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霈九月營收0千元 近一月重挫35%、市值陷「台股前50」保衛戰
[Newtalk新聞] 生技股「隱形股王」康霈*(6919)上個月被重量級台股ETF元大台灣50(0050)之追蹤指數「台灣50指數」納入成分股,但由於公司營收獲利極不穩定,也引發投資人熱議。週二(7日),康霈*公布九月營收為 0千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100%,消息一出引發網友討論。
康霈*九月營收大幅衰退,公司表示,主要是健康食品銷售較去年同期減少所致;累計第三季營收 1,341.5萬元,季增 9.8%、年減 42.3%;今年前九個月營收 2,562萬元,年衰退 26.93%。今(8)日,康霈盤中股價下跌 2%,來到 164元。
上月初,台灣指數公司公告「台灣50指數」成分股將納入康霈*與川湖(2059),並踢除藥華藥(6446)、台泥(1101),「台灣50指數」為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等市值型ETF之追蹤指數。近一個月來,康霈*股價重挫約 35.75%,公司市值也從約 4,000億元,下滑至週二(7日)的 2,574.49億,剛好為台股第 50 大。
但這份榜單是包含 0050、006208、00878、0056、00919等 5檔台股ETF,若扣除該 5檔ETF、純以公司比較,則康霈*排名第 45。
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先前指出,康霈*的經營者很懂得「市值管理」,先是將股票 1分割 2、再拆成 10股,但該公司後續仍須面臨繳出營收、獲利成績單的挑戰。
如今,營收公布後,網友紛紛表示,「還原股價還超過 3000元,奇蹟」、「竟然是完美的 0」、「全台灣市值前 50 大的公司居然沒賺錢」、「買這個看營收幹嘛」、「0050 這下搞笑了」、「你以為你買的是 0050,其實是 0049」......。
日前,政大財務管理系教授周冠男曾於臉書發文解析「上半年虧損 4.24億,營收不到 1,500萬的康霈*,為何能被納入台灣50指數」的理由:
一、一個公司短期虧損,並不一定會對它的市值造成負面影響。市值是全體投資人決定的價值,實證研究一再證明,市場在大部分的狀況下,評價都是有效率的,個人難以打敗市場。你可以把市值想做是投票的結果,投票結果如此,就應該按照規則來。
二、從財務評價理論來看,最簡單的股價評價公式是 P= C/(r—g)。P 是股價,C 是現金流量,r 是折現率,g 是現金流量成長率。亦即任何資產的價值都是未來預期現金流量的折現。影響價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未來成長性(g)。一個公司目前營運看起來不好甚至賠錢,不必然沒價值。甚至可能具有很高的市場價值,代表大家預期它未來會有很高成長性。
三、未來如何沒有人知道。所以怎麼知道這家公司現在營運不好,就不值得納入?難道能夠神奇的預測,它以後一定會大跌或者破產嗎?
四、康霈*既然已佔有市場一定的份額,如果單純因為它的營運目前不好,就將它排除,這只會使得市場投資組合產生偏離,造成不效率的現象。
五、(舉例)台積電現在固然賺錢,但是它被納入的原因不是因為賺錢,是因為市值夠大。一家公司就算現在再賺錢,如果市值開始下降了,就代表大家對它的前景不看好,最終一樣會被排除在指數之外。
六、有人說康霈*的股價容易被操弄,根據公開資訊,康霈*股票的在外流通比例達 64%。這會很容易操弄嗎?
七、「台灣 50 指數」的加權方式,不是單純的用整體市值加權,而是用在外流通股份價值為權數。如果在外流通股數過小的話,股價確實很容易被操弄。但這個時候台灣 50 指數的權重也自然會往下調。
八、根據公開資訊計算,康霈*占「台灣 50 指數」最多也只有 0.4%。就算市場評價錯誤,它之後破產下市完全沒有價值,整體損失也就是 0.4%以下。這比投資網紅叫你主動來回交易一次的成本還要低。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台股大漲450點站上27000點 台積電收1,435元續創天價
花蓮上午發生規模5地震!氣象署:未來3天留意規模4以上餘震
其他人也在看

台股開盤》台積帶頭衝 大盤漲逾390點 AI族群營收亮眼名單曝光
[Newtalk新聞] 台股今天(9日)開紅衝漲逾390點、最高來到27454點。上櫃、電子與金融類股全揚升。重要電子權值股,約9點10分前,台積電漲25元、來到1440元。鴻海漲1元、來到226元。台達電漲19元、來到1000元。廣達漲1元、來到307元。 聯發科漲25元、來到1360元。 「台股支撐26500〜26800。」分析師葉俊敏表示,AI族群包括川湖、富世達、宜鼎營收亮眼,大漲創高。以下是營收創新高(年增)名單:國巨( 12%)、建準( 38%)、高力( 66%)、竑騰( 74%)、神達( 90%)。營收大增:精成科( 65%)、康普( 110%)、德宏( 127%)、緯創( 109%)、緯穎( 150%)。 ※Newtalk提醒您:#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台股開盤》電子權值F4帶頭衝 大盤跳空大漲逾300點 台股大漲450點站上27000點 台積電收1,435元續創天價
新頭殼 ・ 1 天前《金融股》彰銀1至9月EPS為1.2元
【時報-台北電】彰銀(2801)公告自結合併盈餘。 114年9月合併稅前盈餘18.12億元,合併稅後盈餘15.17億元。 累計1至9月合併稅前盈餘169.37億元,累計合併稅前每股盈餘1.44元。累計合併稅後盈餘141.50億元,累計合併稅後每股盈餘1.20元。(編輯:沈培華)
時報資訊 ・ 23 小時前小資入手台積電選擇+1!0052將「1拆7」 每張可望不到3.3萬元
[Newtalk新聞] 號稱「小台積電」的富邦科技ETF(0052),於今年八月初正式啟動分割計畫,並於日前以書面方式召開受益人會議。最終以高達 98.78%的同意比例,通過分割案,將以「1分為7」方式進行分割,每股淨值回到最初發行價新台幣 32.48元左右。 近年來,受惠台股科技股強勢表現,0052 股價一路攀升,今年來股價大漲 28.63%,至目前逼近 250元,即每張市值高達 20多萬元,成為不少投資人心中的高價ETF。為回應市場需求、提升流動性與參與度,富邦投信於八月初宣布啟動分割計畫,並設定以 9 月 25 日受益人會議當日的基金淨值為基準,採回到發行價 32.48元以上之最大整數倍為分割倍數,進行每單位淨值與持有股數的調整。 富邦投信表示,分割後,0052 每張價格將降至約 3萬多元。 根據富邦投信官網基金月報顯示,0052 的第一大持股台積電(2330)至八月底占比高達約 67.5%,為市場上「含積量」最高的台股ETF,對於想參與台積電成長行情的小資族與定期定額族群而言,可說更具吸引力。有助於擴大投資人基礎、提升市場流動性。此次分割不影響基金總資產與持股內容,僅調整單位價
新頭殼 ・ 19 小時前
個股/收購茂達後 國巨新目標價出爐
國巨(2327)8 月合併營收 107.6 億元,連續六個月站穩百億元水準。高階MLCC 與電感產品出貨維持穩健,AI 伺服器、車用與工控領域需求穩定,帶動產品組合改善。研究部預期 Q3-Q4 營收保持季增趨勢,毛利率維持於 35%以上水準,費用率可控,全年獲利結構穩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公告】今皓 2025年9月合併營收6027.6萬元 年增-46.06%
日期: 2025 年 10 月 09日上市公司:今皓(3011)單位:仟元 【公告】今皓 2025年9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60,276去年同期111,747增減金額-51,471增減百分比-46.06本年累計591,404去年累計879,652增減金額-288,248增減百分比-32.77
中央社財經 ・ 21 小時前
東超夜王盧峻翔降臨!阿提諾開箱大成功 領航猿退「日職強權」琉球黃金國王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桃園璞園領航猿昨天深夜,在臺北和平籃球館進行EASL開幕戰,迎戰去年澳門四強賽的對手琉球黃金國王。在「夜王」盧峻翔率領下,團隊攻守表現俱佳,最終以94比80擊敗琉球,收下2025-26賽季東亞超級聯賽小組賽首勝。
FTV Sports ・ 1 天前【公告】永鴻生技 2025年9月合併營收1.25億元 年增16.57%
日期: 2025 年 10 月 08日上市公司:永鴻生技(6936)單位:仟元 【公告】永鴻生技 2025年9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125,096去年同期107,311增減金額17,785增減百分比16.57本年累計1,043,437去年累計968,583增減金額74,854增減百分比7.73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不輸大盤!6檔高息ETF今年以來報酬率逾10%
第三季以來全球股市表現亮眼,美股、日股與台股連番創新高,也反映在相關ETF的表現上。聚焦市面上28檔高股息ETF,今年以來僅剩下3檔為負報酬,其餘全數轉正,但基於選股策略的差異,績效落差也不小。
中時財經即時 ・ 2 週前
傳鴻海收購日產破局? 日媒揭關鍵:9月已決定退出
收購談判破局?日前,日產汽車(Nissan)計畫出售位於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追濱工廠,並且試圖引進台灣鴻海精密工業(Foxconn)技術,共同在電動車(EV)領域和鴻海展開合作。不過,據日媒《東京電視台》報導指出,雙方談判已破局,鴻海已於9月中決定放棄收購,日產內部也傳出高層不願讓鴻海接手的流言。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金控前三季獲利 中信金每股賺3.06元暫領先
上市金控公司9月獲利陸續揭曉,已公布的七家,前三季合計稅後純益1,858.91億元、年增率5.06%,其中以銀行為主的金控,包括中信金控、玉山金控、第一金控、永豐金控,前三季累計皆創歷史同期新高,中信金以607.59億元居領先。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寧願台積電擴大產能 OpenAI執行長:不考慮轉向其他代工廠
台積電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長期以來以技術與穩定性領先市場。不過隨著地緣政治風險與產能集中問題受到關注,市場開始出現「晶片供應多元化」的討論,有部分客戶開始期待英特爾或三星可以成為替代選項。對此Ope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AI眼鏡退燒?這「電子大廠」8月股價暴衝74% 前3季營收出爐下探新低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電子大廠宏達電(2498)推出首款台灣製造且首發的AI眼鏡「VIVEEagle」,一度引爆市場話題、帶動8月股價飆漲74.47%,不過昨...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外資大砍140億 台股驚險守穩27000點/力積電不死鳥 午盤黑翻紅大漲逾4%/AI伺服器撐腰 PCB鏈全線飆|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周二全面拉回,主要受甲骨文雲端與AI業務毛利率不如預期拖累,加上美國政府關門進入第二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升高,市場風險情緒轉趨保守。道瓊工業指數下跌91.99點;標普500指數跌0.38%,結束連7漲;那斯達克指數跌0.67%;費城半導體指數跌幅達2.06%。個股表現方面,甲骨文重挫逾2%,特斯拉因新品發表不如預期下跌4.45%,輝達小跌0.25%,惟超微獲券商上調評等勁揚3.83%。投資人持續觀望華府預算談判進展與即將公布的失業金數據。台積電ADR則是回檔約1.2%。亞股方面,漲跌互見。日股下挫215點,韓股走強,港股下挫200點,上證指數小跌。台股方面,今日受美股拉回影響開低走穩,終場下跌148.27點,收在27,063.68點,守住27,000點整數關卡,成交量4,535.25億元。權值股熄火,台積電(2330)下跌20元收1415元,鴻海(2317)收225元小跌,電子權值股整體偏弱。不過盤面資金轉進PCB、銅價與AI伺服器概念族群,博智(8155)強攻漲停,晟楠(3631)、榮科(4989)同步亮燈,景碩(3189)勁揚8.7%,成為撐盤焦點。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美股10月恐爆3駭人危機!華爾街老將急示警:同時發生恐崩30%
美股標普500指數近期屢創歷史新高,但與此同時,被視為「恐慌指數」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也連續上升,反映投資人對市場前景的憂慮加劇。華爾街資深分析師、Sevens Report創辦人艾塞耶(Tom Essaye)警告,美股10月可能面臨三大潛在風險:AI泡沫破裂、消費信心崩潰、就業市場惡化,一旦同時爆發,標普500指數恐下跌三成。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大牛翻身!台達電飆太瘋罕列注意股...自結8月EPS達2.25元、年增近5成
最強權值股台達電罕列注意股!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2308)近期因漲勢過猛遭列注意股,讓市場相當吃驚,畢竟過去台達電因股性溫吞常被稱作「大牛股」,如今台股模範生被證交所列為注意股,千金股之路也受阻。而台達電今日也依規定公布自結獲利,8月EPS為2.25元,年增率高達49%。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黃金爆搶買潮】「不再買名牌包!」小資族想全砸黃金 櫃買上車門檻降10倍「買氣狂飆338%」
「不再買名牌包,我要全部拿去買黃金!」黃金飆漲,有民眾感嘆,定價10幾萬元的包包,拿去回收,只回收3萬元,不想再品牌迷思,想拿去買黃金,近期小資族紛紛被黃金吸引,在櫃買中心放寬黃金交易門檻明顯感覺得到,想上車的投資人原本要掏近15萬元,現在只要1.5萬元,便宜10倍,使新制上路不到一個月,日均成交值就年增338%,買氣驚人。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歷年最旺第三季!台積電9月營收破3309億元、年增31%優於預期
歷年最旺第三季!台積電今(9)日公布9月營收,9 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 3,309 億 8,000 萬元,較上月減少了 1.4%,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31.4%,但第三季合併營收為9,899.17億元達財測高標水準;累計2025年 1 至 9 月營收約為新台幣 2 兆 7,629 億 6,400 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36.4%。
Yahoo奇摩股市 ・ 23 小時前救價!中美航線10月取消航次破表
消減運力控艙救運價,船公司10月美中航線計劃停航次數破表。貨代業者引用分析機構project44最新研究報告,10月從中國至美國計劃取消67個航次,從美國至中國取消更多達71個航次,雙雙超越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高紀錄。
工商時報 ・ 1 天前
AI熱是泡沫?IMF、英國央行、牛津經濟研究院等機構拉響警報 科技巨頭卻喊「這是工業革命」
從牛津經濟研究院的「泡沫症狀」預警,到英國央行 (BoE) 對科技股「破裂風險」的提醒,再到國際貨幣基金 (IMF) 對「金融環境收緊」的警示,全球金融市場與科技圈正圍繞 AI 投資泡沫展開密集討論。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Adam Slater 指出,當前 AI 領域已
鉅亨網 ・ 1 天前