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中國掌控稀土 法國靠精煉與回收尋求突圍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15日專電)中國近期對稀土出口實施新一輪管制,再次凸顯這種戰略資源供應鏈受制於人的危險性。法國為擺脫依賴,已在稀土精煉和回收領域布局,未來數年成果可期。
稀土包括釤(Sm)、鐿(Yb)、鋱(Tb)等17種金屬元素,應用於電動車、智慧型手機、飛彈、風力渦輪機等產業所需的關鍵磁鐵,涉及工業、技術、地緣政治和經濟,屬於高度戰略性資源。
然而,目前全球稀土極為仰賴中國供應,中國握有全球近半稀土儲量,還精煉全球約9成消費量。
針對這些戰略原料,歐洲聯盟(EU)依照2023年通過的「關鍵原料法」(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設定目標在2030年之前實現至少10%的開採量、40%的加工量,以及25%的回收量。
歐盟今年3月公布47項戰略計畫清單,提供225億歐元(約新台幣8000億)補助,多數計畫涉及鋰、錳、鎳,稀土也占了5項,其中一項直接與開採有關,即瑞典的基魯納(Kiruna)礦場,其餘則是精煉廠和回收廠。
法國有兩項計畫入選,涵蓋精煉和回收兩個環節。一項是東南部格瑞諾布市(Grenoble)的新創公司MagREEsource,一項是在西南部拉克市(Lacq)的Caremag建廠計畫。
MagREEsource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衍生的新創公司,研發出回收永久磁鐵的技術,能將廢棄磁鐵碎成粉末再製成新磁鐵,規劃在2028年達到年產能1000噸。
永久磁鐵應用廣泛,可在冰箱、電動馬達、風力渦輪機內找到,歐洲缺乏製造這種磁鐵所需的礦產資源,在電子或電氣廢棄物、報廢車輛中,也僅有不到1%的磁鐵被回收。
法國生態轉型署(ADEME)去年11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考量到這些金屬合金是以稀土製造,而幾乎所有稀土礦都被中國控制,這很浪費。」因此,回收永久磁鐵被視為戰略性產業。
Caremag則是歐洲首座稀土回收精煉廠,今年3月動工,預計於2026年底投入運作,目標是每年回收2000噸永久磁鐵,提煉5000噸精礦,產出800噸氧化鐠和氧化釹,以及590噸氧化鏑和氧化鋱。
鏑和鋱被稱為「重稀土」,目前由中國承擔全球幾乎全部的精煉量,因此別具戰略重要性。
Caremag廠希望能滿足全球15%的重稀土需求,並讓法國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是法國工業主權的關鍵計畫一環,目前已有多個合作夥伴,例如汽車製造商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也與日本簽署部分生產合約。
此外,法國第3電視台(France 3)報導,總部位於比利時的化學公司蘇威(Solvay),今年4月在法國西部拉羅雪爾市(La Rochelle)的工廠啟用一條稀土回收產線,將生產氧化釹和氧化鐠,期望在2030年製造歐洲所需稀土的30%。
法國戰略與計畫高級專員波恩(Clement Beaune)說,各種貿易戰凸顯依賴他國會有風險,「有了這樣的工廠,在法國和歐洲自己生產,我們就能更強大,能創造就業,同時實現氣候轉型」。(編輯:唐聲揚)1141015
其他人也在看

突破一般作戰安全界線! 傳中055驅逐艦「貼臉」同行美航母 專家憂恐擦槍走火
[Newtalk新聞] 一段由自稱美軍「林肯號」航母水兵拍攝的影片近日在網路上流傳,引發外界關注。畫面顯示,一艘中國 055 型萬噸級導彈驅逐艦在公海上與美國航母近距離同行,距離之近幾乎突破一般作戰安全界限。該片段長約 10 秒,可見雙方艦體相距僅數公里,被視為一次罕見的「貼臉式」海上遭遇。 中媒《邊解感》對此分析, 055 型驅逐艦能在美軍艦隊周邊接近,可能與其隱形設計與電子戰能力有關。該型艦採用一體化雷達桅杆與吸波結構,能降低雷達反射面積;同時搭載有源相控陣干擾系統,具備在多頻段壓制敵方雷達的能力。 《邊解感》指出,這或使其在短時間內創造電子干擾「盲區」,為接近行動提供條件。不過也有專家不認同,認為美方應該早就知道 055 的存在,只是選擇不予理會,保持低調警戒。 美軍林肯號航母打擊群。 圖:翻攝自 騰訊網 地球村的故事 也有專家指出, 055 可能利用航母補給期間的偵察空窗與衛星過境時間差,規避偵測系統,選擇在對方態勢感知較弱時抵近。航母在補給時通常暫停艦載機起降,使雷達與預警能力短暫下降。若結合對衛星軌道的掌握,可在有限時間內進行安全靠近與撤離。 此事件被視為中美海上互動的新案
新頭殼 ・ 6 小時前巴林亞青運首度舉辦電競 台灣新星陳又綱拚奪牌
(中央社記者陳容琛台北15日電)在巴林舉行的亞洲青年運動會將於22日至31日登場,其中首度舉辦電競項目成為一大亮點,台灣「快打旋風6」新星陳又綱透露,希望攜手隊友林俊希登上頒獎台。
中央社 ・ 1 天前巴勒斯坦代表團歐洲遊說 爭取更多國家承認建國
(中央社日內瓦15日綜合外電報導)1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特使今天在瑞士說,自治政府代表團正展開歐洲行,力圖說服尚未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加入承認行列。
中央社 ・ 1 天前日本自民與維新會啟動政策協商 聯合執政有譜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5日專電)日本自民總裁高市早苗與日本維新會代表吉村洋文今天傍晚在國會會談,自民向維新會提出合作請求,兩決定從明天起以建立聯合政權為目標,啟動政策協商。吉村表示,如果達成共識,會在首相指名選舉中投票支持高市早苗。
中央社 ・ 1 天前
G7財長倡議 應聯合抵禦中國大陸稀土出口新規
綜合外電報導,七大工業國(G7)的官員們,對中國大陸最新祭出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規,表示嚴重關切,並且主張要共同商討聯合回應的方式。 出席這次會議的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15日星期三在華府表示,日本
中廣新聞網 ・ 5 小時前
小馬可仕下令 菲律賓11月恢復對中國發電子簽證
(中央社台北15日電)菲中在南海持續衝突之際,菲律賓駐中國大使館今天宣布,為落實總統令,自2025年11月起,將向中國公民推出行程不超過14天的電子簽證,以持續加強人文交流,促進貿易和旅遊發展,並表示這是慶祝菲中建交50週年的重要舉措。
中央社 ・ 1 天前荷蘭接管始於美國警告 安世半導體任命臨時CEO
荷蘭一份法院文件顯示,該國政府是在美國發出警告後接管了中國晶片製造商子公司安世半導體(Nexperia)。安世中國籍執行長(CEO)張學政被暫停相關職務後,公司14日披露,公司首席財務官Stefan Tilger擔任臨時CEO。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中國抵制美國大豆 特朗普要幫美國農民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9月,美國大豆最大買家中國沒有從美國購買大豆,雖然其進口大豆數量創下該月份歷史最高紀錄。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宣布計劃向美國大豆種植戶提供大規模援助,幫助他們度過中國抵制美國大豆的難關。特朗普還表示,仍在尋求與北京達成一項大豆協議。
德國之聲 ・ 1 天前

第17屆「長庚醫學周」明起登場 學者齊聚共探癌症防治新趨勢
為緬懷創辦人王永慶的卓越願景,並勉勵長庚人持續追求創新與卓越,長庚醫療體系每年舉辦「長庚醫學週」,作為體系最具代表性的年度學術盛會。今(2025)年邁入第十七屆的2025長庚醫學週,於明(16)日至19日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盛大舉行,主題為「癌症醫學領航:創新、挑戰、卓越」。為期四天的活動吸引超過百位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
「3生肖」貴人運爆發!連續旺3年 屬龍事業翻紅荷包滿滿
未來三年,有些人將悄然迎來貴人運的高峰,福氣與機遇接踵而來,讓人生翻開全新篇章。《搜狐網》運勢專欄表示,有3個生肖的人,在未來三年將因貴人扶持而財運亨通、前景看漲。其中,屬龍的人,特別受到關注,在貴人的助力下,事業有望迎來關鍵性的突破與飛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日本財長:G7應團結一致應對中國稀土出口管制
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15日表示,七大工業國集團(G7)應該要團結一致應對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 加藤勝信在華盛頓告訴記者:「日本深刻關切中國上週宣布針對稀土的廣泛出口限制,G7應該團結一致應對這個問題。」 北京10月9日宣布對稀土技術與產品實施新的出口管制。 中國是世界最大稀土生產國,這些材料被用來製造對汽車、電子產品和國防工業至關重要的磁石。 稀土出口一直是美中貿易談判的主要癥結點。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15日批評新限制措施是「中國對抗世界」,並宣示華盛頓與其盟友「不會被指揮或控制」。 貝森特和加藤勝信的發言,正值全球財金首長本週齊聚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秋季會議。 除了美國和日本之外,G7成員國還包含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英國。
中央廣播電台 ・ 9 小時前中國管制稀土 經長:思考回收再精煉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5日電)中國對稀土技術出口實施新管制,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受訪表示,美中正在談稀土問題,這對台灣有間接影響,也讓台灣重新思考稀土回收再精煉與儲存量,會密切觀察,並與國際同步因應挑戰。
中央社 ・ 1 天前
禁用TikTok?數發部林宜敬:與教育部溝通 中小學校內網路限制使用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15日進行數發部長林宜敬業務報告,立委聚焦數發部打詐成效,尤其抖音越來越多人使用,使否該禁?數發部長林宜敬表示,抖音問題主要疑慮包括對兒少危害、資料儲存位置及是否為中資,會與教育部等溝通,希望中小學校內網路限制使用。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立委要求校園禁用抖音 鄭英耀:學術網路已隔離
民進立委王義川日前建議,為避免抖音等社群對兒少身心影響,校園禁止使用抖音。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表示,短影音對青少年身心發展不利,當中還有假訊息傳播,學術網路對抖音社群不當網站已經隔離,有必要適度規範。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印尼眼科義診 偏鄉居民求醫若渴
印尼慈濟金光集團互愛組,在中加里曼丹省舉辦眼科義診。有來自偏遠地區的患者,慈濟志工還為他們安排住宿。位於印尼中加里曼丹省的「哈鬧綜合醫院」。慈濟金光集團互愛組,延續2018年大型義診的緣分,第二次...
大愛電視 ・ 15 小時前
香港今年前三季旅遊表現亮眼 台灣客愛去
香港旅遊業正逐步復甦中。根據香港旅發局今(15)日公佈的數據,今年前三季,也就是從今年1月到今年9月,訪港旅客數字超過3千6百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12%;大陸以外的客源,表現亮眼,達到將近850萬人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