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卿專欄/懷舊之謎
十幾歲時,我和同學去她家族長輩家玩。這位來自山東的伯伯,一人獨居,沒打算結婚,沒打算買房安住。他跟我說,總有一天要回去,現在不用買這些。
現在回頭來看,當時他為自己的人生按了暫停鍵,等待有一天返鄉時,可以從斷裂的地方再次開始。意義在家鄉那頭,現在是一切將就的暫時,只是後來我們都知道,這個暫停鍵就是他往後的一生。
成長在台灣,我們始終與懷舊共同呼吸。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活在別人的鄉愁裡。這樣的情緒溫暖又感傷,我們尚未離家時,就知道思鄉之痛。
英文Nostalgia(懷舊)的語源,來自希臘文 nostos(回返)與 algos(痛苦)。這原本是空間上有家歸不得的思鄉病,但在19世紀之後,空間逐漸讓渡給時間,懷舊成為對已經消失的昔日的追想,而時間的加乘讓空間的隔離更殘酷。
空間終有一天可以抵達,時間卻無法復返,因此已經消失的事物難以重現,但卻在記憶的洗刷中重組,閃爍如新,甚至比往日更美好。
對個人而言,懷舊是一種具有心理功能的正向情緒。2006年左右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心理學家康斯坦丁·塞迪基茲(Dr. Constantine Sedikides)團隊設計了「南安普敦懷舊量表」(Southampton Nostalgia Scale),作為量化懷舊傾向的科學工具。
研究指出,懷舊能提升心理健康,緩解孤獨、焦慮與無助感;懷舊有社會功能,能增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共感;懷舊有自我整合功能,可強化自我認同與時間連續性;懷舊可提升溫暖感受,甚至能在物理上讓人感覺更溫暖。
但是當社會走向「集體懷舊」,或者政治上以「回到往日榮光」作為訴求時,卻可能是基於對未來不確知、對現在不滿意,而轉身以過去來想像未來的一場涉險。因為這時的「過去」,即使不是各自表述的虛幻,也已在記憶中脫略所有不美好只留下金光閃耀的假面。更何况,過去是可以重來的嗎?
2023年獲得布克國際獎的《時光庇護所》(Time Shelter),作者是保加利亞作家吉奧基.戈斯波丁諾夫(Georgi Gospodinov),就是一部虛構但卻緊貼現實的作品。不論是現今失智者人數激增,因此與往日聯繫,減少在日常中迷航,更顯珍貴;或者是在歐洲蔓延的「集體懷舊」,已是一種病理現象。
對失智症患者來說,在記憶消失之前,你可以來到「往日診所」,安棲在你想重回的年代,如同躲在記憶的防空洞般。那裡一切栩栩如生恍如昨日,所有細節精準考究,縱使外面時光流逝,這裡卻是熟悉的往常。
然而個體的回返,後來卻成為一種宛如病毒散布的病症。最後,許多國家決定重回往日,於是以舉行公投的方式,決定未來,要回到哪個過去。
《衛報》在書評中說,這既好笑又荒誕,但也令人恐懼。因為離我們並不遠。這部小說寫於英國脫歐公投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間,而這兩者以各自的方式代表著「懷舊的武器化」。
不論是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或是如普丁希望回到舊蘇聯時代。這些被政治召喚出來的「過去」,並不是如實呈現的客觀事實(或者說,有客觀事實嗎?),而是動態的只呈現某部分的意義,甚至改寫其脈絡。
也可能懷舊就是一場情感動員,但與過去毫不相干。2023年托馬斯·馬倫(Thomas Mallon)在《紐約客》寫了一篇書評〈如果懷舊不再是從前那樣?〉(What if Nostalgia Isn’t What It Used to Be? ),就指出:「川普承諾讓美國再次偉大,但他從未說過那個偉大會與過去相同。他所描繪的是一種新的偉大,一場鍍金的威權奇觀;不再是村落舞台傳來的理髮店四重唱,而是來自體育場擴音器中獨自轟鳴的聲音。」
現任歐亞集團地緣政治風險分析師蒂娜坦·賈帕麗澤(Tinatin Japaridze),也是《史達林世代:懷舊、創傷與民族主義》一書作者。她在〈抹除與倒轉:懷舊政治與其倫理意涵〉點出懷舊本身具有的虛幻性:此種情感的危險在於,它可能合併人們真正的家園和想像的家園,從而創造出一個過去的幻影。
她引述美籍俄裔學者《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作者史薇特蘭娜·博姆(Svetlana Boym)在2007年所言:「二十世紀始於烏托邦,終於懷舊。」
雖然川普與普丁,各自被視為以懷舊訴求,但蒂娜坦·賈帕麗澤認為兩個版本非常不同。她說,普丁在各種危機時刻,一再將懷舊作為政治工具,用於操控與掌控社會,對蘇聯榮光的渴望與俄羅斯身分及民族自豪感直接交織。
川普則傾向以個人財富為中心的個體化懷舊。但這對許多不同年齡層的MAGA 支持者來說,仍然令人挫敗的遙不可及。
而一如許多人已經指出,懷舊情緒並非嬰兒潮世代年長者的專屬,也是眾多年輕人的渴望。
今年8月專欄作家Kian Bakhtiari在《富比士》發表文章〈懷舊行銷的力量與危險〉,認為年輕人經驗懷舊的方式有兩個特徵。一是,他們尋求的是「anemoia」:對他們從未經歷過的時間與場所的懷舊。其次,不同於古羅馬或文藝復興,目前的懷舊渴望較少關注利用過去創造新的未來。其動機與其說是建立在過去的進步之上,不如說是希望在沒有苦難的情況下「體驗過去」。
原因在於,未來看起來讓人不安。Kian Bakhtiari說,也許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年輕人對過去比對未來更感興奮。
不論是社會或品牌,執著過去都是對未來進步的妨礙。蒂娜坦·賈帕麗澤指出,「懷舊者」打造的強大敘事,反而可能阻礙社會設想一個基於當下現實所建構的未來。而且,這也讓我們更容易受到操縱與利用,以達政治利益。
從這個觀點延伸,台灣現在的「中華民國敘事」是否就是一個脫離現實,只剩敬神如神在的昨日之夢?對於蔣經國時代的「威權懷舊」,也成為無法復返的「最好的時光」。
今年5月《選舉研究》刊登李昱孝、吳重禮論文〈臺灣民眾威權懷舊的再檢視〉。他們定義「威權懷舊」三項性質:「理想化」、「不受時間限制性」以及「可建構性」。
這些定義的說明,應該也是現有威權懷舊研究的主要論點。
1.威權懷舊是對威權時期記憶理想化後的結果,因此本身即有偏誤的可能。
2.威權懷舊屬於歷史懷舊而非以個人親身經驗為主的個人懷舊,所以具有不受時間限制、發生在不同世代民眾身上的特性。
3.威權懷舊是由集體記憶所影響,基於集體記憶的可塑性,威權懷舊仍有被操作的可能。
在實證研究方面,他們擇取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在2015年與2023年執行的兩波全國民意電話調查,觀察相較於蔣經國政府時期,馬英九與蔡英文兩任政府期間,民眾威權懷舊的差異及其影響因素。
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在經濟社會方面的威權懷舊情結較政治人權方面明顯。
其次,民眾的年齡、政認同,以及政治功效意識是影響其威權懷舊態度的關鍵:年齡較長或政治功效意識較低者,傾向抱持懷舊心態。
在政認同方面,泛藍支持者在民進執政時明顯具有懷舊傾向,而泛綠認同者則認為當前政府施政表現較威權政府更佳,顯示台灣政政治在威權懷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值得觀察的是,隨著這次國民主席結果出爐,外傳屬意的競選者勝選。這是否意味著蔣經國時代中華民國的反共敘事,已經到了必須改寫的階段?
或許這不會改變一些人對蔣經國時代威權懷舊的心態,但卻逼使支持者注視帷幕揭開後的景象。在去除懷舊的虛幻想像,在知道已無法逃到過去後,你如何選擇認知現實?
國民的「反共」立場現在看似改弦更張,事實就是「中華民國」除了台灣,已經無處可去。即使不認同台灣,即使心裡魂牽夢繫的還是早已走遠的秋海棠,但這就是「中華民國」的現狀,如此能否從威權懷舊,回到當下現實,共同建構基於當下現實的未來呢?
其他人也在看
豬瘟病毒耐受性高 苗縣即日起全面禁用廚餘養豬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31日電)台中養豬場出現非洲豬瘟疫情,考量非洲豬瘟病毒具高度傳染性與極強環境耐受性,苗栗縣政府今天宣布,即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即使未來中央宣布疫情解禁,苗栗縣仍持續禁止。
中央社 ・ 4 小時前

代理人問題:對國民鄭麗文主席的疑慮與轉機
曾經令國民內建制派產生諸多疑慮的鄭麗文,即將於本周上任國民主席。鄭麗文的背景固然有許多複雜的面向,不過相較對其本人的資歷與過往發言的批評,內更大的質疑或許是特定在選舉期間所支持鄭麗文的勢力,特別是CK楊、張顯耀、邱毅、以及特定媒體等兩岸利益集團的色彩疑慮。部分人士擔心鄭麗文的上臺會導致國民中央為極端勢力所把持,從而讓過去數年所打下的中道理性路線毀於一旦。
奔騰思潮 ・ 16 小時前網球》辛納首闖巴黎大師賽8強 室內23連勝劍指世界球王寶座
辛納(Jannik Sinner)以7:5、6:1擊敗阿根廷對手塞倫多羅(Francisco Cerundolo),義大利第2種子職業生涯首闖巴黎大師男網賽單打8強,也持續朝著重返世界球王的目標邁進。「第1盤我兩度破發領先,卻都沒能把握住機會。」這項ATP千分等級室內硬地大賽,首度移師拉德芳斯競技場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

全台最大黃牛集團首腦起訴後重操舊業 北檢聲押禁見
號稱全台最大黃牛票業者的劉旻岳與張依萍夫妻檔,今年2月才因組黃牛集團利用程式搶購熱門演唱會或運動賽事門票,被起訴並求刑7年,案件尚在審理中,怎料,2人竟另起爐灶,以搶票程式搶購韓國G-DRAGON等藝人演唱會門票,再加價賣給歌迷;台北地檢署今指揮警方發動搜索,晚間複訊後聲押禁見劉嫌,至於張女則以15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遠離肺腺癌必吃3大類食物 營養師教你從飲食抗發炎
「好小子」顏正國、藝人坣娜都因罹患肺腺癌病逝,再度讓國人對於肺癌這項疾病相當關注。根據衛福部公布113年國人十大死因調查報告,癌症蟬聯43年十大死因榜首,肺癌更連續多年高居癌症死亡率首位。營養師高敏敏建議民眾,若想遠離肺腺癌,除了定期健康檢查和保養外,吃對食物也能避免癌症找上門。
聯合新聞網 ・ 1 小時前
私大畢業進半導體業!同事當面「戰學歷」 她反問1句全場閉嘴
許多工作都很看重學歷,但是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強不強,還是要實際看過才知道。近日,一名上班族表示,自己畢業後進入半導體業已經一年多了,平時工作自認給力,也並沒有拖過任何人的後腿,但時不時還是會聽到同事嘲笑自己學歷低,這讓他感到很無奈,貼文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4 分鐘前
風評:從經濟數據看中國對決美國的底氣
從近來中國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雖然經濟受到川普關稅戰的打擊,但對抗美國的底氣仍在,「去美化」的路也會持續。從總體經濟數據看,上周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中國第3季經濟成長年增率為4.8%,相較前一季度增長1.1%,與春季的增長速度大致持平,如果第4季保持這個成長力道,則未來12個月經濟將增長約4.1%。雖然有分析師質疑這個數字的正確度、認為有「灌水」的......
風傳媒 ・ 11 小時前
張惇涵稱「藍委提案刪補助中小企業預算」挨告 法院「認證事實」判陳玉珍敗訴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時任總統府副秘書長、現任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日前於網路節目中指出,藍委陳玉珍曾提案刪除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的預算;陳玉珍認為張所言損及她的名譽,提起民事訴訟求償150萬元,登報刊登澄清啟示。台北地方法院經審理認為,張惇涵的言論有事實基礎,屬對可受公評事項發表合理評論,判陳玉珍敗訴。可上訴。
民視 ・ 2 小時前
鄭麗文「不放棄武力保台」 陸涉台學者:不成熟的話不會是討論的對象
國民新主席鄭麗文明日正式就任,日前在接受外媒《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我們也沒有放棄武力保衛台灣的決心」,上海東亞研究所...
聯合新聞網 ・ 2 小時前
打虎成功!日職軟銀鷹勇奪「日本一」 抱回隊史第12座總冠軍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日職「日本大賽」昨(30)晚在甲子園球場畫下句點!福岡軟銀鷹在系列賽第5戰中,以3比2打退阪神虎,以4勝1敗戰績封王,暌違五年再度奪得「日本一」榮耀,也是隊史第12座總冠軍!
FTV Sports ・ 14 小時前

內向≠社恐!5個i人社交優勢,解鎖你不懂的內向者世界:他們更善於傾聽
你身邊是不是有一些朋友,平時安靜內斂,卻擁有獨特的魅力?他們很可能就是大家口中的「i人」,也就是內向者。別再誤會他們孤僻、自卑、不善交際!其實,i人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社交,他們的世界比你想像的更豐富多彩。今天,我們就來解鎖 7 個 i 人的社交密碼,帶你認識內向者不為人知的世界。
BEAUTY美人圈 ・ 1 天前
效率集權?內民主?民進中央徵召縣市長選舉雙面刃
近期民進主席賴清德跳過內初選民主機制,直接徵召臺中市立委何欣純、宜蘭縣律師林國漳、臺東縣立委陳瑩及嘉義市立委王美惠,代表民進角逐2026年地方縣市長選舉。此為賴清德在726、823兩次政治大罷免及政治聲望嚴重下滑情況下,又採取集權決策模式決定原先透過內初選決定候選人模式。這不僅涉及內人事布局及地方精英的政治甄補,更象徵民進在政治理與權力結構上,邁向集權轉型。
奔騰思潮 ・ 16 小時前
林昶佐登上芬蘭最大報!談台芬民主防衛
[NOWnews今日新聞]駐芬蘭代表林昶佐再度登上當地主流媒體版面,繼《SuomenKuvalehti》、《Keskisuomalainen》與談話節目《EfterNio》後,近日又成為芬蘭最大報《赫...
今日新聞NOWNEWS ・ 32 分鐘前
知名關山臭豆腐暫停營業 (圖)
知名台東關山臭豆腐店公告暫停營業引發地方關切,關山鎮長彭成豐31日表示,臭豆腐店已超過10天沒營業,據他了解,老闆娘身體發生問題,需要一段時間治療,目前暫時休息。
中央社 ・ 6 小時前
淡海輕軌二期再推進 擬銜接捷運站不進淡水老街
(中央社記者曹亞沿新北31日電)淡海輕軌二期計畫日前獲內政部通過,將從捷運淡水站銜接至漁人碼頭站,配合當地民意不進入淡水老街。新北市表示,後續將辦理再公開展覽暨說明會,通車後將有助淡水河畔觀光。
中央社 ・ 7 小時前
遭「匿名留言性騷」!台中女學生情緒崩潰 控校方消極處理
台中沙鹿高工驚傳校園性騷擾事件,一名郭姓女學生的IG遭匿名留言騷擾,事件於本月28日通報學校生活輔導組介入。不過郭同學不滿校方處理態度消極,30日在Threads上發文,表示自己深受騷擾與校方應對影響,要求儘速查出留言者身分。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