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中國卡脖子 紐時:川普政府非傳統手段拓展美國稀土
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正試圖以一系列非傳統措施來提高美國的稀土供應,但這項策略能否見效還有不確定性。
不想被卡脖子
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正尋求以多項非傳統手段來強化稀土供應,包括在最近數月入股幾家礦業公司、討論設立稀土戰略儲備、透過管控價格與關稅來支持國內礦業。美國並在22日和澳洲簽署協議,投資數十億美元來發展礦產供應,稀土也是月底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一場會議的主題之一。
紐時指出,部份專家對川普政府積極想要改變對中國稀土的高度依賴表示讚許,但對這些措施能否提供快速解決之道態度審慎。
雖然想要提供對中國供應的另外選項,但美國境外的製造業者即使能在中國政府已揚言管控的情況下、獲得需要的裝備與技術,但從設置工廠到開採冶煉仍需數年時間,而且這些投資也需要大量資金,美國納稅人也必須承擔業者失敗的投資風險。
長期存在風險
稀土是汽車,半導體、醫療化學品、機器人、海上風力渦輪機和各種軍事硬體的製造所需,全球70%的稀土由中國開採,其餘30%主要由緬甸、澳洲和美國開採。然而,全球開採的90%稀土是由中國加工提煉。
北京運用稀土出口作為槓桿其來有自,早在2010年中日外交爭端期間,中國就曾停止對日本出口所有稀土長達2個月,對幾乎斷貨的日本製造商造成恐慌。北京也曾試圖藉此向澳洲、南韓和愛沙尼亞等國家施壓。
此外,中國在去年12月禁止數種礦物出口美國,藉此回應美國時任拜登政府實施的技術禁令。川普今年初重返白宮後威脅祭出關稅措施,北京則在4月對稀土和磁鐵出口實施更廣泛限制,導致全球部份工廠為此暫時關閉。
隨著中國當局宣布對境外稀土物項、稀土技術等實施出口管制,川普在這個月10日揚言,有鑑於中國對稀土礦物實施「極其激進」的出口管制,他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進一步徵收100%的關稅。然而,川普預料將在月底的南韓APEC峰會期間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美中緊張局勢可望改變。
不過,根據紐時報導,專家認為,北京不太可能完全去除新的管制許可系統,這意味著一旦關係重回緊張關係,中國將持續以稀土作為對付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籌碼。
中國不會讓步
「確保美國未來能源」(Securing America's Future Energy)礦物中心執行主任杭特(Abigail Hunter)表示,川普政府向來積極處理稀土問題,但美國要發展出稀有礦物的代替供應鏈還需要時間。她認為,這種威脅將會持續發生,除非改變對這些物質重要性的思維。
紐時指出,美國前總統拜登任內雖曾審查對中國礦產的依賴,但在改變這種依賴方面進展甚微。而且採礦會嚴重影響環境,即便取得官方許可後仍需數年才能設廠生產。
專家表示,雖然拜登政府也曾討論過進行國際合作,但中國稀土大量湧入全球市場,低價傾銷下使得這些計畫缺乏競爭力。
拜登政府的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表示,美方清楚問題所在,但未能有效解決。中國官員曾私下向川普政府說明,無意以稀土出口許可系統來擴大對國際衝擊,美方誤解了中方的用意。但康貝爾認為,北京不太可能撤回管制令,「我不認為他們會讓步」。
紐時報導,智庫「席佛拉多政策推動」(Silverado Policy Accelerator)執行長史都華(Sarah Stewart)表示,雖然部分民營企業試著在增加國內供應上採取更具創意作法,但若政府不介入市場提高價格,業者將難以持續投入資金。
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說,川普政府已承諾將動用一切手段來捍衛美國的國家與經濟安全,美國依賴外國的年代從川普上任那天起就已經結束。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上週在一場投資論壇表示,川普政府將尋求在稀土產業、以及好幾個其他的戰略產業直接投資。
根據紐時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一直在考慮進一步的政府投資,並聚焦在稀土磁鐵、深海採礦、和非洲礦場等尚未被中國控制的領域。
其他人也在看
美政府擬限制關鍵軟體銷中國 日股收低
(中央社東京2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為回應中國管制稀土出口,考慮限制含有美國軟體或使用美國軟體製造的產品銷往中國,且限制令涵蓋全球。這使美中緊張升高,東京股市今天隨美國科技股跌勢收黑。
中央社 ・ 1 天前紐時:川普拓展美國稀土 低價影響民間投資意願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22日專電)「紐約時報」報導,川普政府採取多項非傳統手段提高美國稀土供應量,但設廠生產需要時間,前景未明。業界認為,政府除了投資仍須介入市場提高價格,民間業者才能持續有效投資。
中央社 ・ 1 天前
川普亞洲行將會晤高市早苗 APEC峰會擬見習近平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從這個週末開始,展開為期1個多星期的亞洲之行,除了出席在馬來西亞的東協高峰會,也將到日本會見剛出爐的首相高市早苗,之後將轉往韓國參加亞太經合會的高峰會,預計屆時要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除了近來引發全球關注的高科技與農產品經貿議題,面對記者追問是否擔憂中國會在2027年對台灣動武,川普認為,以美國的軍事與經貿實力,中國不會願意把事情搞砸。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我不喜歡你」! 川普不給外交情面 當澳洲總理面公開羞辱駐美大使
[Newtalk新聞]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帶領多位官員,於當地時間 20 日拜訪華盛頓,並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舉行高峰會。然而,該場峰會卻發生了意外,川普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對澳洲駐美大使陸克文說出「我不喜歡你」,相關事件也引發國際輿論關注。 雖然川普最後「原諒」了陸克文,但仍有中國專家對美國的言論自由表示懷疑,認為川普領導的美國已經與部分「不允許他人批評領導人」的獨裁國家無異。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 BBC ) 報導,由於陸克文過去曾多次透過社群平台公開批評川普,有澳洲記者在出席川普與艾班尼斯的記者會時向川普提問,詢問川普對陸克文過往批評言論的看法。面對記者的提問,川普先是聲稱自己「對陸克文一無所知」,又轉頭向艾班尼斯提問 :「大使過去曾說過我什麼壞話嗎」。在艾班尼斯準備回答時,川普又制止了艾班尼斯的回應 :「還是別跟我說了」。 為了緩解現場的尷尬氣氛,同樣出席記者會的陸克文向川普進行解釋,強調那些言論都是在他擔任澳洲駐美大使前發表的觀點,並不代表他現在仍懷抱著相同的想法。針對陸克文的回應,川普表示 :「我不喜歡你,而且大概永遠都不會喜歡你」,公開對陸克文進行羞辱。 受到該起事件的影
新頭殼 ・ 1 天前抗中國管制供應壓力 美澳將聯手開採稀土
美國總統川普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近日在白宮會晤,聚焦在應對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並達成合作開發協議。學者劉必榮指出,面對稀土供應受限,美國正尋求與多國組成同盟對抗,而這次美澳雙方會談後就宣布將共同開發稀土與關鍵礦物。另一方面,澳洲也換到了美方支持建造核子潛艦。 川普:美中協商聚焦稀土等三議題 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接受央廣「早安台灣」節目訪問時表示,這次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和川普(Donald Trump)總統可以達成一些協議,主要原因是美中貿易戰至今,中國稀土管制問題影響很大。川普就曾表示,稀土、芬太尼和黃豆列為與中國之間的首要協商議題。 像在黃豆部分,中國去年買了126億美元的美國黃豆,到了今年大幅減少進口,使得黃豆價格不斷下降,因此美國農民期待政府補貼、紓困,這是很大的壓力。 中國嚴格稀土管制 美尋求同盟對抗 至於在稀土方面,中國這次擴大稀土管制相當嚴格,像是規定全球各地公司銷售的產品之中,只要中國所產特定稀土原料佔產品價值0.1%以上,就須向中方申請許可。因此,美國就尋求同樣受到中國稀土管制影響的國家組成同盟來對抗,像是美國在歐洲的盟國,澳洲、加拿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沒雙普會! 普欽視察「亞爾斯」ICBM 射程1.2萬km、可打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才宣布擱置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雙普會」,俄羅斯總統普欽隔天,就親自視察大規模核武演習,俄軍甚至試射可以攻打美國的洲際彈道飛彈。不過同一時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是前往瑞典,將購買150架瑞典研發的「獅鷲」戰鬥機。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大打信仰牌!逾萬台人赴中遭「宗教統戰洗腦」 研究揭祕滲透網絡
根據台灣民間組織「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最新研究,中國近年以宗教交流為名,積極吸引台灣信眾赴中參訪。2024年共有超過1萬名台灣民眾參與中國官方或地方政府支持的宗教活動,規模首次被完整揭露。台灣政府官員與學者警告,北京此舉恐是以宗教為包裝的「統戰滲透」行動。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友邦觀光部長訪台 林佳龍特別贈送旅遊書「和林佳龍一起去旅行」
我國友邦史瓦帝尼觀光暨環境事務部長姆孔妲(Hon. Jane Mkhonta-Simelane)率團訪台,昨(22)日會晤我國外交部長林佳龍。林佳龍致詞表示,姆孔妲在他訪問史瓦帝尼後回訪台灣,持續深化雙邊觀光及保育交流。訪團一行特別準備林佳龍4月在史瓦帝尼命名的小犀牛「福爾摩沙」印刷海報,林佳龍則回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鄭麗文領導藍軍!日學者揭「若走1路線」:讓賴清德連任可能性提高
國民主席改選落幕,由前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主席,預計將在11月1日代表大會上完成交接。對此,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分析,鄭麗文未來2條路線,其中一條是對國民來說「糟糕劇本」,將與台灣主流民意正面衝突,儘管民進長期執政的不滿開始浮現,但最終賴清德連任的可能性將提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鄭麗文新人事背後有藍營大老身影!前藍委曝她「艱難挑戰」
國民準主席鄭麗文今(24)日發布第二波人事,包含副主席張榮恭、蕭旭岑及副秘書長兼組發會主委李哲華等。前藍委陳學聖說,從這些人事中可以看到多位內大老的身影;他也指出,對於鄭麗文而言,此時此刻正是艱難挑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快訊/鄭麗文第二波人事出爐!蕭旭岑任副主席、吳宗憲接掌文傳會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今(24)日公布第二波人事,包括副主席張榮恭、蕭旭岑。副秘書長兼組發會主委李哲華、文傳會主委吳宗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阿文的想望1/鄭麗文掌舵大「連」艦隊 傳連勝文暖身接棒蔣萬安
鄭麗文在10月18日舉行的國民主席選舉中,以不到4成員投票率、僅開出約13萬總投票數雙低結果驚險過半當選,儘管選前氣勢飽滿喊話志在必得,但選後她才坦言「根本沒先找班底」,如今必須快快「拼裝」團隊。除了自己親向前國民秘書長李乾龍徵詢回鍋外,也轉向老長官連戰家...
CTWANT ・ 1 天前
普發1萬進度走到哪? 政院、總統府回應了
全民引頸期盼的普發現金進度到哪了?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23日表示,立法院雖於17日三讀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但截至目前為止,行政院仍未收到立法院送交的正式文件。政院強調,待收到法案後,將儘速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現金發放流程與相關網站等細節。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鄭麗文上台外界憂紅統發力⋯作家顏純鈎點出親中隱憂:如何防止國民重返執政才是全台迫在眉睫的政治議題
顏純鈎認為,問題不在於鄭麗文無知,問題還在於她既無知又強以為知,又氣勢洶洶,指天篤地,彷彿地球上只有她一人佔有真理,別人都是無知群氓,且她又說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份,中國大陸今天圍台,是派出治安單位,保護台灣,維持台灣治安,讓那些想要接管台灣的外國势力不得靠近台灣。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
「一場地方選舉,兩個主席的命運」——暐瀚觀點解析2026決戰
2026年地方選舉尚未登場,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在網路節目「暐瀚觀點」中直言,這場「2026文德對決」不僅將分出勝負,更可能決定藍綠兩未來的生死。
品觀點 ・ 1 天前
川普透露不和普京見面了 俄羅斯兩大石油巨頭遭美全面制裁 資產被凍結子公司也逃不過
美國總統川普領導下的美國財政部於美東時間10月22日,採取重大行動,宣布對俄羅斯兩大主要石油公司──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盧克石油公司(Lukoil)實施全面制裁。白宮希望藉由大幅加大對克里姆林宮的經濟壓力,迫使其停止在烏克蘭境內的軍事行動。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透過財政部發布的新聞稿明確指出,此次制裁的對象是「資......
風傳媒 ・ 1 天前
鄭麗文遭質疑「親中」 牛煦庭挺:給她一點時間
國民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新任主席,將於11月1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進行新舊任主席交接。而她過去曾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共機圍台是在保護台灣」等言論,遭質疑親中。對此,國民立委牛煦庭今(2...
華視 ・ 1 天前
普發現金1萬元要來了! 卓榮泰:還有3個挑戰要完成
即時中心/潘柏廷、謝宛錚報導總統府昨(23)日公告普發現金1萬元在內的「韌性特別預算案」,而行政院晚間更召開記者會說明登記、發放時程,民眾最快就能在11月12日就能拿到1萬元。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4)日上午受訪強調,政府還有3個挑戰要完成,相關內容也曝光了!卓榮泰今日上午10時出席「國道8號台南系統交流道改善及跨南133路口立體化工程」動土祈福典禮,台南綠委陳亭妃、林俊憲、郭國文也皆到場;當卓榮泰抵達現場時,馬上就被記者問有關普發現金1萬元的相關進度。對此,卓榮泰受訪表示,全民普發現金是一件非常慎重的工作,政府還有3個挑戰要完成:第一,2,350萬國人同胞透過5種領取方式,政府便要確認個人資料是正確無誤、第二,未來7個月當中也要讓所有全體國人,或是絕大部分國人能夠領取完成之後,這個任務才算到最後真正的完成。第三,卓榮泰強調,更重要的是希望人民跟政府一起防堵所有詐騙集團的不法詐騙,「唯有相信、確認政府的管道、合法的途徑,也就是1000.gov.tw才是合法的管道,希望大家一起確認;政府會加強宣導,希望國人一起來合作」。原文出處:快新聞/普發現金1萬元要來了! 卓榮泰:還有3個挑戰要完成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最新!普發1萬現金要來了! 總統賴清德晚間已簽署公布「韌性特別預算」普發一萬現金時程正式出爐! 行政院曝「這天」開始上網登記、入帳6大措施出爐!台中養豬場爆非洲豬瘟 卓榮泰南下視察
民視影音 ・ 17 小時前
高市早苗演說遭議員咆哮 網見本尊外型大驚:日版國昌是你?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本月24日發表上任施政演說,不過在演說期間,一度被立憲民主的議員干擾,甚至有一名議員不斷咆哮。之後日本網友找出干擾高市的兩名議員:岡田悟與水沼秀幸。尤其台灣網友看到岡田悟本尊,驚喊他的外型神似民眾主席黃國昌。
鏡報 ・ 6 小時前藝人閃兵爭議 三總:無醫師遭約詢、全力配合調查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3日電)藝人閃兵爭議持續擴大,衛福部將徹查台大、北榮及三總等負責兵役複檢的指定醫院。三軍總醫院長陳元皓表示,截至目前,尚無醫師遭檢調約詢,秉持勿枉勿縱原則,全力配合調查。
中央社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