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西方的稀土困境純屬自作自受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直到中美貿易戰全面升級,西方人才真正意識到,中國人手裡的“稀土武器”竟有如此之大的殺傷力。這篇題為《擺脫能源依賴的艱難道路》的評論寫道,如果西方人不痛定思痛,盡快找到替代資源,危機只會進一步加劇:
“中國的遠見卓識令人驚訝,他們通過數十年的努力確定了自身在稀土領域的戰略霸主地位。而出於對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的執念,歐美國家則一直專注於國際分工中的高附加值環節,而將利潤低、污染重的采礦和加工環節拱手讓給了中國。現如今,中國人不僅控制著冶煉環節的絕大部分產能,而且也掌握了相關的加工技術。全球稀土產量的90以上來自中國,而在至關重要的重稀土領域,中國的佔比甚至更高。
一個令人苦澀的現實是:這種依賴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聽天由命似乎成了唯一的選擇。企業陷入恐慌,想盡辦法增加庫存以備不時之需。但這一切只是權宜之計,一旦中國按原計劃從十一月開始進一步收緊稀土出口,歐美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停產潮。有鑑於此,歐盟各國政府和歐盟代表必須盡快開展外交斡旋,以求緩和北京的立場。做到這一點,也並非毫無希望,畢竟同美國進行關稅戰的當下,中國並不想堵死通往歐盟這一重要市場的途徑。一方面,中國的汽車和機械需要出口市場,另一方面,產品開始積壓的原材料生產商們也希望政府網開一面。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北京絕不希望世界真正找到替代方案,因為這樣一來,中國手中的稀土王牌就將失效。
而找到中國之外的替代方案,恰恰是當務之急。美國早已開始了行動。美國總統特朗普剛剛同澳大利亞簽署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礦產合作協議。除此之外,盡管當前面臨著巨額國債和政府停擺的壓力,華盛頓仍在為建立自身的原材料供應體系而投入重金,為此目的,甚至不惜強力介入企業。美國在資源問題上積極布局的當下,歐洲卻面臨著再度滯後的風險。歐盟雖然已經出台了《關鍵原材料法案》(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但只有盡快付諸行動才能解決燃眉之急。”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指出,除稀土之外,歐盟在其他一些關鍵原材料領域也對中國存在高度依賴。有鑑於此,政界必須盡快同工業界共同制定應急計劃,確保未來關鍵原材料的穩定供給。
“只有建立起替代性的供應體系,企業才有能力實現供應鏈的多樣性,也才有可能擺脫任中國擺布的命運。值得欣慰的是,世界上的稀土資源非常豐富。開采這樣資源當然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相比之下,歐盟一旦失去工業領域的核心實力,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加高昂
一個最為糟糕的場景是:中國有限度地放寬稀土出口限制,令當前的危機暫時得到緩解。於是乎,歐洲人皆大歡喜,稀土問題不再被列入緊要政治議題。不要忘記,下一次稀土供應危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因中國再度收緊對稀土出口的限制,歐盟正在考慮對中國實施制裁的可能性。《商報》發表評論稱,這是歐洲對北京發出的警告信號,歐洲人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點。
“北京的這一戰略勾起了歐洲人的痛苦記憶:歐洲人一直都在批評中國對俄羅斯戰爭機器提供的支持,但北京卻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對此完全不以為意。直到歐盟將幾家中國企業列入制裁清單,北京才終於做出了部分讓步。
在此背景下,歐盟現在考慮就稀土問題采取制裁措施,完全是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盡管布魯塞爾手上可用的槓桿並不多,但歐盟正在考慮制裁措施這一事實本身,就已經向北京發出了警示信號:局勢已經非常嚴重。
然而,問題的根源同樣不能忘記:德國經濟陷入當下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對中國關鍵原材料的高度依賴,遲早會讓德國經濟界付出慘痛的代價。但多年來,德國經濟屆對於這類警告一直充耳不聞。
在此問題上,德國政界也同樣缺乏作為,因此一直無法、或許也是不願強迫企業改變方向。既然事已至此,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盡快找到中國之外的替代性供應體系。”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
其他人也在看


安世半導體風波發酵 中荷博弈殃及德國汽車業
德國政府對國內工業可能面臨的半導體供應困難表示擔憂。大眾汽車警告稱零部件短缺或將導致停產,並與當局討論短期工作計劃。此前,荷蘭政府出於安全考慮接管安世半導體,引發中國商務部反制出口。歐洲汽車業擔心供應鏈中斷,呼籲政界介入以緩解危機。
德國之聲 ・ 16 小時前
歐盟敦促中國加快審批對歐稀土出口
負責貿易事務的歐盟委員會成員謝夫喬維奇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通話,表示歐方認為中國近期收緊稀土出口管制「不合理且有害」,希望盡快尋求解決方案。他還透露,王文濤已經接受邀請,將於下周訪問布魯塞爾。
德國之聲 ・ 16 小時前
不是稀土!傳北京下新封鎖令 這產業晶片鏈全面停產陷恐慌
全球汽車產業正陷入新一波供應鏈震盪,而這次衝擊源頭不是中國的稀土礦,而是荷蘭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該公司因中資背景遭荷蘭政府奪權後,中國隨即反制下令停止出口,使汽車晶片生產全面停擺。從豐田、寶馬到賓士,全數受牽連,全球車廠正急尋替代供應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安世半導體陷危機 歐洲研發+中國製造模式停擺
(中央社台北22日電)荷蘭與中國爆發安世半導體(Nexperia)主導權之戰,迄今僵局未解,導致這家汽車晶片巨頭即將陷入停擺,其中國工廠已面臨缺貨與漲價壓力。分析師指出,安世半導體的「歐洲研發+中國製造」商業模式已難以為繼。
中央社 ・ 19 小時前
美澳攜手抗中稀土!川普稱一年內多到不知怎辦 專家打臉:至少要10年
美國總統川普正試圖打破中國對全球稀土供應的壟斷,但專家警告,對於川普所宣稱「美國一年內將稀土充裕得不知該怎麼辦」的說法,恐怕只是一場幻想。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安世控制權爭奪戰加劇:中國區宣布獨立運營
圍繞一家中資控股、總部位於荷蘭的芯片制造商,中荷之間爭奪控制權的博弈升級。在荷蘭政府宣布接管之後,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通知員工可無視來自海外的指令。此爭端引發歐洲「缺芯警報」。
德國之聲 ・ 1 天前洪浦釗專欄》台灣從來不是「問題」:從中國的話語戰看川習會的地緣修辭
亞太經合會(APEC)即將在南韓慶川登場,全球目光都聚焦於「川習會」是否成行。這場峰會不只是美中兩國的外交戲碼,更是一場地緣敘事的較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仍以「台灣問題」開場,重申「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這樣的措辭,看似例行,實則是中國持續多年對外話語戰的核心:先將「台灣」設定為「問題」,再以「內政」封鎖國際介入空間。 中國以「語言統戰」鋪墊政治佈局 事實上,台灣從來不是「問題」。中國所謂的「台灣問題」,是其為了合理化主權主張所創造的政治語言。中國定義「問題」的真正目的是「去主體化」,即讓台灣不再是一個能夠被平等討論的政治實體,而是一個等待被「解決」的歷史殘留物。這種語言並非描述現實,而是企圖製造政治現實;這是一場以話語為武器的權力戰。 語言是政治的延伸,中國長年以統一話術對外輸出「台灣問題」,這不僅影響國際媒體的慣用語,更逐漸形塑出一種心理既定印象:台灣是問題、是爭議、是危險。這種修辭上的侵略,使中國在尚未出兵之前,便先在語言上完成了戰略佔領。從「台灣問題」到「台灣同胞」,每一個詞彙都經過計算;中國以語言統戰鋪墊其政治佈局,讓
中央廣播電台 ・ 4 小時前
報復擴大稀土管制!路透:川普政府擬限制含有美軟體商品出口中國
[Newtalk新聞] 美中貿易關係近日因中國擴大限制稀土出口再掀波瀾,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隨後揚言要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並祭「關鍵軟體」出口限令,引發外界揣測。路透社報導如今首度披露,川普政府因此正考慮限制對中國出口使用到美國軟體的各類產品,從筆記型電腦到飛機引擎。 川普10日在社群媒體平台發文宣布,他將自11月1日起對銷往美國的中國貨品加徵100%關稅,並對「任何一切關鍵軟體」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但未提及細節。路透社引述1名美國官員及3名聽取過美國當局簡報的人士說法指稱,川普政府考慮限制含有美國軟體或使用美國軟體製造的產品出口到中國,且限令涵蓋全球,這將兌現川普所宣示的「關鍵軟體」出口管制。 消息人士指出,這項措施並非美方目前考慮的唯一選項,也可能不會付諸行動。不過,其中2名人士強調,光是川普政府考慮對中國祭出如此規模管制,顯示其正在評估是否要大幅升高與北京的對抗態勢。若川普採取這項行動,恐怕會造成全球對中國貿易大亂,尤其是科技產品部分;且若徹底實施,可能也會讓美國經濟付出代價。 消息人士之一提到,川普政府或許會藉由宣布這項措施來對中國施壓,但最後不會實行。其中
新頭殼 ・ 3 小時前
稀土管制間接衝擊台灣科技業?專家:4大族群要特別留意
針對中國大陸對稀土祭出出口管制方面,星展銀行(台灣)下午舉辦2025年第四季投資暨經濟展望線上記者會,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認為,台灣直接影響並不大,但間接稀土用於廣泛於高科技、電動車製造、半導體中間光刻機製造、AI 的冷卻散熱系統等,她示警台灣科技股也會有一些受影響,她認為「還是要關注一下」。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顏志琳服役涼山鬼有多強?執行敵後滲透「斬首任務」 不輸美軍海豹部隊
陳柏霖、修杰楷、Energy書偉、棒棒堂小杰等4名男星今(21日)涉逃兵遭逮捕,坤達則因出國未到案。網友挖出天團「動力火車」成員顏志琳曾在「涼山特勤隊」服役的經歷,驚呼是神一般的存在。「涼山特勤隊」因為具有高空、地面、水域等三棲滲透、突擊作戰能力,甚至還要經過雪地作戰訓練,是支「全方位戰力」的特種部隊。也是國軍的斬首部隊,戰力媲美美軍海豹部隊、三角洲部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川普又對台海問題放話!還要明年初訪京?陸外交部回應了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就台灣問題發表相關言論,並表示將於明年初訪問中國大陸。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21日例行記者會上重申中方立場,強調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對於川普訪陸一事則表示「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資訊」。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中國重新成為德國首要外貿伙伴
路透社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測算發現,今年1到8月,德中之間的商品貿易額為1634億歐元,略超德美之間的1628億歐元。中國曾連續7年是德國最大貿易伙伴,但在2024年一度被美國取代。
德國之聲 ・ 18 小時前
廣達訂單塞爆漲逾4%...網喊「肉鬆最後的反撲」分析師卻示警:籌碼結構不利
廣達(2382)執行副總暨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昨(22)日指出,AI需求仍持續爆發,今年以來公司已進行八次擴產,產能仍供不應求,因此「今年又是大好的一年」。消息激勵廣達今(23)日股價盤中勁揚逾4%,重返300元大關,連帶緯創(3231)逆勢上攻,也引起網友熱議「肉鬆最後的反撲」、「廣達噴什麼」。對此,分析師示警,短線漲多壓力沉重、籌碼結構不利。
Yahoo奇摩股市 ・ 4 小時前川普指中無意犯台 中: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的事
(中央社台北21日電)針對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自己會在2026年初訪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今天說,他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訊息。但他針對川普同時表示中國無意犯台則聲稱,如何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
中央社 ・ 1 天前
iPhone17在台銷售成績 這支賣爆大家最愛
[NOWnews今日新聞]iPhone17在台開賣至今已滿一個月,市調機構公布首張成績單,9月台灣實體通路智慧手機市場總銷售量達48.1萬支,較上月大增33%,其中蘋果在銷售量、銷售金額奪冠,iPho...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影) 俄軍小隊滲透紅軍城殺平民! 烏軍空中突擊旅殲滅14人
[Newtalk新聞] 雖然美國川普政府試圖推動烏克蘭戰場的全面停火,但俄烏雙方目前仍在前線地區進行激烈的交戰,兩國間的衝突局勢也不斷升溫。近期有消息稱,一支俄軍小隊滲透進紅軍城境內並殺害無辜平民,最終遭到當地烏軍部隊直接殲滅。與此同時,歐洲國家也開始加強自身的防務能力,為俄羅斯可能帶來的安全威脅進行事前準備。 白俄羅斯媒體《NEXTA》發布推文指出,烏克蘭第 7 空中突擊旅近期發布最新的前線情況報告,宣布該部隊的士兵在過去 48 小時的時間內,於紅軍城地區消滅 14 名俄軍士兵,其中包含一支滲透進紅軍城內並對平民開火的俄軍步兵小隊。 俄軍動用了16萬兵力猛攻紅軍城,遭到4萬烏軍的強烈抵抗。 圖:翻攝自 @osintdefenderIT X 帳號 該報告表示,在鎖定俄軍藏匿的建築後,第 7 空中突擊旅派出傘兵部隊,破壞了該棟建築的屋頂,並從屋頂的洞口投入一枚由反坦克地雷製成的炸彈,精準的消滅了躲藏其中的俄軍士兵。除了驅逐該地區殘餘的俄軍勢力外,第 7 空中突擊旅也加強了紅軍城的防線,持續干擾著俄軍侵略者突破防線並占領土地的計畫。 與此同時,X 推主「NiKITa」也分享影片,展示烏軍無
新頭殼 ・ 1 天前
「吊車大王」驚喜現身警專80周年校慶 同台卓榮泰合照
即時中心/廖予瑄、黃彥翔報導今(22)日台灣警察專科學校舉辦80周年校慶大會,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出席並頒發獎座,此外,還意外發現,素有「竹北吊車大王」之稱的胡漢龑也以親友身分驚喜現身,還與卓同台合照,成為全場焦點之一。
民視 ・ 18 小時前《各報要聞》金價跳水 華爾街信心喊多
【時報-台北電】近日狂飆的貴金屬市場走勢大反轉,投資人憂心估值過高,爆出獲利了結賣壓,金價重挫超過6%,創12年來最大單日跌幅。但華爾街認為金市多頭格局不變,仍是今年最強資產。 美元指數連續四天走揚,22日揚升0.1%來到99.07。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推經濟刺激方案抗通膨,日圓22日自前一天的1周低點微升0.1%,來到151.76兌1美元。21日現貨金價大跌6.3%,來到每盎司4,082.03美元,創2013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當日現貨銀價慘摔8.7%,挫至每盎司47.89美元,為2021年2月來最大跌幅。 金價在10月上旬首破4,000美元大關,本周衝上4,300美元的歷史新天價,今年來漲幅超過50%;白銀價格今年至今狂飆逾60%。貴金屬漲勢凌厲,鋒頭甚至蓋過AI,超越AI晶片龍頭輝達今年股價表現(漲幅逾30%)。 Aptus Capital Advisors股票主管華格納(David Wagner)指出,市場對黃金這個資產類別的看法正在轉變,不再只是用來避險的工具,更因「貨幣貶值交易」(靠增持黃金來對沖政府舉債或印鈔促成的美元走貶)興起,而將黃金視為稀缺硬資產。 One Point
時報資訊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