開盤走勢震盪,盤中一度翻黑,又隨即重回平盤之上,在川習會展開下,台股漲勢緩步拉升,台指期早盤也小漲22點,暫報28,436點。
中時財經即時 ・ 14 小時前證交所攜手SIT參與新加坡SWITCH 2025 推廣臺灣創新板
臺灣證券交易所攜手國發會Startup Island Taiwan (SIT),於10月27日至31日赴新加坡參加亞洲創新指標性展會- 新加坡科技創新週(SWITCH ),並進行相關宣傳活動。證交所向來自亞洲各地的新創企業與投資人推廣臺灣創新板,並向全球展現臺灣在創新與資本市場上的獨特優勢。
中時財經即時 ・ 5 小時前
2025數位金融獎》元大投信 獲數金獎6項大獎肯定
元大投信榮獲2025年《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六項大獎,包括兩項金質獎與四項優質獎,全面涵蓋創新、服務、公平待客、普惠與資安五大面向。元大投信以國民ETF元大台灣50(0050)為核心,展現如何透過數位科技降低投資門檻、擴大金融參與率,成功實踐「讓每一位投資人都能擁抱資本市場」的承諾。
工商時報 ・ 1 天前【公告】譜瑞-KY董事會通過民國114年第三季合併財務報告
日 期:2025年10月29日公司名稱:譜瑞-KY(4966)主 旨:譜瑞-KY董事會通過民國114年第三季合併財務報告發言人:趙捷說 明:1.提報董事會或經董事會決議日期:114/10/292.審計委員會通過日期:114/10/293.財務報告或年度自結財務資訊報導期間起訖日期(XXX/XX/XX~XXX/XX/XX): 114/01/01~114/09/304.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收入(仟元):12,643,0585.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毛利(毛損) (仟元):5,400,6986.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營業利益(損失) (仟元):2,178,1967.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稅前淨利(淨損) (仟元):2,386,7258.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本期淨利(淨損) (仟元):2,182,3379.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損) (仟元):2,182,33710.1月1日累計至本期止基本每股盈餘(損失) (元):27.6311.期末總資產(仟元):24,426,20912.期末總負債(仟元):3,055,98213.期末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仟元):21,370,2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黃仁勳赴韓後再訪台?傳將驚喜現身台積電運動會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行程滿檔,剛結束GTC大會又前往韓國,今晚將與三星會長李在鎔與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會面;半導體業界還傳出,黃仁勳將參加今年11月8日的台積電運動會,若消息屬實,將是台積電首次有重量級國際客戶親臨運動會現場。
中時財經即時 ・ 9 小時前AI成份股領軍 00918順利填息 高填息實力再獲認證
台股創高同步帶旺高股息ETF!向來被視為「高股息ETF績優生」的(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在10月29日收盤價為22.98元,再度順利填息。根據大華銀投信官網統計,00918掛牌以來配息累計達10次,其成功填息7次,填息實力有目共睹。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乙盛殺出波段新高 投信進場力挺
近期龍頭指標股鴻海(2317)成為市場最熱門的關注焦點之一,自從7月初帶量走強表態後,股價波段延續上漲超過五成,母公司推升大漲也同步帶動旗下相關個股走揚,其中機構件廠乙盛-KY(5243)也同步挑戰波段新高,站穩80元在創波段新高。
理財周刊 ・ 1 天前
【Yahoo早盤】台股攻上2萬8再創新高 分析師陳石輝:多頭續航、宜換股操作
台股再創新高,今(29)日盤中一度突破28,286點,上漲逾300點,再創下歷史新高。運達投顧分析師陳石輝指出,現階段應掌握資金輪動節奏,這個階段不是空頭,而是換股操作的時機。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日產電動車電池大突破!新固態電池續航翻倍、充電縮短至30分鐘,能撼動中國電池7成市佔?
日產研發的固態電池原型已達標,能量密度翻倍、充電快3分之2,有望 2028 財年量產,將以長續航與低成本策略挑戰中、韓主導的電池市場。
數位時代 ・ 1 天前
鴻海、台達電、南亞科、國巨...Q4高點可期,四大AI股目標價怎麼設?操盤贏家揭波段操作策略
台股屢創新高,看回不回之際,投資人如何搶搭獲利列車?今年以來操盤績效逾3成的投信基金經理人與業內名家,分享他們第四季看好產業與標的。
今周刊 ・ 1 天前
華擎飆漲觸漲停 雙引擎助攻持續加速
今(29)日華擎(3515)早盤一度觸及漲停新天價,創下歷史新高,隨後股價回跌收斂,拉回震盪整理,留下長上引線,震盪整理,近年主要受惠於AI伺服器與邊緣 AI運算相關產品的需求爆發,使得營收屢創新高,今年前三季營收達341.25億元,年增107.53%。
理財周刊 ・ 1 天前
中原土木七十年路 見證臺灣建設發展史
10月18日於桃園舉辦的「榮耀70.中原永續」晚宴,由中原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四區系友會聯合主辦,現場聚集逾一千五百位系友與貴賓,桃園市長張善政也親臨致詞祝賀,共同見證屬於中原的榮耀時刻。這場活動不僅回顧學系七十年的發展,也體現中原人在國家建設中的長期角色。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外資看好獲利前景並調高目標價 京元電29日開盤後一度攻上漲停
台股29日受美股四大指數收漲並創新高激勵,加權指數開高後呈現震盪走勢,並成功站穩28000點以上,開盤後26分整體盤面表現,漲幅前三大類股依序為其他電子、綠能環保及半導體,而半導體封測廠京元電(2449)外資看好先進封測獲利前景,並調升目標價,開盤後買盤湧進,股價於7分鐘便攻上漲停207元、上漲18.5元,再創歷史新高,隨後拉回,但股價保持在上漲16元的上下區間做整理,為輝達概念族群股中量價表現最突出的個股。
理財周刊 ・ 1 天前
5年扎根美國,台積電跨國複製設廠祕訣!One Team精神克服文化差異,在地打造半導體人才鏈
今年SEMI WEST展會上,沒有參展的台積電仍備受矚目。因身為晶圓代工龍頭,如何克服文化差異、與當地大學合作培育人才、讓員工融入團隊,都是值得有意赴美台廠借鏡的貴重經驗。
今周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