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先一起反思歷史 再討論改路名
張居隱/文創工作者,在台灣從事社福工作多年,並考取社工師證照,也是大眾運輸迷
近期台灣官方考慮推動各地的中正路改名,引起不少討論。
因中正路以台灣某任官方領導人的名字取名,成為各地的主要道路,台灣社會對這位領導人的看法多樣,部分民眾認為他推動台灣經濟發展,應保留路名紀念;部分民眾認為他長期實施戒嚴,影響民眾的基本權益,希望改路名讓後代學到歷史教訓;部分民眾擔心改路名會影響戶籍、商業登記、交通、郵政物流作業,增加困擾及行政成本。
這讓我想起近期在屏東小琉球旅行的經驗,我在當地的中正路等環島公車時,邊欣賞美麗的台灣海峽海景,邊安葬被路過車輛壓扁的野生動物,當下我突然想到,可用這些方式兼顧各方意見:
一、先改善民生再討論改路名:既然官方存在的意義是改善民生,而台灣很多縣市已合併升格改門牌,現在再改路名就得重複投入經費、人力這類行政成本,可能排擠其他民生事務運作。
對此可先暫時擱置爭議,投入經費及人力改善交通設施、打造道路無障礙環境、維護路燈及路樹、優化大眾運輸、宣導交通安全、預防野生動物路殺事件,提供安全便利生活、保護自然環境,讓民眾感覺民生議題確實有改善。
二、用中正路拚經濟:既然中正路大多為市區主要道路,對此可邀旅遊業者、媒體及文創工作者,整理各地中正路有什麼好吃的美食、好逛的店面、好玩的設施、好看的美景、有特色的故事,吸引台灣甚至世界各地遊客拜訪,帶動經濟發展,讓這位官方領導人即使過世很多年,仍可用名聲支持台灣未來發展。
三、在人文及歷史教育處理爭議:很多歷史人物同時有正面及負面事蹟,如希望只靠改路名解決,民眾不一定能了解並反思歷史教訓;如能在教育客觀呈現時代背景、社會結構、價值觀如何影響官員決策,推動的政策如何影響民眾生活,有助後代反思歷史。
討論名稱爭議以分享多樣觀點本身是好事,台灣社會也可透過反思歷史,一起思考有沒有更適合的方式改善生活品質,而不是造成分裂?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推動轉型正義!國安局全面移除營區蔣公銅像 完成清查56.6萬件戒嚴時期檔案
內政部推「中正路改名」惹議 國民怒轟:以轉型正義之名砸錢搞鬥爭
「中正路改名」惹議急喊卡!本土小喊話行政院:轉型正義不該有假期
其他人也在看

盧稱廚餘照未傳沒法規可罰!不沾鍋變大甩鍋?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台中爆出非洲豬瘟,台中市政府從防疫到事後調查漏洞百出,當事養豬場使用廚餘養豬,卻未按照規定上傳廚餘蒸煮影片,台中環保局長陳宏益還稱3次稽查均正常,台中市民進議會團痛批「市府連環騙」,對此,盧秀燕則回應,爆發豬瘟是否是廚餘肇禍還需查證,「中央對此無罰則,導致地方執法無據」。
民視 ・ 6 小時前美軍拉美轟毒梟只向共和簡報 民主批違背傳統
(中央社華盛頓3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就美軍對加勒比海上疑似毒品船隻動武,舉行一場僅限共和參加的簡報。民主重量級議員華納今天抨擊這種作法凸顯「國安領域日益派化」的危險趨勢。
中央社 ・ 6 小時前
光復重建座談會僅邀部分人!媒體人曝傅崐萁目的!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國民立委傅崐萁今下午舉行「光復鄉堰塞湖受災區重建座談會」,卻只邀請部分地方鄉民代表及災民,許多災民都不知情,到了現場卻被擋在門外,身為此次洪災受災戶之一議長張峻也沒受邀請,率領災民進入會場,直衝上前怒踹傅崐萁桌,現場會面極度火爆。
民視 ・ 6 小時前
傅崐萁為災區爭取300億!重建條例三讀 臉書遭網洗版:拿幾億買便當?
花蓮馬太鞍溪發生溢流,重創光復鄉。立法院國民團總召、花蓮縣長徐榛蔚老公傅崐萁在臉書預告馬太鞍溪災後重建條例今(31)日將三讀通過,為災區「爭取」300億,遭網友留言湧入灌爆,大酸「挖走300億,這次要拿幾億買便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張峻一腳踹出民怨?于北辰揭傅崐萁急需一事:要用錢砸!
論壇中心/王柏倫報導國民立委傅崐萁、鄭天財27日在光復舉辦重建座談會,卻僅邀請部分官員和災民,許多受災戶完全沒接獲通知,花蓮縣議長張峻也不滿被排除在外,憤而率領災民到現場、踹桌抗議。桃園市議員于北辰在《台灣最前線》節目中點出,傅崐萁演這齣,只是急著想翻轉夫妻倆在此次災害中無能的形象而已。
民視 ・ 6 小時前

北市五分埔商圈火警 建物3樓冒火煙1人受傷送醫
台北市信義區五分埔商圈今(30)晚7時許發生火警,永吉路459巷內一棟建物3樓突然冒出火煙,消防局獲報立刻派遣大批人車趕赴現場進入火場灌救,因現場逛街人潮眾多一度危急,消防人員迅速於8點20分撲滅火勢,現場一名年約60歲女子上樓尋找起火處時跌倒,左手掌燙傷意識清醒送忠孝醫院救治,起火原因仍待後續調查釐清。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跨國企業也出包,德勤用AI產報告被爆幻覺一堆!AI垃圾正形成職場大災難
當你打開信箱,收到同事用AI趕出來的提案報告——洋洋灑灑十幾頁,卻找不到重點。你得花一個小時釐清邏輯、修正錯誤,甚至重寫。這就是職場正在蔓延的「AI工作垃圾」(work slop)。AI垃圾,問題比想像更嚴重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澳洲分公司因用AI生成報告出錯,部分退款給澳洲政府,為企業敲...
商業周刊 ・ 21 小時前
華新11月不銹鋼價格 開平盤
由於合金原料價格持穩或小幅上漲、新台幣貶值,華新30日宣布,11月不銹鋼盤元價格全維持平盤,其中300系不銹鋼終止連續五個月上漲。華新線纜事業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國際銅價大漲,加上業外收益挹注,市場樂觀第三季EPS將優於第二季的0.12元。
工商時報 ・ 7 小時前
東北季風增強!北宜下探19度 回溫時間曝
氣象署表示,昨晚至今(10/31)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宜蘭最為陰雨,氣溫也會下降,清晨可能下探19、20度,至於中南部仍然是多雲到晴的穩定天氣,但白天氣溫雖高,夜裡、晨間也比較涼,下探21-23度,這波東北季風預計11/4逐漸減弱,屆時氣溫又會明顯回升。
太報 ・ 3 小時前備戰彰化縣長12年 邱建富競辦成立 強調「民調第一戰到最後一刻」
[Newtalk新聞] 民進2026年彰化縣長初選戰火升溫,前彰化市長邱建富昨(30)日在彰化市成立「彰化富競選辦公室」,現場湧入支持群眾擠得水洩不通,地方公職與基層鄉親踴躍到場力挺,氣氛熱烈,展現綠營團結氣勢。 邱建富致詞時表示,自己為了縣長選戰已準備12年,「這幾年大小選戰我不分派系,全力輔選每一位內同志,對得起民進,也對得起彰化鄉親的期待。」他強調,這次已無退讓空間,「我在各項民調中皆名列前茅,沒有理由不戰到最後一刻!」 邱建富指出,目前民進在國會為少數,每一席立委都得來不易,推動國政更需地方響應與支持,「讓立委顧國會,彰化就交給有準備、有經驗的邱建富。」他強調,唯有中央與地方齊心,才能真正推動建設、照顧人民。 邱建富重申,將全力參與初選並服從結果,但前提是「初選必須公平公正」。他說,民進若要在彰化重返執政,關鍵在於團結與機制透明,「過去凡徵召幾乎慘敗,唯有經過初選的候選人才最有勝算。」 邱建富強調,對「贏回彰化」充滿信心,因為「真民意才會贏」。他表示,彰化人最清楚誰最能代表他們的心聲,自己將用餘生投入地方發展,成為能跨越藍綠、凝聚共識的候選人,「選戰就像球賽,未到最
新頭殼 ・ 4 小時前

花蓮災後預算上限300億!律師喊緊盯傅崐萁
[NOWnews今日新聞]立法院朝野團30日針對《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草案》進行協商,國民團提出修正動議,將預算上限改為300億元,全案將於今(31)日立法院會三讀。對此,律師黃帝穎...
今日新聞NOWNEWS ・ 3 小時前中職》金手套出爐!江坤宇6連霸寫歷史 4選手雙料獲獎
2025中華職棒Gamania橘子集團金手套獎得獎名單正式出爐,今年共有四位攻守俱佳的球員同時榮獲金手套與最佳九人雙料榮耀,分別是許基宏、李凱威、吳念庭與江坤宇,其中江坤宇更以精湛的守備表現完成游擊手金手套六連霸的壯舉,成為中職史上首位達成六連霸的內野手,寫下歷史新頁。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壓垮范姜彥豐最後一根稻草!曝心碎放手粿粿內幕:看完證據後無力挽回
粿粿和范姜彥豐結婚3年爆出婚變,范姜彥豐怒控男星王子和粿粿婚內出軌,王子道歉坦承在得知女方協議離婚的過程中「超過了朋友間應有的界線」。知情人士更爆料,兩人還沒離婚,「就已經住進王子家中。」讓范姜彥豐只好放棄協商,決定離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遭爆拍到粿粿住王子家鐵證!徵信社62字證實不忍了:希望雙方獲得善解
粿粿和范姜彥豐結婚3年爆出婚變,范姜彥豐怒控男星王子和粿粿婚內出軌,王子道歉坦承在得知女方協議離婚的過程中「超過了朋友間應有的界線」,如今週刊爆出粿粿已住進王子家,徵信社掌握到鐵證讓范姜彥豐心死、放棄協商。對此徵信社也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MLB/洛時痛批道奇正在四分五裂 隊史最偉大陣容快要變歷史
道奇隊今在世界大賽第5戰又以1:6不敵藍鳥隊,挑戰2連霸陷入2勝3敗絕境,「洛杉磯時報」毫不留情痛批,這支棒界最富有的球隊正在四分五裂,很快就會在另一個國家面臨另一個現實,就是輸掉世界大賽。 藍...
聯合新聞網(運動) ・ 20 小時前
粿粿爆被拍到早住進王子家 徵信社:希望雙方能獲得善解
前啦啦隊女神粿粿和范姜彥豐3年婚姻破碎,范姜彥豐公開指控粿粿出軌王子(邱勝翊),震驚外界。粿粿更被週刊爆出早已住進王子家,全被徵信社拍到。對此,徵信社回應了。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譚敦慈曝親戚20多歲就大腸癌「愛吃1食物」她絕不碰 醫:1級致癌物很多人天天吃!
大腸癌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台灣每年新增1.7萬名患者,年齡層更有明顯下降的趨勢。有「無毒教母」之稱的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就分享,自己一位表妹婿,20多歲時就確診大腸癌。他的日常飲食除了重油重鹹,
健康2.0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