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集權?內民主?民進中央徵召縣市長選舉雙面刃
柳金財 /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兼澄正書院主任
從內初選到中央集權:民進的制度轉向
近期民進主席賴清德跳過內初選民主機制,直接徵召臺中市立委何欣純、宜蘭縣律師林國漳、臺東縣立委陳瑩及嘉義市立委王美惠,代表民進角逐2026年地方縣市長選舉。此為賴清德在726、823兩次政治大罷免及政治聲望嚴重下滑情況下,又採取集權決策模式決定原先透過內初選決定候選人模式。這不僅涉及內人事布局及地方精英的政治甄補,更象徵民進在政治理與權力結構上,邁向集權轉型。
這將產生雙面刃效應,若是2026年地方選舉獲勝,此將印證賴清德集權領導具有效率及成效;然若失敗,也反證其政治聲望及支持度下滑,也印證賴清德中央集權式提名,並無法促進內派系共治及整合,反造成地方派系與中央疏離、對立及緊張關係,最終難以在地方選舉取勝。既往民進重視「內初選」與「派系共治」,以維持內競爭活力與地方自主性。經由建立內民主程序初選制度,印證「民主的民進」與「威權的國民」形象差距。
然民進已在2018、2022年地方選舉連敗,及2025年726、823兩次政治大罷免失敗,衍生賴清德總統領導威望下滑及地方派系「組織疲弱、動員失靈」的問題。針對上述四個縣市,賴清德選擇以中央徵召取代地方初選,意在重建決策效率、避免派系分裂、提早鞏固團結戰線,進而取得地方執政權,更何況四個主政地方已歷經國民連續執政二次。惟此集權式的「效率領導」模式,實則挑戰傳統內民主及跳過派系共治,恐引發地方派系的不滿及疑慮。
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集權治理,甚至主席個人專斷,改變傳統主要是「由下而上」分權民主、派系共治。以中央名義整合徵召取代地方協商產生候選人,以領導人行政決斷取代民主選舉。賴清德主席首波選舉提名運用中央徵召的策略,看似能有效率決定候選人及型塑其形象;然也種下裂解地方派系共治根源,亟需進行派系間整合,避免其消極冷支持中央徵召候選人。
民進中央徵召的政治效應:效率與風險並存
既有的政治學政理論已清晰指出,政集權式「中央徵召」(centralized nomination)往往伴隨兩種張力:效率的提升與認同的流失。中央主導提名固然可縮短協商時間,避免內民主初選曠日廢時,與派系無規範惡性競爭,讓候選人提早進入備戰狀態,提早當選機會。若從選戰管理角度看,這是強化執政組織紀律、集中資源的手段,以利贏得2026年選戰目標。
然其缺陷是地方派系失去公平透明參與機制,產生被邊緣化、被排擠及感受不公平待遇的疏離感。對地方基層組織而言,內民主初選,不僅涉及一套公開公平透明權力競爭過程及機制,也是提供選擇性集體誘因動員、凝聚潛在支持者的認同及支持過程。中央集權式徵召被視為高層指定、「黑箱操作」、欠缺民意及空降部隊,扼殺內地方士氣、熱情,致長期經營地方派系難以參選,且難以組織動員支持者,尤其是彼此競爭性派系難以號召潛在支持者動員投票,能夠放下成見支持對方。
故而,這種中央強勢集權領導,但地方動員消極冷淡,看似有效率實則缺乏凝聚力,反造成互相抵銷的力量。賴主席陷入雙重困境及衝突角色:既要維持中央領導威信,又需安撫地方派系情緒;既要展現治理高效率,又要保留民主正當性。此充滿集權領導與派系共治的雙面刃效應,涉及效率與民主核心價值的矛盾。
形象治理與中間選民吸納
賴清德主席的徵召策略明顯瞄準中間選民及女性。四位候選人有三位女性,如臺中市何欣純、嘉義市王美惠、臺東縣陳瑩,這具備溫和包容的「柔性政治」、「性別共治」、「清新治理」象徵效果;另一位宜蘭縣長候選人為無籍的林國漳律師,以專業形象對應理性中產階層,這對女性及中間選民頗具有號召力。
四位中央徵召候選人具有三大特徵:一、女性治理象徵:以包容、溝通、關懷及柔和的治理,取代傳統對抗式政治;二、專業治理象徵:以法律、社福、教育背景對抗藍營長期地方派系及執政經驗牌;三、在地深耕服務象徵:透過長期在地服務及關懷,強化選民信任及認同,以提高支持度。
對中間選民而言,這樣溫和柔性地方選舉策略及治理訴求,可削弱甚至跨越藍綠政意識型態對立,不僅可鞏固既有政認同的支持者,亦可獲得中間選民支持。然候選人的形象政治,必須以治理實力支撐,否則將淪為短期形式化包裝。換言之,候選人中有三位是立委擅長於問政質詢、法案制定及提案,而四個地方已是國民長期執政擅長於地方治理,且任期已滿兩屆,也是新人接替參選,這四個地方無論是藍綠皆是新人,而非有一方尋求連任參選。
集權政治人才甄選制度跳脫內民主,與民主治理價值形成悖論
中央徵召不等於中央已排除所有政治勢力干擾或消極支持,唯有建立「中央提名+派系共治」的支持平衡整合機制,包含派系政治參與、利益分配及政策匯合,始能將中央集權、效率轉化為派系整合、凝聚認同,最終轉化政治集體動員產生選票極大化目標。
賴清德啟動中央徵召候選人模式,是民進在權力重組與組織治理上的一次實驗。這展現中央集權、效率領導力,及制度創新能力;但同時也是一場政治風險測試及政治責任承擔。若是民進在2026年地方選舉獲勝,賴將更提高其政治聲望,解決兩次政治大罷免勢力重挫政治聲望;同時也利於2028年總統大選連任之路。反之,若是地方選舉失利,可能將遭遇內派系權力挑戰,影響其總統連任之路。
若民進中央能在徵召後,妥善整合派系意見分歧、分配資源、凝聚地方基層,這將成為民進從「派系分權共治型政」邁向「中央集權治理型政」的里程碑;若中央整合派系失靈、派系消極輔選,則可能削弱地方戰力,最終動搖賴清德主席及中央領導威信。
賴清德主席掀起這場「中央徵召」政治選舉實驗,不僅關乎四場地方縣市長選舉的輸贏,更關乎民進未來十年的政治理方向。中央徵召固然具有集權效率,體現賴清德政治意志,既可能開啟民進組織運作效率化,但也可能種下派系分裂定型化的根源,此雙面刃效應為中央主導徵召跳過內民主初選之代價。■
其他人也在看

民進徵召區表達意願期截止 9縣市無人自薦
民進布局2026地方大選,在非執政的直轄市長、縣市長選舉部分,訂定參選意願表達期限,在今(31日)下午5時前,有意參選者可以填寫參選意願表,送至中央部。本刊調查,至截止前,上有基隆市、新竹縣、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花蓮縣、台東縣、連江縣、金門縣等9縣市無人自薦。
鏡週刊Mirror Media ・ 5 小時前
中選會委員下月起剩4人 釀無法開會恐停擺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中央選舉委員會有6位委員任期至11月3日,但疑似提名難產,行政院至今提出新任委員名單。中選會今(30)天舉行屆期委員任內最後一次委員會議。會中由現任委員互推由吳容輝代理主委行使職權。
民視 ・ 4 小時前
2026九合一選舉11月28日投票 選務日程公布
中選會包括主委李進勇在內6名委員,將在11月3日任期屆滿,但由於繼任的主委、副主委及委員須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為此中選會今(31)日召開第622次委員會議,會中推舉吳容輝代理主委行使職權;另中選會也通過2026年地方選舉時程表,預計2026年8月31日至9月4日受理候選人登記之申請、同年11月28日投開票。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
國民全代會明登場 現場設「萊爾校長」公車打卡牆
國民11月1日即將召開第22屆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今(31)日上午舉行會前記者會,介紹本次全代會主軸「努力進前 藍天再現」及主視覺,同時設置萊爾校長公車的打卡牆,要讓所有代表成為讓萊爾校長下車的關鍵動力計。國民副發言人張文瑜表示,這次全代會無論是活動流程、主持人團及各項亮點細節上都有妥善安排,歡迎大家明天一起參與盛會。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2藍委捲「幽靈連署」遭起訴 鄭麗文轟賴清德:獨裁心態嘆為觀止
檢調偵辦民進立委伍麗華罷免案不實連署今偵結,並起訴國民立委許宇甄、盧縣一、組發會副主委黃碧雲等9人。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痛批民進只想團滅在野,總統賴清德想把台灣搞成一言堂,獨裁威權心態令人嘆為觀止。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綠指鄭麗文是麻煩製造者 藍:繼續務實處理兩岸問題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王承中台北30日電)民進今天表示,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接受專訪時,用詞幾乎與國台辦如出一轍,批評總統賴清德是麻煩製造者,主張「下架台獨綱」,重複論調,背離台灣主權與民主共識。
中央社 ・ 1 天前
2026嘉市長綠營選將王美惠 問政獲三冠王
民進提名立委王美惠參選2026嘉義市長選舉,王美惠31日出席公督盟第11屆第3會期優秀立委頒獎典禮,這是她擔任立委以來第7次獲此獎,她同時在口袋國會評鑑中,獲頒全院優良立委及委員會特優立委雙獎,包辦「三冠王」。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東北季風增強 北東有雨.中部溫差大
入秋東北季風增強 影響迎風面天氣周休假期短暫雨 北.東部戶外帶雨具山區仍有短暫雨 天雨路滑小心落石迎風面零星降雨 其他地區多雲到晴北.宜整日偏涼 中南部日夜溫差偏大
大愛電視 ・ 3 小時前
代理人問題:對國民鄭麗文主席的疑慮與轉機
曾經令國民內建制派產生諸多疑慮的鄭麗文,即將於本周上任國民主席。鄭麗文的背景固然有許多複雜的面向,不過相較對其本人的資歷與過往發言的批評,內更大的質疑或許是特定在選舉期間所支持鄭麗文的勢力,特別是CK楊、張顯耀、邱毅、以及特定媒體等兩岸利益集團的色彩疑慮。部分人士擔心鄭麗文的上臺會導致國民中央為極端勢力所把持,從而讓過去數年所打下的中道理性路線毀於一旦。
奔騰思潮 ・ 16 小時前
日本新潟驚傳黑熊入侵公司倉庫!5員工及時逃脫未釀死傷
據《新潟放送》報導,根據警方表示,事件發生於31日上午10點過後,阿賀野市1間建設公司的員工向警方報案稱:「剛剛看到1頭體長約0.5公尺的黑熊,在公司附近徘徊,隨後闖進建築物內並閉鎖不出。」目擊地點位於阿賀野市新保區域,報案後警方立即趕抵現場,確認黑熊藏匿於該公司...
CTWANT ・ 9 小時前文革期間淪「北京人質」 前路透記者過世享壽87歲
(中央社倫敦31日綜合外電報導)文化大革命期間任路透社駐北京特派員的葛雷曾遭中國軟禁逾兩年,他因英國和中國這起外交齟齬而聞名全球。葛雷的女兒證實,晚年罹患帕金森氏症的他於11日過世,享壽87歲。
中央社 ・ 2 小時前
英偉達將向韓國供應26萬枚尖端芯片
美國科技巨頭英偉達(Nvidia)周五表示將向韓國供應26萬枚最先進芯片,用於支持三星、SK海力士、現代汽車集團等企業建設AI基礎設施。此消息發布之際,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會見了韓國總統李在明及該國主要企業集團的負責人。
德國之聲 ・ 3 小時前
專家看盤》大盤反彈挑戰前高 分析師:盤中留意量能 權值股攻高關鍵
[Newtalk新聞] 「台股今天(31日)預期反彈挑戰前高,受到美股財報利多帶動,電子權值股買盤回溫,中小型股維持個股表現。」分析師林漢偉表示,台股今天有望反彈挑戰前高,盤中留意量能是否能有效放大。 回顧美股表現,昨天美股四大指數開低走低,反映科技股財報表現不一。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57%,領跌四大指數。半導體族群走弱:AMD -3.6%、英特爾 -1.94%。大型科技股下跌:META -11.34%、微軟 -2.92%。 林漢偉表示,雖Google財報優於預期,股價創歷史新高,但META與微軟財報不佳,拖累整體科技股氣氛。盤後亞馬遜與蘋果財報優於預期上漲,帶動美股電子盤反彈,有望提振今日亞股信心。 總體面與台指期:美元反彈、美債利率上揚。台指期下跌109點,跌幅0.38%。台積電ADR下跌0.61%,但仍屬高檔整理格局。 以下是分析師解析今天盤勢重點: 一、技術面與籌碼觀察 台股週五有望反彈挑戰前高,盤中留意量能是否能有效放大。 外資現貨轉買,但期貨空單小幅增加,籌碼面中性觀望。 櫃買指數落後於大盤,中小型股缺乏明確主流族群。 二、傳產與題材概念股】 IC封測族群續有表現:力成、日
新頭殼 ・ 14 小時前

歷次川習會後台股表現漲跌互現 法人:選股不選市聚焦AI
第六次川習會落幕,根據群益投信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川習會後對台股表現並無太大影響,平均表現漲跌互現,台股除了基本面外,主要還是受國際股市與外資加碼影響較大。市場法人表示,現階段台股投資重點還是在選股不選市,建議可用專家選股的主動式台股ETF介入台股投資
太報 ・ 14 小時前
滾筒活水技術再進化!Roborock 石頭科技 Qrevo Curv 2 Flow 推出 年末掃除最佳助力登場
年末將至,清掃家裡成了許多家庭的重點任務。面對地板上的灰塵、油污與毛髮堆積,不少人還是得靠雙手與傳統工具苦撐,不但費時費力,也難以真正清潔到位。為了讓清掃變得更有效率、少一點負擔,
點子生活 ・ 10 小時前
日本首位女總理大臣:高市政權的國際課題與人事佈局解析
2025年10月21日,自民總裁高市早苗在首相指名選舉中,順利出任日本第104代總理大臣! 我在〈敗部復活戰:少數政權下日本自民總裁補選觀戰指南〉的分析中曾提到,新任自民總裁選出後,努力爭取一個主要在野加入執政聯盟的想法,可說已是「全共識」,差別只在是哪一個在野而已。 關於從10月4日高市總裁到10月21日高市首相的過程,另外再找時間詳述。這二個多星期帶給高市首相的衝擊跟成長、挫折與奮起的經驗,相信都會成為高市早苗首相未來面對國內外環境嚴峻課題時,寶貴的經驗與資產。 但是請不要造神,說她有多麼英明神武在佈這一局,並沒有! 她的精彩在於「她窮盡洪荒之力、想方設法的拆彈;一步一步地向總理大臣寶座邁進」!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16 小時前
公視董監事提名拖延快1年 文化部挨批有計畫政治擺爛
本屆公視董監事任期至2025年5月19日,但文化部迄今未提出新名單,已違反《公共電視法》,立法院國民團30日舉行記者會批評行政院、文化部踐踏法律,拖延公廣集團董監事提名超過10個月,是「有計畫的政治擺爛」,惡意癱瘓屬於全體國民的公共媒體。
中時新聞網 ・ 19 小時前
美股收黑!台股早盤漲逾百點 台積電漲至1520元追平史高 日月光飆漲停
美股4大指數收黑,那指、費半重挫!台股今日(10/31)小幅開低,開盤不到5分鐘隨即翻紅,在台積電和部分傳產股帶動下,早盤最高漲逾150點至28444.40點。台積電最高漲至1520元,追平昨日盤中新高紀錄。
太報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